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共同体视域下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考

2022-04-01 19:25唐佳敏刘会强
知与行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唐佳敏 刘会强

[摘 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超越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论自然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观等片面的自然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所形成的全新理念,为新时代重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全新视域。在生命共同体这一全新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首先要实现观念领域的变革,其次才能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实现实践领域的创新。在观念变革上,这一全新视域要求重新理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保护自然与美好生活这三组关系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在实践指向上,这一全新视域为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了与观念变革所要求重建的三组关系相对应的全新要求,即主张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与系统治理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相结合。由此,生命共同体论述为新时代重建人与自然关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1-0012-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结合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变化的现实状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多频次、多角度的阐释。这些论述是在当今世界经历百年变局、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背景下,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1]这一“时代之问”的科学解答。当前,学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来源、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等方面展开。本文试图立足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中蕴含的“生命共同体”的新视域,从观念变革与实践指向相结合的角度,就重建人与自然关系进行辩证思考,以期为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新思路。

一、生命共同体为重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新视域

从古至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大致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论自然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观这两种颇有偏狭的观点。而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360的理念,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超越了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观念,为新时代重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视域。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论自然观

人类中心主义始于古希腊时期,从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时,就已经内含着开始把人放置在宇宙中心的意蕴,认为人是世间万物的主宰。人类中心主义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坚持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是以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为基础的,把自然仅仅看作数学、物理和化学的精确表达,看成机械、孤立、僵化的单一个体,否认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人类中心主义学者认为,自然不过是一个能按照人类目的被利用、改造、操纵的对象,不过是一个完全被借以利用为人类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工具。人在这一环节中不断发现自然机械运动规律,而这种对未知的成功掌握又不断激发了征服自然的欲望,演变成妄图掌控自然运行的角色。因此,人类中心主义从理性的属人性和独特性出发,主张控制自然、改造自然,鼓吹“人类至上”,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绝对统治。但是,“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因此人类中心主义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机械论片面夸大了理性的作用,而忽视了自然的重要性,甚至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观

从20世纪开始,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新观点,例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其核心在于坚持人不是世界的中心,可概括为非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荒野”[4]的自然观,只看到自然的先在性、系统性、自愈性是它的最大特征,人在自然系统的自愈过程中是后生的、外在的、不必要的干预。因此,非人类中心主义从自然的原始性与至上性出发,主张完全地顺从自然,反对对自然的任何改造,力求自然保持完全荒野下的原始状态。但是,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是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独立生存的,“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人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获取满足自身基本生存的物质资料。因此,非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了自然的主体价值,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割裂。

(三)以命运共同体塑造生命共同体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将原本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利益问题而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运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为重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视域。首先,它扭转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片面的、机械的自然观念,认为自然不是只由冰冷数字造就的纯理性的被动机器,而应该是与人同样有生命力的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使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实现了内在统一。其次,它克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完全反对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缺陷,肯定人对自然的合理改造,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内涵拓宽至经济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等。再者,生命共同体为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全球性解决也赋予了创新意义。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2]364的重要原则下,要求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到全球环境治理之中,形成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方案,共同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做出努力。这些正是超越过去对人与自然关系片面理解的全新视域之所在。

二、新视域下重建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观念变革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需要观念变革,革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在生命共同体新视域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要在对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保护自然与美好生活等方面确立全新观念。

(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辩证统一

观念变革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在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论断的提出,这一提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6]11。在这个结成共生关系的生命共同体中,人借自然而生存,自然靠人而发展,共同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休戚与共的辩证统一体。B89DFE49-B1B0-4AD1-8AE1-E9B9EA6ECD14

第一,人靠自然而生存。首先,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要依存自然。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积极地通过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从自然取得一定的外界物,或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以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其次,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要改造自然。在人作为主体与自然作为客体的这一对象性关系中,人会按照自身的需要改造自然,即在劳动的过程中,使自然转变成为人化自然。这是劳动作为人的对象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充分展现,更是人作为人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属人性与交往过程中的社会性也更加凸显。

第二,自然靠人而发展。首先,自然本身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规律性的内在特性。自然界各种正常或反常的现象都可以通过人掌握其内在规律后加以因势利导,将各方面都转变成为造福人与自然的有利因素,使自然的内在价值更外在化。其次,由于人同时具有必须依赖自然界,保持自然完好与稳定的自然属性,和必须兼顾他人和子孙后代对自然的依赖和需要的社会属性,自然要依靠人的改造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为他人和子孙后代继续开展对象性活动留下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让他人和子孙后代都能公平享有与自然结成生命共同体的可能。

第三,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具有合目的性,人类会按照自身的目的、需要和计划等内在尺度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更适合人生存和发展。但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也要合规律性,“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6]24,要不断发现自然规律,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改造自然,“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7]。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展现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2]374,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和谐的文明进程。

(二)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辩证统一

“作为一切生态关系总和的自然界就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经济联系与关系的纽带,使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成为生态经济关系”[8]。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离不开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生态经济关系,其实质就是保护自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然而,以往的观念认为二者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认为人类如果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获得经济价值,就不可避免需要放弃自然价值,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相反,如果选择保护自然,保留自然价值,则又会不满于可能导致经济发展脚步放缓的现实。事实上,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自然价值应始终摆在第一位。在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惨痛后果的历史教训,恩格斯就曾列举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由于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荒芜甚至遭受更为严重后果的事例,也告诫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9]。习近平在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期间,就曾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6]3。过去太多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历史教训都已经充分告诉我们,自然价值应始终摆在第一位,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其次,自然价值也能创造经济价值。1988年,习近平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时,曾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发展思路,这是一种依托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双赢思路。后来习近平将这一思路拓展总结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6]4的论断,肯定了自然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思想内涵。可见,自然环境保护好了,也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提供更多价值可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变革形成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能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最后,自然價值与经济价值能实现共赢。自然与人的经济发展看似是只能二选一的价值选择,实则是能够实现共赢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经济价值的获取需要依靠自然价值这一前提,因为只有将自然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依托美好自然展现的自然价值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自然价值的持续有效凸显,离不开经济价值取得后对自然的不断保护,只有将获取的经济价值不断投入对自然的修复,持续不断提升自然价值,才能将“绿水青山”转化成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实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美好愿望。

(三)保护自然与美好生活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来看,最终也会延伸到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最终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人本身最直接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着重要帮助作用,对改善民生福祉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状态的建立。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10],资本家盲目追求物质利益,无限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只是他们为了赚取利润的工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成的异化劳动,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野蛮开发,使人与自然的对立也日益尖锐。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充斥着“人对自然绝对支配”的思想观念,以这种思想观念为底蕴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必然导致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B89DFE49-B1B0-4AD1-8AE1-E9B9EA6ECD14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2]359。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因此,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生态环境,还是在保护环境中创造生态经济价值,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了民生,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中也内在地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摆在第一位,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362,就是要不断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因此,保护自然与美好生活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将关注点重新回归到人本身,辩证看待保护自然的美好状态与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6]8。眼睛是人最为重要的一个器官,把自然看成同样富有生命的有机体,提高对自然保护的重视,人能够拥有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更有保障。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保护好自然环境实际上也就是保护好人类自身,能够形成源源不断互相促进的双向和解与复归。这是人化自然建立的过程中,人能够不断实现自由而全面解放的重要一环,也是人类社会最终能够达到共产主义的重要一步,因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就是离不开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解决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完全解决,最终达到两者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三、新视域下重建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实践指向

在生命共同体视域下,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得到厘清,“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观点所谋求的全部实践指向就在于应用这一共同体理念来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5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出席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11]这一新时代中国方案。

(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象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与自然不同的交互关系使得社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相对应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在人完全依靠自然的基礎条件,使用石器作为改造自然的工具,依靠群体力量,进行简单的采集渔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情况下,形成了原始文明阶段。随着人改造自然所使用的工具的改进,铁器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使得新的农业文明阶段得以开启。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上,中国古代先辈哲人就曾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类不应该对自然界的发展进行干预的“无为”状态,而是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秉持“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2]的态度,剔除物我差别,将天地万物、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尽管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存在着历史与时代的局限性,但早已为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有效借鉴。

然而,到了大机器被使用于改造自然的时代,人类迈入工业文明阶段,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历史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张,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人们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由于自己创造价值过程中随之引发的代价造成了一种生态异化。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不断激化,人们开始反思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开启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21世纪以来,中国也一直倡导“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3]的原则,自党的十八大开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就已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态思考,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所做出的努力,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在绿色生态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将中国探索新时代下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总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4]。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涵盖了新时代下人与自然关系重建的新思考。因此,生命共同体这一新视域下重建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实践指向还在于要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关系在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下走向更加和谐的状态。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首先就是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6]131。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已经鲜明地提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5]。2021年4月22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这一新格局就是要求现代化建设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是人与自然对立的现代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6,自然史与人类史紧密联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指的就是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成为地球生命体。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础上,再向着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迈进,通过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共建万物和谐美丽的地球家园。

(二)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与系统治理相结合

过去几百年工业化进程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和创伤,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以另一种方式给予人类报复,人类追求经济价值不得不以牺牲自然价值为代价的后果,正以无可反驳的事实摆在人类面前。2020年,澳洲持续了四个多月的熊熊山火,上亿物种在无声中濒临灭绝;南极温度创下了20.75℃的历史记录,大量冰川正加速消融,海平面不断上升;非洲遭遇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使饱受贫弱饥饿之苦的非洲人民雪上加霜;中国极端天气接连不断,夏季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冬季遭遇50年来罕见旱情;新冠肺炎至今还在肆无忌惮地席卷全球,世界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B89DFE49-B1B0-4AD1-8AE1-E9B9EA6ECD14

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中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辩证统一,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求坚持绿色发展,这也是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之一。“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16],因而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它的“深刻”就在于它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觀念上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即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思维、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正确把握自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再以牺牲自然环境与放弃自然价值为代价来单纯追求经济价值的获得。“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的重要思想遵循之一,在中国面对的绿色机遇不断扩大的当下,要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创新经济发展新思路新手段。“绿色发展是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现代化与绿色化高度融合、走绿色低碳之路,是世界发展的大势。”[17]

加快绿色发展的同时也离不开兼顾环境保护与治理,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2]363。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7次会议上,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8]的论断,使“生命共同体”的有机链条更为广泛、完整。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因此,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生态系统整体,要始终以系统的、整体的思维看问题,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在绿色发展的同时做好对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守住生态红线,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相结合

根据人享有美好生活与保护自然是辩证统一的思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相结合的原则,其一在于保护自然本身对一代又一代人能够接续获得美好生活的代内、代际价值实现上提供巨大帮助,其二又因为在自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区域、民族、国别与全人类上的价值实现上能够实现共享。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感受到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与水污染治理,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与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加快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深入实施各个领域的污染防治。集中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环境的热切期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增长点,让中国未来早日达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目标,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时代。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的民生目标,将能够符合全人类的社会共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将能够为当代人与下代人及子子孙孙世代人都享有良好生态环境提供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6]4。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外部性,这使得在保护环境的时候,可能会与某些小集体的经济发展产生冲突,从而导致公地悲剧。当各个小集体都只顾自己的局部利益,认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己无关,是他人的、国家的事情,而一味地以邻为壑发展时,最终就会导致整个国家乃至于全人类的生存环境都会受到冲击甚至完全破坏。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促使良好生态环境的呈现,为全人类提供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这需要所有人都提高自然保护意识与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而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的产生,更多民生领域生态产品供给短板的补齐,又正是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逻辑所在。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一项涉及全世界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要实现区域、民族、国别、全人类享有生态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一领域拓展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也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追求,这是一种要联合全世界人民共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创新思路,也是将地球上人与自然两者的和谐共生关系直接看成一个地球整体。

64亿公里之外看地球只是一个“暗淡蓝点”般的小小尘埃,我们人类所有的历史文化、发明创造,历史上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不过是住在这小小的尘埃里,都只是沧海一粟。在宇宙面前,地球这颗尘埃是非常脆弱的,宇宙中有太多的未知因素能够把人类引以为傲建造的一切瞬间毁灭。地球上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其实都紧密相连,在还未发现其他生命空间之前,地球就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当面对全球性挑战的时候,理应更加友好地交流与合作。由此,习近平总书记从全人类的永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

全世界人民不仅发展、安全利益上荣辱与共,在享有经济发展成果过程中同样离不开依靠自然给予的各种条件开展生产活动,离不开对自然的获取,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是一个生命整体,同样命运与共。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维度思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各个国家都应该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视角出发,树立大局观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正确处理发展需要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关系,促进全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推动清洁美丽世界的建立。

结语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过去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都呈现出两种极端的自然观,由于片面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认为人类绝对支配自然,就是自然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而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所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为思考并重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视域。在生命共同体这一新视域下,对人与自然的思考首先是观念上的变革,其次是新观念指导下的实践上的变革。B89DFE49-B1B0-4AD1-8AE1-E9B9EA6ECD14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人与自然在观念上的反思,首先体现在对人与自然两者本身形成的生命共同体的辩证统一的思考,其次体现在人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经济价值与维护自然本身的自然价值的辩证统一的思考,最后还体现在人为获得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保护自然的辩证统一的思考。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人与自然在实践上的反思,就是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原则的思考。在当代社会,人类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美丽的社会环境, 构建一个自然之美和人类社会之美的美丽图景[19]。从观念的变革对应于指导实践的变革来看,首先,在人与自然本身形成的生命共同体上来说,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次,在人与自然相对应的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统一的角度来说,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与系统治理相结合,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中坚持做好既创造经济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最后,对于保护自然与美好生活相统一的角度来说,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相结合,实现代内、代际、区域、民族、国别与全人类的生态公平。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7.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173.

[4] 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6.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6]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8] 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3.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560.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7.

[11]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04-23.

[12] 庄子[M].孙通海,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39.

[13] 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4.

[14] 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21-07-02.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J].求是,2015(11).

[16]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26.

[17] 黄承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本原则[J].红旗文稿,2021(13).

[18] 习近平.敢于担当善谋实干锐意进取 深入扎实推动地方改革工作[N].人民日报,2017-07-20.

[19] 牛小侠,房彬.新时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态的 内涵及意义[J].学术交流,2021(3).

〔责任编辑:杜 娟〕B89DFE49-B1B0-4AD1-8AE1-E9B9EA6ECD14

猜你喜欢
人类中心主义
《虹》中的生态主义思想
解读《白鲸》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对抗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综述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伦理问题研究
戴维?佩珀的生态批判及现实思考
生态文学批评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
谁会是下一个被灭绝者
环境伦理的嬗变与环境刑法的法益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与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