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中审美教育培养策略探究

2022-04-03 12:27于子洋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培养策略

于子洋

摘  要:美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中得到重视。语文学科通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带领学生从初读感受到精读深思,在这个过程中品读语言美、想象画面美、感悟情感美、发现品质美,受到美妙文字和美好情感的感染。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审美教育;培养策略

一、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强调四个维度:审美素养、传统文化传承、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可见,美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中得到重视。语文学科以其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可以通过优秀文化熏陶感染,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整本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书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和品质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审美素养。

二、培养策略

《中国民间故事》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讲述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思想,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纯朴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中国民间故事》由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构成,涉及爱情故事、民族故事、民俗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诸多类别。在设计导读活动时,要整体感知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体会民间故事的多样性。同时在导读中带领学生学习整本书阅读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如速读、浏览等。带领学生从初读感受到精读深思,品读语言美、想象画面美、感悟情感美和发现品质美,受到美妙文字和美好情感的感染。

(一)品读语言美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版本多样,呈现了一个个语言优美生动的小文章。在阅读时,指导学生边读边画下优美的词句、段落,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品读语言的魅力;通过摘抄的方式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丰富语言储备。

首先,佳句美读。语文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美文就应美读。朗读就要放出声音,读出音韵美,读出节奏美,读出意境美。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在学习群中与同学交流。一方面,能够实现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激发分享的热情;另一方面,在朗读中刺激神经系统的兴奋,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字的美,还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其次,佳句摘抄。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分别是“心到,眼到,口到”。做摘抄是最简单的一种读书札记,摘抄有利于学生将默读和朗读中受到的审美熏陶落到实处。摘抄时按照好词、佳句、妙段的格式进行整理,在写的同时也在记忆,有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想象画面美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学生脑海中生动形象的画面,让民间故事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

边读边想象画面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整本书既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如何想象。文章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生动精彩的故事情节,营造出令人愉悦的情境。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是阅读中再创造的过程。老师通过以下方法指导学生想象画面:首先,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和阅读基础进行想象;其次,在头脑中对所讀文字建构画面,用语言描述头脑中的画面;再次,动手将头脑中的画面画下来;最后,回归文字本身。感悟原文词句的优美生动以及展现的美好意境。

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由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情节组织起来的,每一个情节就是一幅画面,许多情节就构成了一组美丽的连环画。在故事中,有乡间炊烟和村落、绿树红花、清澈的小河,有在树林、田野穿梭的鸟儿,还有勤劳、善良、忙碌的人们,让学生沉浸在想象的美妙中。想象后,学生还把脑海中的画面变成一幅幅连环画,向同伴诉说他们感受到的生动情节。

(三)感悟情感美

民间故事类型十分丰富,包含帝王传说、文臣传说、武将传说、山川风物传说、风俗传说等。故事中包含人类丰富的情感,有矢志不渝的爱情,有真挚美好的友情,有纯净似水的亲情,有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也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从文字中体会情感美,培养学生细腻的情绪体验能力,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到人世间的真善美,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心灵上的荡涤。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阅读文章时,最难感受的就是情感。在阅读《中国民间故事》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点是思考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学生经过研读会发现,能够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往往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纯朴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每个故事都饱含叙述者的情感。

体会情感美的方法有这样几个:第一,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体会情感;第二,通过朗读读出情感美。对于学生已有经验,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回味当时的心境和情感;对于学生从未体会过的情绪,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触摸人物的内心。

(四)发现品质美

在民间故事宝库中,有许许多多耀眼的人物形象,如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机智聪明的阿凡提、勤劳善良的田螺姑娘等,这些人物无不以鲜明的人物性格、优秀的人物品质,给人带来心灵震撼,让读者感受到其人格魅力,体会到美的愉悦。通过探究人物品质,让学生受到正面人物的激励,从而学习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在整本书阅读中,提示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最终会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闪光点,发现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学生会对人的美好品质产生一些正确的认识,如助人为乐的行为很美,高风亮节的气节很美,不计前嫌的大度很美,勤劳踏实的作风很美……这些美好的人物品质会在学生的内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隐藏在人的心理文化基因中,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人的道德,也许还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读书需要带着问题去读,才能增强目的性,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因此,要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深入文本,研读人物,揣摩人物心理,发现主人公身上的品质美,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三、思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点毋庸置疑。是否读书了,是否认真读书了,是否有效读书了,这些只有阅读者本人才能给出真正的答案。但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陪伴者,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设计各种各样灵活的学生活动,力图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学生只是用眼睛看了一遍,初始印象还会深刻,过了一段时间,就忘得差不多了,重新拿起读过的书,也就跟没看过一样了,所以,读书要给自己留下一些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阅读指导的意义也在于此。

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不是所有的学生与生俱来就有阅读兴趣和阅读的能力,这需要家长和老师施加外在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爱上阅读。当学生真正走入一本书,哪怕仅有短短的几分钟,他们也会爱上人与文字心灵相通的感觉,仿佛真的在与作者对话。

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启迪智慧,开阔眼界,增加生命的厚度。希望老师能够真正帮助每一名学生进入书籍的世界,在读书中感受美。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 陈佳颖. 小学高年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个案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9.

[2] 钱荃,周姮.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综述[J]. 教学与管理,2017(33):96-98.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培养策略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