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口语传播创新路径浅析

2022-04-02 08:37苗雨
民族文汇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创新

摘 要:本文主要立足于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崛起背景下,探讨口语传播的创新发展路径,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宏观层面即传统主流媒体不但要遵循新闻专业主义,还应重视口语传播的创新工作,以此适应当下传播新格局。微观层面主要着眼于重构学校的教育培养工作,可以借鉴吉尔福特提到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式理论将教学内容系统化,细化新型口语传播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关键词:新媒体;口语传播;创新;路径

口语传播历史悠久,在电子设备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娱乐活动很多都是在进行面对面的聊天,在聊天过程中也伴随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后可能对交流双方产生很大的影响。网络崛起后伴随着新媒体的衍生发展,但是新媒体时代仍然需要口语传播,比如新闻发布会、现场采访等,因此传统媒体为了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有必要重视口语传播的创新工作。

一、传统媒体提升素养正视口语传播

1.遵守新闻专业主义,增强信息传递音量

新近发生的事实如果具有一定的重大影响性容易引发多人的关注,因此极易生成谣言。在这过程中传统媒体占有一定的责任,可能是没有及时的公开事件相关元素,或者是缺少影响力,公开发表的信息没被注意到,无法有效的到达受众耳中,无论是信息报道的滞后,还是传递声音的音量太小都可能导致谣言的产生,衍生而出网络暴力等现象,从而威胁社会秩序和安全,也不利于受众的正常生活。

一旦这些事实和信息被有心的人使用,会对公众的理解产生干扰,因此传统媒体必须重视自己的传播效果,通过口语传播可能扩展受众范围。作为口语传播的受众不需要必须具备基础的识字能力,因此對受众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其次,受众可以在做饭的同时就利用听觉接收信息,进而了解到事情的相关情况和最新进展,即时帮助受众远离虚假信息进而也会杜绝谣言的肆虐。当然传统媒体还要遵守新闻专业主义,注意事情的真实性即时进行核实,避免袁隆平逝世事件引发的新闻反转再次发生,这样才会为自己的传播效果增效。

2.正视传播渠道,丰富口语传播形式

在早期的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唯一性,只注重内容就可以满足受众的期待,所以口语传播的形式也较为单一,而进入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新媒体的发展,受众对于信息获取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

与内容为王时代不同的是,随着传播渠道的扩充传播形式也在变得多样化,因此为了增强传播效果传统媒体可以变革自我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可以实行口语传播+视频、口语传播+图片的传播形式,让受众沉浸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下,加长停留时间和媒体粘性。另一方面可以将字正腔圆一板一眼的新闻联播式传播改为算法分发下的娱乐精准化口语传播,如央视打造的《主播说联播》节目,由央视主持人对一些实事发表评论、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记录,这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因为创新的口语表达在抖音吸粉无数,这对于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有莫大作用。

时处当下背景,广播和电视类传统媒体都面临着如何转型的抉择,在近期融媒体开始涌入人们的视线,但是要铭记掌握技术加速融合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求从业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口语传播能力尤为关键,由此才能更好的为受众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可以占据市场增强传播效果,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二、学校创新口语传播人才培养工作

1.划分教学模式,细化口语传播培养

目前我国高等教学模式与初等教学模式并无不同,课堂中教师的权威性、知识本位和分数为王贯穿整个教育阶段。学生记忆机械化,思考浅层化。由此,可以提倡学生和老师作为课堂的双主体,老师作为课堂的单一主体,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不利于学生知识点的思考探索,未来可以区分开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在教育理念中老师为主学生为辅,通过老师一人之口,一份课件PPT传讲知识,当然这对于初级同学快速吸取知识是大大有利的,然而步入大学课堂的同学都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大学课上所授予学生的话语知识体系实则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知识模式化和规范化的表达不再能继续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由此,可以提倡老师和学生共同成为课堂的主体,比如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口语传播课堂中每名同学都可以进行自己的主旨演讲,从稿件创作到课上演讲这个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抓住重点的能力,而后由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可以在教学模式中大胆尝试,让学生适当的成为课堂主角既是对模式化教学的改革,又是对口语传播基本功的训练。

2.借鉴智力三维结构,编制教学内容

若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既需要学生自己提升学习意识,又需要学校重构教育架构。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式理论,又在1986年出版的《创造性才能》一书中,提出了智力结构的问题解决模式,即信息的流动从原始的“注意”阶段开始,外界多种信息涌入大脑,而后到了“认知”过程中看到问题的本质,然后才能到了第三阶段开始解决问题。

因此,学校可以循序渐进安排课程,内容层次也由浅入深精心编织,从注意阶段开始向学生输入足够多的口语传播相关的技能信息和时代背景,从理论层面做起。到了认知阶段可以在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在当下背景下口语传播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最后到了解决问题的阶段鼓励学生要敢于行动,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切实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自己的口语传播能力,找到口语传播的发展新路径。

麦克卢汉提出听觉空间“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听觉空间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是通过各种感官的同步互动而感觉到的空间”,口语传播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传播方式,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对于口语传播创新路径的思考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帅.智力三维结构下未成年人口语传播力的训练路径研究[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0(06):60-62.

[2]王媛.“口耳相传”的数字化重建:社交媒介时代的口语文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6):27-31.

[3][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63 页。

作者简介:苗雨,女,1997年2月,满族,辽宁锦州人,硕士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猜你喜欢
新媒体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