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本民族自豪感

2022-04-02 23:18梁伟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渗透策略

梁伟霞

摘要:本地为壮族人民居住的主要城市。学校的学生多为壮族。当下的社会壮汉文化相互融合,学生已经不能从生活中具体区分出壮族特有的文化。因此,笔者从美术课堂中思考,如何强化壮族文化渗透,从而使本校学生能从心里感受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建立壮族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壮族文化;渗透;小学美术;策略

壮族文化包括壮族的特有的杆栏式建筑、壮族服饰、壮族民俗活动等组成。是十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现。本地有关壮族文化的记载和展览有专门的地方,是位于市中心的文物苑。本地的市容市貌也较多的体现了壮族文化的元素,例如地铁文化、公园环境、城市雕塑等。

本校小学一至三年级有20个班,约1000多学生,超过半数的学生民族是壮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特有的三月三节日学校能放假,学生知道关于三月三的文化活动是壮族的活动外,对于其他壮族文化还有多少了解?所以笔者结合美术课程对本校低年级小学生展开了调研。

一、壮族文化存在于小学低年级中的现状:

1.学生对壮族文化了解不深

笔者设置了250份问卷,问卷覆盖二三年级学生,内容围绕学生生活中接触的壮族文化及美术教材里出现的壮族文化内容为选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得出学生对壮族文化了解比较浅显。绝大部分学生对分辨壮族有哪些文化表现十分模糊的。从问卷调查中还可以看到学生了解壮族文化比较被动,需要成人的引导学习,例如家人周末进行亲子研学、老师在课堂进行教授或学校层面进行壮族文化相关活动的德育渗透等。因此,对于学生内心主动去了解壮族文化知识,提升民族自豪感,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调研。

2.现行教材没有特别突显壮族文化的内容

笔者学校使用的是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笔者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统计了一至三年的课程中可以渗透壮族文化的课程占总课程的20%。在问卷中,笔者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课本当中有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壮族文化?请写出课题。处于秋季学期的三年级学生提出可以渗透壮族文化的课程有《实用精美的竹器》、《鼓声咚咚》和《十二生肖》;二年级的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通过回忆老师是否在课堂上讲过壮族文化相关的知识进行答题,比如笔者上《我们的大家庭》这课时重点示范了壮族阿姐的服饰,学生才会写出这节课的课题;而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回答这题的就更少了。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渗透壮族文化的策略

美术课堂课程如何渗透和凸显壮族文化,笔者从教材分析、教学环节和教师专业成长三方面进行阐述。

1. 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和整合,提炼合适渗透壮族文化的课程。

(1)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分类后得到:适合渗透壮族服饰的课程有《各色各样的帽子》、《阿姐的衣服真漂亮》、《我们的大家庭》;适合渗透壮锦图案的课程有《不同花样的鞋》、《巧制图样》;适合渗透传统工艺的课程有《漂亮的染花纸》、《“蜡染”的挎包》、《實用美观的竹器》;适合渗透壮族民俗文化的课程有《过节啦》、《十二生肖》、《鼓声咚咚》、《农家宴》。

(2)从课程的类型进行分类后得到:造型·表现的课程有《实用美观的竹器》、《我们的大家庭》;设计·应用的课程有《漂亮的染花纸》、《“蜡染”的挎包》;综合·探索的课程有《十二生肖》、《过节啦》、《农家宴》等。

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整合后,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教学研讨。

2. 校内外联合共同引导渗透壮族文化。

(1)美术教学多用“创设情境”来导入课程内容。

“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更专注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当中来;也可以让整节课堂具有完整的故事性而更显生动和连贯。例如一年级《漂亮的染花纸》这一课,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情境:生活在壮乡的小熊不小心将熊妈妈刚买回来的白色桌布染上了一块颜色,想向小同学们寻求帮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借助壮族扎染的方法帮助小熊。学生在学习浸染和点染的过程中完成作品,也完成了对小熊的帮助。不仅体现了情景创设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还激发了小学生热心帮助的优良品质,展现了美术课堂的德育教育。

(2)美术教学中“体验式教学”能增进学生对壮族文化的了解。

“体验式教学”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完成实践操作或模拟实践操作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是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对事物或活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进而形成或加深对事物或活动的记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践操作进行“体验式教学”,更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式教学”。在《实用美观的竹器》这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壮族竹器编织,利用卡纸、折星星的彩色纸条等文具店常见的材料,让学生动手编一编,学生理解了编织的过程、经纬的走向等知识后,对壮族竹器的编织加深了印象。在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来临之际,本校举行了“传承·精彩三月三”活动。综合学科都举办了与“壮族三月三”文化相关的活动项目:美术学科 “五色糯米饭拼画”比赛、音乐学科的“一起来跳竹竿舞”、科学学科的“展示五色糯米饭制作过程”和小实验、信息技术学科的“三月三知识竞猜”、体育学科的“板鞋比赛”,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从知识、美食、舞蹈、山歌、民族体育等方面的了解“壮族三月三”的文化。

(3)主题亲子研学是学生了解壮族文化的校外拓展教学的方式。近年来,亲子研学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亲子研学的主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了解壮族文化是其中之一。比如参观文物苑、博物馆、去到壮族民俗浓郁的地方参加当地的节日活动、参观了解壮锦的织造过程、了解花山岩画的内容等等,只要家长愿意陪同,那将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亲子共学的时光。

从校园课堂延伸到校外研学,从家庭到学校,这样不同时间、空间、维度的渗透壮族文化,对学生从小了解、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本民族文化为荣,以自己是壮族人为荣,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非常好的方法。

3.加强教师对壮族文化的深入学习。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和了解壮族文化知识。本校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壮锦非遗工作传承文化工作室进行研学。期间,教师参观了传统和现代几种不同的织锦设备和技艺、感受到壮锦技艺传承的艰辛、了解 “凤凰纹”等壮锦图案的造型和由来、用壮锦制作小工艺品。为期三天的研学是对壮锦文化一次较深入的学习。今后也会持续深入地学习壮族文化中的其他内容,如走进壮族扎染技艺最原始的百色-隆林等地。

三、壮族文化渗透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的实施方法

首先、对分类后的一至三年级课程进行选择,选取典型的课程进行团队教研。根据课程的类型分类选取课程,以造型·表现课程类型中《实用美观的竹器》为例,以下简称《竹器》。选择本课的理由是教材内容里展现的是各种少数民族的竹器,如独龙族的鱼篓、苗族的背篓等,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壮族的竹器进行教授。

其次、重新分析教材,对教学目标、重難点进行针对性修改,形成教案。《竹器》这课原本的目标是欣赏少数民族竹器,用线描画的形式对竹器进行写生;重难点是竹器的造型和线描画线条的疏密变化。增加了壮族竹器的教授后,目标中欣赏少数民族竹器中适当增加欣赏壮族竹器这个环节。突破重难点时,教师以壮族竹器为例进行范画的示范。

第三、团队教研分工明确。负责上课老师,需备课上课和反思后修改再上课;负责观察老师课堂状态的老师,需要对提问语言的针对性、评价学生语言的准确性等进行记录和提出改进建议;负责观察学生学习状态的老师,需要对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负责观察教学准备的老师要对多媒体,教具、学具是否准备到位和师生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及时补充。

第四、对课程进行优化,形成典型课例。要形成一节优秀的示范课,需要多次打磨。在《竹器》中,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和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教师设置了“小组讨论”“任务驱动”和“体验式教学”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完成“学习任务清单”、体验模拟编织感受竹器纹路、观看《竹编技艺的传承》片段视频感受传承的重量等多维度的学习本课知识。

四、结语:

综上,是笔者对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渗透壮族文化的思考。从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教材和师资方面提出策略;并以《实用美观的竹器》为例阐述了可实施的方法。今后,笔者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不断反思和优化美术课堂渗透壮族文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壮族文化、感受壮族文化的魅力、以壮族文化为荣、以传承和发扬壮族文化为努力目标,不断奋进。

参考文献:

[1]谢静.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的渗透[J].名师在线,2018(31):84-85

[2]周月红.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髓——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3]李丽.京族民族文化融入京族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J].大众文艺,2016:02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渗透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