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活动设计

2022-04-03 00:42刘达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课堂教学

刘达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山地的形成》一节微观的剖析地球内外力作用对地表高低起伏的影响,学生理解难度大。故怎样调动学生知识联系实际,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山地的形成;知识联系实际;教学活动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微观的事物、原理是教学活动的难点。通过本节活动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发掘身边的地理,走进自然,走进科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价值观,激发了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

通过实际研究,探究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人地协调献策献力。

二、褶皱过程

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利用课本图片或教学PPT,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尽可能用周围的物件演示背向斜。下图两位学生使用课本演示在地壳运动中水平方向上相互挤压的两个力的作用下,观测出岩石的弯曲,岩层向上突起的部分叫背斜,向下弯曲的部分叫向斜。

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教师引导小组内学生A掰动小竹条,在形成背斜拱形结构的时候,继续缓慢加力,直至小竹条被缓慢掰断至断而不离的状态。小组内其余同学仔细观测小竹条在掰断过程中的断裂点位置及竹条丝断裂的先后顺序。最后小组内讨论得出实验结论:①小竹条的断裂点为竹条的最弯曲处,即背斜的顶部;②在断裂点位置,竹丝是从拱形结构外围开始向内像拔河比赛拉断绳子似的拉伸断裂,即岩石的水平张力。

最后教师用剪刀模拟外力作用,演示剪刀剪断竹条的过程并设问:同样的力,剪刀剪断竹条的剩余完整部分更容易,还是剪断断裂部分更容易?小组内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剪刀剪断竹条的断裂部分更容易,即外力更容易侵蚀岩石的背斜顶部较破碎的岩石。

三、实地探究,总结提升

1、实地走访、调研,增强学习兴趣

利用星期天,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汉源新县城萝卜岗周边走访、调研,拍照,回校后到课堂分析结论。

课堂分析,繪制局部岩层

3、学生绘图,拨云见日

学生在屏幕上绘制萝卜岗岩层走向,如下图。

4、教师引导,总结提升

通过绘图,观测出萝卜岗处在向斜槽部周围,虽岩石坚硬,但岩石走向与萝卜岗坡向一致。新县城建设中如果地产开发商不合理的开发,将底部岩层挖断,上部岩层在重力的作用下就可能往下滑动,如下图。

四、总结

通过野外实地走访,结合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及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课本生涩难懂的知识与直观明了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达到学习的学以致用。

运用汉源县城建设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不合理的城市建设给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