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集群化建设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2022-04-06 11:26穆养民宋广林韦革宏
中国农业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科群一流交叉

穆养民,宋广林,韦革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当前以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建设为特征的学科发展态势迅猛形成,正在引发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范式发生颠覆性变革。为此,国家已将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大力气组建交叉学科群,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1];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2]。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构建学科集群化建设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 学科集群化建设已成为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卓越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

学科集群化是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国内外众多高水平大学将学科集群化建设作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战略举措,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学科集群化建设已成为高水平大学卓越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

(一) 德国政府以卓越集群创新引领卓越大学建设

德国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实施了卓越大学战略,以设立卓越集群项目支撑卓越大学建设。大学必须先申请和建立“卓越集群”,且一所大学至少具有两个“卓越集群”,然后才能申请“卓越大学”。德国政府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大学以重大的、前沿的、国际领先的科学研究主题为导向,建立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乃至与研究机构深度合作的学科集群化发展模式。德国政府批准建设的57个“卓越集群”,分别建立在34所大学之中,有40个集群由一所大学单独建立,14个集群由两所大学联合建立,3个集群由三所大学组成的大学联盟建立。譬如,海德堡大学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共同建立的“3D设计材料”卓越集群,设立分子材料、技术、应用3个研究方向,拥有84名正式成员分别来自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3]。

(二) 美国诞生的学科会聚研究理念已成为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新范式

学科会聚研究理念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产生,目前已得到越来越多顶级大学的关注和实践。根据浙江大学吴伟、徐贤春等学者研究,学科会聚研究是基于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融合、大交叉、大汇聚的趋势,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与社会重大挑战问题为导向,通过打破学科界限,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方法与思路,形成大跨度、宽领域、网络化并有机融合的学科集成研究范式。譬如,麻省理工学院发起“智能探索计划”,注重校内外多主体的协同创新,积极推进与全球有识之士合作,融合学科会聚中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开展人类智能的基础研究,开发造福于社会的技术工具,实现人工智能的颠覆性突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设立的“重大挑战计划”,整合建筑与城市设计、土木与环境工程、环境健康科学和公共政策等40个相关学科,通过学科组织大跨度交叉,实施教育、研究、社会服务集成性活动,应对能源、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东京大学设立的“未来社会行动计划”,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愿景,融合影响未来全球和公共生活紧密相关的生物技术、认知科学与信息技术,集聚科学、工程、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资源,吸引各个重大学科领域的学者一起进行研究,增强大学与产业界间的协作,被认为是东京大学跨学科交叉协同、转变研究组织模式、连接社会各界和国际伙伴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积极变革。在国内,浙江大学最早倡导学科会聚研究,2018年启动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按照“一流导向、引领未来、会聚融合、体系开放、动态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前瞻布局和重点发展若干学科会聚研究领域,构建开放式创新网络体系,打造多学科参与的学术共同体,以及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联合体。目前,浙江大学已先后启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与感知、生态文明与环境科技创新、农业设计育种、智慧海洋、精准医学、超重力场、新物质创制、亚洲文明等9个会聚研究计划,引领了我国学科集群化发展[4]。

(三) 我国众多“双一流”高校以学科群为口径探索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建设开始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首轮建设,正在推进新一轮建设。在建设方案编制过程中,教育部充分考虑各高校学科基础、建设目标和路径差异,明确由建设高校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可以按一级学科建设,也可以按学科群建设,还可以按学科领域建设。从各高校首轮建设方案看,按学科群口径建设已成为大多数高校冲击一流的战略选择。阅研首轮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序列的42所高校的建设方案发现,提出创建学科群的高校达39所,其中主要按学科群口径建设的高校达到19所,按一级学科和学科群双口径建设的高校达到20所,仅以一级学科口径建设的高校只有3所。阅研进入首轮“双一流”建设序列的9所农林高校建设方案,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着力建设农学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工程与信息科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全采取学科群口径建设,组建了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学科群、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学科群、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学科群、动物生物技术学科群、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南京农业大学组建了2个学科群,其中作物学学科群包括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3个一级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群包括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和生态学、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的相关方向;华中农业大学重点建设了园艺学与作物学学科群,以及生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一级学科;东北农业大学由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组建“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学科群”进行一流学科建设;四川农业大学建设了由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为主干学科的农业科学学科群;北京林业大学提出以林学为核心,以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为基础,协同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也充分体现了学科集群化发展的理念;东北林业大学整合相关学科建设了林业工程学科群和林学学科群。

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科集群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响应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将一流学科建设与履行国家赋予的使命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学科群口径建设机制,实质性组建了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5个“双一流”学科群,推动了相关学科围绕旱区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交叉融合和集群化发展。其中,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学科群依托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植物保护、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等学科联合组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学科群依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联合组建;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学科群依托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农业工程、作物学(耕作学)、水利工程等学科联合组建;动物生物技术学科群依托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由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等学科联合组建;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学科群依托国家杨凌农业综合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药学等学科联合组建。

为了构建按学科群口径创建一流学科的新模式,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台了《“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学科群的建设定位、发展目标、管理机制、支持机制、考评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学术特区”管理模式。相关做法归纳为:一是打破学院、学科界限,凝练重组学科方向。坚持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目标,整合重组相关一级学科的优势方向,按照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三个层次,在五个学科群规划建设了19个学科方向。二是打破行政化管理思维,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遴选学术领军人才担任首席科学家,赋予首席科学家经费使用、PI团队选聘、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自主权;学科群建立由首席科学家、方向负责人、PI组成的三级工作体制。三是打破均衡化发展思维,建立扶优扶强的支持机制。以“增量改革”方式,设立学科群建设专项经费、单列推免生指标、博士招生指标,建立研究人员灵活聘用机制,由首席科学家按照“扶优扶强”原则,重点扶持承担重大任务、有重大潜力的PI团队。四是打破传统的“五唯”评价机制,建立以团队和质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科群和PI团队按整体进行考核评价,将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和服务国家战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实绩作为考核评价、绩效奖励依据。设立学科群A、B刊目录,强化创新质量和内涵要求,不将SCI论文数量论作为评价依据。五是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传统,建立协同服务保障机制。建立校领导联系学科群机制,负责协调和解决学科群建设相关问题;建立学院学科群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一级学科和学科群建设;由“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对学科群提供“一站式”服务。学科群建设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充分激发了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了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对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在首轮建设周期总结中,学科群建设的8个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9个学科方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0.2‰、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群在小麦基因组学、作物主要病害致病机理、牛羊基因编辑、反刍动物遗传进化以及生态环境修复、营养健康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前沿的重大成果,解决了一批旱区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对黄土高原世界级苹果产业形成、黄河流域小麦产业发展、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科群的建设还催生并向教育部备案了作物健康、家畜生物学、水安全科学与管理、国土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等二级交叉学科。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周期评估专家组认为,“学校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农林学科群,具有很好的可复制与可借鉴性”。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总结首轮学科群建设的经验,修订了《“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群的建设定位和管理。一是将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学科群、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学科群、动物生物技术学科群更名为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与绿色生产学科群、畜禽生物学与健康养殖学科群、国土治理与生态修复学科群,进一步提升了建设内涵和要求。二是将原来首席科学家、方向科学家、PI三级管理体制调整为首席科学家、团队负责人两级管理体制,使管理进一步扁平化。三是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了大团队建设,对5个学科群首轮设立的88个PI团队进行优化调整,重组了30个创新团队。其中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与绿色生产学科群建设10个创新团队、畜禽生物学与健康养殖学科群建设6个创新团队、国土治理与生态修复学科群建设6个创新团队、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学科群建设4个创新团队、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建设4个创新团队。四是明确了学科群创新团队负责人由首席科学家以“揭榜挂帅”形式组织遴选、聘任,在首席科学家带领下组织团队成员完成学科群目标任务。五是赋予学科群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首席科学家可根据学科群建设发展需要,在专项资金许可范围内自定薪酬标准,以非事业编人员方式自主选聘校外研究人员。

三、 结语

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正处在由分化走向整合的重大转变时期,基于集群化的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与欧美国家比较,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口径窄、各大学二级学院设置偏多,更需要加强学科集群化建设促进交叉融合发展,为科技自立自强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纵观我国首轮“双一流”建设,各建设高校基本都凸显了学科集群化发展理念,组建学科群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一流学科建设的普遍做法。学科集群化建设对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术资源共享、开拓学术思想、创造跨学科研究成果、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总体看,我国高校的学科群组建和管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何突出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面向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组建学科群;如何对模式构建进行创新,处理好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功能定位,切实增强思路、技术、方法的有效协同等,均要进一步探索。建议借鉴美国、日本一些高校和浙江大学推行的学科会聚研究理念,提升学科集群化建设水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林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布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农林高校多是以农林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科综合化程度低,学科布局已不能完全适应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变革。农林高校要增强“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不但要加强校内跨学院的学科群建设,更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探索跨校、跨行业学科群建设,通过校际“合纵连横”补齐学科交叉融合的“短板”。德国政府推行的以卓越集群引领卓越大学建设计划是跨校、跨界学科集群化发展的成功探索,值得借鉴。

学科集群化建设要走深走实,必须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双一流”学科群建设中,以解决旱区现代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问题为导向,突出学校优势特色和发展定位,将学科群建设与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紧密结合,从首席科学家确定、PI团队遴选、目标任务管理、支持政策、考核评价、服务保障等方面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了学科群实体化运行。

猜你喜欢
学科群一流交叉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复杂系统视角下学科群的生成逻辑、演化路径及推进策略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论学科群的刀背结构与效应
连数
连一连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