优质护理模式下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22-03-29 01:32李莎丽毛炅平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科陕西宝鸡721008
贵州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综合性神经功能优质

李莎丽 毛炅平(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科,陕西 宝鸡 721008)

急性脑卒中主要是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使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是急诊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具有病情变化复杂、进展迅速、残死率高的特点,一旦治疗不及时将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常规的急救护理主要为护士协助医师实施抢救,但临床实践证实,患者的抢救效果及预后常不理想[2]。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模式下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1例。对照组男151例,女130例;年龄42~75岁,平均(58.95±3.46)岁;就诊时间2~15 h,平均(10.26±2.33)h;研究组男146例,女135例;年龄40~76岁,平均(59.22±3.58)岁;就诊时间3~14 h,平均(10.15±2.24)h。所有患者经头颅CT检查均符合《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中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标准[3],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严重的靶器官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病史、颅脑肿瘤、有脑部出血史、治疗依从性差及临床资料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模式下综合性护理,具体为:(1)优质认知护理:由专业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一对一沟通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2)优质心理护理:通过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顾虑,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的诉求,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态度,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其抗病能力。(3)优质的功能锻炼指导:帮助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摆正肢体,每2 h翻身一次,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锻炼,防止过度牵拉而产生疼痛;指导患者进行坐、站、平衡、步行等,并要求家属陪同,预防摔倒。(4)优质的吞咽功能训练:向患者讲解吞咽功能训练的目的及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咽部冷刺激、喉抬高运动、咽部肌肉运动训练、触觉及味觉训练等,吃饭时指导患者抬高头部45°,吞咽食物时做反复吞咽动作。(5)优质的发声训练: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后紧闭声门3~5 s后突然行呼气发声,先发出“啊”、“唔”、“咦”“额”等练习,由短至长、由简单至困难,循序渐进,抱住患者恢复语言功能,2次/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致残率及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并于患者出院时采用我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进行评价[4];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3MS)进行评价[5];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指数(BI)进行评价[6]。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20.73±1.76)min、确诊至救治时间(22.40±6.17)min、致残率4.63%(13/281)及并发症发生率18.86%(53/281)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8.83±4.53)min、(37.84±6.37)min、17.08%(48/281)及39.86%(112/281),抢救成功率97.51%(274/2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6%(232/281)(P均<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3MS及BI指数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3MS评分及BI指数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3MS及BI指数比较分]

2.3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满意174例、基本满意98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96.80%;对照组患者满意143例、基本满意75例、不满意63例,满意度为77.58%。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451,P<0.05)。

3 讨 论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对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及时高效的抢救是挽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关键环节,但大多患者因对疾病充满了未知性,加之担心自身安危而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锻炼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救治效果及预后[7]。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核心为 “以人为本”,不仅要求护士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应急能力,同时又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根据疾病特点为患者制定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为其提供全方位、人性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8]。

本院通过认知护理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改进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而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及神经功能。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帮助患者坚定治疗及康复的信心为目的,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功能锻炼指导、吞咽功能训练及发声练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而改善预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救治时间、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模式下综合性护理有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另外,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3MS评分及BI指数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模式下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还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下综合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综合性神经功能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