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的新理念与对策

2022-04-02 00:26薛国凤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校

薛国凤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前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深刻认识服务学习理论对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和适用性,并在指导理念、目标朝向、实施过程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转变,将会极大促进高校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切实作为并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内涵提升。

关键词:服务学习;文科实践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22)02-0048-07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早在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文规定,“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把社会实践作为培养人的重要途径之一。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特别“鼓励开展研究性实习”。这些既体现了高校实践教学发展的政策要求,也体现了高校深化教学质量过程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性。但综观与反思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现实,发现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進行突破,20世纪中后期兴盛起来的美国服务学习理论对此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一、美国服务学习理论之于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的意义服务学习起源于20世纪前美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60年代“服务学习”这一术语提出,作为一种制度化思想形成于80年代前后的美国,经历了“进步主义和改造主义、人本主义、制度化”三个发展阶段[1]。目前,服务学习在包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的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从美国情况看,服务学习已经遍布每一个州,不仅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在大学教育领域也蓬勃开展且已经广泛运用和渗透到美国高等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服务学习理念主张把学术学习与社会服务整合起来,是一种基于课程的把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有机统一起来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参与性、针对性、互动性与互惠性。因此,服务学习对于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的推进和改革具有先进的指导意义。

1.服务学习能够重塑对实践教学及学习方式的思想认知“学习”是服务学习的第一关键词,美国《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1990年)对此也给予认定。服务学习的首要目的不是社会或经济效益,而是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乃至品性的发展。所以,服务学习不是简单化的社会实践参与,更不是以经济目的为目标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服务学习首先是一种有意义的实践学习方式,是通过服务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需要有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1];服务提供者作为学习者,“对预期要学到什么具有主导权”[2]4。服务学习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基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的教育教学手段。

2.服务学习能够引发对实践教学中学习在地性的重视无论服务学习“在世界上的哪一块土地上生根,它都带着当地特殊的教育、社区和文化特色成长”[2]前言1。服务学习本质上是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的活动,以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为宗旨,同时贯穿建设社区和服务社会之精神。全美体验式教育协会所界定的“服务学习”含义中,强调了“学生参与改善社区居民的福祉或其生活环境的活动”[3]这一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去调查社区的诸如老年人问题、环境问题、动物保护与照顾、残障人士的特殊需要、健康生活等真实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学习计划,同时也需要社区组织、当地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给予配合和参与。归根结底,这是双方须同时真实付出并能同时实现双赢的一种学习与支持学习的合作活动。

3.服务学习能够促动对实践教学中教与学规范性的管理服务学习不是想当然地“想做就去做”的随机性志愿服务,它“必须是真实的服务,而不是学术上的、人造的、表面上的或可有可无的服务,必须以机构管理的方式来进行”[2]62。这种规范性一方面要求开始服务学习之前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指导进行,保证正确的服务学习理念的贯彻和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从服务学习的进行过程和效果角度来看,也必须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以及调节、评价机制来应对可能的其他情况。如果服务学习缺少规范性,就会导致学生在意识和能力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一窝蜂参与社区或社会服务,既有可能造成教育和学习效果不佳,也有可能产生其他的负面影响。

二、美国服务学习理论对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问题解决的适用性1.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有课程化实践教学和非课程化实践教学两大类,包括毕业论文(项目)设计、专业实习、专业课上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及课程之外的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这对开阔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思想,加深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升探索与创新精神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家新文科人才培养战略思想的提出对未来高校文科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再加上重理论轻实践的文科教学文化传统的制约,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实践教学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过程性管理和评价要求较为随意。我国高校在课程体系制度中都安排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也同步设有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但从实践教学自身实践要求来看,对于这些课程或课程外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则普遍缺乏明确而详细的配套制度,比如实践教学规范说明会制度、教师指导和能力发展制度、经费制度、评价和交流制度、与校外对接制度等,这种情况会导致实践教学往往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不同年度的具体实施中带有较大随意性,也使得实践教学的运行和效果得不到持续一致的保障。实践教学育人目标和效果的达成具有不自足性,因此,必须依靠合理系统的制度体系作为质量达成的基本保障。但现实中,这种制度体系不健全所带来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要求的非科学性与不严谨性,导致实践教学在落实过程中缺乏持续的水平推进建设并导致育人的长期低效性。

二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支撑力,教师培训和资金支持不够稳健。早年有研究指出,影响高校学生实践教学满意度的五个公共因子为“教学”“管理”“学校发展定位”“资源设备”和“后勤服务”[4]143,这些都是与实践教学支撑资源配置相关的因子。我国高校文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等,导致在实践教学教育资源配置上不充分。比如,作为实践教学主体的专任教师尤其是课程化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上一直得不到足够重视,专门课程化教师数量不足甚至没有,教师指导制度不健全或者由于分散指导责任到每一位教师而导致责任虚无,教师实践教学培训和能力发展制度欠缺,缺少稳定的经费支持和激励机制,基金制度较少建立等。这些折射在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与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管理理念直接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切实开展和高质量的效果取得。因此,要想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必须从教育者资源问题的合理解决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协调入手。

三是实践教学中学生实际参与度低,实践过程指导和结果反馈不到位。课程化实践教学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项目)设计和专业实习,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專业实习这一形式受近些年就业自主性指向影响,学生自主实习情况增多而导致在过程管理和结果分析反馈上出现松散状态。专业课中的实践教学活动受文化传统、思想认识、教学时空、经费支持、社会合作意愿与教师精力等因素制约,不仅可开展的实践活动较少且学生的参与也往往蜻蜓点水,教师评价反馈和学生自我学习反思深度不够,学生的真实表现和创新也缺乏足够关注。课程外的实践教学项目或活动,个别学生有深度参与,但学生整体参与受众面小,而且缺乏持续的专业指导和系统性教育,推广宣传和价值影响分析不充分,导致育人效果局限性比较明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育人形式,应从全体学生成长需要和学习需求出发来考虑,如果仅有学校和教师的“教”而没有凸显学生的“学”和“做”,就达不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因此,如何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真实社会生活世界并反思个人成长的教学活动,教育者必须有新的思考方式和实施方式。

四是实践教学整体设计缺乏多边共赢理念,合作意识与互动协作机制有待提升。实践教学必须依托社会企事业、组织或机构等来进行,但目前被看作实践教学发起者的高校多是基于培养任务的完成向这些实践单位“单向输送”或“单向派出”学生,而对实践单位的需求和问题解决缺少深度了解、沟通和合作设计,这不仅导致实践单位对实践教学的接受意愿不强烈,也导致实践单位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偏差并进而影响实践教学的后续开展。有研究指出:“短期的参观实践对于企业并没有太多正面效应,导致企业对接纳师生实践参观的积极性与热情不高;另外,事业单位……大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导致文科专业的实践课程很难开展。”[5]这非常真实地体现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在设计实践教学时必须足够重视这一问题,并要认识到社会企事业、组织或机构没有法定义务承担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所以,应主动站到合作、双赢、多赢立场上去考虑和设计实践教学课程、项目或活动。服务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可靠理论,其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种情况,既能在促进大学生专业学习主动性,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加强社区责任和公民责任感等方面起到助推作用,也能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从而在互动互惠中实现双赢或多赢。

以上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有学者将其归纳为观念认识上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实训基地较少,师资队伍缺乏,学生对实践课程缺乏主动性,由于没有效益导致企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热情,管理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科学等[5];还有学者直接概括为“认识上的偏差、内容上的随意性、学生参与面窄、实效性差”四大现实问题[6]。在当前高校新发展要求背景下,仅仅依靠某些形式的改变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从理念的深层变革才能真正赋予文科实践教学以无穷的活力和育人效果的达成。这就要求从文科实践教学的现代性出发作进一步认识: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已有的诸多实践教学观点往往仅从教学完成或学生实践角度来看,这是比较片面的。实践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实践”,而这种实践作为社会实践,总是双边性或多边性的,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双边或多边关系中,互动互惠是基本发展原则。为此,要想真正搞好文科实践教学,就要转变仅仅从“理想中的学生”或“象牙塔中的教学”这一单方面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而可以以指向培养大学生实际社会生活能力提升的“服务学习”理念来认识并改革文科实践教学。

2.美国服务学习理论对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问题解决的适用性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问题的存在,究其根源,既有文科专业自身的局限所在,也受制于对文科实践教学本身的认识。如果说高校文科旨在涵养人的精神,弘扬优秀文化,探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解决社会问题,那么这种培养的确需要更多的文献阅读与大脑思辨,但人文社会科学也并不完全是“摇椅上的玄想”,对社会问题的洞察与洞见均要来自对实践的深切体验与了解。因此,如果认为文科实践教学就是一种简单的活动体验,或者是用社会事实证明某种专业理论存在的一个过程,就显得十分偏差。此外,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开展,还与其作为一种教学所指向的人的培养目标直接相关。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被看作灌输的容器或等待被教导的“无知”对象,还是社会中独立存在的且以后亦需要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个体人,这一认知直接决定着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内容与评价等。具体而言,能够打破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活动的传统局限性认识,架构起学生学习与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之间新的密切关系理解的服务学习理论,在指导我国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适用性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促进高校文科实践教学与现实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实现教育对生活的回归。在斯蒂文·恩盖(Steven Sek-yum Ngai)教授看来,服务学习是消除真实世界与学术学习之间割裂状态并在二者之间搭建起关系的“基本教育学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把不同学术研究与个人目标相联系并把其所学应用到真实世界环境中的机会”[7]。所以,服务学习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高校文科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周围所接触到的实际生活的相关性,促进学生对社会多种职业的了解并为实现就业提供准备性助力,这是为学生成长以及为真正了解社会并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合格成员提供的基础性教育训练。

二是促进社会利益集团在获得自身收益前提下更加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教育”。美国学者博罗因(David D.Blouin)等人研究后认为,美国的一些服务学习项目已经打破“镇袍”割裂状态,不仅学生在社区中所学已经超越大学围墙之学,同时社区认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大学的一些像学校与社区缺乏联系的陈规做法”,“但也只有一小部分比例的学生能进入社区。因此应该让服务学习者走进社区并去交流其所做,在与家庭与儿童互动中去展示大学与社区不同的方面”[8]。服务学习的践行,可以改变社区与社会各利益集团对大学及大学生学习的观念,改变对学校教育的漠视、忽视甚至隔离的状况,更加有责任感地参与到青年大学生的发展中去,在场所、组织、制度等方面积极接受服务学习者,使自身成为一个利益获得者同时也真正对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有所助力。

三是促进高校文科实践教学作为教育途径在实现学生成为“社会人”目标上的真正达成。高校的根本职能是培养人,服务学习与一般援助性或公益志愿性服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服务学习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高校文科实践教学中之所以强调服务学习,是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学生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教与学方法。可以说,无论学生在服务学习中体验到的是专业理论的作用还是综合知识的妙处,是情感上的喜悦美好还是沮丧愤怒等,都有助于学生的认知调整与反思成长。服务学习在促进学生深化、运用与反思专业知识,真实了解社会并参与社会生活,提升人际交流沟通技能或公民责任感,了解与反思自身作为学生或公民的权利义务,以及增进批判性思维能力或领导力乃至自信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服务学习理念导引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发展的对策斯蒂文教授所作的香港地区大学服务学习项目研究显示,至少有59%的学生参与者来自文科领域,主要包括“艺术(23%)、社会科学(22%)、商业管理(7%)和教育(7%)”[7]。这一数据能够说明服务学习在促进文科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此,我国高校可以主动学习和借鉴服务学习理论基本思想,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行动执行力和创新力推进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文科实践教学改革。

1.转变文科实践教学指导理念:从“知识学习”走向“服务学习”传统的高校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实现都应聚焦于学生面对真实世界并在真实世界中获得发展。就服务学习而言,不是不再强调大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而是注重在与社会真实生活与场景的互动中,进行真实性任务的学习,并在与所服务的社会机构、团体或个人的互惠双赢中获得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近十年来开设的服务学习课程是很好的尝试,旨在促进“学生利用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服务社会,并通过教师带领和督导,在服务中学习和反省既有知识”[2]中文版序3。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新闻传播专业多年来坚持进行的大型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行走的新闻”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9]。笔者也曾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以服务学习理念为指导,组建了组织化和制度化的“教学助手团”公益服务项目。这一项目主要是招募大学生作为志愿者,以助手身份协助学校所在地的中小学开展教学或管理方面的专业服务活动,要求学生在提供助手服务之前先行学习相关知识并做好专业准备,服务过程中做好过程性记录并随时保持对助手活动的反思,完成助手任务后要撰写总结性汇报并全面反思,同时还组织所有助手参加集体的经验交流与研讨活动。事实证明,学生和学校在此项目中获得双赢,学生真正实现了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知识認知、社会认知、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社会参与意识合作能力等得到提升,中小学校作为被服务对象也从中受益。

2.转变文科实践教学目标朝向: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化”实践教学不仅是锻炼大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是培养一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文科实践教学中长期以来的,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或用实践验证专业理论的单一化指导思想,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培养要求,特别是当培养出来的学生“仅有书本理论知识、实际能力薄弱,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社会责任感不强”[9]的时候,实践教学更有必要重新反思,建立起以促进学生“全人化”发展的综合性与多元化发展目标。服务学习作为一种理论或一种方式,恰可以充分赋予文科实践教学以更生动的图景和对大学生的发展意义,它不仅仅有助于大学生获得一般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有助于促进作为一个人的完整的知情意行能力,在大学生实践知识、实践理性、实践策略、实践智慧,以及专业认同、职业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服务学习理念导引下的文科实践教学,必须首先从学习服务学习理念,厘清文科实践教学对人的培养与发展意义入手,思考并制订出切合大学生发展的多元且真实的立体性和综合化的目标,把“对学生的培养”和“对负责任的、有能力的公民”的培养整合起来;其次是通过有效的培训、研讨、指导等,把大学生日常课程教学与其他教育事务和服务学习目标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有了更为明晰、具体、完整且富有引导力的目标,文科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

3.转变文科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从“松散型”走向“紧密型”当前文科实践教学的“松散型”状态不利于教育效果的达成。这种“松散型”表现为实践教学主要作为一个独立或孤立的教学环节被执行,而不是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进行。毕业论文(项目)设计缺少田野调查和真实问题把握与解决,专业实习时间有限且分散实习或项目活动缺少过程监控,效果达不到预期;实践基地的合作缺乏深入性;甚至实践教学本身缺乏理论支持而表现出诸多的随意性,甚至出现走过场情况。为此,要向服务学习导引的“紧密型”实践教学发展。这是因为服务学习本质上是“以一种结构性的方式把课堂内容、文献及技能与社区需要相连接”,并能促使学生“每个个体得到成长”并“增进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也能“体验成功”“培养领导力”“更深入地理解自身、所在社区和社会”[10]9。具体而言,这有两方面事情要做:一是把文科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各个学期、各门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加强课程化与非课程化实践教学的配套设计与管理,在以往“定期集中化”专项实践教学基础上,加强“非定期的日常化”实践教学,使之成为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序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文科实践教学必须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要真正走进日常生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鲜活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去,并在真实社区与社会生活中体验与学习用学术的、社交的或个人层面的技能去改善社区与社会。正是在这种以服务学习导引下的紧密型实践教学中,学生在大学四年里才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或项目随时与社会保持密切的互动互惠联系,在加强对社区与社会服务的同时,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社会理解,提升公民意识和生活实践能力。

4.转变文科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从“随意化”走向“科学化”目前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已运用自我评价法、专家评价法、领导评价法、学生评价法、教师评价法、目标评价法、过程评价法等多种方法,但由于现实中实践教学指导理论欠缺、目标单一、实践系统性不强等原因,多数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也缺乏科学性,指导教师多基于学生的自我实践报告进行量化分数或等级考核,过程性考评方式和手段运用较少或缺失,对学生实践前状况和实践后的发展情况缺乏比较性评价与反思,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质量尚未真正被评价。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所开展的实践教学和作为实践教学承接主体的校外单位的自身内在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导致校外评价出现虚空现象。这些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起不到应有作用。服务学习理念导引下的文科实践教学,从一开始就可以摆脱这些盲目性和随意化。服务学习理念不仅注重进展监控,更注重参与者在服务学习过程中以及之后的主动反思,实现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方面的深入结合。有研究者指出,在服务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反思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学生日记、研究报告、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不同形式”[11]。服务学习理念本身并不排斥传统的评价方法,认为测验、报告、研究论文等传统方式依然可以使用,但也可以使用其他任何可能的方式,比如问卷调查、学生展示或反思作品、接受服务者的评语,甚至与相关者的交谈与讨论都可以作为评价方式。之所以采用宽容多元的评价方式,是因为服务学习的评价不在于方式如何,而在于使用合适的方式聚焦在有关“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影响效果和服务学习过程”[10]49的内在质量评价上。这才是重点,这样的评价才能保证服务学习对于学生发展和社区需要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所在。在我国高校开展服务学习,必须首先转变评价理念,学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本身而非“事情本身做与否”,另外也要掌握相应的过程监控和指导以及引导学生反思的技能,把学生主动评价与管理指导以融合性方式结合起来。

四、结语

服务学习将学生学习的场所由课堂、教室拓展到社会,并借助于社会服务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所学的新知识与新技能。“服务学习的美妙之处在于其效果真实而具体”[10]3。美国CC(Campus Compact)国家组织在2008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作为其成员国的1 100所大学和学院中,有98%都为学生提供了服务学习课程[8]。这一数据带给我们的积极启示就是,服务学习正成为美国高校积极采取的认为对学生发展最有利的教育学方法,服务学习不仅使教育本身变得切合实际,更重要的是所培养的学生将会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切合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我国也有学者指出,“服务学习在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进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作用”,“中国可以尝试利用服务学习来推动教学和课程的改革”[12]。因此,将服务学习理念贯彻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既会极大促进对学生真实发展所需的关注,也会极大促进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切实作为,进而有助于高校质量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服务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7(5A):1-8.

[2]TIMOTHY K S,DWIGHT E G J,NADINNE I C.服务学习:先驱们对起源、实践与未来的反思[M].童小军,顾新,覃韶芬,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3]吴波.服务学习教学法的一次行动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20(1):95-105.

[4]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5]刘洋,姜义颖.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1):101-105.

[6]李宏伟,张会明,王明东.地方本科院校文科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0(13):159-160.

[7]STEVEN S N.Service-learning,Personal Development,and Social Commitment: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J].Adolescence,2006(41):165-176.

[8]DAVID D B,EVELYN M P.Whom Does Service Learning Really Serve?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Perspectives on Service Learning[J].Teaching Sociology,2009,37(4):120-135.

[9]许为民,刘建民,李成刚,等.服务性学习理论的一个中国案例——“行走的新闻”教学活动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79-81.

[10]凯瑟琳·伯杰·科.服务学习指导大全[M].益公益交流中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1]王蓉.学会反思: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实践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90-94.

[12]陈士忠,魏宿玢.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9(10):110-115.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train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though the practice forms of liberal arts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been diversifie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By learning from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social servic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merican service learning concept,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bility of service learning theory to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liberal a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gui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beral arts practic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guiding philosophy, goal orientatio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 evaluation, we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practic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ncret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service learning; liberal arts practice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責任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