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冷能回收及梯级利用研究进展

2022-04-07 06:23
制冷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冷库制冷剂气化

李 俊 陈 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上海 201620)

2019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贸易量达到3.58亿吨,2020年达到3.6亿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的影响,贸易量数据的小幅增长体现了全球LNG市场的韧性和灵活性[1]。在标准大气压下,气态天然气的液化温度约为-162 ℃,用储罐运输LNG可以解决全球天然气储量的不平等分布和远距离运输问题。LNG不同液化方式的能耗在700~850 kW·h/kg之间[2],因此天然气的液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LNG温度从-162 ℃升至25 ℃时,会释放约830 kJ/kg的冷能[3],然而目前大多数LNG再气化终端都将冷能释放至海水或空气中,造成了冷能的巨大浪费。因此研究人员提出大量的冷能利用方法,包括空气分离[4]、低温发电[5]、海水淡化[6]、低温CO2捕获[7]、低温冷库[8]等。

1 LNG冷能利用特点

LNG的储存温度为T1,T1与环境温度T0之间存在巨大温差,当LNG从T1升至T0时,两点之间的焓差即为LNG释放的冷量[9]。图1所示为不同气化压力下LNG冷能释放规律。

图1 不同气化压力下LNG冷能释放规律

由图1可知,压力为1.0~4.5 MPa时,在LNG的液相显热阶段,温度上升较快,直至泡点温度;在潜热换热阶段,LNG发生相变,吸收大量潜热,但温度变化不显著,此阶段LNG为气液共存状态;在气相显热阶段,NG温度会显著升高,直至管网或用户所需温度。由7 MPa和8 MPa的LNG气化曲线可知,两相潜热段退化,仅剩液相显热段和气相显热段。

2 LNG冷能利用方式

LNG从-162 ℃至常温这一温度范围内,温位越低,冷能品位越高,低温价值越大。将LNG冷能在不同温位下利用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1所示为LNG冷能可利用工艺与温度分布。

表1 LNG冷能利用工艺与温度分布

2.1 低温冷能发电

LNG冷能低温发电技术较为成熟,应用广泛,主要利用LNG冷能降低循环工艺的冷凝温度[10]。LNG冷能低温发电的循环形式包括:直接膨胀、低温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布雷顿循环、卡琳娜循环、联合法、结合燃气轮机循环等6种循环方式[11]。LNG冷能直接膨胀发电如图2所示,流程简单、成本较低,但LNG冷能利用效率很低,因此一般与其他循环相结合,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

图2 LNG冷能直接膨胀发电流程图

图3所示为LNG冷能低温朗肯循环发电流程图,工质依次经过压缩、蒸发、膨胀和冷凝来发电,该工艺流程简单且效率较高,因此被广泛使用。

图3 LNG冷能用于低温朗肯发电工艺流程图

杨红昌[12]研究了LNG冷能二级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发现气化压力为3 MPa时,LNG温度区间在-92.23~-43.52 ℃。李佳星[13]设计了一个LNG冷能用于两级循环发电系统,第一级为朗肯循环,第二级为卡琳娜循环。朗肯循环中LNG温度利用范围为-162~-101.46 ℃,卡琳娜循环中LNG温度利用范围为-101.46~-15 ℃。Sun Zhixin等[14]研究了利用LNG冷能的三种不同ORC配置的优化,即单级ORC、并联两级ORC和级联两级ORC。优化结果表明,并联两级ORC更适合于较低的热源温度,而级联两级ORC对较高的热源温度有较好的效果。

表2 工质优选结果[12]

例如若热源为25 ℃的海水,冷凝温度为-80 ℃,则R170、R23可作为循环工质。王德鹏等[15]使用甲烷、乙烯、丙烷组成的混合制冷剂,LNG用于发电的冷能使用范围为-150~-26.53 ℃。

章润远[16]设计了LNG冷能利用发电装置,工质为丙烷,模拟计算得出LNG温度用于发电使用范围约为-150~-50 ℃。黄思嘉等[17]对燃气电厂LNG一体化冷能发电系统进行参数研究,计算发现此工况下LNG出口温度为-31.8 ℃。曾丽瑶[18]对LNG冷能低温发电进行研究,工质分别为丁烷、乙烷、丙烷时,对应LNG经过换热器出口温度为32、-62、-29 ℃。

布雷顿循环发电工艺、卡琳娜循环发电工艺和低温朗肯发电工艺流程类似。布雷顿循环工质不发生相变,不需要利用相变过程进行冷能吸收。卡琳娜循环的工质通常为氨水溶液,但氨具有毒性,在卡琳娜循环中使用氨水溶液来回收LNG冷能非常危险,且不环保[19]。因此寻找代替卡琳娜循环中氨水溶液的混合工质是LNG冷能用于卡琳娜循环发电的关键。刘燕妮等[20]用乙烯-丙烷作为混合工质,该LNG冷能卡琳娜循环发电流程的可用能利用率为25.3%。联合法发电工艺联合了直接膨胀和有机朗肯循环法。A. Franco等[21]在直接膨胀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多级涡轮机LNG直接膨胀装置,可以使LNG的产量接近160 kJ/kg以上。结合燃气轮机循环是利用LNG冷能来冷却燃气轮机循环的涡轮废气,使用LNG进行进气冷却和中间冷却也可以提高联合动力循环的热效率。Zhang Guoqiang等[22]提出一种利用LNG冷能的新型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该循环功率输出比常规进气冷却系统提高2.47%。

2.2 空气分离过程

图4 LNG冷能空分流程图

表3 LNG冷能用于空分工艺温度使用范围

2.3 海水淡化工艺

海水淡化是另一个需要大量能量的过程,利用LNG冷能可以减少系统的动力输入,主要方法有冷冻法和水合物法。冷冻法包括制冷剂直接接触法、制冷剂间接冷冻法、流化床式冷冻法等。LNG冷能制冷剂直接接触法的流程如图5所示,预冷后的海水与制冷剂在结晶器中直接换热。

图5 LNG冷能直接接触法海水淡化流程图

LNG冷能间接冷冻法海水淡化如图6所示,原料海水与低温的淡水和浓海水先进行一次换热降温,然后进入结晶器中与LNG换热后的二次制冷剂进行间接换热。

图6 LNG冷能间接冷冻法海水淡化流程图

黄美斌等[36]对比了制冷剂是否相变的LNG冷能间接冷冻法海水淡化流程,结果表明:制冷剂没有发生相变,虽然流程简单,但所需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大;制冷剂发生相变,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小,但流程复杂。对于冷冻法海水淡化而言,冷源的选择是关键问题。表4所示为常见制冷剂的物理性质。

表4 常见制冷剂的物理性质[37]

碳氢化合物如乙烷、丙烷、乙烯、丙烯等和烷烃类化合物如R600、R1270等均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且有毒不安全,不适合作为载冷剂。R717、R134a、R407A等的凝固点相对LNG的温度而言较高,不适合于LNG进行换热。R12、R22等属于单工质氟利昂,会对臭氧层造成严重的破坏,不利于保护环境。R410A的凝固点为-155 ℃,与LNG气化温度接近,沸点与-20 ℃接近,且无毒不会爆炸,是较为理想的工质。

LNG冷能用于流化床式海水淡化冷冻法的流程如图7所示,孙靖等[38]提出一种流化床式海水淡化流程,该工艺的载冷剂为乙二醇水溶液,-150 ℃的LNG与乙二醇水溶液换热后的出口温度为-10 ℃。

图7 LNG冷能流化床式海水淡化流程图

2.4 低温CO2捕获

中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44]。在碳峰值和碳中性指标的指导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传统的低温CO2捕获需要外部制冷循环来冷却和压缩CO2至2.5~3.0 MPa,然后通过液化工艺实现液化,需要大量的功率消耗。如果发电厂使用LNG冷能将液化装置的运行压力降至约0.9 MPa,将LNG再气化过程与CO2捕获过程相结合可以显著节约能源[45]。CO2的液化温度约为-70 ℃,LNG冷能用于低温CO2捕获通常与发电相结合,如图8所示。

图8 LNG冷能用于有机朗肯循环与CO2捕集工艺

表5 LNG冷能用于低温CO2捕获工艺温度使用范围

2.5 低温冷库

靠近LNG码头的港口区存在大量的低温冷库,而LNG在再气化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大量的冷能,因此将LNG冷能用于低温冷库可以减少冷库运行过程中消耗的大量电力。各冷库温度分布不同,冷却物冷藏间(高温冷藏库)温度在0~5 ℃,冷却库(中温冷藏库)温度在-15~-4 ℃,冻结物冷藏间(低温冷藏库)温度在-28~-15 ℃,冻结间(超低温冷藏库)温度在-50~-23 ℃。杜琳琳等[55]采用R410A作为制冷剂,设计LNG冷能用于总容量为1.5×104t的冷库工艺,-150 ℃的LNG高品位冷能经过一次利用后温度升至-70 ℃,在冷库中与R401A制冷剂蒸气进行换热。黄美斌等[56]以R23作为中间制冷剂,根据R23是否发生相变提出了两种LNG用于低温冷库的工艺。图9所示为无相变的冷库流程图,制冷剂无相变流程是指制冷剂与LNG换热后依次通过各冷库去释放冷能,该流程中各冷库采用串联模式。

图9 LNG冷能制冷剂无相变的冷库流程图

制冷剂有相变流程是由于制冷剂在各冷库的蒸发温度均不同,对应的蒸发压力也不同,若依旧采用各冷库串联流程会导致压力控制不均衡,因此考虑并联流程,如图10所示,即把各冷库的换热器并行在一起,通过泵将与LNG逐级换热后的制冷剂液化,输送至各冷库。

图10 LNG冷能制冷剂有相变的冷库流程图

由于各冷库温度差异较大,因此可以选择不同的冷库制冷剂。表6所示为LNG冷能用于低温冷库工艺的制冷剂和温度使用范围。

表6 LNG冷能用于低温冷库工艺的制冷剂和温度范围

3 LNG冷能梯级利用

表7 LNG冷能梯级利用工艺温度使用范围

LNG冷能利用主要是根据温度变化而定,提高LNG冷能温位使用范围的精确度可以增强冷能利用效率,将LNG冷能利用划分为4个温度段,约为-162~-100 ℃,-100~-70 ℃,-70~0 ℃,0~40 ℃。对于不同的气化站LNG冷能梯级利用方式不同,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和可利用资源。对于大型气化站,LNG冷能利用第一级为空气分离或液化空气,LNG出口温度约为-100 ℃;第二级为发电、液态CO2制取或制干冰,CO2的液化温度为-70 ℃,干冰的生成温度为-78.5 ℃;第三级用于冷库、海水淡化;第四级用于空调系统或者供给管网用户。同时空气分离产生的液氧可以转化为臭氧用于污水处理,液氮可用于冷冻食品、橡胶粉碎、低温干燥。对于中小型气化站,空气分离设备复杂,且中小型气化站气化压力和所需能量小,因此空分不适用于中小型气化站。第一级为发电、液态CO2制取或制干冰,第二级用于冷库、海水淡化,第三级用于空调系统。对于大型远洋LNG船舶,第一级为发电或船用消防液体CO2制取,第二级用于冷库、海水淡化,第三级用于空调系统。许多LNG动力船或运输船白天不需要连续供大量的电能,因此LNG冷能梯级利用可以结合储能技术,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冷能,在非用电高峰时储存冷能,以平衡能源需求。

4 结论

本文主要将LNG冷能利用的研究分为LNG冷能单元利用和LNG冷能梯级利用,基于“高能高用、低能低用、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使用原则,研究了LNG冷能用于各工艺的温度区间,以合理实现LNG冷量的梯级分配。但就LNG冷能梯级利用的研究现状而言,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深入研究,主要包括:

1)创新性研究。在LNG冷能梯级利用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持续性供能,因此可以将LNG冷能利用与储能技术相结合。He Tianbiao等[74]提出了LNG冷能用于液态空气储能、ORC和直接冷却的梯级利用,即液态空气储能回收低温范围内的大部分LNG冷能、ORC在中温范围内回收LNG冷能和液态空气冷能和直接冷却回收高温范围的冷能。J.Park等[75]提出一种将LNG冷能与液态空气储能耦合的新型电力系统,该工艺有两种运行模式,即能量储存模式和能量释放模式。在能量储存模式下,工艺无需电力消耗来满足相对较高的电力需求,LNG冷能通过液态丙烷回收和储存。而在能量释放模式下,工艺同时使用LNG和液态丙烷的冷能,有效地将可用冷能增加一倍,并增强工艺灵活性。

2)可行性和经济性分析。在LNG冷能梯级利用工艺方面,可以增加对前期设备成本、设备选型及设备优化等工程造价、安全性、净发电量、GWP等分析视角。

3)模拟研究和现场实验相结合。一方面,大多数LNG冷能的研究和参数结果均由模拟软件得出,过于理想化,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很多的设备和系统的误差;另一方面,现场实验因为设备流程过多、场地及资金限制等问题也难以展开。因此需要将模拟研究和现场实验相结合,既考虑实际误差,也可以降低现场实验的难度。

猜你喜欢
冷库制冷剂气化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新型旋风除尘器在秸秆热解气化设备上的应用
大型冷库建设发展趋势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LNG空温式气化器传热性能预测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蚂蚁
基于环境问题下新型环保制冷剂的比较
汽车空调R1234yf制冷系统概览
绿色机电维修技术•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