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的使命传承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04-05 02:30高菲王芳陆地
传媒 2022年5期
关键词:党媒人才培养

高菲 王芳 陆地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党媒面临着多种机遇和挑战。但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党媒始终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并与时俱进和创造性地传承。而事在人为,为此,党媒就要以“人”为本,不断地发现、培养和重用各种人才。本文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为党媒的使命和传承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党媒培养人才的新思路、新内容与新模式。

关键词:党媒 使命传承 人才培养

媒体融合给党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无限的机会。如何在继承和弘扬党媒使命的前提下,让党媒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发挥新的功能和新的影响力,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事在人为。党媒的使命传承和转型与兴盛,也端赖人才的兴旺。

一、党媒的使命与传承的内容

党媒是中国媒体中特殊的类型,也是中国媒体的主力军和主心骨。党媒的使命决定了中国媒体的使命,而使命的内容和本质又决定了媒体的本质和功能。

(一)党媒使命的内涵

何为使命?就是任务和目的,再简单地说就是责任。何为党媒的使命?就是党媒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具体来看,这48字从三个角度对党媒的使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以依次总结为政治使命、社会使命和国家使命。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党媒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所有工作都需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权威,党媒的使命与党的使命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1.服务大局——党媒的政治使命。首先,48字方针中的前四小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了党媒的政治使命。党媒作为党开展工作、传递理念的重要工具载体,在传播思想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就是说,党媒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的纲领决议就是党媒行事的指南,党的意志就是新闻传播的灵魂。因此,党媒应当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措施,在党和政府与社会和人民之间架起一道信息的桥梁,履行好上传下达的媒介职责。在我国战争、改革、建设的不同時期,党的纲领、目标和方针重点不同,党媒也应当与时俱进,随机应变。此外,党媒的政治使命还表现在以身作则,为其他新闻媒体树立良好的榜样。党媒在传播党和政府的重大信息时,要体现出一定的格局意识,积极动员其他新闻媒体一起服务大众、服务新时代,成为党媒得力的啦啦队,共同营造一种有利于党和政府使命达成的舆论氛围。

2.服务大众——党媒的社会使命。48字方针中的“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体现了党媒的社会使命。党媒在传播党的思想理念时,不能满足于做一条简单的“传声筒”、“传送带”,而是需要考虑社会的实际和受众的接受程度,灵活地、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生产和传播相应的内容。党媒如果忽视受众的需求、喜好等因素,一味采取传统生硬的宣传方式,党的思想理念和政令则有可能遭到受众的误解、排斥甚至拒绝。没有受众,党媒上传下达的政治使命和社会使命自然也就无法实现。我国新闻事业在实践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喉舌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群众论”、“导向论”等观点,其中“群众论”的观点契合了党媒的社会使命,而党媒的社会使命更是直接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和方法。因此,党媒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才能做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特别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媒在群众中才会有威望、有威信。除了政治使命和社会使命不同外,党媒与普通市场化新闻媒体的重大区别,就是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好社会使命。

3.塑造中国形象——党媒的国家使命。新时代背景下,党媒仅仅服务好党和人民群众是不够的,还应当承担国家使命,做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力度、广度、效度虽然比以前提升了不少,但是,世界舆论格局中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西方媒体貌似客观公正,实则无不心存偏见,划线意识、站队意识强烈,几乎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配合所在国家对中国的围堵和遏制,利用国际传播的优势千方百计地抹黑和丑化中国的政治制度、国家形象,甚至直接为中国的分裂势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摇旗呐喊。在此背景下,党媒应当主动承担国家使命,扮演国际传播“主力军”的角色,讲好中国故事,减少中西文化隔阂。201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办“侠客岛”品牌栏目,专注于政策解读。其中最受欢迎的“信号体”,通过通俗简洁的语言解读政策,将党媒的权威性与表达的趣味性相结合,同时敢于围绕重大议题甚至敏感性话题如中美贸易战等发声,表达中国立场,充分发挥出党媒的国家使命。

(二)党媒使命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承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垄断话语权的传媒生态和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党媒的使命传承在渠道、策略、方式、方法上都要有所变革、有所创新。习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四力”也为党媒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使命传承指明了方向。

1.合纵连横,提升党媒传播力。传播力是对党媒新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党媒如果固守单一渠道和模式传播信息,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省级党媒“四川观察”作为四川政经新闻第一屏,利用母体日报的设备、人才、资源等优势,向短视频新闻方向拓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在保留党媒基因的同时又尝试吸纳组合市场基因。“四川观察”和哔哩哔哩网知名账号“观察者网”的成功带来的启示是:党媒融合既要在纵向上推进各个信息系统节点的联通,也要在横向上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将不同媒体形态的优势相结合,从简单相加走向真正的一体化效能,逐步转型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进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传承自身使命。F8839ED7-CCDA-42AB-BB2D-23F6CBFE4944

2.扑“热”息“痛”,提高党媒引导力。引导力是指媒体对于公众认识、判断的引导能力。网络空间中热点事件爆发、蔓延,导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受众在碎片化的语境下,很难判别是非并还原事件的真实面貌。党媒不應回避社会热点、敏感点甚至痛点,而是要积极关注和报道甚至解释事件的真相和发展动态,让新闻和真相跑在谣言前面,降温止躁。“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开设热点舆评、舆情日报、指数榜单、舆情资讯等多个专项栏目,以可视化、数据化的形式清晰地展现舆情发展状况,很好地发挥了党媒的舆论引导作用。

3.同气应声,扩大党媒影响力。影响力是评价新闻媒体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准,体现在受众接触新闻报道后态度、言论和行为的变化。党媒能否反映大众的呼声和关切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大众的合理需求,是其影响力的基础和表现。目前党媒的产品并非产量不足、增量不足,而是满足受众需求的优质内容和有效内容相对供给不足。这一点不仅适应党媒的国内传播,同样适应国际传播。

4.立党为公,增强党媒公信力。公信力是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基石。一个媒体缺乏受众信任,相当于一个人的“社会性死亡”。党媒公信力的来源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党性原则的坚持。毋庸讳言,一些党媒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或在处理一些负面新闻的时候,曾经出现过违背真实性、群众性或党性原则的重大偏差。有的党媒把“正面宣传为主”理解为“报喜不报忧”,或者只有正面新闻,没有负面新闻;有的党媒则丧失党性原则和党媒的使命与社会责任,打着“新闻专业主义”和“民生”的旗号,滑向民粹主义的泥沼;还有的党媒忘记自己的使命担当,打着市场化和贴近生活的幌子,把自己与一些都市报、小网站混同在一起,追求低级趣味。出现上述状况的党媒或许能够迎合一部分人的欢喜和满意,但都不可能具有强大的社会公信力。至于一些党媒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和轰动性,忽视了新闻采访制度的严谨性和传播的严肃性,导致虚假新闻泛滥,更是会走到社会公信力的反面。如2021年5月21日上午,主流媒体甚至党媒在未经查证的情况下发布和转载袁隆平逝世的新闻,并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就严重损害了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二、党媒的使命传承与人才培养

使命的传承需要有使命感和使命传承能力的人。党媒使命传承得如何,关键在于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一)党媒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1.党媒需要有“两种思维”的人才。“两种思维”即政治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经过多年的培养,党媒有很多具有政治思维的人才,但是,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业务层,具有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思维的人才都是稀缺的。有不少党媒以为传统媒体上了网、有了“两微一端”就是新媒体了,其实这是个巨大的误区。不是上了互联网就是新媒体,也不是上了互联网就是全球性媒体,更不是上了互联网就能保证扭亏为盈了。没有共享共赢的理念,做不到互联互通,就不可能做到互动互惠。因此,党媒最需要的是培养更多具有平等、服务、共享、共赢理念和思维的人才。人变了,媒体才会有根本的改变。只有新媒体的躯壳,没有新媒体的思维和灵魂,就无法建立起真正的用户思维、数据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

2.党媒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拥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人才成为媒体特别是党媒最需要的人才和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在复杂的社会和媒体环境下,党媒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期待除了业务运营,还需要有组织运营、市场运营、技术运营等多方面的人才,需要更多既懂业务又懂市场、既懂经营又懂管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新媒体语境下党媒对人才需求和培养的新内涵。

3.党媒需要兼具国内国际视野的“复眼型”人才。随着传统党媒向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变,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分野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任何媒体上了互联网,某种意义上就成了国际媒体,就具有了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的双重任务。因此,各级党媒都迫切需要大量心里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眼睛看向国内国际两个视野的“复眼型”人才。

(二)党媒如何培养需要的人才

新的时代、新的市场环境需要新的媒体和新的人才。如何在短时期内培养尽可能多的急需人才呢?

1.把党媒变成内容生产和人才培育的双重基地。优秀的企业不但生产优质的产品,还生产优秀的人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是既出内容精品又能培养人才的优秀媒体。因此,有影响力的党媒都应当自觉成为优秀媒体人才培育的学校,反过来说,能否培养大批优秀的媒体人才也是衡量一个媒体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

2.向高校定制培养特许人才。一方面党媒可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制定,优化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将党媒优秀人才引进学校课堂,实现媒体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向循环”。除了一些党媒在高校举办的业务培训班、专题培训班等,党媒还探索了其他联合育人模式。如2018年,山西晚报、太原广播电视台社教法制频道与山西工商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培训人才的协议。中山大学建设的大数据传播、融合采编、交互媒体实验中心等系统也对媒体开放。还有一些大学开办了名人“工作坊”,实现了人才和市场的无缝对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3.鼓励自学成才、自主成才。互联网时代和公民媒体时代造就了大批网红和自媒体精英,其中也包括很多在党媒工作、在互联网和自媒体世界如鱼得水的体制内媒体骨干。比如,央视记者王冰冰2016年进入央视工作,2021年获得“2020微博之夜年度热点人物榜”第21名,并入驻哔哩哔哩网站,在国内外报道和传播中屡创佳绩。于是央视顺势支持,并且有策略地将其推向青年人的视野。王冰冰的网红化转型不仅增长个体价值,也为党媒人才培养和提升影响力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4.党媒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和人才评估体系。事在人为,人兴事兴。党媒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竞争过程,在人才培养问题上不能也不应该有权宜之计。有远见、有影响力的党媒都应该制定自身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对人才的评估和招聘、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晋升和奖励等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彻底告别传统媒体常见的任人唯亲、用人唯近、领导好恶就是人才评价标准的时代,为传承和弘扬党的使命,实现党媒的社会责任和传播使命,多渠道、多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作者高菲系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

王芳系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陆地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尹平潍.浅析新时代党媒的三大使命[J].中国报业,2018(16).

[2]尹韵公.党与党报[J].新闻战线,2001(08).

[3]蒋博文.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媒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07).

[4]胡正荣,李荃.走向智慧全媒体生态:媒体融合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展望[J].新闻与写作,2019(05).

[5]方可成.社交媒体时代党媒“重夺麦克风”现象探析[J].新闻大学,2016(03).

[6]阳美燕,田淼.党媒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探析——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为例[J].新闻战线,2019(07).

[7]朱天,唐婵.对省级党媒政经类客户端新闻生产理念与实践的观察解析——以“四川观察”和“川报观察”为例[J].中国出版,2020(04).

【编辑:鲁艳敏】F8839ED7-CCDA-42AB-BB2D-23F6CBFE4944

猜你喜欢
党媒人才培养
浅析党媒姓党的依托点建设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浅谈互联网“党媒”新闻队伍建设和创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党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