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在医学英语文献写作中的语用分析及教学研究

2022-04-08 04:12李晓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情态学术

李晓丽

模糊语在医学英语文献写作中的语用分析及教学研究

李晓丽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依据Salager-Meyer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标准,探讨学术论文中各部分模糊语的形式和语用功能,有效提高学生模糊语的使用意识,提升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

模糊限制语;医学论文写作;学术意识;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学源于“模糊集”的概念,Lakoff将模糊概念引入语言学,提出模糊限制语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还包括短语层面[1]。Fraser B将言语行为理论及礼貌原则与模糊语的研究相结合,明确了模糊语的语用功能[2]。模糊语的研究从语法、语义到语用,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的语用交际,明确肯定了模糊限制语在交际中不可忽视的功能。研究表明模糊限制语中认识型情态动词may和might出现的频率与文本类型存在相关性,非文学作品中的比例较高[3]。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深入,学术文献中模糊语的使用引起学者的关注。在医学英语文献写作教学中,增强学习者对于模糊限制语的语用意识,有助于提高论文的撰写质量,实现高效的学术交流。

一、模糊语的分类及在医学学术英语论文中的应用

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模糊语进行分类。本研究采用Salager-Meyer的定义和分类标准,探讨医学英语文献中各类模糊限制语在语篇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特点,以期发现其使用规律,更好地指导医学英语文献的写作及教学。Salager-Meyer认为,模糊限制语在定义上包括三个维度的概念:为了让表述更加模糊,减少论断对作者的威胁;反映了作者对于其成果的谦虚态度,同时避免自己本人的直接参与;由于作者主观上不愿意或者客观上不能精确量化而采用的语言策略。Salager- Meyer将模糊限制语分为5类:(1)缓和型:所有表示可能性的情态动词(不包括表示能力的情态动词)及半助动词和认识性动词;(2)变动型:表示数量、程度、频率和时间;(3)表达作者直接参与型:表示作者个人直接参与及怀疑和不确定性;(4)增强情感型:表明作者对某些观点的评论性词,包含作者明确的态度;(5)复合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糊限制语同时出现[4]。

文献研究发现,Salager-Meyer在其结果及讨论部分所列出的例句中,将“表示可能性的情态动词+ be done”同样视为复合型模糊限制语,如this can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在一些研究中,被动语态采用客观的和无生命的现象作为主语,被划定为模糊语。本研究中仅将被动语态与表示可能性的情态动词结合使用的形式视为复合型模糊限制语,不包括单独使用的被动语态。

学术论文是学者最常使用的一种篇章类型,学术观点的建构不仅需要客观呈现研究数据,更需要合理表达作者立场[5]。从人际交际意义角度出发,论文作者通过权衡论述使其适应和满足多重读者的期待,打开对话的空间从而避免冲突。模糊限制语(如to my knowledge)可以改变语言的模糊程度,其功能不仅仅使表达变得模糊,也使语言表述更加精确礼貌,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交际效果恰到好处。模糊语言的使用折射出人类在探索科学世界时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和主观人文属性[6]。一旦论文中的论述出现偏差,可使其免受或少受批评,从而保护作者免受苛责和批评。模糊语对于构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共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7],同时提高学术表达的准确性,实现非必要精确和不能精确的表达。

本研究从万方医学网外文医学期刊中随机选出20篇医学学术论文作为语料来源,且选取学术论文的结构框架均为RP(Research Paper)类型的IMRAD格式,该结构包括Introduction, Method, Result和Discussion四个部分。根据学术论文的宏观结构,即由资料性真理的综述、事实性真理的描述、阐释性真理的提出等组成[8],基于所选取的语料,分别讨论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在各部分的使用特征。

1. 资料性真理的综述

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在引言中,作者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其研究的学术背景,同时明确作者本人的研究方向。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概括和综述,为自己的研究发掘立足点和空间。作者在该部分使用模糊语的原因,一是作者进行文献综述时,或受限于查阅资料的范围,或解读文献可能存在偏差和不准确,为了更准确地传达自己对文献的理解,同时避免武断和刻板;二是本着学术交流的初衷,委婉指出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和空缺,为了避免生硬而采用模糊语策略。该部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模糊限制语有两类:缓和型和变动型模糊语。如:

(1)Our own experience with such techniquesthat these modelsgenerate highly reproducible individualized models of patients with these diseases.

(2)Notably, this response occurred in a patient with breast cancer and a complex insertion/substitution, which,, has not been observed previously.

例句(1)作者使用认识性动词indicate的肯定形式来综述之前的相关研究,实则告知读者,该论述有据可查,而不是凭空捏造。例句(2)通过使用表达作者直接参与型模糊语to our knowledge,表明自己所做的论断并非绝对真理,可能存在局限性,从而留给读者提出质疑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2. 事实性真理的描述

学术论文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的部分。主要用于对于研究过程和步骤的客观描述,通过该方法所得出的实验室或临床等数据结果,以及对结果有限的阐释。为了尽可能实现学术的客观性,被动语态和名词性主语在该部分出现频率较高,这两种形式存在共同点,即以无生命的客观事实作为主语,将读者的关注点转移至无生命的客观现象,模糊论文作者与结论间的直接联系,减弱作者对自身论断的真实性承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者的作用。本研究中仅仅将“表示可能性的情态动词+ be done”结构列为复合型模糊限制语,不包括单独存在的被动语态。

在进行定性研究时发现,与Salager-Meyer的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医学英语学术文献在呈现研究数据和结果时,作者并非较多借助于变动型(approximators)模糊语,而是尽可能使用精确的数字及表述,用于介绍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较少出现模糊或者不确定的表达,如果出现变动型模糊语,形式上多采用表示数量的副词(adverbs of quantity),如quite、fewer、higher等。对于研究过程中的实验结果、实验条件、研究对象等均倾向于使用精确的描述,使用变动型模糊语表示数量大多是因为该数据与研究步骤不相关或者不需要精确表达。除了变动型模糊语,使用模糊语较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对结果的解读和阐释。如:

(3)The rate of ovarian conservation was 6.9% and ovarian conservationwith survival,that …

(4)...That hadthan ten corresponding reads. All cells that had200 genes with non-zero universal molecular identifier counts…

例句(3)中,使用被动语态和表达情感的副词构成了复合型模糊语。例句(4)在表达不确定的数量时,作者使用了变动型模糊语fewer,at least来实现不需精确或无法精确的研究数据的表达目的。在事实性真理的描述部分,经常使用的模糊语形式为增强情感型和复合型模糊语。

3. 阐释性真理的提出

论文的讨论和结论部分。本部分作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新见解,主观性强。作者需要对研究结果和数据做出主观的解读,学术交流的特殊性同时要求语言表述的委婉性和可接受度,为了实现双重的目的,作者借助模糊语的语言策略,既表现出委婉和礼貌,又彰显学术交流的严谨性,帮助构建学者身份。本部分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最高,出现频率较高的两种模糊语类型为缓和型和复合型模糊语。如:

(5)Our own experience with such techniquesthat these modelsto generate...

(6)…the incidence of pouch carcinomabe low.

除了复合型模糊语may be used to外,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出现频率也较高,例句(5)(6)中都使用了认识性动词indicate、seem和表示可能的情态动词may。

二、模糊语在医学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教学实践

目前,部分高校的英语写作主要着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医学英语论文写作能力欠缺,即使是英文词汇及语法水平较高的二语学习者仍存在不能正确合理使用模糊语的问题[9]。在影响学术写作能力的诸多因素中,除中英思维模式的差异等共性问题之外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医学论文写作固有的格式框架及语言运用规则,加强模糊语的写作训练和教学指导,对于提高医学英语写作的严谨性和规范化至关重要。

1. 提升医学生学术英语写作中模糊语的使用意识

医学学术英语写作不仅体现了英语写作本身的过程,同时也属于应用型写作,具有学术交流的现实目的。研究结果的客观存在与解读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许多研究结论在推广之前都可能受到质疑,使用模糊语可以为读者和学术交流提供顺畅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体裁分析理论(Genre Analysis)可以应用于写作教学中,通过对学术论文样本即代表性的范文进行分析,将学术文章的结构依据IMRAD结构进行划分,观摩标准格式的学术论文,对其中典型的词类、短语、句式等进行分类归纳,帮助学生实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了解论文各部分的写作目的,通过写作——自我修改——教师反馈——学生重写等环节帮助学生感受缓和论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术意识。如:

学生原文:Even though body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pulse is still normal.(尽管体温升高了,但脉搏有时是正常的)

修改版:Even though body temperature rises, sometimes the pulse may be normal.

原文中,学生在表达该含义的时候,直接采用了非黑即白的语言,并没有完全表达出“有时”所传达的不确定性。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将“有时”理解为“可能正常或不正常”,因此采用“may”来缓和论断的绝对性。

2. 掌握学术写作中模糊语的使用语境

在学术写作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存在词义混淆的问题,汉语对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不容忽视。学术写作尤其讲究用词的准确性,模糊语既可以让词义变得更加模糊,也可以让表述变得更加精确。通过summary writing、literature review、discussion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模糊语动词的细微含义,从而构建学术思维。

在了解如时态、句型、词组等语言策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学术论文中引言和讨论部分中较多使用报告性动词的写作特点,该类动词用来转述和解读研究结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辨析不同报告动词的异同,如show、demonstrate与suggest、indicate等,辨析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特点,归纳总结和英汉互译能帮助学生明确其使用价值。同时辅助进行医学文献的翻译练习,汉英互译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认识性动词的用法,体会动词的使用技巧,从而避免用词过于武断。如:

学生原文:Diagnostic imaging is very important, such as X-rays, ultrasound, CT scans, or MRI, but sometimes we can also use radioisotopes to see certain organs or regions in the body.(影像技术在诊断中很重要,如X线、超声、CT或核磁共振,有时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来直观地看到身体内部特定的器官和区域。)

修改版:Diagnostic imaging using X-rays, ultrasound, CT scans, or MRIbe essential, and radioisotopesvisualize certain organs or regions in the body.

这是一个汉英翻译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在学生的原始译文中,看到“但”就直接译为“but”,违背了原文中的“对影像技术价值的肯定”。“也”同样直译“also”。修改版使用“may”实现了对于影像技术价值的肯定,同时采用了包含被动语态的双重模糊语“can be used to”,既实现了无灵主语的特征,又能保证客观性和模糊性。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写作教学方式多样,同时辅以阅读输入和翻译训练,宏观结构与微观表达相结合,归纳和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学术意识和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教学中灵活使用如paraphrasing、summary、presentation、group discussion等,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因此英汉互译、回译练习(backward translation)、要素提炼、撰写提纲、外教批改等都可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依托医学院的特色,将临床科研实验与外语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真实的医学实验场景和数据,实施任务型教学,撰写英语学术报告,帮助学生认识模糊语的形式和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如就中文医学期刊中的某一部分(综述部分或结果讨论部分),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加强summarization或translation的练习,或进行英文医学期刊中的段落翻译和回译练习,对照学生的版本和本族语者的版本,引导学生理解模糊语的具体使用语境。

研究发现,中外学者模糊语的使用数量和频次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具体的模糊语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10]。有学者通过对比总结国际和国内期刊作者在英文摘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类模糊限制语,英语学术论文中词块文本使用总量和典型高频词块具有学科差异[11]。可见模糊语常用表达形式在医学英语学术论文中使用频率甚高,具有特异性,可视为学术文章的表达范式。医学院学生有意识地收集stock phrases,并应用于写作实践中,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术写作能力。

[1] Lakoff. G H.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 1972, 8(1): 183-228.

[2] Fraser B. Conversational Mitigation[J]. Journal of Prag- matics, 1980, 4(4): 341-350.

[3] 赵秋荣,梁茂成.认识型情态动词may和might汉译强度变化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3,34(6):96-99.

[4] Salager-Meyer, F. Hedges and textu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in medical English written discourse[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4, 13(2): 149-171.

[5] 王晶晶,姜峰.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立场建构研究[J].外语界,2019,43(3):23-31.

[6] 李亮,范武邱.模糊语视角下的医学术语[J].中国科技翻译, 2018,31(3):9-11.

[7] 黄露,韩金龙.模糊语对学术语篇中共识的构建作用[J].外语学刊,2021,45(4):34-38.

[8] 黄小苹.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篇语用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4):85-88.

[9] 王晶晶,吕中舌.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模糊限制语研究[J].外语教学,2016,37(5):52-56.

[10] 高莉,孙明磊.中外医学论文讨论部分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4): 120-127.

[11] 陈庆斌.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作者立场标记的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21,45(2):41-47.

A Study on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Teaching of Hedges in Medical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LI Xiao-li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Sanquan College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3, China)

In terms of the five categories of hedges proposed by Salager-Meyer,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forms of hedges in various parts of academic paper are explored to strengthen students’ awareness of hedges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writing academic papers.

hedges; medical academic writing; academic consciousness; pragmatic function

G642.0

A

1009-9115(2022)05-0143-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5.027

2022-01-04

2022-07-03

李晓丽(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英语翻译与教学。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情态学术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