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诵读创作之明灯,品传统诗歌之情味

2022-04-02 08:37高松
民族文汇 2022年7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诵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但因为远离现实生活,且考试难度较大,不易拿分,诗歌版块现实教学情况是学生畏难不愿学诗、老师不愿意教诗。面对这样的教学指引和现实情况,希望通过诗歌诵读和创作来点燃学生爱诗写诗的诗歌热情,增加学生的诗歌阅读信心,同时用诗歌世界的真善美化育己心,播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 诵读   诗歌创作  诗味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美的表达与创造。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持指路灯塔,则明不失路。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但因为远离现实生活,且考试难度较大,不易拿分,诗歌版块现实教学情况是学生畏难不愿学诗、老师不愿意教诗。面对这样的教学指引和现实情况,如何点燃学生爱诗写诗的诗歌热情,增加学生的诗歌阅读信心,同时用诗歌世界的真善美化育己心,播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语文教学中急切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一、持诵读之灯,品诗歌情味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一首诗,只有读而出声,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而且,诗歌的韵律之美往往伴随着诗歌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到它的情感与气韵。

(一)诵读三步,步步深入诗歌情味

程瑞礼说:“若读得精而又思得深,自然心與理一,永远不忘。”诗歌是一种"个人性"极强的文体。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品读诗歌,要有多次反复,且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逐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逐步深入,最终让学生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并掌握获得这种审美愉悦的方法。要获得这种审美感受和方法并不容易,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疏解的读——逻辑的读——审美的读。

1.疏解的读

感知阶段,感受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氛围。学生读读准字音,不重复,不漏字,不加字,流利清楚。尤其要读准多音字、易错字等。其次,要读出节奏和语气。特别是格律诗,要学会把握节奏,句中的停顿,这对理解诗歌和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帮助。此环节可自由读,至少三遍。第一遍重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可以边读边注音。第二遍读重体味情感,注意语速(节奏、快慢),边读边划出节奏。第三遍读,重在入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

2.逻辑的读

认知阶段,明确诗歌的意象(表现作者情感的描写对象)。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歌大意后,明确诗歌的意象所传达的情思,由学生站起来译读,在梳理完诗歌内容,学生把握住了作者的感情后,带入理解朗读,体会到诗中的意境美、情感美。

3.审美的读

品味阶段,带入个人理解,由作者一己之情之爱想到人间大情大爱。朗读的过程也是一次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此环节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由一情一景想到同类的情与景,由此情此境想到彼情彼境,带入自身的独特经历和感受,生发出审美想象空间,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品味诗歌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情感内涵。

(二)辨别题材,诵读中赏玩诗味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让我们感受到美好爱情的缠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让人感受到亲身前往战场杀敌建功一种豪气。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朗诵时能以此为依据,更好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边塞战争诗的雄浑壮阔,怀古咏史诗的盛衰无常的感慨,山水田园诗的恬淡闲适,赠别诗对于友人(亲人)的依依不舍、羁旅怀乡诗的故乡之思、咏物诗的崇高节操都是在诵读过程中要好好赏玩感悟。

叶嘉莹说过:诗歌诵读,就是感发诗歌传递的精神力量,希望学生能在诵读中感受和继承这千古流传的精神力量。

二、我手写我心,创作悟诗味

(一)明确格律诗创作形式要求

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在反映社会生活时都必须进行艺术的概括和提炼,还原艺术的真实。而格律诗,则要求更高、更严。这是因为格律诗的特点是约字、束句、准篇,尤其强调的是音韵和谐、内涵丰厚,绝不允许诗人信马由缰地进行创作。这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由来。

1.格律诗的押韵

(1)一韵到底,且必押平声韵。(平声:阴平、阳平,即现代的第一声和第二声)

(2)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

2.格律诗的平仄

(1)格律诗两种主要写法:所谓起,是指第二个字;所谓收,是指末尾一字。一首律诗的第一句第二字,决定了第四、六字的平仄,也决定了全诗各句的平仄。

①七言平起平收,五言则为仄起平收。

②七言仄起平收式,五言为平起平收式。

(2)现代的平,就是阴平和阳平,就是第一声和第二声;现代的仄,就是上声和去声,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

(3)按句子的位置:

五绝、五律: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七绝、七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4)出句和对句:一三五七都是出句,二四六八都是对句

(5)粘和对:

①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类型要相反,就叫对。

②粘: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类型要相同,就叫粘。

③二四六八是对句,那么三五七就是粘句。

3.格律诗的对仗

(1)形式要求:

①颔联、颈联要求对仗。出句与对句的字不得重复。

②平仄相反。上联以仄声收尾,下联以平声收尾。(仄起平收)

③词性相同,结构相应,意思相对。

④明确现代人初学格律诗的平仄标准:平声即一二声;仄声即三四声。

⑤绝句一般不作对仗要求。

(2)内容要求:

①符合情境

②意义相关

虽然以上这些要求对学生来说有点高,并且容易觉得枯燥,他们感受不到诗词韵律之美,韵律对他们而言成可能为一种束缚。所以對于一些较少运用的诗词创作的专业术语如“失粘”“失对”“拗救”“合掌对”“蜂腰体”等,可在学生有疑问再作解释,同时尽量以具体诗歌作为参照来进行解说。

(二)从诗歌创作内容上提升诗味

1.严格遵守但不拘泥对诗歌形式的刻意追求

格律诗的外在形式要求被称之为“镣铐”,诗词格律要讲究,但“镣铐”之下的“舞蹈”还是应该尽可能展现其美感。诗歌创作不能过分拘泥于外在的形式要求,否则很容易导致作品缺少灵动,失去了创作的意趣和品味。但学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因为有“镣铐”的限制,往往会过分关注于诗歌的外在形式。为了满足诗歌的外在形式,不惜运用一些晦涩难懂甚至游离于诗歌意境之外的词语,诗歌形式最终还是为了诗歌内容和情感服务的,刻意追求形式,最终只会造成诗歌的零散,言之无物。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结尾时的总结说: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从古自今,我们对美好的期盼跨越了时空,我们和前人的精神链接并没有断裂。这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持诵读创作之明灯,品传统诗歌之情味,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诗词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李红岩  《诗歌朗诵技巧》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车万育  《声律启蒙》  北京联合出版社

李渔    《笠翁对韵》  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论文为花都区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高中“听读唱说写”诗词教学模式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编号HDJYKY2019C006)的研究论文。课题负责人: 任玉玲(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课题组成员:范玲、高松、刘秋香;课题研究时间:2020.1—2023.1。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诵读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