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探究

2022-04-06 14:09刘晓姗
记者摇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跨文化受众英语

□刘晓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各国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渗透,文化打破了国界限制。在此过程中,英语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新形势也为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各国间文化的交流、实现文化共享、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汲取他国优秀文化。同时,我国英语媒体信息传播又面临着文化差异大、专业人才不足、缺乏多样化的新闻内容等问题,影响着我国英语媒体的传播效果,不利于将中国声音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传向世界。因此,我们应了解当前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而提升我国英语媒体的跨文化传播能力。这是我国英语媒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SWOT分析法由资源学派学者提出,是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英语单词首字母缩写而成。SWOT分析法能将对事物发展有迫切、深刻、直接影响的因素罗列出来,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全面地分析事物,实现对事物的全面了解。本文使用该方法对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英语媒体的内部优势并意识到外部压力和挑战,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发挥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遇,提升我国英语媒体的综合影响力。

一、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1.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优势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英语媒体了解国际形势和国家大事、接受新思想、了解时代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英语媒体来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这就为英语媒体积累了大量的受众群体。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吸进了大量的国际友人来中国求学、投资、经商,因此,英语媒体也就成为了该群体获取中国和国际资讯的重要途径。中国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频道等主流媒体都在调研国内外受众市场、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传播意识、了解目标受众需求,以期提升我国英语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

2.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劣势

我国跨文化传播历史悠久,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玄奘取经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经典范例。如今,跨文化传播已经融入人们生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推动着我国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增强。英语媒体作为人们了解国内外新闻的重要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英语媒体的跨文化传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问题:

①文化差异的影响。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是历代人不断传承下的结晶,因此,我们很难轻易地对其进行改变。一方面,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并且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另一方面,各国推崇的文化理念也不尽相同,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些文化差异难免会导致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生一些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现象。

②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国英语媒体编辑人员大多以汉语为母语,受母语用法习惯的影响,他们在英语新闻写作或翻译过程中,难免会使用一些中式英语,会按照中文语法规则进行直译或硬译,产生有悖于英语语言规则或文化背景的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国外受众对我国媒体发布的信息的认可度。英语媒体的跨文化传播离不开专业的英语人才。

③新闻内容缺乏多样性。英语媒体传播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魅力。传统的英语媒体更多地关注各国的时事政治和重大事件,这样的新闻内容虽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但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英语媒体不能仅用文字进行报道,也要积极运用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等形式。多样化的新闻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度,也可以让人们最大限度地汲取新闻信息。英语媒体还可以传播财经、文体、美食、旅游、时尚等内容。这样,受众不仅可以实时了解国际大事,还可以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

④权威媒体欠缺。英语媒体的权威性决定着其在受众心目中的可信度,因此,想要提高我国英语媒体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就必须增强英语媒体的权威性。由来已久的认知习惯和文化熏陶使英语母语受众更信任BBC、VOA、CNN等英语媒体,而不是非英语国家创办的英语媒体,包括我国的英语媒体。这主要是因为:

受母语用语习惯的影响,我国英语媒体编辑的内容通常是先编辑好中文再将其翻译成英文形式呈现给受众,这样的译文形式过于死板、内容难免生硬、缺乏英语新闻的灵魂,满足不了西方受众的需求。

第一,中国的英语媒体在报道中更多地陈述客观事实,缺乏一定的故事性,而西方受众更偏爱“故事化”的新闻报道模式,有的人习惯把自己代入“故事”中。

第二,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喜欢相对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因此,我国英语媒体在编辑新闻时会有意无意地使用含蓄的表达方法,这种隐喻、话外音等含蓄表达法需要附加注解才可以让西方受众真正地理解和接受。

第三,中西方新闻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我国英语新闻倾向于从细节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进行分析,而西方媒体更偏爱从整体到细节、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方式。这些差异都会影响我国英语媒体的传播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打造更专业、更权威的新闻媒体,更好地向外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优秀文化。

3.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机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英语媒体新闻报道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字、图片等形式。早在2014年,我国就开通了首个全球运营的英语新闻短视频客户端,24小时不断更新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休闲娱乐内容的英语视频,同时开通互动功能,以便更好地和受众进行交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轻松、愉悦的新闻,真人秀、脱口秀、名家访谈、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这就为我国英语媒体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机遇。

4.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挑战

受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更多的英语读者更愿意选择VOA、BBC等英语媒体平台来获取新闻信息,而不是我国自己经营的英语媒体。我国英语媒体受众群体的扩大遇到了瓶颈。因此,我国英语媒体迫切需要了解国际形势,培养跨文化传播意识,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我国英语媒体习惯于先把报道用中文编辑好再翻译成对应的英文,这就难免造成译文的不准确。

第二,我国英语媒体倾向于平铺直叙的叙事,而国外受众更偏爱阅读跌宕起伏、有丰富故事情节的新闻报道。

二、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策略

1.尊重文化差异,在共性和个性中寻求统一

受地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各国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西方受众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英语媒体一定要尊重文化差异,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英语媒体新闻工作者还要抛弃地域和文化偏见,严格按照新闻职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根据受众需求对英语新闻的采编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此外,各国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个性,我们要力争在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中寻求平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保护、和平与发展等有着相对一致的看法。因此,英语媒体可以多关注不同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聚焦热点。同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国英语媒体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抵御国外不良文化的入侵。总之,我国英语媒体既要兼收并蓄,又要保持个性。

2.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英语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跨文化传播意识

随着国家对英语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及英语知识的普及,我国涌现出了大批高精尖的英语专业人才。聘请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是提升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举措。各个高校应担负起培养英语媒体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还要了解多元文化的特点,明确西方受众在语言、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国内受众存在的差异,加强对异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还要关注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习惯,增强新闻敏感性,辨别、判断英语新闻中的精华和糟粕,要有选择地对素材进行取舍。删除该删除的,保留该保留的,以便获取英语新闻的精髓。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没有高低之分。因此,英语媒体的新闻传播者要正视文化差异,尊重异国文化,不抵触、不排斥他国的优秀文化,为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3.建立并完善现代化英语媒体平台和运作机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英语媒体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丰富新闻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提高英语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建立并完善现代化英语媒体平台,构建科学、合理的运作机制,进而增强我国英语媒体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同时,通过技能培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英语水平。相关人员要适当调整传播策划,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还要提高相关人员的应变能力,确保英语媒体新闻直播的顺利进行,把直播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4.建立跨媒体合作机制,不断开拓市场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传统英语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国英语媒体要积极转型,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不断拓宽英语媒体的传播渠道,开展广泛的跨媒体合作,促进不同媒体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以提升中国英语媒体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跨媒体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各国英语媒体的相互交流,也有利于我国学习他国先进的英语媒体传播模式、成熟的传播理念,实现我国英语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政府部门也应扶持我国英语媒体,配置更多资源,鼓励其创作出更多高品质、高水准的精品。同时,我国英语媒体应进行市场调研,建立科学的传播机制。英语媒体一定要与时俱进,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打造网络平台,加快传播速度,增加信息的覆盖面积。

5.坚持文化自信,积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相互融合,我国英语媒体一定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同时还要坚定立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应当成为我们媒体人必须时刻牢记的工作指南。例如:在各个国家开设的孔子学院向外输出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在孔子学院学习并研究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英语媒体可以与孔子学院合作,举办线上线下活动,为国内外受众架设沟通的桥梁。

6.讲好主旋律故事

英语媒体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讲好主旋律故事,比如聚焦浦东开发开放、上海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和大飞机、高铁等重大项目从无到有的光辉历程,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通过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将我们身边更多可视可听可感的成就传播给国际上更广大的人群。

三、结语

中国要海纳百川,广泛接受一切先进的世界文化,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良好形象。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英语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英语媒体要不断改革创新,汇聚更多资源力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努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我国英语媒体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尊重文化差异、重视专业队伍建设、培养工作人员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建立并完善现代化英语媒体平台和运作机制、建立跨媒体合作机制、不断开拓市场、积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努力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从而增强我国英语媒体的跨文化传播能力,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中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跨文化受众英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