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导入”之匙,开启绘本“悦”读之门

2022-04-02 23:18詹明珠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导入环节导入绘本阅读

詹明珠

摘要:绘本阅读教学的导入应以意义驱动为主,其重点在于让学生愿意打开绘本阅读。目前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导入环节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未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基于文本内涵的解读,可采用找准情感连接点,对话导入;链接旧知储备,利用实物导入;紧扣文眼导入等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绘本阅读;导入环节;“悦”读

小学英语绘本具有插图丰富多彩、内容有趣和语言简单的特点,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开始利用各种绘本开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成功的导入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做好情绪上的准备,激活原有的知识储备,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承上启下,为后面的课堂做铺垫。如何用好课堂“导入”这把钥匙,开启学生愉悦地阅读绘本之门?本文笔者将以三个绘本阅读教学课例的导入环节为例,分析并阐述优化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

一、找准情感连接点,对话导入,引发情感共鸣

绘本往往含有故事与道理的通透性。绘本中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分析绘本故事的价值取向,找准情感连接点,利用对话导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案例 1]

以《攀登英语阅读系列》第四级Daddy Robot的导入环节为例。该故事主要讲述的是Ben的爸爸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师,他能制作各种机器人。因为工作繁忙,他总让机器人代劳陪伴Ben。Ben告訴他的爸爸,他的愿望是要一个Daddy Robot,爸爸最终醒悟,明白要多陪伴Ben。

某位授课教师的导入环节过程如下:

1.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有关机器人的短视频,提问:Do you know robots? Do you like robots?

2. 然后呈现绘本的封面,说:It’s a story about a special gift from Daddy.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Daddy?

3.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四个提示词“what,who, how, why”提出问题,共提出三个问题:

(1)Why does the daddy dress (act ) like a robot?

(2) How does the daddy feel?

(3) How was the daddy before?

教师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4. 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快速找出同学们提出的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

[分析]

该绘本故事的情感主线非常清晰,情感主线的关键人物是Ben和父亲。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这与Ben的经历非常相似,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机器人是故事中父亲用来替代自己陪伴Ben的媒介,教师的导入环节设计仅是让学生了解有哪些种类的机器人和机器人的特点,没有找准故事情感线与学生的情感连接点,未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读后环节,不能够联系文本内容回答教师在提出的两个问题:Why does Ben say he wants a Daddy Robot?以及Why does Daddy act like a robot? 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体给学生以共情的帮助,帮助学生理解绘本的情感主线,有效地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绘本故事。

[优化设计]

教师可运用对话导入,与学生交流父亲的职业、爱好以及学生与父亲在一起经常做的活动。通过对话,教师了解学生与父亲的相处大致情况的同时,为下文学生理解Ben缺少父亲陪伴的心理感受做铺垫,引发学生的共情。师生对话如下:

T:What’s your father’s job?

S1: He is a boss.

T: What’s his hobby?

S1: He likes singing songs.

T: So do you often sing songs with your father?

S1: No.

T: What do you often do with your father?

S1: I don’t know.

T: I’m sorry to hear that. But when you stay with your father, are you happy or not?

S1: Just so so.

T: Suppose your father can make every kind of robots for you, would you be happy?

S1: Yes.

对话式的导入方式,教师运用自身优美的语音与流畅的语调,与学生对话,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英语学习氛围当中;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与父亲相处时的画面与心情,与学生共同娓娓道来,为后续的阅读做好情绪上的准备和情感的铺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绘本故事的情感内涵。

二、链接旧知储备,利用实物导入,丰富感官体验

在学生阅读绘本故事之前,教师要分析绘本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为后面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有效的保障。即在导入环节要链接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激活其已有的背景知识。教师可根据绘本的具体内容,利用实物导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体验,激发其阅读的愿望和兴趣,从而提高绘本阅读的效率。

[案例2]

以RAZ-KIDS 分級阅读绘本,B级读物 We make a cookie的导入环节为例。该绘本主要讲述的是我和爸爸制作cookie的过程:我们在碗中放入一些面粉,接着放一些糖和一点盐,再加入2个鸡蛋,一些牛奶和黄油。搅拌后 ,放进烤箱,我们得到了美味的cookies.

某位授课教师的导入环节过程如下:

1.教师通过PPT边呈现图片,边向学生介绍自己:My English name is Cookie.My favourite food is cookies. I can make delicious cookies.

2. 教师出示一盒真实的曲奇饼,并介绍:Look! I made the cookies. Wow, they’re delicious. 然后追问Do you like cookies?

3.课件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提问:Who will make cookies for us?

4. 学生观察绘本图片,找出制作cookie的材料。

[分析]

教师花了一番心思进行课堂的导入,把自己的英文名设定为Cookie,最喜爱的食物设定为cookies, 甚至自己的特长都是制作cookies,还带了一盒曲奇饼到教室,但这样看似精心的安排,并未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进入绘本的阅读,学生更是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并不是真正的“悦”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导入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上述案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未能在导入课堂时紧扣绘本主题,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绘本阅读失去兴趣。曲奇饼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学生对这一食物并不陌生,对于曲奇饼的主要原材料如面粉、糖是比较了解的。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则以学生完全不了解曲奇饼的制作材料为起点进行导入,所以不能激活学生阅读的兴趣点。

[优化设计]

教师在导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做好学生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点之间的链接,运用生活中的实物导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设计如下:

教师与学生问好以后,拿出准备好的曲奇饼。

T: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jar. What are they?

Ss: They’re cookies.

T: Yes, I like cookies. And I made them. 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

Ss: Yes.

教师现场给每一位学生分发一小块曲奇饼,请学生当场品尝。

T: Have a try, please. Do you like it?

S1:Yes, it’s yummy.

S2: It’s sweet.

T: Do you know what’s in a cookie? What is the cookie made of?

S3:Sugar.

S4: Milk.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预测展开绘本的阅读,验证自己的答案。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教师在导入环节要创设情境,帮助学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唤醒学生有关的知识储备。教师可根据绘本的主题,适当地利用实物导入课堂,如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尝一尝”的方式丰富了感官体验,再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的方式启发学生阅读绘本故事,不仅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关注文本内涵 ,紧扣“文眼 ”导入,激发阅读热情

“文眼”即文章的眼睛,乃文章的精要所在,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统摄作品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一般说来,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眼”,且大都隐藏在标题、篇首、篇尾、中心句或过渡句中(丁银玲,2015)。绘本故事是围绕着文眼展开的有一定情节脉络的故事 。教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找准故事的文眼,并紧扣文来设计导入活动,加强导入内容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性,由浅入深地引入新知的学习,将学生的思维点与注意力集中在新知的学习上来,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案例3]

以大猫英语分级读物四级1 Mojo and Weeza and the funny thing的导入环节为例。故事中有两个主人公——小猴子Mojo和Weeza。他们发现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物体——伞,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对这个物体的探究过程。他们认为它是船、火箭、降落伞、帐篷和浴盆,却未想到是用来遮雨的伞。绘本Mojo and Weeza and the funny thing的文眼是 funny thing。

以下是两位教师执教的同课异构的两个导入环节设计:

片段一:教师A设计的导入环节

1. 教师播放一首动画歌曲,题目是Monkey Banana,歌曲场景是猴子一家人在香蕉林中吃香蕉,歌曲的歌词是Baby/Mummy/Daddy/Grandma/Grandpa monkey bananas, bananas.

2. 学生看歌曲动画一次,边看边跟唱。

3.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进行绘本封面解读,然后进入绘本阅读教学。

片段二:教师B设计的导入环节

1.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伞的图片,让学生描述。

2. 教师提出问题:When do we use umbrella? (我们什么时候使用伞?)学生回答:We use umbrella in rainy days or sunny days.

3. 教师提问:Are the umbrellas funny? (这些伞有趣吗?)紧接着出示绘本封面,说:Mojo and Weeza found a funny thing. 接着进行绘本封面解读,然后进入绘本阅读教学。

[分析]

上述两位教师导入环节的设计,教师A抓住了故事的主人公——猴子,让学生唱一首关于猴子的歌曲,引出故事的角色,导入绘本阅读。教师B则抓住了故事的另一主题物品——伞,进行导入。这两种导入方式,从内容上来看都没有偏题绘本话题,看似都抓住了绘本的主要信息进行导入。推敲A教师的导入设计,导入的歌曲歌词非常简单,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歌唱;从内容关联性的角度来看,歌曲内容与绘本角色唯一共同点仅仅只是最表象的连接点:同一类动物——猴子。至于歌曲中的猴子的性格特点与故事主人公的角色特点等方面没有任何关联。B教师的导入设计引出的主题是伞,而且是材质、功能都与生活中常见的伞没有任何区别的伞,教师试图说明不同颜色、形状的伞就是“funny thing”,这种不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方式不可取。

从两个片段来看,教师没有紧扣绘本的“文眼”导入,故事中Mojo和Weeza认为伞是funny thing,是因为他们不认识伞,伞的作用与他们的元认知是有冲突的,所以才发生了故事中有趣的猜测与验证过程。这样的导入设计与绘本的故事情节关联性不强,不能够激活学生对绘本“文眼”funny thing的元认知,也不能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设计仅是导而未能让学生“入”。

[优化设计]

绘本故事的文眼“the funny thing”(有趣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导入切入点。教师在教学导入时可先出示一些生活中有趣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品的外观猜测其真实作用,从而点明并让学生感知绘本的文眼。教师可利用以下物品(见图1,图3,图5)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

教师与学生问好以后,说:I will show you some funny things. 然后依次呈现图1,提问:What’s this? Is it a funny thing? 再次呈现图2,揭晓图1的真正用途,提问:Is it a funny thing? 按照呈现图1、图2的方式和过程,依次呈现图3、图4和图5、图6。

师生对话如下:

T:I will show you some funny things. (呈现图1)Look! What’s this?

Ss:It’s ice cream.

T: No,it’s a funny thing. Guess, what is it?

Ss: 学生沉默片刻。

T:(呈现图2)Look! It’s a USB flash disk. Is it funny?

Ss: Yes!

T: (呈现图 3)What's this funny thing?

S1: I think it’s a fish.

S2: I think it’s a shoe, a shoe looks like a fish.

T: (呈现图4)Good guessing, but look, it’s a pencil-case.

(呈现图5)What's this?

S3: I think it’s a big big ring.

S4: I think it’s a brooch(胸针)for ladies.

T: (呈现图6)Look!It's a buckle for the curtains. Is it funny?

Ss: Yes.

接着教师呈现绘本封面,引导学生了解封面信息以后,让学生猜测:Look at the umbrella, it’s a funny thing in Mojo and Weeza’s eyes. What’s it?

学生以为图1是雪糕,其实是一个雪糕状的U盘;学生以为图3是一条鱼,其实一个鱼形状的笔袋;学生以为图5是一个胸针,其实是一个窗帘扣。教师利用用生活中有趣的实物图片的真实作用和学生的元认知上的冲突,点破即将阅读的绘本故事的文眼是funny thing, 那么在两只猴子的眼中,普通的一把伞会是什么样的funny thing呢?启动学生的思维系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四、结语

導无定法,导必有法。教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绘本阅读教学的导入,教师要深入地理解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找到导入与文本内容的关键关联点,才能够有效地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启绘本的“悦”读之门。

参考文献:

[1]丁银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8A):19-22.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攀登英语阅读系列·分级阅读第四级 Daddy Robot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Raz-kids. Level B We make a cookie [M/CD] .https://www.raz-kids.com/, 2019-05-29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四级1 Mojo and Weeza and the funny thing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导入环节导入绘本阅读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策略浅析
精心预设导入环节 开好课堂教学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