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系列作品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

2022-04-03 14:40黎春平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课堂教学

【摘 要】在教育“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心理微系列作品是心理辅导课的有效教学资源和手段之一。心理微系列作品可以应用于心理辅导课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等环节,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在运用心理微系列作品时要注意精心选取、灵活运用、重视交流,真正实现借助心理微系列作品提升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微系列作品;心理辅导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4-0011-03

【作者简介】黎春平,南宁市南湖小学(南宁,530021)教师,一级教师。

心理微系列作品采用微视频和短文的形式呈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内容,包含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生动有趣的画面、清晰感人的配音、感染力强的色彩,能引起中小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心理辅导课教学中恰当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合教学主题的心理微系列作品,有助于提高心理辅导课的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一、心理微系列作品应用于心理辅导课的具体实践

(一)课前预习,开阔认知

当前,心理辅导课的开课频率大多是两周一节。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现象和知识点,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课堂。如果仅依靠书本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兼具声、色、画等多元素的心理微系列作品可以作为课前预习的素材,直观、生动地呈现大量信息,帮助学生奠定认知基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我会学习”一课为例,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学习《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心理微课,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动机、任务难度与学习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动机在调节学习状态中的作用,扩展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实践证明,学生经过课前的心理微课学习,对课堂中提出的学习方法能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课堂教学,丰富体验

心理微系列作品运用于心理辅导课能丰富课堂形式,创设活动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1.精准导入,激发兴趣。

将心理微系列作品合理地运用于课堂导入环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高年级“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一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选取家教微讲堂《与青春期孩子共成长》中“父母对孩子唠叨”的视频片段引入主题,让学生观看作品后联系自身实际分享感受。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期待父母与自己平等交流,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在父母唠叨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对于亲子关系有着消极影响,学生也希望习得应对父母唠叨的方法。此处运用家教微讲堂作品导入的好处在于,相比于故事呈现,它的画面与声音效果更具视觉冲击,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相比于情境体验,它更简洁有力,能有效利用时间,满足导入环节“快而准”的时间与效果要求。

2.贴近需求,联结自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挑选切合主题、符合环节需要的心理微系列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以作品中的人物为镜,联结自我,反思自我。例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开放之初,教师了解到很多学生误以为“我没有心理疾病,所以不需要找心理老师”,而对于走进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的同学,他们报以议论或嘲笑。于是,教师开展了一节“心理科普知多少”的心理辅导课。课上,教师播放心理微电影《你迈出那一步了吗?》,影片讲述遇到心理困扰的小微很想寻求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却因为身边同学的误解放弃了求助,经心理健康教师启发后她明白寻求心理帮助的意义,终于勇敢地走进心理辅导室。通过观看影片,不管是误解求助行为的学生,还是因怕被误解而不敢求助的学生,都能联结自我,有感而发,同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改变对寻求心理帮助的态度和行动。

3.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与异性之间的相处状态发生变化,异性交往中的不恰当行为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于是,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了“男生女生好朋友”心理輔导课,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青春期的变化和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特点。其中,引导学生理解不恰当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教学的难点。“异性交往”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又不好意思公开谈论的话题,心理微课《青春期与他/她相遇》中的案例呈现了同龄人小冰的困惑:五年级的小冰发现,以前班上的男女生关系很好,但现在经常是男生和女生各聊各的话题,有的男生很爱捉弄女生,而女生很容易“暴跳如雷”,有的甚至不愿意和异性来往,闹得有点水火不容。男女生的相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由于小冰的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就“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困扰”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表达、讨论后,教师播放心理微课《青春期与他/她相遇》的后半段,以声情并茂的动画配以科学讲解,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以及异性相处的心理特点,讲解了异性交往中的不恰当行为与青春期性心理变化的关系,顺势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为后续“如何更好地与异性交往”做铺垫。心理微课在整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

(三)课后延伸,巩固提升

一节课的时间和教学容量是有限的,而课后延伸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当前的“双减”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教师可以采用内容饱满、短小精悍的心理微系列作品辅助教学。以“情绪调节我能行”一课为例,不同侧重点的心理微系列作品可以实现不同的课后延伸效果。如心理微课《情绪调节方法多》介绍了情绪调节的积极意义以及不同的情绪调节方法,为学生拓展更多情绪调节方法的具体适用情境和合理方式;家教微讲堂《孩子情绪有话说》展示了家长与孩子模拟沟通练习的具体步骤,指导学生课后与家长进行亲子沟通练习,使用“当我看到……时,我感到……我需要……所以我希望……”的句式,帮助学生学会控制和表达情绪。由此可见,恰当的心理微系列作品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心理微系列作品应用于心理辅导课的注意事项

(一)精心选取

首先,心理微系列作品要贴合课堂主题。心理微系列作品的常见主题包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社会适应、生命教育、青春期辅导、心理科普等。教师要根据心理辅导课的主题选择恰当的心理微系列作品,这样才能有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共鸣,帮助学生充分表达、体验和感悟。其次,心理微系列作品要符合学情。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需求和所在年段的教学目标等选择适合的心理微系列作品。最后,心理微系列作品要切合教学环节。教师要根据一节课不同教学环节的特点、时长、目的等选择心理微系列作品。如导入环节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选择心理微电影或心理微课中的片段;主题活动环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师生、生生体验互动,可以基于心理微故事、心理微电影或心理微课中的片段展开讨论或演绎;结束环节应简洁有力,可以采用心理微广告凝聚主题、升华情感。

(二)灵活运用

运用心理微系列作品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视频形式,可以一次性呈现,也可分片段呈现。以“我的情绪我做主”一课为例,教师一次性呈现心理微电影《擁抱情绪》后,提出开放性问题“你会尝试影片中的哪种情绪调节方法?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影片中呈现的情绪调节方法展开讨论,在表达与互动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若选择分片段呈现,则教师先播放心理微电影中主角们遇到情绪困扰的片段,让学生联想到自己遇到类似经历时的情绪感受与行为。接着,教师抛出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下会有怎样的情绪?他们会如何调节情绪?”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对后续情节展开续写、演绎,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与表达的过程中看到更多可能性。最后,教师继续播放心理微电影中关于情绪表达与调控的片段,帮助学生自我检视、收获成长。

(三)重视交流

心理微系列作品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心理微系列作品在心理辅导课中的作用不能本末倒置,切忌为了运用而运用,要注重课堂活动体验,鼓励学生参与和分享。例如,在“向校园欺凌说‘不’”一课中运用心理微电影《硝子的助听器》,影片中主人公硝子因为听力障碍受到同学的欺凌,自卑的她经过个人努力与寻求帮助最终勇敢地向校园欺凌说“不”。尽管影片中已包含了应对校园欺凌的态度与方法,但相比于单纯呈现心理微电影将态度与方法“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主交流或许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只选取了硝子遭遇欺凌的片段,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扮演欺凌者、被欺凌者与旁观者,重现校园欺凌的情景,体会当下不同人物内心的想法与感受。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更能理解欺凌者、被欺凌者与旁观者行为背后的心理,并将应对校园欺凌的积极态度与方法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由此可见,呈现心理微系列作品后的交流、反馈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真正实现借助心理微系列作品提升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锦萍.浅谈微课在高中心理课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4):18-19.

[2]赵蓉花.视频素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2):22-24.

[3]周琪楠.小学各年级同主题心理微课实践——以“情绪情感”主题为例[J].江苏教育,2021(8):12-13.

[4]孙庭标,何振.于光影中休整心灵  在故事中解读人生——浅谈中学心育微视频(电影)[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2):21-23.

[5]陈丽君.动画短片在初中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8):27-30.

[6]郑丹妮.叙事型公益广告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2019(48):45-47.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课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团队分享成长
巧借角色,进行心理投射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小学学习心理辅导课的设置与设计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辅导课共通性的几点思考
生命年轮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