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04-03 06:42徐新国刘井池
中外医疗 2022年31期
关键词:鼓膜化脓性中耳炎

徐新国,刘井池

邳州东大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邳州 22130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是急性中耳炎迁延而形成的,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1]。疾病具有间断、长期流脓、听力下降及鼓膜穿孔等特征,若病情持续性发展,可增加脑脓肿、脑膜炎、面神经麻痹及硬脑膜外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选择正确的方案尽早对疾病治疗非常重要[3-4]。临床中,针对此疾病多选择手术治疗,比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选择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效果确切,不仅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安全性较高,进而在临床中的应用率逐步提升,而且深获临床患者认可与接受[5-6]。因此,本文针对2018 年1 月—2021 年12 月邳州东大医院收治的52 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分析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本院收治的52 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6 例)男15 例,女11 例;年龄29~55 岁,平均(39.98±1.40)岁;发病部位:左耳15 例,右耳11 例。研究组(26 例)男13 例,女13 例;年龄28~55 岁,平均(39.91±1.39)岁;发病部位:左耳13例,右耳13 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标准:①存在耳溢液,为间断性,或长期持续不停,为黏液脓,或稀薄或黏稠。听力损失程度不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等症状;②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见鼓膜穿孔,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颞骨高分辨CT 扫描提示炎症主要局限于鼓室或可见黏膜增厚、肉芽生长等病损。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有听力下降、反复性脓性分泌物,伴有不同程度鼓膜穿孔情况;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知情,并自愿签订相关书面文件。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依从性差、无法配合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中途退出或更换治疗方案者;⑤存在合并中耳胆脂瘤等其他疾病者;⑥并发糖尿病、活动性感染等全身性疾病者。

1.4 方法

手术器械:显微镜应用德国徕卡显微镜,耳内镜选择德国Wolf 牌直径2.7 mm 的0°、30°耳内镜,松下摄像系统与显示器。手术均有同一医师操作。

对照组选择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对患者实施麻醉,术侧耳廓上方发际上做横切口,将皮肤与皮下组织进行切开,暴露颞肌外侧筋膜,切取筋膜晾干备用,并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制作新鲜创面的方法与研究组一致,将外耳道皮片分离,颞线至乙状窦投影区前缘为分离范围,将外耳道前上棘后完全显露出来,修薄耳道内皮,置入牵开器,将突出的骨磷裂骨质磨去,通过显微镜将骨环、听小骨完全显露出来,置入颞肌筋膜,剩余操作与研究组完全一致。

研究组开展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选择全身麻醉方式,先对患者外耳道皮肤、耳屏内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在患者耳廓上方约2 cm 部位做一个横切口,切口为3 cm 左右,选择适当大小的颞肌筋膜晒开备用,将切口进行缝合,耳内镜下观察鼓膜,修整穿孔边缘,在距离鼓膜穿孔内缘约1.5 mm 左右宽处的上皮层,应用钩针切开,制造新鲜的创面,在鼓环后上方5 mm 再做弧形切口,切口开至骨皮质表层,植入准备好的颞肌筋膜,并与残留鼓膜贴紧,选择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到鼓室,采用碘仿纱布条填塞术腔,并外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手术后8~12 d,将碘仿纱条取出。

1.5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有效:患者耳鸣、耳溢液等不适症状全部消失,鼓膜穿孔愈合;改善:患者耳鸣、耳溢液等不适症状较治疗前好转80%以上,鼓膜穿孔愈合;无变化:患者耳鸣、耳溢液等不适症状较治疗前好转79%以下,鼓膜穿孔未愈合;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改善率。

②应用视觉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对治疗后患者机体疼痛程度加以评估,总分10 分,所得分值高,则代表疼痛较为强烈,并让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总计100 分,分值高,提示满意度越高。

③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值进行检测。应用Madsen OB-822 型听力计与B-71 型号耳机开展检测,测试环境应保持噪音低于30 dB,先测量气导听阈值,再测量骨导听阈值,测量骨导时建议应用窄带噪音对侧耳实施掩蔽。

④观察术后患者机体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感染、听力下降、再次穿孔),从而判定其治疗安全性。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与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与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与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阈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阈改善情况的比较[(±s),Hz]Table 3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hearing threshold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Hz]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阈改善情况的比较[(±s),Hz]Table 3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hearing threshold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Hz]

?

2.4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afe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诱发因素多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存在肺结核与麻疹等慢性病等有关,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下降[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伴随鼓膜穿孔,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耳鸣、耳溢液等症状,尽早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8]。临床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多选择手术干预,比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其中鼓膜修补术是临床中应用率较高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移植床创面的成纤维细胞与新生毛细血管长入移植物,替代坏死组织,部分成纤维获得营养与血供后,存活并繁殖,对骨膜纤维层进行修复,从而有效干预鼓膜穿孔情况[9-10]。由于耳部生理结构较为特殊,手术部位视野有限,术位较深,需通过设备进行辅助治疗,其中显微镜为手术治疗应用率较高的辅助设备之一,可确保手术路径宽敞,但其所提供的光轴范围并不十分理想,而且视野仅能固定在某个点或某个范围,存在盲区问题,手术创面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患者在院治疗时间较长[11-12]。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及疗效确切等优势[13]。此外,手术视野较为广泛,可对内窥镜角度进行旋转,便于对筋膜隐窝、边缘性穿孔、深浅外耳道后壁等可视化,多方位观察,从而降低手术风险,而且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不易对残余鼓膜产生伤害,可进一步保证手术操作顺利与安全性[14-15]。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因为耳内镜的辅助更加便于医师对患者耳腔内情况进行观察,其多方位观察解剖结构,获取更多的手术信息,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与目的[16]。研究组疼痛评分为(3.73±1.01)分,低于对照组的(5.21±1.35)分;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1.52±6.15)分,高于对照组的(85.15±3.21)分(P<0.05);这也突出了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具有创伤性小、疼痛性低及恢复速度快等优势,疼痛程度低还可减低应激反应,利于患者尽早出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导听阈值、骨导听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气导听阈值、骨导听阈值分别为(36.61±3.19)、(39.15±3.02)Hz,略低于对照组的(37.56±3.41)、(39.95±3.81)Hz,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安全性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30.77%(P<0.05)。林碧玉等[17]研究发现: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发生再穿孔的概率为2.86%,低于应用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后发生再穿孔率的11.43%(P<0.05)。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性,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伤性较小,可快速控制病情发展。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可改善患者听力状况,促进鼓膜恢复,这对获得患者较高治疗满意度也有积极影响[18]。值得注意的是,建议在开展耳内镜治疗期间一定要动作保持轻柔,严格根据相关标准执行,以免对患者耳部产生不必要的损伤,术后加强对患者机体状况的观察,若存在异常,及时进行干预,务必保证治疗效果[19]。但耳内镜手术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单手操作,出血限制术野,对医师操作的要求更高等,持续性完善耳内镜手术非常重要[20]。

综上所述。予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应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干预效果确切,而且治疗安全性高,减低术后机体疼痛程度,还可获得患者较高的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鼓膜化脓性中耳炎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