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2022-04-03 12:27梅盖忠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梅盖忠

摘  要:在区域内深入推进全面质量监测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如何按照科学轨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笔者结合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在观察教育现象的基础上,对全面育人、科学面对质量监测、做幸福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思考与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目中有人;全面发展;幸福教育

一、目中有“人”的教育,首先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教育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均需要基于安全的考虑。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关注安全,注意细节。

比如路队行进。首先是安全管理的需要。乱,则容易出事故;其次是人的规则意识培养的需要。团队就要讲纪律,讲规矩;再次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安静、整齐是学生行为文化。团队风采方能彰显其影响力。

课堂安全。没有课堂安全就不可能有教学的发生。教师的目中不能只有“自我”,不能只顾自己完成教学,而不关注学生学习基础、不考虑学生学习需要,不激发学生学习状态,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个别课堂,从表面上看,教师在认真教学,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无学习行为发生,甚至产生生与生之间的矛盾摩擦,教学质量自然得不到保障。

楼道安全与厕所安全。“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楼道与厕所不追逐打闹做游戏。应教育于经常,根植于学生思想,落实于学生行动。

二、目中有“人”的教育,是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一)目中有“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教育

据卫生机构给学校出具的学生体检报告反馈:全校共检出视力不良718人,占受检人数的61.95%。其中,男生358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0.58%;女生360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3.38%。

近距长时间用眼是近视的罪魁祸首。

在教育工作中,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大力度做好防近视的宣传教育工作,然后要抓好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例如有意识地关注学生读写姿势,及时提醒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课间休息时,应该按时下课,并提醒学生做好课间休息,眼睛尽可能地往远处眺望;做眼保健操时,提醒学生认真做、正确做;同时,做好家校共育工作,让家长共同参与到预防学生近视工作中来。再看一组体检报告数据:本学年,男生平均肺活量1463.77mL,比上学年度少32.10mL;女生平均肺活量1311.84mL,比上学年度少17.69mL。从数据中显示,肺活量数据在曾下降趋势。偶尔的一次下降,不排除有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但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体育教师应该抓好体育课的教学,适度调整体育课的运动量;班主任老师应该抓好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让学生在大课间时间真正能够锻炼起来;同时,做好与家长的协调沟通,让体育家庭作业能保质保量完成,也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二)目中有“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

1. 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学生的事情,用成年人的思维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写到: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作为教师,我们不要用成年人的价值观与思维去思考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年级越低,越应如此。

近日,处理了一起因学生纠纷而产生的家长之间的矛盾。某班俩学生发生了纠纷。班主任当天不在,家长非常着急,找到了学校,我接待了家长。家长甲叙说:孩子A报复心理强,让孩子B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无法得到保障。我听了家长对事情发生经过的大致叙说。发现家长明显是在用成年人的价值观与思维在思考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且带有明显的个人情绪。我给家长进行了一番沟通,抚平了家长情绪之后,找到了俩孩子。然后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耐心、细心、心平气和地让孩子聆听了事情经过,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孩子的心理活动。原来,孩子的想法及其簡单,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情绪的处理和对事情的认知出现了问题,远没有家长想得这么严重,也不是家长所想的那些理由。经过教育引导,孩子和好如初,且又成长了。

2. 慎用罚站来“惩戒”,禁用“体罚与变相体罚”。虽然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教育部也颁发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但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育的必要手段,非必要不得采用,尤其是体罚与变相体罚,这是一条“红线”,须禁用。教育惩戒应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不当行为、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为目的。不恰当的“惩戒”,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形成疲乏心态。惩戒如果没有与教育相衔接,就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根本问题,且易耽搁学生学习,造成“恶性循环”。作为教师,应多与学生交心谈心,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及其思维历程;多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其责备处罚,不如提供支架让其解决根本问题;多用发展性评价,肯定学生努力后的成功,让学生经常享受到因付出而获得成功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价值体验及其伴随而来的肯定性评价是最具价值,最有影响力,最能激发人的内驱力的因素。

3. 运用好“成长奖”评选平台,发挥好评价激励、导向功能。学校“成长奖”的评选,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的思考。(1)基于学生发展谈评价,即发展性评价。评价主要基于发展度,而不是基于优秀。已经优秀,也要在优秀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后才能进行评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让人人均有发展;(2)基于个性发展谈评价。评价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所有学生均在评价之列,尤其是班里的特殊儿童、自信度弱的儿童更应倾斜。同时,除了个体评价之外,应考虑团队的评价。研究团队评价,激发团队力量,强化团队意识,促进和谐发展;(3)基于价值肯定。人的内驱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成功的价值体验。另外,小孩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尽可能做到分层评价、因人而异地实施个性化评价。多激励、多肯定,多赏识。在评价过程中还需注意两点:第一,抓好目标定位。通过目标激励来抓班级管理。目标要细化、可视化。可采用班级每阶段重点发展目标和学生自主发展目标相结合的方式。第二,抓好集体舆论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注重学生过程性参与,把评价的过程做成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做成思想、行为反思反省的过程。只有学生参与了评价过程的讨论,对评价结果认可的评价,才能形成评价的内化,才能形成评价的舆论氛围,才能最大效度利用好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这样的成长奖评价才能发挥好评价的最大价值。

三、目中有“人”的教育,是能促进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关于养成教育价值的定论,已有不少。比如“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所以,抓养成教育本身就是在抓质量发展!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当所学的都忘记了,剩下来的就是教育。什么能剩下来?养成教育的习惯及其凝练成的品质能剩下来。通过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及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养成教育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班风促学风,让学习有更多驱动力,让学习更加省时高效。事实证明:养成教育抓得好的班级,学科成绩也发展得好!反之,养成教育抓得不好的班级,学科成绩也很难发展好。

关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在已有养成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在各班级认真训练,抓出成果的基础上拍摄《学校养成教育行为示范视频集》。然后充分发挥视频集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宣传教育作用,按照视频里的标准,深化养成教育,抓出高质量。养成教育要抓出高质量,需要全体教师的协作努力,需要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需要“坚持抓,抓坚持”,持续不断地抓下去。事实证明:“反复抓,抓反复”,是抓不好养成教育的。

四、目中有“人”的教育,是科学面对全面质量监测的教育

(一)注重学科课程资源建设

1. 注重指向学科素养的学科课程建设。《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界定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做好课程资源建设,由单篇文本教学转向单元整合教学、课内外“1+x”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

2. 注重指向立德树人的学科课程建设。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文以载道”,语文课程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饱满的思想情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变。语文教学的选文至关重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指出:“文本课程的一个核心就是选文。”在任何国家,母语教育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将具有思想性、时代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质兼美的文章选入课程资源。

(二)落实好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实验

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好《学习单》,深入抓好指向学习力(阅读力、思考力、创造力、实践力、交流表达力)等人的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讨论式学习。

2. 统编语文教科书不仅仅有人文主题下的单元组成,还有阅读策略单元,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册都有一个专门的习作单元。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单元训练重点,依靠语言实践,突破单元训练重点,做到一课一得,勿贪多求全而不落地。

(三)向课堂40分钟要高质量

在只重视语文、数学进行质量评价的时期,课上不足课后补,靠“时间+汗水”是可行的。在全面质量监测进入正轨之后,各学科全发展,各学科教学都需要时间。学生是各学科教育承载体。正如教师上面“千条线”,而到达学生这里就是“一根针”。学生要面对的是这么多学科、这么多位老师。依靠“课上不足课后补”,在学生这里是行不通的。各学科都要抓这位学生,这位学生的时间是冲突的,不够用的。教师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高质量,在学生这里才行得通,学校教学也才真正进入正轨,学校教育质量才能科学持续高质量发展,这才是科学面对全面质量监测之策。

1. 对黑夜亮灯的思考。教学楼内、办公室里,在黑夜里还亮着灯,意味着还有教师在这里办公。黑夜亮灯,教师办公,这是教师敬业精神的体现,令人心生敬意,值得学习。此时的办公更应该是教师在做好上课前的备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高质量,备课是关键!此时的办公更应该是教师在进行业务钻研,因为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就需要学习与研究,师高弟子才强。此时的办公更应该是教育在研究学生管理,因为学生管理也是一门科学,是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一门科学。学生科学管理到位,教育高质量才能內涵式发展。

2. 关于后进生补课,是课后补还课前补。我是提倡课前补一补的。课后补,从心理学上来分析:谁都不愿意当这一个“后者”:别人都学会了,唯独我还在补课。心理不太好受,长期性的课后补效果自然不好!课前补,效果自然不一样。学生是喜欢超前学习的。别人都还没学,而我却已经学会了,优越感随之而生,自信心随之而来。

(四)关注成绩不及格的学生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随后有心理学家也证明了习得性无助在人类身上也同样会发生。

当学生的某个行为多次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消极评价时,比如一次次不完成家庭作业得到老师一次次不断批评时;当学生一次次作业都做不正确时;当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而成绩又不及格时……久而久之,无助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习得。习得性无助会让学生丧失自己的理性判断,对学习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上课坐不住,不听讲,不学习,成为学习的“差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性无助继续演化,就会由学习上的差生逐渐演变成品行上的问题学生。

教育即生活。人生短短几十年,学校集中教育生活就占了将近20年。如何让学生享受到幸福的教育生活,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目中有人”,才能让教育幸福前行!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 孙凤霞. 小学语文课程统整:理论、路径与策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 朱玲. 论为“人”的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哲学审视[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01):14-15.

[3] 杨宁芳,胡春光. 人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J]. 教书育人,2003(04):10-11.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