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的边际效应研究
——基于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影响

2022-03-29 07:46唐建荣庞孟秋
生产力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门槛优惠补贴

唐建荣,庞孟秋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Taking the high-tech enterprises on the A-share GEM from 2011 to 2018 as a research s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the two government incentive methods in parallel,the intermediary path of innovation investment,the degree of regional marketization,and the adjustment effect of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And through the threshold effect model to discus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two government incentive policies.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tax incentives are positively stimulating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investment,but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is better.The degree of regional marketization positively regul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incentives and innovation investment;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positively regul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tax incentives have interactive incentive effects.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such as exerting the combined effect of government incentives,improving the level of regional marketization,and identifying the competition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一、引言

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变为高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手段[1]。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上的关键要素,决定着我国转型升级的成败。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仍有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由于创新项目具有高风险、高异质性、高失败率等特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研发积极性不高。其次,企业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融资渠道不完善、时效性不强、筹集资金困难等[2]。因此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激励政策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降低企业的融资压力、避免市场失灵。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是最具代表性的政府激励手段,这两种激励政策在政府创新激励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有助于创新型社会的实现。

在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中,一是认为作为“事前激励”的政府补贴可以一定程度抵消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本,减少企业因融资所造成的风险(白旭云等,2019)[3],带来缩减成本优势或融资效应(王军和黄凌云,2017)[4],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二是多位学者认为政府补贴会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挤出效应,因企业会为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在决策时更倾向于政府偏好,从而忽略了企业真正的创新需求(黎文靖和郑曼妮,2016)[5]。

对于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中,Eisner等(1984)[6]学者认为两者并未展现很强的关联,David 等(2000)[7]却认为,企业需要对创新活动进行大量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恰能有效激励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但是,Jia 和Ma(2017)[8]经过研究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绩效激励作用视企业性质而定。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政府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新研发,经常会“双管齐下”,企业在得到政府补贴的同时也享受税收优惠。本文分析了两种政府主要的激励手段并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以及创新投入的差异,用带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了创新投入的中介路径以及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差异化战略的调节效应,最后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讨论了两种政府激励政策在不同范围内的协同效应。

二、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一)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全国企业研发创新的主要力量,研发成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刺激其进行创新研发活动。

政府补贴作为“事前激励”,属于政府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给予的无偿性专门性经济鼓励。它能够直接增加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充实企业现金流,补偿创新投入成本,提升创新强度,进而增加企业经营绩效。税收优惠作为“事后激励”,是由政府在纳税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之后所给予的间接激励制度。它能促进科技创新和扩大投资,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让企业自发加入到研发创新的浪潮中来,加速企业后期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企业绩效。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企业创新活动的风险较大,企业很少有勇气进行初始创新研发,且与政府补贴能够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投入阶段相比,税收优惠一般是“先垫付再退税”,此时企业并不能体会到税收优惠所带来的好处。

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且政府补贴的激励效果更好;

假设1b:创新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假设1c: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且政府补贴的激励效果更好;

假设1d:创新投入分别在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担任中介作用。

(二)差异化战略的调节作用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与其竞争对手不同、具有异质性或独特性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此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因其能有效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而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进行战略决策的首选。

为了持续保持这种独特性与异质性,企业必须具备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与技术研发创新能力[9]。只有不易被复制的核心技术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资,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能力,产出具有差异化、持续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或服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会因此提高,甚至形成垄断,垄断程度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垄断利润也就越大,进而显著提升企业绩效。

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差异化战略正向调节创新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关系。

(三)地区市场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市场环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发展的宏观背景,因此有必要从外部环境角度考察“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创新投入”路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学者调查结果显示,在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开放程度越强,基础设施与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越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越有发展的空间,竞争压力越大,越能充分自觉有效利用政府激励政策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同时,高水平的市场化促使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企业拥有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企业竞争动力。盛丹和王永进(2010)[10]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技术越复杂,经济发展越快。

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地区市场化水平正向调节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选择2011—2018 年间全部A 股上市的、获得各级政府资质认定的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样本选择过程中进行如下筛选:(1)剔除未披露研发投入、政府补贴等信息或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样本;(2)剔除关键变量缺失的样本;(3)剔除ST、*ST 类样本和金融类样本。

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和CCER 数据库。最终选取了1 891 家上市公司的9 633 个观测值进行实证研究;为了消除极端异常值,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1%的Winsorize 处理,所用统计软件为Stata 15.0。

(二)变量选取及说明

本文变量选取与说明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符号及其含义

(三)实证模型构建

基于假设1、假设2、假设3 的主效应,根据已有研究,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1、模型3 主要是为探究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并行时与企业绩效、创新投入的关系,模型2 是为研究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本文借鉴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11]的方法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及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如下:

模型4 和模型5 中,中介效应可以分为tra、sub对inv 以及inv 对roe 两个阶段,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为(δ6+δ8difit)(θ1+θ4marit)和(δ6+δ8difit)(θ2+θ5marit)。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政府激励政策、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本文在检验不存在明显多重共线性以及进行了Pearson 相关性检验均通过后,选择既控制个体又控制时间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当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并行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相关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实证模型检验

表2 中M1 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回归系数,皆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因此,认为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水平,但当两者并行时,政府补贴比税收优惠更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因此假设1a 得到验证;M2 中的创新投入回归系数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证实创新投入会显著提升结论企业绩效水平,假设1b 得到验证。

(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

为验证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以及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化战略的调节效应,使用带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4、模型5 对创新投入的前半段路径(政府激励-创新投入)和后半段路径(创新投入-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根据表2,M3 和M4 检验了模型的后半段路径以及差异化战略的调节效应。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且创新投入与差异化战略交乘项系数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验证了中介效应的存在。同时,差异化战略与创新投入的交乘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差异化战略对后半段路径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假设2 得到验证。

同理,M5 和M6 检验了模型的前半段路径以及地区市场化水平的调节效应。M5 中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即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补贴的系数大于税收优惠的系数,因此当两种激励方式并行时,政府补贴的激励作用要大于税收优惠,假设1c 得到验证。M6 税收优惠的系数、税收优惠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乘项系数、政府补贴的系数、政府补贴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乘项系数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又一次验证了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存在,假设1d 得到验证。同时,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乘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对前半段路径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假设3 得到验证。

(三)回归结果稳健性检验

1.Bootstrap 检验。本文对中介效应检验采取的是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采用Bootstrap 检验对相同的研究样本再次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在抽样过程中,抽样次数为1 000次,置信区间为95%,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Bootstrap 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tra→inv→roe”和“sub→inv→roe”两条路径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证明了以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时两条路径的合理性。

2.模型内生性检验。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法(IV)来控制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关系研究模型设计中的内生性问题,使用滞后一期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分别作为两者的工具变量,并采用2SLS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

参照梅冰菁和罗剑朝(2020)[12]通过事后判别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工具变量的外生性。由表2 可知,2SLS 模型的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以及各自与地区市场化交乘项的估计量皆大于固定效应模型估计量,因此工具变量符合外生性要求。

本文进行弱工具变量检验得到统计量大于10且均高于2SLS Size of nominal 5%Wald test,拒绝了工具变量为弱识别的原假设,结果皆证明工具变量选取的合理性。同时,本文运用有限信息最大似然估计法(LIML)进行了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来避免存在弱工具变量而导致回归偏差问题。表2 中LIML的检验结果与2SLS 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五、政府激励的门槛效应分析

在企业进行创新研发的过程中,当企业同时使用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时,两者之间是否会互相影响,不同程度的激励政策是否会产生激励或挤出效应,接下来将使用门槛效应模型继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求解。

(一)门槛效应模型

本文参考了Hansen(1999)[13]的研究,设计了以下的面板门槛模型(以单门槛模型为例),以分析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在不同区间的配合效应:

其中,γ 为门槛值,inv 为被解释变量,模型(6)中sub 为门槛变量,tra 为解释变量,模型(7)中tra 为门槛变量,sub 为解释变量。

(二)门槛效应的回归结果

表4 的门槛存在性检验结果显示,sub 的单一门槛回归P 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双重门槛P 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使用单一门槛回归模型;tra 的单一门槛回归P 值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双重门槛P 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但三重门槛P 值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采用双重门槛回归模型。

表4 门槛存在性检验与检验结果

表5 的门槛回归结果显示,sub 的两个区间皆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当sub≤0.0192 时,税收优惠具有显著正向激励作用;当sub 进一步加大高于门槛值0.019 2 时,tra 系数也不断增大,表明税收优惠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会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政府补贴有利于税收优惠激励作用的发挥。

表5 门槛效应回归结果

同理,tra 的三个区间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当tra 小于第一个门槛值时,sub 对inv 的激励系数为0.114 0;超过第一个门槛值后,激励系数显著提升至0.303 8;当大于第二个门槛值时,激励系数达到最大为0.688 7,表明随着税收优惠的不断增大,政府补贴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显著增加,税收优惠有助于政府补贴激励作用的发挥。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本文实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作为政府主要激励手段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对创新的投入,降低研发成本,增加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企业绩效提升。同时,门槛回归模型显示这两者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皆会随对方的不断增加而提高。同时,地区市场化水平会对激励效果产生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越强,高新技术企业越能借助政府激励手段改善内部创新机制,快速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对于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而言,也会重视满足顾客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通过创新研发为产品的异质性注入“基础性”资源,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二)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针对政府政策和企业治理提出相关建议:

1.完善激励方式,加大补贴力度。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在完善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使企业及时、准确获得政府政策等相关信息。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政府补贴的优势,提高政府补贴灵活度。

2.发挥组合效应,促进优势互补。整合现有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多种支持模式和方法以提高政策的协同效应和整体效应。同时,实施差异化的财税政策,实行不同企业间的动态优惠机制。

3.减少行政干预,提高市场化水平。政府有必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适当“放手”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人。同时应放宽行业管制,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利用市场化机制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4.明确竞争战略,加大创新投入。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重视商品的独特性,商品独特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创新研发是企业获得独特性的根基。因此,企业在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同时应注重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门槛优惠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有优惠!有靓货!房企铆足劲的“金九银十”来袭!
优惠订阅
读者优惠购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停留
把“优惠”做成“游戏”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