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乳乳饼发酵菌种筛选及工艺优化

2022-04-08 05:06曾庆坤谢耀峰
中国乳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乳清菌株原料

但 霞,曾庆坤*,谢耀峰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

2 广西水牛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1

0 引言

乳饼(Dairy Cake)是路南撒尼族地区的一种传统乳制品,以香醇的风味和良好的可烹饪性而广受欢迎。乳饼是一种典型的加热酸凝鲜干酪,目前乳饼大多采用传统作坊式生产,加工工艺没有标准化;乳饼生产用的酸水,多为凭经验自然生成,因此,存在微生物组成复杂,可能导致污染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而酸水质量直接影响到乳饼的产量、色泽、风味以及成型,没有标准化的酸水使乳饼生产很难走向工业化、规模化[1~5]。因此,筛选发酵菌株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乳饼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广西奶水牛存栏量4.42 万头,是我国水牛存栏第一的省份,水牛奶资源丰富,产量2.76 万吨,位居全国首位[6],但水牛奶深加工技术较为缺乏,产品形式及种类较为单一。因此,发展新型水牛乳加工技术,丰富水牛乳产品种类,对我区水牛产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利用云南乳饼的加工工艺,筛选优良的乳清发酵菌株,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牛乳乳饼的生产工艺,为乳清巴氏杀菌后接种鼠李糖乳杆菌RSF1,37 ℃发酵至乳清pH3.6停止;原料乳标准化,预热至90 ℃,随后降温至70 ℃,分两次添加发酵乳清,保温凝乳4 min,过滤入模压制2 h后放入4 ℃冷藏,所制得乳饼得率最高可得32.500%,质地细腻,奶香浓郁,可烹饪性强。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生水牛乳:广西水牛研究所种蓄场。

试验菌株:水牛乳乳清自然发酵分得乳酸菌18 株。

试验试剂:MRS肉汤培养基,MRS琼脂培养基,广州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游离脂肪酸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石油醚,乙醚,无水乙醇,盐酸,三氯乙酸,邻苯二甲醛等试剂,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设备:FOSS120乳成分检测仪,FOSS8400蛋白检测分析仪,丹麦 福斯集团公司,TMS-Pro质构仪,美国FTC公司,ME204E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公司,Galaxy 170s恒温培养箱,德国艾本德公司,UV-800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Thermo D-37520冷冻离心机,美国赛默飞科技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发酵菌株筛选

将乳酸菌活化,用MRS肉汤37 ℃培养24 h,至生长对数期,传代3 次,离心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按体积5.000%(v/v)接种巴氏灭菌乳清,37 ℃发酵48 h,检测发酵液pH值、游离脂肪酸浓度和蛋白水解度,游离脂肪酸采用试剂盒方法检测。

蛋白水解度(DH)检测方法:称取2 g乳饼样品与10 mL三氯乙酸溶液(75.000%)混合,3 000 r/min,4 ℃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用0.45 μm滤膜过滤,取30 μL滤液与1 mL邻苯二甲醛混合,在室温下保存2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34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DH表示游离NH3基团在340 nm处的测量吸光度。

1.2.2 乳饼工艺单因素试验

乳饼样品的制备:新鲜牛奶,加热75 ℃以上,添加发酵酸乳清(占牛奶15.000%~25.000%),搅拌,保温凝乳(75~80 ℃,5 min),形成凝乳颗粒,过滤,压制成型。

(1)原料奶不同蛋白脂肪比

分别调配蛋白脂肪百分比为0.55:1、0.6:1、0.65:1、0.7:1 的4 个比例的鲜水牛乳,用相同的乳饼工艺制作乳饼,测各比例得率。

(2)不同凝乳温度

分别以65 ℃、70 ℃、75 ℃、80 ℃、85 ℃、90 ℃作为乳饼凝乳温度,测定不同温度对乳饼得率及质构的影响。

(3)不同乳清添加次数

取用相同量的乳清,设置1 次、2 次、3 次乳清添加,每次添加后搅拌均匀并保温凝乳2 min,观察不同乳清添加次数对乳饼得率的影响。

(4)不同预热温度

对比不同预热温度对乳饼得率的影响。

(5)不同乳清pH值

设置3 个梯度pH值3.30、3.60、3.90,观察不同乳清pH值对乳饼得率,乳清添加量等因素的影响。

(6)不同加水量

设置原料乳不加水、10.000%、20.000%(w/w)3 个梯度加水情况,观察乳饼得率。

1.2.3 乳饼工艺正交试验

设置凝乳温度,预热情况,乳清pH值,乳清添加次数,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具体试验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设计

1.2.4 乳饼理化指标

水分质量分数根据《GB 500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常压干燥法测定。蛋白质根据《GB/T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N×6.38)测定。脂肪根据《GB 500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测定。乳饼得率= 鲜乳饼质量/原料奶质×100%。

乳饼质构测定:TPA质构仪,感应元件50.0 N,形变量25.000%,下降速度60 mm/s,最小作用力0.1 N,每个样品取样3 次,测3 次,取平均值。

1.2.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0处理,Origin 2018 作图,正交计算采用Minitable 17.0设计并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清发酵菌株筛选

菌株发酵乳清结果如表2所示。乳饼制作过程主要靠酸化的乳清在高温条件下絮凝牛乳中的蛋白,因此,菌株的产酸能力需要较强,从表2可以看出菌株RSF1、PY7、D3发酵液pH值较低,相同发酵条件下,3 个菌株产酸能力更强,比较符合要求。游离脂肪酸和水解蛋白浓度则可以表明菌株水解蛋白和脂肪的能力,而脂肪酸和氨基酸是风味的主要来源[7~9],因此,选择分解脂肪蛋白能力强的菌株可以为发酵乳清带来更多风味,更有利于乳饼风味的形成。从游离脂肪酸和蛋白水解度数据来看,菌株PY7均低于RSF1,菌株D3蛋白水解度略高于RSF1,但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低于RSF1,综合数据来看,菌株RSF1产酸快,且分解蛋白脂肪能力较强,符合试验目的,所以选择该菌株作为乳清发酵菌株。

表2 不同菌株乳清发酵液检测结果

2.2 乳饼制作单因素试验

如图1A所示,经过不同蛋白脂肪比制作乳饼可知,相同加工条件下原料乳蛋白∶脂肪=0.65时乳饼得率最高,0.70比例次之,0.55最低。这说明蛋白越少,乳饼的得率越少,因此,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将蛋白脂肪的百分含量比调整为0.65更有利于生产。

从不同的凝乳温度试验(图1B)可以看出,凝乳温度随着从65 ℃到90 ℃越来越高,凝乳时所需的乳清越来越少;65 ℃时保温凝乳,所需要酸乳清的质量占原料乳的40.000%左右,70 ℃时即下降至24.000%,至90 ℃凝乳时,只需约14.500%,这是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磷酸钙释放H+而降低pH值,温度越高酸度降低越明显[10~12]。乳饼得率则在70 ℃时达到最高,75~90 ℃则随温度的升高迅速降低至22.000%左右,Fox等研究发现,70~75 ℃时乳清蛋白中的β-Lg蛋白结构展开,更容易与酪蛋白结合,且αs-CN和β-CN的解聚量在70 ℃左右达到最高;当加热温度高于70 ℃,蛋白解聚量与加热温度呈负相关[13,14],与试验中70~75 ℃样品得率较高的结论相吻合。而陶亮等[2]的试验中乳饼最高得率凝乳温度为80 ℃,这可能是水牛乳原料、工艺等多方面的差异因素造成。从咀嚼力看,凝乳温度越高,咀嚼力越大,凝乳温度越高,蛋白絮凝结构越致密,硬度越高;而乳饼硬度较高时磨牙感强烈,食用感不佳,相对而言咀嚼力小的样品口感更好。

图1 乳饼单因素试验对乳饼得率的影响

原料乳预热后得率增加(图1C),这说明延长高温蒸煮时间更有利于此种条件下奶中更多蛋白的酸凝,酪蛋白是热稳定性蛋白,而乳清蛋白为热敏感性蛋白,易热变性,变性的乳清蛋白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凝聚物,加热导致变性乳清蛋白与酪蛋白胶束表面蛋白结合,改变其胶束表面毛发状结构,使胶束内部疏水性基团和Ca2+敏感蛋白暴露出来,进而发生强烈凝聚趋势,且跟容易与Ca2+发生络合[15],所以在酸作用前,预热加速了乳清蛋白的变性,使其更容易析出,但这是否是乳饼得率增加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从图1D可以看出,随乳清pH值的增加,乳饼得率相应增加,研究发现乳清蛋白中热稳定性随pH值增加而降低[16],因此,在高pH值中乳清蛋白更容易变性析出。试验中pH值3.30的乳清得率明显低于pH值3.60和3.90样品,但pH值3.90的乳清需要添加的量较多,不利于节能生产。传统工艺中,原料乳直接在锅中加热,当原料乳固形物含量过高时容易出现糊锅现象,所以在加热水牛奶或羊奶时往往会加水稀释,李昌盛等[17]还对加水量进行了对比发现将原料乳稀释2 倍最佳。本试验采用隔水加热的模式,杜绝了糊锅的现象,且经过试验发现(图1E)不加水生产乳饼得率反而高,且加水后原料体积增加,对生产能源及饮用水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不同的乳清添加次数所需要的乳清量也不同,图1F试验中1 次添加凝乳所需要的乳清最多,而2 次和3 次则相差不明显,但3 次添加的乳饼得率较高。

2.3 乳饼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表3数据可知,2号处理的得率最高,可达32.500%,高于文献记载得率[2],对乳饼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乳清的pH>原料乳预热>凝乳温度>乳清添加次数,其最优工艺为A1B2C2D2;因此在发酵乳清时要严格控制乳清pH值。原料乳预热情况对乳饼得率影响也较为显著,对比9 个样品的预热情况来看,在70 ℃凝乳时(样品1~3)未预热样品得率只有25.5%,而预热后样品均在30%以上;高温凝乳样品(样品4~9)预热对得率的影响大大降低,但得率均高于1号未预热70 ℃凝乳样品,说明加热对增加乳饼得率有较大的作用,虽然文献中表面高温会使乳清蛋白变性析出[10,15],但针对本研究的乳饼还需要进一步对蛋白成分检测进行验证。凝乳温度对乳饼得率的影响较弱,说明试验设置的温度梯度范围过小,但前期试验表面,温度过低会导致乳清的添加量大大增加,且未预热的原料乳在低于70 ℃时凝乳对乳饼后续的可烹饪性有较大影响,因此,综合各个因素选择70~90 ℃的温度区间。

从乳饼咀嚼力的计算结果来看(表3),对乳饼咀嚼力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凝乳温度>乳清的pH>乳清添加次数>原料乳预热,最优工艺为A1B3C1D2;乳清pH值在3.6和3.8试验样品结果不显著,但高pH值会加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乳清量,从而造成能源及水的浪费;而较低的pH值则会延长乳清的发酵时间,占用发酵罐及消耗能量,或者需要加大接种量,因此需要对比具体的能源消耗以确定最优pH值。

表3 乳饼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表4数据可知乳饼蛋白脂肪含量、咀嚼力、硬度均与得率呈负相关,水分含量与得率呈正相关,即水分含量越大,蛋白脂肪含量越低,乳饼咀嚼力和硬度越低;弹力3,4号处理较高,而7,8,9号样品较低,说明凝乳温度高,乳饼弹力有所减弱,但总体样品间弹力差异不明显;黏性则随凝乳温度的升高而升高,70℃时黏性1.24~1.87,90℃时升高至3.64,说明温度越高,乳饼结构越致密。

表4 乳饼样品理化及质构检测结果

2.4 验证试验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选取两种最优工艺进行放大验证,结果如表5所示,A1B2C2D2工艺所制得样品(1,2号)得率均在30%以上,明显高于A1B3C1D2工艺样品(3,4号),且在生产中,得率高的产品咀嚼力也相对较低,口感较佳,因此主要的判别指标为产品得率,故乳饼最优工艺为A1B2C2D2。

表5 验证试验

3 结论

经过一系列试验表明,影响乳饼得率和咀嚼力的主要因素是乳清pH值及凝乳温度。温度越高,乳饼咀嚼力越大,因此,低温凝乳所制乳饼口感更佳;乳清pH值越低则乳饼得率越低,但过高的pH值则会导致乳清添加量大大增加,会增加生产用水和耗能。通过正交试验表明,乳饼的较大得率,低咀嚼力生产工艺为:原料乳提前预热至90 ℃,随后降温至70 ℃,分两次添加乳清并保温凝乳,随后过滤,在模具中压制成型,其得率可达32.500%。

猜你喜欢
乳清菌株原料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分析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毛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选育*
乳清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国家标准公布
国际运动营养品
乳清蛋白的营养作用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香菇耐高温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