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困境与出路

2022-04-03 14:40余玲艳肖龙
职教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职

余玲艳 肖龙

摘 要: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危机需要通过生源供给侧改革实现有效供给。基于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高职生源供给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作为供给侧的潜在生源选择职业教育之路的自主需要、开启技能学习的胜任需要以及进入高职院校的归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然而,从当前高职生源的重要供给侧——高中阶段学生来看,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没能激发他们主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所需的自主感、胜任感与归属感。要实现高职生源的有效供给,需将其生源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聚焦于潜在生源自主性的培育,在普通教育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在开展方式上实现高职院校的“走出去”与“请进来”。通过激发潜在生源的自主感、胜任感与归属感,推动其成为“愿意且适合”的优质高职生源。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生源供给侧改革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项目“生源有效供给视角下普职教育衔接研究”(项目编号:BJA180098);2019年安徽工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课程思政能力的表现与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JKY0192019018)

作者简介:余玲艳,女,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启蒙教育、劳动教育;肖龙,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2)03-0050-08

一、问题的提出

高技能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1》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指出,市场对具有技术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者的用人需求较大,40.7%的市场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要求,高级技师、技师需求缺口较大,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较高,分别为3.11、2.68。

从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侧来看,高職院校的生源危机是导致高技能人才短缺不可忽视的原因[1]。具体而言,生源危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不足。虽然近几年高职连续实行“大扩招”政策,高职院校的生源群体也变得更为多样,包括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但高中阶段的应届毕业生,例如中职和普通高中的应届毕业生依然是高职生源的主要构成。近些年,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数量的相对下降,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数量危机,有些省份甚至有接近半数的高职院校无法完成招生计划。其二,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堪忧。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质量危机相较于数量危机更为严峻,且生源质量危机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更为长远。从客观上来看,当前的高职院校生源多数是因没有考入普通本科院校而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心中对于进入高职院校开启职业教育之路有着或多或少的不情愿,同时他们也缺乏在高职院校学习的技能基础。为解决高职院校面临的双重生源危机以及实现高职生源的有效供给,通过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对潜在的职教生源进行早期培育必要且迫切;同时,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长期性,也要求其人才培养链从进入高职院校的第一天延伸至潜在生源阶段。

高职扩招中的非传统生源大多是从社会中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通过生源供给侧改革对其进行早期培育存在着现实上的困难。因而,本研究中的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指针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生源早期培育。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究竟是高中阶段的何种教育呢?当前对于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答案认为,解决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以及向前拓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需要充分发挥中职的基础性作用[2]。因为中职与高职是同一类型的教育,向中职延伸既不会遇到教育类型不一致的“异质排斥”问题,同时中职阶段的培养也能给高职的潜在生源提供一定的技术思维方式以及技能基础。另一种答案认为,解决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以及向前拓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仍不能忽视普通高中的重要作用[3]。就当前来看,普通高中仍然是高职院校生源的重要供给侧,每年仍有一大批普通高中学生通过参加高考进入到高职院校中来。如果忽视普通高中作为高职生源重要供给侧的定位,缺少对普通高中的潜在职教生源进行引导和早期培育,那么这些学生可能会在长期的学术化培养环境中沦为既不愿意也不适合的无效职教生源,无益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上,这两种回答各有其道理,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高职生源的重要供给侧——普通高中进行职教生源的早期培育,对于实现高职生源的有效供给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因此,本研究主要以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为生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来探究高职生源的早期培育及其有效供给问题。

二、自我决定理论及其适切性分析

高职生源的供给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进入高职的生源是否“愿意且适合”,而关注个体“自主需要”“胜任需要”以及“归属需要”与个体内部动机之间关系的“自我决定理论”对于分析高职生源的有效供给及其生源供给侧改革具有一定的适切性。

(一)自我决定理论概述

自我决定理论又称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提出,用以分析人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以及人们在作出自发与自愿的行为选择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4]。自我决定理论相信人是积极的有机体,每个人都具有基于自己内在意愿作出积极选择以及应对挑战的倾向。但需要指出的是,自我决定理论并非盲目地认为每个人在一切时候都能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让自己满意的决定和选择,而是认为虽然人具有自主决定的先天倾向,但这种倾向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外部的社会环境可以激发并推动人们自主决定倾向的实现,同时也会阻碍人们的自主决定。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外部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内部动机是起到正向激发还是负向抑制的作用取决于外部环境能否满足个体的三种基本需要。(1)自主需要的满足。当外部环境能够让个体身处其中感到一定的自主性而非制约性时,例如个体在环境中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并成为自己的主人时,个体作出某一选择和决定的内部动机就会增强。(2)胜任需要的满足。当个体对某一活动或行为具备一定的胜任力或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个体参与这一活动或做出这一行为的积极性特别是内部动机就会相应地增强。(3)归属需要的满足。当个体对所处环境较为熟悉,且能够感受到该环境给予自己的理解、关爱、包容和支持或能够让自己获得一定的归属感时,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的内部动机,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这一环境中来,同时还可能会表现出更好的环境适应力。虽然自我决定理论还包括“有机整合理论”(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 theory)等内容,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内部动机激发的关系始终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适切性及其分析框架

自我决定理论是否适用于分析“通过生源供给侧改革助推高职生源有效供给”呢?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自我决定理论对于分析生源有效供给是否适切;二是自我决定理论对于分析生源供给侧改革是否适切。

1.自我决定理论与生源有效供给。长期以来,人们大多是从激发潜在生源的外部动机出发来分析生源供给问题。外部动机激发主要有三种方式。(1)减免学费激发外部动机。例如:公费师范生政策通过减免学费吸引师范生源、中职通过减免学费来缓解生源危机。(2)提高就业率激发外部动机。当前,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在通过宣传其高就业率来实现吸引生源的目的。(3)招生方式改革激发外部动机。从职业教育来看,近几年的高职百万扩招以及注册入学等多元录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批多元化的潜在生源,缓解了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危机。但理性审视,无论是减免学费、提高就业率还是改革招生方式等寄希望于激发潜在生源外部动机的做法,都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实践也证明,其中的一些措施并没有真正地解决职教的生源危机,反而引起了其他一些问题。如中职免费之后,所需经费大多由地方政府承担,教育成本分担方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地方政府的供给意愿,尤其是影响了对非本地户籍学生的供给意愿,如绍兴、中山等地[5]。

因此,缓解生源危机并促进生源的有效供给,需将视角转变为激发潜在生源的内部动机,让高职生源从“不愿意且不适合”变为“愿意且适合”。具体而言,生源供给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所供给的生源是愿意的,即自愿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开启职业教育之路;其二,所供给的生源是适合的,即自愿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同时具备适合技能学习的技术思维方式以及具有一定的技能基础。概言之,为高职院校输送“愿意且适合”的生源才是有效的生源供给,而此种“愿意且适合”意味着潜在生源有着选择职教之路的内部动机。那么,如何激发这种动机?如何将“不愿意且不适合”转变为“愿意且适合”?作为分析内部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自我决定理论”可从“自主需要”的满足、“胜任需要”的满足以及“归属需要”的满足三个方面为对此问题的探讨提供一定的启发。

2.自我决定理论与生源供给侧改革。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基于内部动机自愿作出的某一决定与行为不仅受到个体先天的自主决定倾向的推动,同时也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激发性或制约性影响。换言之,普通高中的潜在生源之所以会主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不仅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内部动机激发的影响;同时,外部环境因素也能够促进个体将外部经验与其“自我感”进行整合,进而改变自身因素。在高职生源的有效供给中,通过生源供给侧改革为潜在的职教生源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个体对高职院校的主动选择。不仅如此,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基本需要理论也为如何通过生源供给侧改革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了分析框架,即通过对生源供给侧的目标优化,创设出能够满足潜在生源的自主需要以及激发其“自主感”的教育环境;通过对生源供给侧的内容优化,创设出能够满足潜在生源技能学习的胜任需要以及激发潜在生源技能学习“胜任感”的教育环境;通过对生源供给侧的方式优化,创设出能够满足潜在生源的职教归属需要以及激发潜在生源职教“归属感”的教育环境。通过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实现对潜在生源三大需要的满足,一个“不愿意且不适合”的职教生源就具备了转变成为“愿意且适合”的职教生源的可能,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问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

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生源有效供给、生源供给侧改革的解释分析,以及生源供给侧改革对生源有效供给的推动关系,建构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分析框架(见图1)。

三、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困境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当前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主要问题在于生源供给侧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没能激发潜在生源的“自主感”、对技能学习的“胜任感”以及对职业院校的“归属感”,进而无法促使潜在生源产生主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的内部动机,无法将“不愿意且不适合”的低质生源转变为“愿意且适合”的优质生源。

(一)高职生源供给侧的教育目标没有指向“自主感”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个体基于内部动机主动作出选择需以满足个体的自主需要为前提。换言之,如果个体在作出选择和决定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感”,那么此种选择和决定在多数情况下是源自于其内部动机的驱动,潜在生源在选择自己教育之路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倘若个体在作出选择时缺乏一定的自主能力,且总是受制于多种外部因素的束缚、诱导,那么个体将无法获得生成内部动机所需的“自主感”,也无法对自己的教育之路作出适合的选择。

理性审视当前高职生源的重要供给侧——普通高中,其教育目标更多地指向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累积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通常情况下,此种目标导向下的整个高中教育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感进而让学生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并成为自己的主人,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在教育中逐渐迷失自我以至于成为“自己的陌生人”。学生在学校中所展现出的行为如果大多是出于外部环境的规约而非源自自身的内部动机,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普通高中养成一些隐性的“规训品质”,而其自主性以及自主能力却逐渐丧失。此外,审思当前的一些职教生源供给行为,其目标也没有指向满足学生的自主需要进而培养学生作出选择的自主感,生源供给通常被认为是通过从外部施加一定的影响直接劝导学生对职业教育作出选择。此种做法看似没什么问题,但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来看,却存在诸多隐患。具体而言,相较于潜在生源基于内部动机主动选择高职院校而言,此种直接劝导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例如,学生在外部直接施加的影响以及直接劝导下可能会产生“心理逆反”,进一步加剧对选择高职院校的抵触或不情愿。

(二)高职生源供给侧的教育内容不能培育“胜任感”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当个体对某一活动或行为具备一定的胜任力或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个体参与这一活动或做出这一行为的积极性特别是内部动机就会相应地增强;相反,当个体察觉到自己可能无法胜任某一活动或行为时,则会主动远离。潜在生源在选择自己教育之路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倘若潜在生源具备技能学习所需的技术思维以及相应的技能基础,那么学生对于进入高职院校开启技能学习之路则具备一定的胜任感,此种胜任感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引着学生对职业教育做出主动选择。

然而,观察当前高职生源的重要供给侧——普通高中可知,其学术化的教育内容以及评价导向不仅无法赋予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胜任感,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潜在生源的技能学习倾向。一方面,学术化内容在整个普通高中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占据主导,压抑了学生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即使学生具有一定技能学习的潜质,但此种学术化培养的大环境也无法给予其技能潜质生长所需的土壤;更多的情况是,学术化倾向严重的普通高中“为普通高等教育输送了‘智力超群’的‘优秀生’,却埋没了潜在‘技能优越生’的美好未来”[6]。另一方面,普通高中的学术化评价导向进一步阻滞了潜在生源对于技能学习胜任感的获得,“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教育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差异性做出价值上的判断”[7]。换言之,教育评价所导向的能力、知识、行为与兴趣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没价值的。当前,学术化倾向严重的教育评价造成了不少具有不被教育评价所关注的技能潜质的学生被迫放弃自己的优势,转而接受教育评价所引导和看重的学术化知识与能力[7],其技能潜质以及对于技能学习的胜任感就此被压抑与消解。

(三)高职生源供给侧的教育方式无法激发“归属感”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当个体对所处环境较为熟悉且能够感受到该环境给予自己的理解、关爱、包容和支持或者能够让自己获得一定的归属感时,个体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的内部动机,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这一环境中来,同时可能会表现出更好的环境适应力。相反,当个体对即将进入的新环境感到陌生,且新环境不能给予自己理解和关爱时,个体常常会远离这一环境。潜在生源在选择自己教育之路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倘若潜在生源对高职院校的环境较为熟悉,且高职院校并不认为他们是“差生”和“高考失利者”并能够给予他们理解和关爱时,潜在生源产生的归属感就会推动着他们作出接受职教的选择。

然而,当前高职生源供给侧的教育活动与方式鲜有职教色彩与元素,高职院校作为生源的需求方在其潜在生源的前置性培养中参与不足。因此,在通过生源供给侧改革实现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过程中,普通高中是重要的“着力点”,高职院校是主要的“施力点”,二者缺一不可。不仅如此,高职院校对潜在生源早期识别和培育的全过程、全方面参与,可在很大程度上激發潜在生源对于职业教育的归属感。然而事实却是,高职院校参与生源早期培育的不足致使很多学校招收的学生不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一些学校是仅凭招生时的临时性宣传招揽了一些学生。高职院校深入普通高中参与潜在生源早期培育的缺失与不足,导致无法激发潜在生源的归属感,使最终流入高职院校的生源难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情愿之感。

四、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对策探索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通过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实现生源的有效供给,需要培育潜在生源选择教育之路的“自主感”、接受技能学习的“胜任感”以及选择高职院校的“归属感”。为此,高职生源的有效供给需要高职生源供给侧实现指向“自主感”的目标转向、培育“胜任感”的内容调整以及激发“归属感”的方式优化。

(一)指向“自主感”的目标转向:聚焦潜在生源的自主性培育

潜在生源具备一定的“自主感”是其基于内在动机选择适合自身教育之路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若要获得“愿意且适合”的有效且优质的生源,首先需将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从直接施加影响劝导潜在生源转变为培育其自主性、激发其自主感。实际上从广义来看,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也具有职业启蒙教育的属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虽然目标也指向培育个体的职业伦理与职业技能,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则是帮助个体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激发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样,生源供给侧改革也需要将帮助潜在生源认识自我、主宰自我视为核心目标,进而帮助潜在生源生成选择适合的教育之路的“自主感”。实现这一目标转向,需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的改变。

1.改变当前高职生源的重要供给侧——普通高中的“规训化”环境,让潜在生源在自主的环境中运用自主,进而获得自主、学会自主。“自主感”的生成不是靠别人的传授或自己的顿悟,只有让个体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真实地作出自主选择和决定,让个体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行为,“自主感”才具有生成的可能。不可否认,就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实现这一点存在诸多困难,但这不仅是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诉求,更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整个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所在。

2.改变高职招揽生源中出现的直接施加影响和直接劝导潜在生源选择的行为,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职业体验,帮助潜在生源在职业体验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毋庸置疑,一个拥有“自主感”的人通常是对自身有着清晰认识的人;相反,一个迷失自我的人,想要主宰自己无异于天方夜谈。因而,帮助潜在职教生源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对于培育其“自主感”而言,至关重要。

(二)培育“胜任感”的内容调整:提升职教内容在高中的占比

潜在生源具备一定的技能学习“胜任感”是其主动选择职教之路的重要驱动力。生成技能学习的“胜任感”需要潜在生源具备相应的技术思维和初步的职业技能,但当前高职生源的重要供给侧——普通高中存在着学术化内容占据主导而职业教育内容相对缺失的问题,这导致技术思维方式和职业技能的生成缺乏相应的土壤和环境。提升职业教育内容在普通高中的占比,为技术思维方式和职业技能的培育寻找内容载体,为技能学习“胜任感”的生成提供支撑,需要从理念和实践上对普通高中的教育内容做如下调整。

1.在理念上,从普职融通的视角出发,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内容的价值与定位。职业教育内容一方面能够帮助人们获得职业技能,进而为其进入职业领域开展职业活动做准备;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人们从与职业相关的内容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职业的对立面并不是文化修养,它也是具有教育意蕴和价值的,“既包括专业性的和事务性的职业,也包括任何一种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有效的公民品德的发展,更不必说机械劳动或从事有收益的工作了”[8],职业也是“知识和智力发展的组织原则。职业给我们一个軸心,它把大量变化多样的细节贯穿起来;它使种种经验、事实和信息的细目彼此井井头条”[8]。

2.在实践上,基于普通高中已有的教育内容,拓展并延伸出职业教育内容。普通高中现有的通用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职业体验模块以及劳动教育课程等都是拓展并延伸出职业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9]。在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中,普通高中可以这些课程为依托,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让学生在充满职业元素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生成技术思维、掌握初步的职业技能,进而支撑起潜在生源选择职教之路的“胜任感”。

(三)激发“归属感”的方式优化:高职院校“走出去”与“请进来”

潜在生源对高职院校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是助推其基于内在动机主动选择高职院校并开启职业教育之路的重要因素。培养潜在生源对高职院校的“归属感”,有赖于高职院校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等方式,在潜在生源的早期培育中实现全过程、全方面参与,进而帮助其在与高职院校的相互熟悉中感受到高职院校对他们的理解和关爱。(1)高职院校通过“走出去”,让潜在生源在普通高中体验职教之魅。在高职生源供给侧改革中,普通高中是重要的“着力点”,高职院校是主要的“施力点”,二者缺一不可。作为“施力点”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主动“走出去”,走进普通高中的校园中,发现、识别并培育具有技能潜质的潜在生源,为其量身定制职业教育课程,并配备职业教育顾问为其提供职业生涯指导,帮助潜在生源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与职业教育。(2)高职院校通过“请进来”,让潜在生源走入高职院校中感受职教之美。高职院校可借鉴职教活动周等平台,让潜在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切身体验职业院校中“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育氛围,提振他们在学术化环境中被消磨的自信。高职院校还可以联合普通高中开设职业体验课程,让潜在生源定期前往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在感受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魅力中,激发他们在学术化环境中被压抑的技能倾向与潜能。通过高职院校的“走出去”与“请进来”,可以助力潜在职教生源逐渐实现自信的回归与潜能的释放,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的“归属感”。

从自我决定理论来看,高职生源的有效供给需要通过生源供给侧改革,满足潜在生源的“自主需要”“胜任需要”以及“归属需要”,激发他们自主选择职业教育之路的“自主感”、开启技能学习的“胜任感”以及进入高职院校的“归属感”。本研究虽然强调高职生源有效供给的内部动机,但并非排斥外部动机。很多情况下,通过一些必要的方式激发潜在生源选择高职院校的外部动机仍十分必要。理想的情况是,潜在生源既能够具有“自主感”“胜任感”以及“归属感”继而产生选择高职院校的内部动机,同时外部的就业率以及考试招生制度等因素也能够提升潜在生源选择高职院校的外部动机,内外部动机之间相互支撑且相互转化,进而为高职院校供给大量“愿意且适合”的优质生源。

参考文献:

[1]袁玉芝,杨振军,杜育红.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1(7):24-29.

[2]徐国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向:类型教育的视角[J]. 教育研究,2021,42(4):118-127.

[3]肖龙,陈鹏.基础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何以必要与可能?——基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1):5-10.

[4]刘丽虹,张积家.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3-59.

[5]田志磊.如何理解中国的教育财政?[EB/OL].(2019-08-20)[2022-02-10].https://www.sohu.com/a/335129017_ 100974.

[6]陈鹏,肖龙.跨界与进阶:普职教育衔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84.

[7]赵勇.教育评价的几大问题及发展方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4):1-14.

[8]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6,328.

[9]肖龙,余玲艳.劳动教育:职校生源培育的有效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9-04-30(9).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19年—2020年部分专科(高职)院校在晋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善待“工匠之师”是远见之举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