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

2022-04-09 15:56后商
北京纪事 2022年4期
关键词:妇女

后商

去年冬天,“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出,这是该展览第一次出现在北京。该展览在武汉、成都、上海等不同城市呈现。据介绍,展览的大部分展品都是2010年以来收集来的展品。

如果问一个普通人,今天的女性是什么?大概都会从潮流时装、仪容气质、起居日常、教育常识、爱情婚姻等方面回答。自然每个女性都不同,但塑造女性的这些方面都有一个可以延伸和表述的标尺和范畴。比如女性化妆品在百余年内有一个具体可知的变化,盛放这些化妆品的箱奁、盒子也是如此,而这些变化又凸显了女性使用化妆品的方式,对待化妆品的态度,理解化妆品的意识有时代的变异和取舍。换言之,从晚清女性到当代女性的变化,不仅是身体、日常的变化,更是意识和精神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位晚清女性和一位当代女性虽有相似的脸颊,然而镶嵌在这枚脸颊上的种种则大不相同,比如神情、仪态、家庭、自我意识,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就是晚清时期,主流的女性服装有严格规定。这些规定背后是一整套的冠服制度,比如女朝服要有朝冠、朝袍、朝裙、朝褂、朝珠、朝靴。在清朝服装制式的发展中,最早满汉有别,清中期后,满汉逐渐交融,比如汉族女子所穿上衣除对襟款式外,逐渐采用大襟右衽为主要款式,衣身变得长大,下摆近膝。这里涉及的襟、衽、摆等不只是衣服的结构,而主要是清朝冠服制度的一部分。对后人来说,这些晚清女性服装色彩艳丽、装饰华美,可谓荣耀之至,完全不同于今日时装的素白典雅。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双色金缂丝对襟女褂、绿缎五彩绣花卉氅衣、青色缂丝八团仙鹤花蝶纹吉服褂、粉色纳纱绣花氅衣。

这些规定有很多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基于服装的象征。比如衣作绣,锦为缘,不仅代指材料用印、绘、绣等不同加工,边缘使用厚重的织锦,还象征着自然、阴阳等概念。这些自然、阴阳概念,如瑞鹊、雉鸡、流云、牡丹、山石等等,将自然风光化入人们的日常,起到了富有张力的烘托和比拟作用。这些富有寓意的纹样和服装,如今仍然会给我们接近自然和祥瑞的感受。正是这些鲜活的感受沟通了今天的我们和古人的关系,而这也佐证了古人的情感、法则与我们有相通之处。

粉彩耕织图瓷板

另一种经典的解释是,这些服饰纹样是道德规训的产物。《周礼》《礼记》等儒家典籍都曾对服装做出了系统的规定。如《礼记·玉藻》规定,“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皆朱锦也。童子不裘不帛,不屦絇,无缌服。”此外,历代儒家典籍和行政律令也都详细阐明了这些规定的具体缘由,且大都与人的德行和操守联系在一起。

这些儒家伦理大而化之就是三纲五常。这些三纲五常还经常出现在古代的生活场景中,主要有栋梁窗户、家具餐具等处。这些儒家伦理还经常衍化成故事图,被花草装饰团簇在中央,比如这件金漆木雕“仁义礼智信”构件。而红色缎绣吹箫引凤图门帘则再现了《列仙传》中“吹箫引凤”这一典故,典故凝聚了萧史、弄玉的爱情佳话。于是乎,门帘也就寓意着乘龙快婿、吹箫引凤,并进而引申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景。

从今天的女性视角出发,我们在展览上会看到,这些儒家伦理对女性构成了极大的束缚。典型如贞操观,如《列女传》就有《贞顺传》16人,可见“贞顺”与“母仪”“贤明”“仁智”“节义”“辩通”等品格齐相并列。此类贞节的法礼,限制了女性的爱情、生命,变相维护了男性的尊严,宗族的殊荣,我们可以在“张思九妻陈氏奉旨立旌表节孝牌坊木挂匾”见其一斑。

除了贞操观,另一个畸形的产物就是裹小脚了。裹小脚也起源于宋,清朝尤其兴盛。为了缠出三寸金莲般的足,人们还会使用裹脚凳。裹脚凳半身高,上有手摇轱辘和柄,下有储存矾粉、针线的抽屉。缠足时,脚搁置在裹脚凳上,裹脚布由轱辘抽出并裹在脚上。长年累月,女性的脚向内弯折,脚心脱离地面,身体的重量悉数由脚趾和脚跟承受。伴随小脚而来的还有莲鞋、绣样、爽足粉、洗脚大会等。像社会分三六九等一样,小脚也分成了不同的莲,比如四照莲、锦边莲、钗头莲、单叶莲等等,而最高等的香莲要符合肥与软秀的标准。

以裹小脚为例。这些侮辱女性、淡漠女性权益的不合理规则的消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常常是内因外因加成的结果,宏观来讲就是中国和世界的交汇,微观来讲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碰撞,或者说女性和人的谋和。历史来看,男性和西方反对缠足,鼓励天足、素足的声音最为人注目,比如贾伸、龚自珍、林乐知(Young J. Allen)。更有将其上溯到车若水的《脚气集》,“受无限之苦,纏得小束,不知何用?”自然到了晚清,裹小脚受尽讨伐,小脚一时间成为被贬低和仇恨的所在,而天足则成了常理。1930年代,灵犀将不缠足的公文、故事和歌谣编辑成《采菲录》,此时不缠足已成定局。高彦颐,(Dorothy Ko)以为,透过特殊的语汇,天足运动传布了一种启蒙知识域:此一知识域的基础,乃是建立在对于个体体内循环、社会身体流动,以及地球表面交通均能通畅运行的信念。就像这样,它引进了一种强调视觉性的全球意识、一种建筑在强健体魄的国族主义,以及一种观照性别平等的社会视野。

旗袍一览

晚清时期的艺术作品仍延续着古代妇女的主题,比如养蚕、织布、教子。如《教子图》四条屏,母子和谐,母亲看护着孩子点爆竹、骑竹马、擎莲叶。又如四幅粉彩耕织图瓷板,以风俗画的面貌,普及农业知识、劝课农桑。然而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的展开,随着一大批有识之士的汇通、探索,新的潮流、意识、方法开始涌入。当然历史并非线性发展的,它往往是螺旋式上升的,如维新的失败使得刚有苗头的女学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但总体来说,不过几十年光景,中国妇女就彻变了。

这惊人的变化,连张爱玲都大为感叹。我们在展览上看到,在大约1920年前,中国还没有时装,当时的服装领圈很低,外穿大袄,套着中袄、小袄,其间还点缀着大观园般的七镶七滚,大抵只有“世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能领略。但不久后,风云俱起,人人争当先锋,其表现在衣服上就是产生了诸如元宝领、喇叭管袖子、长袍、紧身背心、四分之三袖、嵌纽等服装或样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装的变化大致是不断做减法,回归身体。减法有两层含义,其一,减去镶边等等,而与其一并减去的还有肥大的衣形;其二,减去人伦意义,尽可能保留衣服的实用价值和身体属性。借用古字,大概可以称之为,去礼复人。比如20世纪20年代,女子袍服再度流行,但装饰比清代大大减少,腰身收减,等等。如今很多场合我们都能看到民国女装的余绪,其中主要是曲线长旗袍和衣裙式服装。只不过我们对民国女装尤其是旗袍的热爱,少了一份历史的厚重。而正如张爱玲所料想的,女装的变化不可谓蔚为壮观。《服制条例》颁布后,女装的革新更是有着惊人的历史文化深度。有两个明显的例子,一个是各大报刊杂志纷纷开设服装专栏,一个是主打摩登佳丽的月份牌。

除女装外,变化较大的还有婚姻。关于婚姻自由的诉求可以追溯到晚清,如《女子世界》《复报》所刊的歌曲,如“震旦女士自由花”(张肇桐)所撰的《自由结婚》。在“创新婚礼”“文明结婚”的社会氛围下,后来才有了民国爱情、被法律认可的民国婚姻、改造自基督教的婚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邰秀英争取婚姻自由》等等现代婚姻模式。

在贤妻良母、女国民、新女性、女战士这一系列递进的变化中,女报的贡献非常大。这在展览上可见一斑。早期较著名的有《京话报》《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天义报》《神州女报》《女报》《妇女时报》《妇女评论》《劳动与妇女》《新妇女》《现代妇女》《妇女》《妇女生活》《妇女知识》《妇女呼声》《女声》《妇女月刊》。而在此之前,关于妇女权益的传播也主要依赖于报纸,当时的新媒体。

女报都有一个指导性的方案,比如《中国新女界杂志》以推广“女子国民”为要务。《女子世界》则认为女子是国民之母,“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天义报》更是撰写了一份简章,“破除国界、种界,实行世界主义;/抵抗世界一切之强权;/颠覆一切现近之人治;/实行共产制度;/实行男女绝对之平等。”在《中国妇女》创刊号上,毛泽东曾写下热情洋溢的题词: 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然而历数中国女性的变化,教育一事最为人所称道。1844年,亚尔德西(Miss Mary Ann Aldersey)在宁波开设了中国第一所女学堂。1898年,中国第一所中国人投资兴办的女学堂经正女塾(中国女学堂)开馆授课。到了1907年《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颁布,女性教育正式走向了历史舞台。同年全国有22个省份,总共已有428个女校、15496名学生和1501位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且还有100多位女性在日本留学。方君笄在1903年就如此肯定道,“几千年来,中国妇女丧失了权利[……]她们完全依赖于其他人[……]中国的妇女无法获得权利,因为她们无法获得教育;因为她们无法获得教育,所以她们没有权利。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维护妇女的权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推动妇女的教育。”

以杨先知为例。楊先知1936年从安徽省教育厅短期小学教员师资训练班结业,后加入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培训团,后在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的第八保育院担任教师,1944年进入国立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后受聘于四维学校、南京市游府西街国民学校。杨先知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女性接受教育、投身社会的缩影。而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女子蚕业学校校歌中窥见这一点:五千余年兮进化人群,育蚕始祖溯西陵。女子蚕业学校成,振兴实业之先声。利权外溢兮国民困,优胜劣汰在竞争。衣被苍生,组织交明,我曹责任非轻。

近现代中国历史不乏女性书写的传奇。秋瑾高唱《勉女权歌》,“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何香凝也发表《敬告我同胞姐妹》,高歌女性权益和女性责任,“每个人对国家的兴亡都有职责。很显然这是男人们的责任,但是难道妇女不是人吗?她们也能够和男人们一样耳闻目睹,也是血肉之躯,和男性一样能够体会那些感受。”我们可以在何香凝的菊花图中看到这些观念的继承。而邓颖超、杨之华自不必提,杨之华在解放初期就提出让女工有56天产假。从罗曼蒂克到革命,再到启蒙运动,女性参与者、实践者,甚至领导者,一直都是近现代历史上的一片闪光之处。

“最早的‘在路上’故事是塞万提斯的骑士故事和约翰·班扬的讽喻故事,这些真的只是故事的故事,大概是为真理做出的滑稽又辛酸的尝试,而这就是我们重新出发,面对世界的最大的缘由。”

《 菊花图》, 何香凝

猜你喜欢
妇女
韩国妇女:反对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如何提升妇女获得感——陕西妇联持续深化改革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当代妇女的工作
那时的妇女哪有地位啊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