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目标取向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2022-04-02 13:48钮约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钮约

内容摘要: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的课程美学研究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学生创造性表现的课程目标基本取向。在该取向的引领下,笔者拟通过部编版二下语文课文《蜘蛛开店》这一具体的案例来阐述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旨在革新课程的运作,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

关键词:表现性目标取向 小学语文教学 案例

作为典型的课程目标之一的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是由美国的课程美学研究学者艾斯纳(E.W.Eisner)最早提出,它反映对人文主义的追求,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性的表现。因而表现性目标是唤起性的,而非规定性的,它并不要求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学到什么”,而是描述教育中的“际遇”,关注的是学生在从事活动时获得的不同反应。此外,艾斯纳还认为所有的课程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开放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更为开放的态度接纳学生个性化的解读。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课程目标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加之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基础特点,研究并运用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不仅是落实课程实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案例

案例是教育现实的真实反映,是理论研究扎根的土壤,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垫脚石。因此,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表现性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本文拟通过部编版二下语文课文《蜘蛛开店》这一具体的案例来阐述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完成对表现性目标取向下教学效果的分析。案例背景是对教材、学生学情等方面的说明;案例描述是笔者对教学过程的记录;案例分析则包括在表现性目标取向下对教学环节的分析,旨在革新课程的运作,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

案例背景:案例中的教师以识字认字为基础带领学生读懂了故事,围绕着抓关键词的方法指导学生讲好了故事,并结合表现性目标倾向设计了一个将故事表演出来的教学环节——

师:刚才我们读懂了故事,又讲好了故事,那接下来我们班的小演员们有没有信心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呢?要想演好故事,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导演的指导不能少,哪位导演先来说说怎样才能演好故事呢?

生1:我们应该加上一些表情和动作。

生2:说话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要让大家都听得见。

师:可是在我们的课本中,这则故事是没有对话的,这可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自己编。

师:好,那我们先一起来试一试。如果要把这句话改成对话,可以怎么说呢?(出示: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师:现在你就是蜘蛛老板,我是你的顾客,你会怎么对我说呀?(师生分别戴上动物头饰)

生1:河马小姐,你的嘴巴好大啊,给你织口罩得花上我一整天的工夫,你明天再来拿吧!

生2:河马小姐,您好!请问您需要些什么呢?(我需要一个口罩)那您喜欢什么花纹的呢?(我喜欢粉色格子的)好的,我这就帮您织,可是您的嘴巴太大了,我明天才能织完,麻烦您明天再来取吧!

师:这两位蜘蛛老板的对话怎么样?(学生评价)

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表演,老师也忍不住想做一回儿老板了,谁想和我对对戏?(指名戴上动物头饰表演)

师:故事开始啦!口罩编织店,口罩編织店,每位顾客只需花费一元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快来看看吧!

生:那么便宜,我得进去逛逛。

师:欢迎光临,河马先生,请问您需要些什么呢?

生:老板,给我来一个蓝色的口罩!

师:没问题,我这就帮您织。我织我织我织织织……(边说边做动作)不好意思,河马先生,您的嘴巴实在是太大了,我可能要织上整整一天,麻烦您明天再来拿吧。

师:你们觉得刚才的表演怎么样?(学生评价)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老师?那就请你们从“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三个场景中选择其中一个来演一演吧。(同桌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场景一——卖口罩:

甲:口罩编织店,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花费一元钱!您好,河马先生,您想买什么东西呢?

乙:我想买一个口罩。

甲:您喜欢什么款式的口罩?

乙:我想要一个彩色的口罩。

甲:好的,我这就帮您织。我织我织我织织织……(边说边做动作)对不起,河马先生,您的嘴巴实在是太大了,我一时半会儿织不好,请您明天这个时候来拿,可以吗?

乙:好的。

乙:蜘蛛老板,我的口罩织好了吗?

甲:这是您要的口罩,看看,还喜欢吗?

乙:我非常喜欢,这是一元钱,谢谢!

甲:欢迎您下次光临!哎,织口罩可真是太累了,我还是换个简单的来织吧,对,围巾简单些!

场景二——卖围巾:

甲:围巾编织店,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花费一元钱!物美价廉,您不进来看看吗?

乙:老板您好,您这儿有那种很长的围巾吗?

甲:当然有,您需要什么颜色的?

乙:我想要一条波西米亚风格的围巾。

甲:好的,我这就帮您织。我织我织我织织织……(边说边做动作)对不起,长颈鹿小姐,您的脖子实在是太长了,都和大树一样高了。这样的话,这条围巾我得织上一个星期,麻烦您一个星期后来拿,可以吗?

乙:好的,我不急,您慢慢织。

乙:蜘蛛老板,我的围巾怎么样了?

甲:我已经织好了,您试试看!

乙:哇!您织得太漂亮了,我太喜欢了!

甲:谢谢您的夸奖!您是付现金还是支付宝啊?

乙:(做拿手机付钱的动作)我已经付好了,老板您收到了吗?

甲:收到了,欢迎您下次光临!(等长颈鹿小姐走远后转过头悄悄说)要是她下次再来,我可就倒霉了!织围巾也好难啊,我还是织袜子卖吧!

场景三——卖袜子:

甲: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蜘蛛老板的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花费一元钱!

乙:老板您好,你说每位顾客只需花费一元钱是真的吗?

甲:当然是真的,开门做生意要讲诚信,说到做到。

乙:那么好,你店里的袜子我都包了!

甲:呃,蜈蚣小姐,我刚想起来,我最近要出去旅游,可能不能帮您织袜子了,您还是去别家看看吧!

乙:唉,那好吧。

二.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课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启示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必须承认、重视、坚持并凸顯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是勾连学生与课程目标的中间环节,也是影响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1.围绕表现性目标取向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材料,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是那些对于学生成长最有价值、最基本和最需要的经验,包括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科学知识和活动技能。表现性目标取向所指导的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摆脱沦为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进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是盲目的,亦或是重知识、技能的,而是能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学生发展,易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中的教师是紧紧围绕着表现性目标取向展开的。首先,选择《蜘蛛开店》是因为这是一则趣味横生的童话故事,整个故事的情节前后连贯,并且通俗易懂,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蜘蛛,能够唤起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场景的设定也是源自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因为买卖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社会活动,口罩、围巾、袜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喜欢参与与自己相近的社会活动。再者,埃里克森(Erikson)在八阶段理论中提出,处于6至12岁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勤奋感与自卑感冲突的阶段。而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课程学习,他们就会从中获得勤奋感,这就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促使他们能独立地应对往后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反之,自卑就会产生。因此,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定学习情境,有利于此教学环节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结合了本班学生独特的“经验”——喜欢表演,并在进入小学后一年多的活动与练习中初步掌握了表演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自身对课程三维目标,尤其是其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深入领会与深切反思,选择将课本剧表演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地去进行语言文字的应用,提高语文水平,化“让我学”为“我乐学”。

2.围绕表现性目标取向选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共同围绕教学内容相互作用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表现性目标取向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侧重于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的表现,在表现性目标取向下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教师要以新的课程观来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而不只是局限于教材。

在本案例中,这个教学环节是在表现性目标取向下进行设计的,其中采取的多种教学方法都充分体现着表现性目标取向,也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首先,这是根据《蜘蛛开店》这篇童话故事设计出来的故事表演环节,教师提供一定的情景,在设定情境的前提下,学生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案例中设定的三种不同的场景属于主要以情境教学法为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是学生的心理技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具有极强的参与感,充分体现了表现性目标取向。其次,在进行场景设置前,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谈话,“那接下来我们班的小演员们有没有信心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呢?哪位导演先来说说怎样才能演好故事呢?”其中“导演”与“演员”会让学生具有角色体验感,以这种特定的角色来进行接下来的表演。“这则故事是没有对话的,这可怎么办呢?”“如果要把这句话改成对话,可以怎么说呢?”“看了两位同学的表演,老师也忍不住想做一回儿老板了,谁想和我对对戏?”教师通过语言的来对学生进行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思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一个创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推动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围绕表现性目标取向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的结构特征,它规定了以什么样的外部形式来展开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均有直接影响。表现性目标取向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场地等具体的教学情境组织合适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能在富有综合性的趣味活动中获得自身独特的体验,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表现。

本案例中的教师,首先以集体活动——“如果要把这句话改成對话,可以怎么说呢?”“那我们先一起来试一试”作为课本剧表演活动的开端,先“扶着”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创编对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将自己置身于这个情境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着“头脑风暴”,但这并不是“布置式”的盲目跟从,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对话的创编都融入了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都是学生在发挥合理想象后的呈现,而整个集体活动的过程就是师生平等交流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过程。教师只是推进者、引导者,是把握大方向的人,学生才是赋予过程意义的主体。其次,在集体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又“放手”以同桌为单位,进行了小组活动。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均为两人,在小组成员较少的情况下,组员的交流会更为频繁与高效,便于促进认知冲突的生成。得益于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小组成员都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场景并将对话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对动作、神态进行了个性化的展示。没有小组“代表”的小组展示给予了每位学生公平展现自我的机会,尊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

4.围绕表现性目标取向实施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表现性目标取向与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性目标有明显区别,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落脚点,不仅要了解学生对于“双基”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不仅要对学生习得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还要肯定学生学习前后所产生的变化。

从本案例来看,首先,案例中的教师将评价的权利交还给了学生,强调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你们觉得刚才的表演怎么样?(学生评价)”学生不仅能对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还能对教师的表演进行评价,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课本剧进行评价的标准也是师生共同制定的,绝非教师的“一家之言”,因而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学生也拥有更强的主动性和更大的发挥空间。其次,从教师的“教”来评价,表演课本剧的教学环节设计本身就极具趣味性,对于处在低段学生而言,十分契合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加以灵活机智的教学方法,点燃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令学生在表演中主动地、快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霞.小学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大学出版社,2010:75.

[2]翟艳.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9):1-2.

[3]王兆娣,卢清.论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下的教师素养[J].科教论丛,2008:281-282.

[4]黄秋金.幼儿园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下的教师课程行为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6(01):19-22.

[5]王俊娜.中美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比较分析[J].外国教育,2006(03):65-67.

[6]沈建民,谢昱圣.初中科学课程创生案例初探[J].课程教学研究,2013(12):72-80.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