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研究

2022-04-08 06:07白昱桓史传奇于少鹏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植物区系白鱼种数

白昱桓,史传奇,许 楠,于少鹏,宋 娇,张 志,3*

(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哈尔滨学院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3.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0 引言

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鱼屯北部,处于道外区松花江南岸的湿地,呈狭长分布,距离哈尔滨市中心25.0 km,交通便利。东靠蜚克图河,与宾县糖坊镇一河之隔,南与永源镇接壤,西与民主乡毗邻,北至松花江南岸,与呼兰区腰堡乡隔江相望。总面积125.9 hm2,湿地率为90.4%。哈尔滨白鱼泡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该湿地公园中,分布着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湖漫滩等湿地类型,为温带内陆典型的湖泊—沼泽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在维系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植物是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1],本研究于2017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对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野生种子植物资源调查,调查结果可为该湿地公园科学合理地开展湿地保护管理、湿地修复提供基础数据,为维护其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

1 调查方法

2017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于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内,参照《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技术指南》[1],根据植被分布类型和面积设置样线和样方。调查共选取3 条样线,分别位于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样线长度均不小于200 m,沿样线记录植物种类。样方调查共设置30 个样方,其中灌丛群落样方8 个,每两个样方间距不小于30.0 m,样方长宽均为5.0 m;草本植物群落样方22 个,每两个样方间距不小于100.0 m,样方长宽均为1.0 m。

2 调查结果

2.1 野生种子植物组成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内共记录野生种子植物47 科137 属223 种(含2 亚种及2变种)均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134 种1 亚种及1 变种,单子叶植物85 种1 亚种及1 变种。如表1所示,禾本科包含的种数最多,为28 属43 种,属、种数分别占总属、种数的近1/5;其次为菊科,包含20 属32 种,属、种数分别占总属、种数的近15%;莎草科只包含4 属,但种数有20 种。所包含种数大于5 种的科为9 科,共包含83 属,占总属数的60.59%,共包含146 种,占总种数的65.47%,说明该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组成相对集中。

表1 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大于5 种的科

所记录的223 种野生种子植物中,包含4 种木本植物,其中榆树(Ulmuspumila)为乔木,松江柳(Salixsungkianica)、三 蕊 柳(S.triandra) 和 筐 柳(S.linearistipularis)为灌木,其余219 种为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136 种,如全叶马兰(Asterpekinensis)、蒌蒿(Artemisiaselengensis)、夏至草(Lagopsissupina)等;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83 种,如野西瓜苗(Hibiscustrionum)、毛马 唐(Digitaria ciliaris var.chrysoblephara)、盒 子 草(Actinostemmatenerum)等。草质藤本植物19 种,如葎草(Humulusscandens)、萝藦(Metaplexisjaponica)、山野豌豆(Viciaamoena)等;水生草本植物11 种,如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荇菜(Nymphoidespeltata)、眼子菜(Potamogetondistinctus)等。发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调查期间未发现外来入侵植物。

2.2 种的区系划分

依据《中国东北部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2],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223 种野生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4 类型和16 变型(表2)。其中属于温带分布成分的有156 种,占该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总种数的69.96%,其中,北温带分布29 种,如水葱(Schoenoplectustabernaemontani)、葶苈(Drabanemorosa)、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等,旧世界温带分布33 种,如砂引草(Tournefortiasibirica)、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等,中国—日本分布25 种,如野蓟(Cirsiummaackii)、翼果薹草(Carexneurocarpa)、箭头蓼(Polygonum sagittatum)等,温带亚洲分布22 种,如大籽蒿(Artemisiasieversiana)、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等,反映出该湿地公园内野生种子植物组成的温带属性。同时,亚寒带—寒带(27 种)和热带(17 种)性质种类也有一定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上具有相对复杂性,但特有程度低,没有地方特有种或狭域特有种。

表2 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种的区系划分

2.3 种子植物经济价值

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着许多可供食用、饲用、药用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参考《中国植物志》[3]对该湿地公园种子植物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

2.3.1 食用植物。本次调查共发现可食用植物35 种,包括野菜、淀粉植物、蜜源植物及油料植物。如荠(Capsella bursa-pastoris)、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的嫩叶,薤白(Allium macrostemon)的鳞茎;菱属(Trapa)植物的果实富含可食用淀粉;菊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植物可提供蜜源;独行菜、葶苈种子富含油脂,种类虽不多,但在湿地公园内分布广泛,储量大。

2.3.2 饲用植物。饲用植物有50 余种,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植物。如紫苜蓿(Medicagosativa)、草 木 犀(Melilotusofficinalis) 蛋 白 质 含 量 高,稗(Leymuschinensis)、拂子茅(Calamagrostisepigeios)、荆三棱(Bolboschoenusyagara)等可食性纤维含量高,是大型家畜的优良饲料,金鱼藻、浮萍(Lemnaminor)可作为家禽饲料。

2.3.3 纤维植物。湿地公园内共发现20 种纤维植物,芦 苇(Phragmitesaustralis)、香 蒲(Typhaorientalis)的纤维品质极好,可用于造纸、编织、做工艺品;狭叶荨麻(Urticaangustifolia)、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茎皮可用于作纺织原料;萝藦茎皮纤维坚韧,可做人造棉;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及柳属植物的枝条可做扫帚、编筐。

2.3.4 药用植物。湿地公园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调查共发现81 种,占总种数的36.33%。如蓝堇草(Leptopyrumfumarioides)可治疗心血管疾病,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和伤寒;活血丹(Glechomalongituba)全草或茎叶入药,外敷可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内服可治伤风咳嗽、流感、吐血等症。萝藦的全株可药用,其果可治劳伤、虚弱、咳嗽等症,其根可治跌打、蛇咬、疔疮等症,其茎、叶可治疗小儿疳积、疔肿等症,其种毛可用于止血,而其乳汁可除瘊子。

2.3.5 观赏植物。湿地公园内野生种子植物中,可供观赏的种类较少。在科普宣教区和合理利用区,栽培20 余种观赏植物资源,如梣叶槭(Acer negundo)、梓(Catalpa ovat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等乔木,木质藤本山葡萄(Vitis amurensis)、五叶地锦(Parthe nocissus quinquefolia),还有紫丁香(Syringa oblata)、辽东水蜡树(Ligustrum obtusifolium subsp.suave)、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红瑞木(Cornus alba)、铺地柏(Juniperus procumbens)等灌木。除此之外,湿地公园内还栽种了10 余种可供观赏的草本花卉,如秋英(Cosmos bipinnata)、万寿菊(Tagetes erecta)、玉簪(Hosta plantaginea)等,亦有莲(Nelumbonucifera)可供观赏,使湿地公园更加多姿多彩。栽培观赏植物对野生种子植物无威胁。

3 结论与讨论

哈尔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内有野生种子植物223 种,均为被子植物,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总数[4]的12.98%,占哈尔滨湿地植物总数[5]的56.17%。野生种子植物资源与同位于哈尔滨市的呼兰河口区域湿地[6]、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7]相接近。

植物区系划分可为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8]。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在种水平上表现为温带性质,植物区系组成上相对复杂,但特有性程度低,反映出该湿地公园植物区系特征与中国东北植物区系[9]、东北地区湿地野生种子植物区系[10]相吻合。

保护湿地植物资源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13],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可为其保护管理、合理利用、科学修复提供理论依据[14-16]。因此,在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内定期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具有必要性。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内有部分农田,且周围有大面积的农田,施用化肥、农药经冲刷淋溶作用对湿地公园水体、土壤环境极易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湿地植物多样性降低,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退耕还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17],可有效提升湿地水体、土壤环境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18-19]。因此,建议协同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和农户,在湿地公园范围内开展退耕还湿与植被修复,以提高植物资源多样性,更好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猜你喜欢
植物区系白鱼种数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①
云南归来话珍肴——油煎鱇浪白鱼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区系形成原因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用药整合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绝句(二首)
高黎贡山南段与邻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期刊分类种数、印数、总印张、总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