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问题

2022-04-02 23:18严顺清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

严顺清

摘要: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初中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一些简单的探讨,以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数学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就必须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一、立足根基,诱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

近些年课程不断改革,其目的在于提供给学生更优质更高效的课堂。但目前数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满堂灌”等低效课堂甚至是无效课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老师对学生的创新和能力培养缺乏应有的认识,简单地认为数学教学的就是传授已有数学知识,将能力培养置之不理。

(二)鼓励学生质疑置辩,注重形成创造氛围,培育创新能力。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常见老师向学生提问题,鲜见学生向老师提问题的情况,主要在于缺乏创设探索、讨论问题的活动时间、空间,这样导致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没有质疑,没有探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往往停留在肤浅的表皮,就没有新发现。

二、创设情景,启迪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通过观察寻找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一面根据文字、图像、数字等,理解已知条件,一面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寻求解题方案,求得正确的解答,常用于形成概念、导出原理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共性与规律。

1、在观察数字中寻找规律。

例如,观察 发现变化规律,得出 的猜想。

2、在观察图形中寻找规律。

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内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有次序地观察:1×l的正方形有16个,2×2的正方形有9个;3×3的正方形有4个;4×4的正方形有1个,这样共有l+4+9+16=30个正方形。这种依次观察,一方面不重不漏,另一方面容易发现一般规律:边长为n的正方形内共有 个正方形,其中边长分别为1、2、3、…、n。

可见,学生在观察与思维中有助于概括能力的形成,有助于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在变式中理解本质

初中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常因对有关公式中的本质属性理解不全、不深,在图形方位变化后,导致解题困难。如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90%以上的学生都能背记出公式。进入初中扩展和加深学习,一旦变换形式,对底与高相互垂直不理解,解题时往往无法人手或解题错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当初中生学习此项内容后,设计了一道测试题,在15分钟时限内解答结果。

题目如下:如右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FB=1,AD=10,E是AD的中点,EF⊥AB,BG⊥AD,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積?(请一题多解)。

40%学生无从下笔,40%学生因把边AD当作高或其他原因而解答错误,仅有20%的学生能作1~4种的正确答题。研究原因,是教师教学时仅按教材设置的典型图例讲解,未作变式,也未突出在不同位置上相互垂直的讲解,造成学生对垂直理解的片面性而无法求解或解错。

(三)不断拓展、深化思维

笔者常在单元复习时设计出前后连接、逐步深化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在解题中由易到难,融有关知识为一体,使思维活动逐步拓展、深化,做到在巩固中发展提高。现略举一例:

1.引题:一只西瓜,用刀从上到下横、竖各垂直交叉切2刀,问吃了瓜肉,剩下瓜皮几块?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写出答案,再让一位学生上台试切,分析后,答错者及时更正,及时反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深化。

2.具体化的应用。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下两图,引导学生用斜线 “///”和“\\\” 符号分别填入,以示数量相同,形态表达的差异。

最后留出2分钟,一是让每个学生各自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成果,简要写出一二点心得体会;二是课外作深化研究,将引题横、竖后加个

“侧”字,让学生按上述模式,进行切、画、算,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

(四)注重潜伏学习和目标学习

潜伏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E·C·托尔曼提出的一种学习现象,指的是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某一阶段其学习效果未明确显示,其学习活动处于潜伏状态。

导题:一个正方形如右图,留出l/4(a)作公共用地外,其余部份分成四块,要求每块的面积相等,形状一样,学生的解答划分如右图虚线所示。学生的创新图,如图1所示,即一块圆形平地直径四等

分的中点各有一口水井,要求将此块地分成四份,每份面积相等,形状一样,每份内各有一口水井,划分如图2所示。公布征求解答,答案亦有类似的数种。

此类题型表明,学生在一定目标追求下,学习的主动性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丰富课堂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是最具有创造力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进行广泛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创造性的动手“做”,才能有效。(一)重视实习作业

(一)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可体现诸多方向,教师只有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质疑置辩,让思维活动不断拓展、深化,不仅可使学习效能迅速提高,取得教学的大面积丰收,而且可使创新性人才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王磊主编  1999.7。

[2]《创新原理与方法》 蔡日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 2001.9。

[3]《教育心理学》 张向葵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10。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培养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