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策略

2022-04-02 22:04袁思红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袁思红

摘要:家国情怀作为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学生的持久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培养家国情怀的同时可以强化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提升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感。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家国情怀

历史课程拥有深刻的人文教育功能,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是民族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感的综合体现,是当代青少年应该树立的基本思想和素质。历史课程中的信息包罗万象,通过学习国内外历史,了解伟大的历史人物,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渗透家国情怀教育[1]。

一、家国情怀教育的基本内涵

历史知识的发展和研究包含了多种复杂的内容和机制,如果学生的历史观念较为正确,那么其多种价值观念也将得到良好的培养。良好的家国情怀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深化,让学生的史学观念得到明确,使学生能够对我国发展历程和当前发展情况有着更加客观的认识,确保学生的民族自信得到全面提升,让学生能够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命开展学习活动[2]。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

中华民族是重视教育的民族,有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和道德教育观念。从初中历史教材来看,其中也包含了大量能够用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需要教师能够对这些素材加以认真提炼和分析,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德育机制。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也包含了大量时代介绍和历史背景介绍,教师则可以结合这些知识,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以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教学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构建更加积极健康的理念和信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着较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能够使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实的社会主义信念,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则需要通过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能使学生对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进而使学生能够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

三、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不足

因为历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不高,学校不重视,课时少,这使学生没有足够的课时去学习历史,形成了“历史是副课”的想法,在课外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这些原因导致初中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积累。

(二)教学方法比较枯燥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实际的初中历史课堂却并非如此,大多数历史教师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考试大纲或考试内容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练习题,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初中生对历史失去兴趣。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创设历史情境,感受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要求,通过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再现历史史实,帮助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历史、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历史就是为现实服务的,立足于现实看历史才会更有高度。

如在教学《考察近代历史遗迹》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加以联系,结合当地河源龙川的悠久历史,给学生播放现存赵佗故居、越王庙、越王井、考棚、孔庙等历史文物,境内风景优美,尤其是考棚,以前曾是县电机厂的旧址,那两棵木兰花,一开花,方圆几里都可以闻到花香,通过呈现这些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家国精神和,将家国情怀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帮助初中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挖掘典型案例,引发深入思考

历史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重要人物及其成就背诵下来,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后世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深入剖析,才能明自学习历史的意义。我们要拒绝浮于表面的历史教学,要利用典型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家国意义。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们和国家的摧残,也充分体现出了战争有促进各国民族意识觉醒的作用。战争后国际秩序被重建,对战争的参与国都造成了深重的影响,可以利用这一案例让学生写一篇自己对战争的理解,结合自己对我国如今的发展深入分析战争的利弊。

(三)开展自主探究,引导小组合作

在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死记硬背,更要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章内容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从而搜集关于近代生活方面的资料,如服饰、生活习惯、文化等,进行文献的收集和图片、影像的整理,汇聚成小组专栏报告。初中历史教师要以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史料为载体,优化历史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视角提炼教学立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指导学生应用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与同学一起合作,从而深入探究和解读社会生活的变迁背后的原因、目的、性质和影响等,促使初中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解释,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史学研究态度。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鼓励学生梳理《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内容,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将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效地连接起来,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历史知识网,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意识,使学生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可以抓住重点和关键,从脑海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使解释更加科学、有条理,增强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

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是家国情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想真正实现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中学生成为爱国主义的践行者,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中学生的爱国精神,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淑妹.初中历史學科教学中渗透和核心索养的措施[J].新课程,2020(41).

[2]朱刚武.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索养的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7).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