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类学习单为支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022-03-30 21:48杨开智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习单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

【摘要】本文认为,学习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架。学习单分为预学单、促学单、拓学单三种:教师通过预学单了解学情,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借助促学单聚焦学习目标,展开学习过程,深化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利用拓学单迁移巩固、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学习单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4-0027-03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预习和搜集学习资料,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主动预习的意愿,更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这与《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这一学习要求还有距离,也很难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天训练习得。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利用學习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单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助推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方案,通常以课前预学、课中促学、课后拓学的形式呈现。

一、课前预学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美国教学设计领域专家戴维·乔纳森教授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指出:“学和做是分不开的,它们都是由意图启动的”;无意图的学习是“抽象化的学习”“非真实的学习”,也是“没有意义的学习”。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有学习的意图。教师可以利用预学单,在正式教学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意图。

(一)了解学情,任务驱动,激发预学兴趣

教师要尊重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与需求。课前,教师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投其所好,顺势而教。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根据学习内容,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设计预学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一年级下册第7课《可爱的动物》为例,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分析学生的学情: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喜欢动物,对喜欢的动物有一定了解,但是了解不深入,关于动物对人类的贡献和给予人类的启示所知甚少;学生喜欢动物,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带有局限性的喜欢。基于学生的学情,教师可以设计如图1所示预学单。

基于学生“喜爱动物但又不了解动物”的学情,教师设计了制作“动物明星卡”的预学任务;基于学生“不了解动物对人类的贡献”这一学情,教师设计了说说“动物对我们人类的帮助”学习任务,并将两项学习任务制作成预学单,明确了学生预学的方向,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意图。

(二)渗透学法,因势利导,降低学习难度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里,学生需要自主学习,但是对于没有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不懂如何思考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利用预学单,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法和步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课前预学的动力。以二年级下册第3课《做个开心果》为例,在学生的认知里,“开心果”就是能够把大家逗笑的人。基于学生的认知,教师可以设计如图2所示预学单《做个“开心果”》,引导学生通过回顾、采访的方式,了解“开心果”的不同含义。

这份预学单使得学生从对“开心果”的单一认识到多角度了解“开心果”的内涵,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深化对“开心果”内涵的理解。预学单通过填空、思维导图等形式渗透学习方法,可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以利于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形成学习方法。

(三)梳理整合,精选资源,提高主观能动性

预学单作为学生预习的支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辅助作用。教师要分析学生完成预学单的情况,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学习资源,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以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为例,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预学任务:寻找校园里比较吵闹的场景。根据回收的问卷,教师整理出学生认为校园内比较吵闹的场景:同学们出操时大声讲话、学生课间追逐打闹、食堂工作人员倒餐时发出的碰撞声等,然后设计预学单。预学单上的学习项目包括罗列吵闹的场景、分析吵闹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经过整合的二次预学单聚焦学生日常生活场景,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学习资源,在完成预学单的学习任务时,带着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这就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了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动性。

二、课中促学单:深化学生自主学习体验

学生在课前虽然有驱动学习的“意愿”,但是课中仍然存在“虚假学习”“浅学习”现象。课中促学单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突破学习难点。

(一)示范指导,提示过程,发展学科思维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类活动。促学单作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载体,具有辅助和引导学习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科思维。

以二年级下册第1课《小水滴的诉说》为例,课中,教师利用促学单引导学生进行三次对话与交流。

第一次,交流“珍惜水的小妙招”。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回忆生活经验,知道哪些行为能够节约水资源。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珍惜水资源不仅要节约用水,还要净化水源。第二次,选出自己认为最妙的一招,组内分享,说一说妙在哪里。通过分享,学生知道了珍惜水的方法要科学、合理。第三次,观察“海绵城市示意图”,了解城市为珍惜水资源所做出的努力,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珍惜水的小妙招。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意识到个人应当承担起公共责任,为珍惜水资源献计献策并自觉加入珍惜水资源的公益行动中。

教师利用促学单,让学生讨论珍惜水的小妙招,虽然形式简单,但是能够不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在与同伴、教师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发展,从珍惜水的回忆到珍惜水方法的选择,最后思考如何创造性地节约水,对环保行为做出深入的思考。

(二)聚焦目标,彰显“德”性,实现价值引领

小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课程,需要将知识进行内化并转化为行动,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情感因素,巧用促学单,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动容、动心、动情,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教学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请帮我一下吧》时,教师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爱心存折”促学单,请学生回忆并写一写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通过讲故事,能够把对他人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促学单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如果没有情感的渗透,就如同无水的盆花容易枯萎凋零。案例中,教師以“爱心存折”促学单作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感而发并乐于表情达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还投入了情感。

(三)搭建桥梁,适时融入,培养法治意识

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既要在学生生活中适度融合,又要关注法治教育背后道德精神的渗透。教师以促学单作为学习载体,可以将法律知识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抽象的法律法规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白法律法规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为例,教材中的“是什么污染了空气”这部分呈现了我国关于防止污染的法律法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实地观察、收集资料,分析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思辨环节让学生讨论问题:“怎样才能防止人们出现恶意污染空气的行为?过春节一定要放烟花和鞭炮吗?”教师将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收集到的法律条文整理成学习单发放给学生,为学生发表见解提供依据。将相关法律条文融入教学中,架设起法律法规与学习内容、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单上的法律条文,理解法律法规颁布的意义,自觉遵纪守法。

三、课后拓学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迁移运用,强化评价,指导生活行为

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实现知行合一。课后促学单上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修正并指导学生的行为。以二年级上册第2课《周末巧安排》为例,在学生学习了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图3所示拓学单,让学生尝试安排周末一天的生活。

拓学单贯通学生课内外生活,将学生在课内习得的知识迁移到课外,通过计划、实践、评价,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二)主题延伸,形式生动,鼓励自主实践

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知情意行四大要素。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利用拓学单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一年级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之后,教师可以设计拓学单,内容包括整理学习用品、整理房间,时间从周一至周日,家庭成员全部参与,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完成拓学单后,教师将这两课的课后实践活动进行整合,鼓励学生通过“与爸爸妈妈比一比”的方式,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当注意教学内容的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关系,教师设计的拓学单应将前一课的内容延伸至后一课,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内容的连贯性,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实践能力。

(三)单元整合,自主选择,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角度出发,教师要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也要努力将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整体设计单元主题作业。以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例,这个主题讲的是家乡的山水、物产、人的变化,当学生对家乡产生了热爱之情,教师就可以把课后实践内容整合成如图4所示拓学单,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完成。

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智慧的增长都需要在生活中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加强活动的整合性与连续性。案例中,教师以拓学单作为载体,在同一主题系列拓展活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家乡产生热爱之情,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内心世界,学会做人。

学习单作为学习支架,通过预学、促学、拓学,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拓宽自主学习的路径,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道德的自然成长。

作者简介:杨开智(1977— ),浙江诸暨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及小学德育工作。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学习单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数学“学习单”,激发学生自主生长的潜力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