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国家认同素养培育的实践

2022-04-02 23:18刘夕容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

刘夕容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本学科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素质,促使学生在认同自己国家的过程中,产生国家归属感和民族想象力,全面培养初中生的民族情怀、国家意识。本文中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国家认同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策略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参考素材,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的作用与价值,增强初中生的国家认同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科;国家认同素养;培育;策略

引言:《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政治教学学科,在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素养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育人目标,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控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心、增强探索积极性,助力学生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全面开展国家认同素养的培育活动,为学生坚定民族信念、强化综合能力做好铺垫,为学生探索课程内容、优化学习路径铺平道路。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国家认同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国家认同”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该具备的思想政治素养,要在国家认同素质培养过程中,全面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优化探索兴趣,为学生综合性、全面性发展做好铺垫,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对能力的提升成效,保证学生在社会制度、国家法制、意识形态、思维认知、行为能力等等多个成面建立国家认同感。教师要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学科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在行为上、心理上建立认同意识,正确培养中学生的“三观”,强化学生行为与心理认同意识。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主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文化美德、行为约束能力、政治思想动向等,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认同的价值与内涵,全面建立学科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新时代、新背景国家主人翁的作用。

二、道德与法治学科国家认同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

(一)投放时政热点,丰富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增强初中生的国家认同素养,教师要通过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重放时政热点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国家认知意识,丰富实践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在发散的学习内容中,捕捉到关于国家认同素养培养的内容,有效坚定培养信念,增强培养能力,高质量、全面性展开实践学习活动,从情感层面呼吁学生建立国家热情,帮助学生深切感知国家力量的重要性,助力学生课堂学习技能提升,为国家发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践行公共精神——学会共处》这一章节时,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辅助,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一课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丰富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了解国家对于人民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通过引用影视作品《战狼1》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电影,激发学生对“学会共处”的政治概念的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自信、培养实践能力。在“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主题中,向学生阐释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每個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培养国家认同素质。

(二)建立认同意识,培养国家情怀

《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丰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认同意识,促使学生正面、积极、向上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元素中,全面监理政治认同思维,有效培养学生实践探索兴趣,建立国家情怀意识,从而高质量、全面性展开实践学习与探索活动,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渗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念和路线方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中国政治意识,将一切分裂国家、分裂主权的行为视为可耻行为,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学习思想,共同为实现一个中国目标而努力奋斗。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改革与创新》这一课内容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教师通过播放《改革与创新》国家主题宣传片,让学生通过感官思维认知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变化,在交通、医疗、文化、娱乐、法治等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有效激发初中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家繁荣昌盛的盛世景象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促使学生前面建立国家情怀,培养认同素质。

(三)拓展教学形式,培养认同素养

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是开启高质量、高效率教学的重要路径,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体验,合理构建多样性、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下,逐步拓展思维认知、贴合课程内容、培养认同素养。因此,教师要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形式,促使的综合性学习得到发散,积极开展国家认同素养培育活动。教师要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理念,结合教学主题内容,全面进行拓展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中,增强实践学习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文明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内容时,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拓展教育活动,要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路径,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让学生在认识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背景下,结合时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信念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我国严峻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下,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策略,促使学生全面培养“从我做起”的认知意识,有效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进行国家认同素养培养决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借助多样性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勇于拓展《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路径,拓展实践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全面增强学科认知、优化学习过程做好铺垫,使学生以适宜的学习方式坚定培养国家认同的信念,与教学核心育人理念保持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胡慧馨.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22,(03):47-51.

[2]金钊.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建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9):17-19.

[3]龚君华. 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问题的解决——以“提问·坊学”项目化学习宪法主题设计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8):43-45.

[4]姜春玲.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21,(10):107.

[5]高秀杰.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法治素养调查——以南京市为例[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08):87-90.

[6]吴玉龙. 广西道德与法治学科质量监测探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1):71-73.

猜你喜欢
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超学科”来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