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写作教学序列化研究

2022-04-02 13:48胡欣欣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序列化部编版初中

胡欣欣

内容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两个重要内容,而自部编版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关于这两部分的研究层出不穷。发现部编版教材中写作部分“序列化”的特点,顺应其特点开展阶段以及整个学段的教学,有利于解决过去写作教学中针对性不强、学生写作热情不高、写作教学效率地低下等问题。

关键词:初中 部编版 写作训练内容 序列化

朱显驹在《高中阶段议论文训练序列浅谈》一文中指出写作教学序列化是指“是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训练目标,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由易到难的、环环相扣的训练计划。”可見写作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是一个螺旋式向上递进的过程,遵循其规律有利于开展写作教学。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也曾提出关于课程与教学的一个原则——“序列原则”。他认为学习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要遵循两个序列:第一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序列;第二是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序列。加涅的观点说明了传授知识不仅要遵循知识的排列规律,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才能更好地展现教学的效果。

而在初中部编版教材中,写作部分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特点(主要是与人教版教材相比较而言)。以前的人教版初中教材总体上属于合编型,结构上遵循阅读系统、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编排方式,每个单元的写作专题和阅读独立开来成两个部分,但又不会毫无联系,讲究“以读促写”即阅读部分的文章对写作专题有一定的引导。人教版教材虽然在课后练习中设置了与写作方面的习题,但总体来说缺乏逻辑性,一个专题中会出现多个方面的写作练习,主题和训练题目之间的相关性太弱,写作训练独立性不强,常让教师陷入“不知道教学重点在哪里”的困境之中。总的来说,人教版教材单元写作部分设计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明确方向,难以体现知识之间的“序列”特征,不能系统地传授写作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现行的统编版教材在吸取人教版教材的优点之上,对以上不足之处进行了修正,总体呈现出“序列化”的编写特色。

一.“主题+技法”序列

初中阶段在顺应小学阶段写作主题的基础上,更强调针对性。整套教材由“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口语交际”五个模块组成,虽然每个模块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单元,但每册教材中均有涉及。六册教材的写作单元共有32个,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分有写作导引、写作练习、写作提示等几个部分,各个年级应该掌握的写作知识分布其中。

以七年级上下两册教材为例,教材围绕该年级主要学习的文体“记叙文”,将写作主题选定为“记事”“写人”“抒情”三个方面,同时还穿插一定的“写作技法”,如“写人要抓住特点”“抓住细节”“怎样选材”等,强调先让学生在主题训练中掌握大概的文体写作知识,然后再穿插写作技巧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润色,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明确不同主题之下的写作应该怎样进行,同时也在各个主题之中学会使用不同的写作技法使主题更加突出,文章更具有生动性。同时,这也是遵循了“先易后难”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而在八年级的“说明文”写作训练中,训练主题与说明文相关的如“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说明的顺序”并没有太多,这是因为说明文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用不多,加之这类知识学生也在阅读部分中的说明文教学中已经进行了学习,因此在这阶段穿插了如“传记”“游记”“读后感”“故事”等应用性比较强的文体训练内容进行补充,反而能够丰富写作教学,同时也能加强写作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更好地建立起语文与生活的联结。但其中涉及到的“技法”的学习如“学会仿写”,在七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更强调语言表达,并且与七年级相比,主题与技法之间的界限也有了一定变化。在八年级的写作中两者融合性更加,这也是因为八年级这一阶段写作训练的重点在于“应用文”,侧重点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主题与技法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学生认知发展,知识的难度应该有所提高,且应该更具有整体性,这样学生才能综合运用知识。这恰好说明了“序列化”的特征。在九年级上下两册教材中,上册以学习议论文写作为主,如“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等,同时穿插“学会缩写”“学会改写”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句子写作,进而写成好文章;下册则强调从整篇文章入手,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从更高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观瞻。将这部分内容放到初三进行学习,主要是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上升到了抽象性,利用议论文逻辑性强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加之知识储备也发生了变化,进行这一方面的写作教学也能较为轻松地进行。这些安排都从侧面反映了“序列化”特征。

三个年级的写作训练大体上按照“主题+技法”的“序列”进行,或分开或融合,知识和技巧总在一起。并且,教学内容的设计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从“学生如何更好地学”的角度而不是“教师怎样方便教”的角度出发,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逐步增加知识的难度,但又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情境,让学生的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在生活中找写作素材,并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进去,也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二.内容序列

以片段写作为切入点,逐步提升写作难度。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字数要求,从初一的200字、500字上升到300字、600字,从量上增加了难度,这是因为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提高在这方面的要求顺应了学生的发展特点,也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采用“片段”的方式进行,也更能让学生接受,这从心理上就降低了学生对写作敏感性。

此外,七、八年级的写作训练方式主要采取命题、半命题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立意选材方向。一方面学生还没有学“审题立意”等相关知识,自行操作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加大教学难度的同时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将素材来源多定位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有效避免作文内容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以七年级为例,在上册主要是顺应学生刚进入新环境一个好奇心理,内容上多围绕校园和家庭展开,通过“记事”展开一件事涉及到的其他因素如“人”——“写人抓住特点”,“事”——“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先将记叙文中最基础的“人”与“事”环节解决,然后在下册的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学会“抒情”,学会抒发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写身边人、记身边事和抒自己的情,便能够很好地将三点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见,按照记叙文的要素排列写作训练的内容,不仅符合知识点本身的逻辑,也顺从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不同年级的写作训练内容各有侧重,呈现螺旋上升趋势。以八年级为例,本阶段主要学习“说明文”写作,但“学习描写景物”“语言要连贯”等主题是对七年级记叙文主题写作的补充和技法的提升。和七年级教材不同的是,八年级上下两册没有太多与说明文相关的“大主题”,重在让学生学会各种应用性强的文体知识之余学习基本的说明文写作知识,但涉及到了“学会仿写”“学会改写”等写作技巧,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也是顺应了八年级写作文体的特点。在九年级上下两册教材中,上册强调议论文写作以及训练,下册则从整篇文章的视角上来看写作,强调学生要有“整”的概念,不仅要内容充实,具有真情实感和自己观点,还应该有结构上的完备。可见,三个年级的写作训练部分都有其内容的侧重点,且相互之间有所照应和递进。

以“缩写”“扩写”“改写”为抓手,让学生在修改中感受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修改文章需要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知识,不仅要明确文体的风格以及相关内容,还要明确表达上的差异。在九年级学习这三种写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换种表达”,也能使其觉察作文中的“不恰当”,体会逻辑缜密对写作的重要性。其中这部分教学主要在九年级开展,是在因为在七、八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写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语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思维上也更能顺应这方面的学习。此外,他们也在小学阶段中初步接受过这方面的知识,简单的运用没有太大的难度,在九年级心智较为成熟的阶段再集中训练,有利于这一工作的开展。

三.读写序列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部编版教材中阅读部分的设计大体上对应了七年级学记叙文、八年级学说明文、九年级学议论文的特征。因而在写作部分中也开展了相对应的写作设计,尤其是八年级说明文写作训练中,写作实践题目大多以课文为例,强调让学生模仿写作,从模仿入手,找到写作的感觉,进而再写出自己的个性。七年级和九年级部分也有这样的例子。可见,教材编写者有意识地利用这一传统来开展写作教学,这不仅是顺应教材的安排,也是对这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再利用。但教师应该注意,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例子,可以使学生借助阅读选文进行模仿写作,那在阅读中,写作也可以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作文不一定要在写作课上才能写。如果能够有“读写结合”的理念,在阅读课上开展“片段写作”“句子练习”等小篇幅的写作尝试,让学生领会了文章的写法之后顺势进行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为其创设运用情境,这样学生就能明白什么样的场合中适合这样的表达。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方法。

例如在七年级开展记叙文写作时,写作知识蕴藏在课文之中,可以通过经典文章的教学,让学生在模仿作者的表达的基础上,选择与自己生活相近的话题如“校园”“家庭”“同学”“朋友”进行片段写作,因为这些环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表达更容易,而且也增添了写作的乐趣,让写作的素材有了真实的落脚点,这样情感的抒发才能真挚自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时,要善于利用所学的写作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和事件之间的连接,并有意激发学生对事件的情感,疏通事件、人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有条不紊的完成相关主题的写作训练,并从中感受写作知识的如何运用。另外,教材中的文章给学生提供了范本作为参考,学生对于自己的写作也就有了一定的标准,相较于自己摸索也就更容易学会“记事”,学会“抒情”了,因而,教师在进行文章教学时,利用鉴赏将文章中的写作知识加以呈现,这样学生就能知道好的表达是什么样子,不恰当的表达又是什么样子,这种方法在长时间的训练下,势必能够培养出学生在这方面的无意识行为,也就是知识的内化。这种通过教师这一“外力”建立起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参考物,在教材中找到对应的部分,让下笔写作变得容易,对于阅读也能有更深的体会和感悟。但教师应该注意开展这一任务时,要顺应知识本身的逻辑,注重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不能揠苗助长,操之过急。

“读写序列”先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并熟悉它们的“属性”,然后再到写作训练中运用,最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所学知识,感受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阅读中的相关文章进行回忆和模仿,这样印象也能更深刻,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四.语言——思维训练序列化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是语文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而写作教学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在部编版教材的写作部分中,这两者以语言为外在训练重点,思维训练暗含在内的形式出现,两者互为关照。例如在七年级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记事”主题作为一大重点,如何记事、记什么就需要学生发挥一定水平的思维能力才能将其妥善解决,首先事件需要厘清关系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其次事件有大小、主次之分,需要挑选与主题相关的适合的事件,最后,将这些内容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链”。在此过程中,语言都只是思维的外化,运用恰当的语言将内在的思维的阐释清楚,记事清晰有条理的写作目标才能顺利完成。而在八年级的说明文写作和九年级的议论文写作中,这一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说明文中有“说明顺序”的安排,按什么顺序对内容进行建构,对于文本来说这非常重要,但因为说明常见的顺序无外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前两者较为容易。因而通過语言也就能看出其思维是否具备条理性,但“逻辑顺序”作为训练思维的重点,则需要重点关注,首先就需要学生在思维上有清晰的脉络,才能很好地进行阐释,不然语言表达上容易出现乱作一团的情况。在九年级中亦是如此。议论文的逻辑性强于说明文,通过语言的叙述观测内在思维的条理性也是该阶段写作训练的重点。首先要想得明白,才能写的明白,思维混乱,没有逻辑,通常表达上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主题、素材,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采取怎样的结构等问题都是思维方面的问题。好的议论文不仅是文辞优美,更在于思维缜密,逻辑清晰。

部编版教材在三个阶段中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因而在写作训练部分通过提示说明或者简单举例的方式对主题切入角度以及注意方面都做了解释,一方面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把握语言—思维的关系,尽管现阶段的学生还不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可见,在写作训练中有意关注学生在语言—思维方面的变化,与关注学生写作是否写得恰当、优美等同样重要。

部编版教材作为新教材,写作训练部分相较于人教版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总体上是“守正创新”,新教材在“写作”这一板块既吸收了人教版的优点,也改善了它的缺点,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作文教学过于随意、训练无章法可循等问题。遵循“序列化”的特点,能让更多的教师有清晰的写作指示和写作教学,学生学习写作也能有具体的方向,这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显驹.高中阶段议论文训练序列浅谈[J].中学语文,1984(12):48-49.

[2]馮晓玲.部编版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与使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8:39-42.

[3]唐建新.写作教学的艰难探索——关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J].语文教学通讯.2017(03):66-6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王宁,窠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7]顾振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J].介绍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29.

[8]韦志成.写作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79.

[9]林飞.中学作文教学漫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1.

[10]陈佩佩.中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衔接研究[D].苏州大学,2016.

[11]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13]撒陇菊.基于儿童本位的序列化习作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14]郭宏婧.义务教育阶段记叙文作文教学序列化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15]唐华凤.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7.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序列化部编版初中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论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Java 反序列化漏洞研究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Java序列化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