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合拍电视剧《新猴王传奇》的跨文化呈现分析

2022-04-05 08:03李佳
传媒 2022年5期
关键词:西游记

李佳

摘要:《新猴王传奇》(The New Legend of Monkey)是一部由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合拍,Netflix出品的英文电视剧。该剧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呈现出了多元文化色彩,并具有后现代“消解权威”的叙事特征。本文利用跨文化形象学的相关理论,试图探究全球化时代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的新变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思考。

关键词:西游记 新猴王传奇 跨文化形象学 本土化改编

《新猴王传奇》(The New Legend of Monkey)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联合拍摄的一部英文电视剧。该电视剧于2018年在Netflix上映,目前已播出两季,第三季在筹划拍摄中。该剧在角色设定和故事情节上进行了本土化改编,这使其既具有东方的神秘元素,也具有西方受众熟悉的文化基因。

跨文化形象学是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生成、变迁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虽然跨文化形象学的理论在学界还存在些许争论,但从跨文化形象学角度分析西方影视中的中国形象依然有其现实意义:探究西方塑造东方形象过程中的“知识—权力”结构,有利于提高中国观众的媒介素养;通过解构西方影视中的现代性话语,反思建立中国思想主体性的路径与方法,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思考。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大规模碰撞与融合。公元13至15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再一次开启了东西方直接交通的历史。从柏朗嘉宾的“蒙古行记”到马克波罗“游记”,来自商人、文学家、传教士的游记、书信、文学作品在欧洲社会大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西方的东方想象的文化心理图式。《新猴王传奇》在这些西方前现代时期的东方想象中加入了西方奇幻元素,并将其和欧洲中世纪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拼贴出了一幅古代现代东方西方糅杂的后现代图景。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是对宏大叙事的消解,打破了“高雅”和“低俗”的界限。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权威的话语,但Netflix版本的《新猴王传奇》却表现出一种“平面化”及“无深度”。影片采用“拼贴”技术,展现出一种尊重差异、文化多元的特征。例如,影片中東方世界的人物穿搭混杂了波斯风格、印度风格、中国古代风格以及中世纪铠甲风格。场景方面,影片中出现了佛教的寺院和中世纪的马赛克僧侣画的混搭,有着中式琉璃瓦格子窗的酒馆和波斯风格的长颈酒壶、面包等西式饮食的混搭。影片中反派的原型也很多元,既有《西游记》原著小说的各种“精”(白骨精、蜘蛛精等),也有西方传说中的吸血鬼和巫师,更有日本文化中忍者和傀儡师所衍生出来的人物形象。

除了人物形象,该片在叙事上也表现出了“非线性”的后现代特征。从叙事空间来看,既有《西游记》小说中描写的现实空间,也有虚构的梦境空间和超现实空间。例如,存放经书的无限档案馆就是循环往复的超现实空间,只有解开相应谜题才能离开这个空间。第二季中,恶魔派为了让三藏等人破译经书进入了他们的梦境进行潜意识控制。现实空间与虚构空间交错切换构建出一种“精神分裂症”式的错乱感。台词方面,该剧中的台词都相当口语化,对白夹杂着美式幽默和哲学思辨。例如,在无限档案馆,善恶两派势力要从空白卷轴、上古石碑、镜面卷轴等物品当中选出真正的《知识真经》。恶魔派自以为是地选了空白卷轴,并发表了一番言论:“尽管《知识真经》也许是这块上古石碑,表明知识源于古时盛久不衰。但从本质上讲它是块石头,不是卷轴。猴王沉浸在自我欣赏中无法自拔地选择了镜面卷轴,却没有意识到它不仅意在反映自知之明且自知之明不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是需要依靠暴露于外部刺激。”在他发表完了这一番高深且严肃的言论之后得到的却是在场一行人的揶揄。而结果证明恶魔并没有选对真正的《知识真经》。影片的台词将影片置于去“权威性”与去“现代性”当中,虽然影片内容讲述的是人物的冒险,但影片本身也在经历一场文本的冒险。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有所增加,西方影视的中国形象已经不能简单地放在后殖民的语境中解读。在拼贴式的叙事当中,东方的概念被进一步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各个民族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符号化的形象。电视剧通过“拼贴”多元文化中观众熟知的文化符号,为其多元文化受众提供了共享的快感与互文性认同。这或许也是资本介入下文化自身的一种妥协。

萨义德曾提出“话语体系”概念,即“话语体系”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阅读、倾听、写作、再生产及传播文本的体系。小说《西游记》本身就是在佛教故事、历史故事、神魔故事等不同“小话语体系”的渗透与交融中慢慢形成的。Netflix版本的《新猴王传奇》则是把西方的形象、叙事与精神嵌套在《西游记》的主线中,将其转换成另一套话语体系。该话语体系将儒、释、道价值体系融合背景下的取经故事转化成了中世纪背景与基督教精神融合下的英雄传奇。

中国的《西游记》勾勒的是一幅三教合一背景下神佛与妖怪对立的世界,而Netflix版《新猴王传奇》则以“天神”与“恶魔”替代之。其中天神被翻译为“God”,但并不是指代基督教中的唯一上帝,而是更多地指向了古希腊的天神形象。首先,在剧集设定上取经小分队四人除了三藏,其他三人都为“God”。“天神”不是唯一的,这符合古希腊神话的设定。他们和希腊众神一样,具有人的身形,性格上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还有一些小脾气和小缺点。就拿主角猴王来说,他在该剧中的形象是留着一头秀发的英俊美男,身穿皮质铠甲,性格自大、有勇无谋,但在危急时刻又能凭借运气化险为夷。这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再者,本剧中取经的四人并没有明显的师徒关系,而是更为平等的伙伴关系。他们的名字分别是“Monkey”(孙悟空)、“Pigzy”(猪八戒)、“Sandy”(沙悟净)和“Tripitaka”(三藏)。四人平时就以此称呼,就如同西方文化中称呼别人的小名一样轻松随意,体现了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

本雅明的翻译理论曾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拥有创造性的翻译自由。因此西方译者常将陌生的中国文化词语转化到西方熟悉的话语体系当中以做到文化兼容。该片彰显了这样的翻译策略。例如,恶魔的首领被翻译为Lord,而这恰恰是中世纪对领主的称呼;孙悟空头上的金箍被翻译成了crown(皇冠);真经被翻译为Sacred Scroll(神圣的卷轴);白骨精被翻译为White Bone Queen(白骨女王)。由此可见,西方译者通过跨文化翻译将西方的概念、思想、神话或幻想融合,构成西方文化自身投射的空间。虽然影片中有不少东方文化元素,但依然无法掩盖其西式的内核。通过改变话语体系,西方文化以隐喻的方式加深了其自我认同。

跨文化形象学中的一个研究层面是类型研究,即研究一系列形象类型的生成、更迭和演变的历史。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澳新的这部翻拍剧并不是直接改编自中国小说或电视剧《西游记》,而是翻拍自日本的同名电视剧《西游记》(日语名“Saiyuki”)。该日剧在1978年到1980年共拍摄两季。日版《西游记》的主要改编特征为唐僧由女性演员夏目雅子扮演。但这不是第一次唐僧由女性扮演,在1953年的《西行少年》(日语名“Shounen Saiyuki”)中,唐三藏即由女星出演。至于为何本来是男性的唐僧由女星出演,日本性别研究专家Tomomi Sakura给出了解释:因为唐三藏在取经的过程中是受保护的对象,而日本是一个男性占主导的社会,因此一个被男性保护的位置,从现有的性别秩序来看,最好是女性。在日本网友对该剧的反馈中,也有人提到夏目雅子所扮演的唐僧皮肤白皙又虚弱,有中立又高贵的感觉,很让人有保护欲。在《新猴王传奇》中,三藏依然由女性扮演,但在剧中她是假扮男性三藏(已被恶魔杀害),而她本身只是一位平凡的但具有信念的少女。Netflix还将沙悟净一角改成了女性,由一名金发白皙的女性演員扮演。本剧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日版西游中柔弱单薄的女性,而是一种坚强勇敢、自我成长的新女性形象。由于“三藏”不是真的三藏,她很害怕自己无法承担取经任务,也害怕被其他三人识破后的窘迫。Sandy小时候曾因其有操纵水的能力而被指控为恶魔,她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之后编剧安排的种种情节为剧中女性带来了自我成长,这可以看做发展心理学和女性主义等西方现代性的文化表征。

日版《西游记》于1979年被译制成英文首先在英国BBC播出,随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电视台播出。该剧的英文名为“Monkey”。英文台词由大卫·威尔(David Weir)编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班牙语版本曾在墨西哥、秘鲁、哥斯达黎加、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播出。该剧在西方世界大获成功原因是其夸张的“东方”口音台词和配音,这使该片蒙上一种邪典电影的诱惑力(cult appeal),从而得到青少年的喜爱。在1996年至2000年,英文配音版《西游记》在澳洲电视台反复播放,电台节目也会采访其中因配音而备受欢迎的BBC配音演员。日版《西游记》成为了西方“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并在他们当中构成了一个新的《西游记》“知识共同体”。

《西游记》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之一,既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又具有多元的普世价值。“西游记”IP的传播过程中被各民族本土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在一层层的改编中,真实的东方形象却渐行渐远。通过符号拷贝与拼贴形成的“拟像”对文化的“原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中国需要思考中国在世界面前想要建构怎样的自我形象。在这个问题上,许玉军提出了症结所在:“中国既放不下自我想象的权力,当前又没有能力自我想象;既不愿意接受西方思想的宰制,又不能提供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特征明显的文化领域,如何将中国传统厚重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并得到西方世界的认可,需要学界和文艺界不断地思考和探究。

Netflix的《新猴王传奇》是一部后现代风格明显的“拼贴”之作,通过拼贴多元文化中的文化符号,不但讨好了多元文化社会观众的审美情趣,还消解了《西游记》在中国文化中的宏大叙事。该剧将《西游记》改编成了西方的英雄传奇,从而加深了西方的自我认同。影片中的东方与中国依然被边缘化,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角力中的地位。该片中的西方话语霸权在多元文化背后显得更加隐蔽,但这也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反思。如何在全球叙事的思维模式下构建更为包容的求同存异的前景,生产出“让世界接纳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的文化产品,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一个课题。

作者系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潇潇.文学·宗教·世俗:中世纪东方游记的杂糅书写——《曼德维尔游记》中的中国形象解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2]沈肖燕.《西游记》与神魔小说[J].文学教育(下),2021(06).

[3]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J].东南学术,2011(05).

[4]许玉军.有关跨文化形象学论争的反思[J].文化研究,2013(04).

【编辑:朱垚颖】

猜你喜欢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中毒记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