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中有机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实践研究

2022-04-02 00:35刘雪梅 陈锡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9期
关键词:劳动特色评价

刘雪梅 陈锡余

摘要:新时期,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之人。在劳动教育过程,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融合其中,不但能够凸显劳动教育特色,而且还能开发本土化课程,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下文对于小学劳动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劳动教育环节地域文化的实践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地方文化;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9-

引言

运用地方的特色文化,展开劳动教育,能够激发学生产生生活体验,积极参与社会性劳动,彰显特色文化的应用价值。劳动教育实施阶段,地域文化的应用十分重要,以特色文化作为教育载体,帮助学生建立校园、家庭、社会等生活关联,使其沉浸在教育过程,让劳动教育能够走进学生心中,形成劳动意识和能力。

一、劳动教育特点分析

小学阶段,劳动教育需要体现出如下几方面特点:第一,以学生为本,教育资源的选择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其对劳动产生向往,树立文化传承观念;第二,多元化特色,四川宜宾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屏山炒青”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形态和层次的农业文化,为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提供给支持,还能拓展劳动教育空间。第三,创新性特色,借助地方文化,培养学生劳动审美,使其在劳动当中能够发现美,形成创造美的意识,进而能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二、劳动教育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实践融合路径

(一)运用地方文化建设劳动教育课程

我县的“屏山炒青”是特色文化,充分发挥当地地域文化,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勞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作为课程建设目标,设计《茶苗栽种》、《茶园除草》、《茶园施肥》、《茶叶采摘》、《制茶工艺》、《茶艺》等课程,让学生能够利用相关材料和工具,积极参与校外劳动,掌握生活中的工具和材料使用方法,对于家乡的地域文化形成深刻理解。在劳动过程中,能够与他人相互合作,共享劳动成果。依托地方的特色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为教育实施提供指导[1]。

(二)依托劳动课程设计劳动实践项目

因为劳动是以主题课程为主而实施,因此,选择项目式实践方式,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充分协调,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在课内为学生讲解“屏山炒青”的发展史,自东汉阳嘉3年起,屏山的人们就开始尝试利用野生茶,逐渐开始种植茶树。通过历史知识,引领学生感受古人热爱劳动的品质。在课余时间,和家长共同带领学生走进茶林,参与劳动实践,让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互关联。根据季节差异,夏季带领学生到茶田进行整地,施加绿肥或者种植豆科类植物,将土壤熟化。学生施肥过程,会使用小铲子与他人合作共同施肥。在9~10月份,组织学生参与《茶苗栽种》劳动实践项目。要求4人为一组,按照正确的栽培方法,栽种茶苗。明确各小组人员分工,1人负责挖种植穴,1人负责将茶苗舒展,保证根系能够完全舒展开来,幼苗茎秆伸直,1人负责培土,选择细土,填满种植穴,保证覆土紧实;1人负责浇灌定根水。在上述实践活动当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并且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才能完成任务。通过实践,能够掌握劳动工具的选择方法,并且合理策划项目流程,在劳动过程形成正确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利用校外自然资源,作为劳动教育课堂,辅助学生完成劳动实践项目,将教育范围有效拓展,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受到劳动教育熏陶,感悟劳动价值,能够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

(三)运用多元化评价反馈教育成效

劳动教育过程,课程评价也必不可少。在评价体系的制定方面,运用多元化的评价,制定“星级”评价标准,对于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劳动工具,形成劳动精神和劳动审美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可以教师评价为主,呼吁家长参与评价过程。比如:在《茶园除草》项目实践阶段,由家长带领孩子去茶园为茶树除草,在孩子除草阶段,家长可将其劳动过程用手机拍摄照片或者录制视频,上传到班级群当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各类表现,给予其评价。除此之外,学生在参与劳动之后,还可在班级当中交流劳动心得,教师根据学生感想,对其劳动精神和审美是否形成加以评价,并为学生制定劳动档案。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之下,让劳动教育过程信息能够实时传输,过程能够动态分享,形成评价档案,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为相互评价模式的运用提供支持。通过劳动教育评价,反馈教育成效,为学生劳动能力成长搭建平台。学生无论是在参与劳动过程当中,还是发表感想阶段,能够产生自我认同感,对于地域文化产生认同感,劳动素养不断提升[2]。

结束语

综上分析,在小学劳动教育过程当中,融入地方“屏山炒青”特色文化,开发地域资源,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依托项目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劳动过程,在劳动实践中接受教育和熏陶。除此之外,还需运用多元化评价,及时反馈劳动教育成果,发挥特色文化教育价值,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浪浪,陈燕.坚持“爱劳动”:造就本土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J].中小学管理,2020(04):15-18.

[2]陈林,卢德生.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及保障[J].教学与管理,2019(17):11-13.

本文为“新时代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县城小学主题劳动教育策略的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劳动特色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