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探析

2022-04-02 23:18彭顺珍张传华王丹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会意字造字药剂

彭顺珍 张传华 王丹

2020年全国1卷第一道翻译题“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短短25字,却负载着中国的造字文化、制度文化、整体思维、古文字运用规律,体现了命题者从文化的高度设置考点的命题意识。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礼仪制度、文学艺术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这道翻译题的考查点就涉及了造字文化、制度文化、整体思维、艺术文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翻译题中的具体呈现

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在具体的语句之中,就像食盐融于水中,看不见摸不着,但一品味它,能就品出咸味来。语言句子的文化味也需要体会、品味。

(一)造字文化的古香味,缕缕飘溢袅袅升腾。

“又減价粜常平米”中的“粜”字,应当是命题者设置的考查点。从浅处说,考的是字意,能否译出“卖出”“出售”“售卖”等;从深处说,带有命题者的文化意识,考的是造字文化的“六书”之一会意字。

何为会意字?利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成一个新的合体字。会意字的特点就是见字明义,看到字的组成方式,就能马上明白字的所指之意。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粜,出谷也。从出,从米,粜为会意字,本义为“卖出粮食”。即使你没见过该字,从“粜”的上下结构稍加分析,就能推测出其意义。若再把“出”这一动作与“米”这一实物连起来想象,一幅清晰简明的卖米图画就会活灵活现于眼前。了解了造字文化,即可取象比类,“籴”字意思观之即能知其意——买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会意字都这么明显。例如,2021年高考乙卷的第一道翻译题: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既”也是一个会意字,“已经”之意。  观其外形,很难晓其意。但从造字法的角度来分析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既”的甲骨文是“  ”,左半边的下面是个像碗一样的容器,左半边的上面是尖尖的米饭;右半边是人的形状,下半部分像一个跪着的人的腿,上半部分像一个人的脸,脸扭向一边。这个图形表示一个人已经吃饱了,不再吃饭了。表示“已经、既然”。联类比物,与之外形相近的另一个字“即”的甲骨文“  ”,表示一个人正面对着一碗尖尖的米饭,马上要吃了。意为“马上、即将”。

若将中国创造的表意文字与西方的表音文字对比一下,也许你的体会会深一些。同样是表示“出售”的英语单词“sell”,无论你怎样找词根、词缀,不可能见字明义,更不可能出现画面。所以无论你怎样嗅,你也闻不到文化味。我国的古文字就仿佛一坛陈年佳酿,愈久愈香。

(二)制度文化的情味,温心暖肺铸怜镌爱。

“又减价粜常平米”中“常平米”,不管是不是赋分点,都明确地传达命题者的文化意识。因为考生若不知道“常平”是“常平仓”的简称,就难以准确翻译。

何为常平米?常平米指的是常平仓的粮米。常平仓又是什么仓?常平仓是古代的一种制度,丰年买粮荒年发放。仓平仓的正式提出在西汉宣帝时期。“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任大司农中丞的耿寿昌奏请朝廷修建粮仓,当粮价低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粮食,当粮价高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从而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这种粮食储备制度称为常平仓。常平仓制度采用平粜法和平籴法来调节粮食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稳定粮价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受益者应该是贫穷的百姓,市场上不会因粮食奇缺而物价飞涨,百姓不会因吃不上粮而饿殍遍野。这一制度的设立彰显的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仁慈。

与其说是在考查文化常识,不如说是命题者想把这种人文关怀、脉脉温情推及到考生身上,何其暖哉。

(三)整体思维的理性味,欲见树木先观森林,顺藤摸瓜沿波讨源。

“多作饘粥药剂”中的“饘”字,《说文》按,“厚者曰饘,稀者曰粥”。课本上从未出现过这个字,即使在平时的阅读中见过该字,考生也可能误译,“饘粥不继”的“饘粥”指稀饭。只有着眼全文,合理推理,才可能把握它的语境义——“稠”或者“浓”或者“厚”或者“含有较多米的”。这里面隐含着命题者的意图: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欲见树木,先见林”的整体思维。

何为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运用整体思维,可以沿波讨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见词语,不见全文”。放眼全文,可知“多作饘粥药剂”的社会现实是“至杭,大旱,饥疫并作”,即苏轼上任杭州知州,恰好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杭州的百姓,为受饥馑所困。 再看苏轼个人的应对措施,“轼请于朝,免本路上贡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碟,易米以救饥者”,免除上贡米是节流之举,用度僧碟换米是开源之措,以免饿殍于涂,权为民所用。“未及,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及时反映害民之法,利为民所谋。“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自掏腰包建医院,情为民所系。我们顺着当时得社会现实、苏轼的为政举措这条藤,就可以摸到“饘粥的意思”这个瓜,这个粥肯定是浓粥。也正是因为作的粥稠粥浓,才会出现“活者甚众”的局面。

(四)古汉语语言的运用规律这一语理味,抽象升华归纳拓展。

“饘粥药剂”、“活者甚众”八个字,若对“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这一古汉语语言规则知之不多,很可能翻译成“含有粥的药汤或者药粥”、“活下来的人很多”,其实正确的翻译应为“稠粥和含有草药的汤剂”、“救活的人很多或者使(让)百姓活下来的很多”。前者考查的是句法结构中“大并列小定中”,后者是语义关系中的“施事与受事”。这个点则体现了命题者的艺术文化意识,考查的是古汉语运用规律的理性自觉。

何为句法结构?王洪生在《试论古汉语语序》中认为:句法结构着眼于语句内部层次关系,即词语与词语相结合组成句子后所产生或者形成的显层的关系。这种显层关系具体表现为:主谓、动宾、状中、定中、并列、倒装。七种关系在语序上“各有定位,不可易也”,即具有固定的形式。将“饘粥药剂”翻译成“药粥”的错误,就是把“定中关系”与“并列关系”混为一谈。定中关系的形式有:定语+之+中心语、中心语+定语+者等。不论是把“饘粥”作为中心语还是把“药剂”作为中心语,都不符合定中关系的句法结构形式,因为既没有“之、而”也没有“者”。并列关系的形式为:名词+名词、名词+与+名词、形容词+以+形容词。“饘粥”与“药剂”属于“名词+名词”并列关系的句法结构形式。类似的,我们还学过:重岩叠嶂、素湍绿潭、东船西舫、钿头银篦、春江花朝、云鬓花颜、缓歌慢舞、千乘万骑……

如果对艺术文化没有深透的了解,对句法结构一知半解的话,面对一些特殊的句子就会一脸的懵懂。掌握这一艺术文化的特征,从语感走向语理,利于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结构化的知识链,认知图式更加清晰、丰富。

猜你喜欢
会意字造字药剂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无题
画说汉字——摆(bai)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
隋文帝造字
有趣的会意字
咱们最初是啥样
咱们最初是啥样
有趣和会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