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文明,从娃娃抓起

2022-04-09 15:56
北京纪事 2022年4期
关键词:常青藤环境友好街道

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2015年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团队成员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机构确立了“建设儿童友好、环境友好、睦邻友好”的三好社区的愿景,以自然启蒙、社区实践和生态公民为方式推动小手拉大手的社区环境友好建设。2012年成立的“小木屋成长营”自然教育项目以及2014年成立的“在成长生活馆”社区项目是机构的两大核心業务。

目前已经在北京、安徽、青岛、西安等省市的70多个社区开展服务,为自然教育项目提供了落地社区的平台。一方面,自然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儿童和家庭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社区环境;另一方面,也希望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孩子能够进一步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形成亲自然的思维模式,从而在社区里践行环境友好的行为,参与环境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据统计,2021年全年,累计服务社区儿童40余万人次,举办公益项目40余个,并与5个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常青藤”一直积极倡导社区环保行动的核心,分别在东城、西城、石景山区、通州区等十几个社区开展过专题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深切体会到以儿童参与和儿童倡导的方式,带动家庭以及社区居民进行环境保护的行为改变,是行之有效的社区解决方案。

“中关村街道绿色生活创建暨绿色文明实践系列活动”项目,以中关村村史馆和众享荟为基地,赋予新的功能“新时代绿色文明实践所”,作为社区宣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科普基地。同时在毗邻的室外空间营建“绿色文明户外实践所”,既满足了实践活动的需求,又为社区创造了优质的绿色空间。

自2020年7月起,常青藤机构在街道基层政府的配合下,3个月内通过20余次“中关村绿色生活创建暨绿色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实现三大板块、五个主题,打造“12+N”的体验模式,社区志愿者自己动手、共同创造,并持续更新,从无到有共同建造了一个低成本、低维护、可持续的小微生态花园。花园引入了各种生命力顽强且能够改善土质的乡土植物,并营建了昆虫屋、蚯蚓塔等设施,从小花园开始,以期提升该地区的动植物多样性。项目以此为示例,推及到更广泛的街道范围内。

该项目自开办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约20场绿色生活实践活动,分别建立有社区居民、周边企业、大中小学校志愿者团队约500人;引入国际专家资源围绕街道环境改善建言献策,并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与更广泛的社区居民参与互动;项目得到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委员会宣传推介,组织海淀区各街镇责任规划师到场参观并学习项目模式;强调儿童与青少年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创新了“社区-学校-绿色实践所三方共建”的环境教育共建模式。已有多所小学、初中、高中参与到活动中,并建立了持续的合作参与机制;与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带入到项目之中,基于社区衍生开展更多前沿性的研究。

该项目的主要特色基于以下几方面:

实践活动不只局限于居民志愿者,还有大量的街道工作人员、规划师、设计师、建造师、工程技术员、园艺师、活动策划师、探索教育师参与其中,为社区居民绿色生活方式搭建纽带与桥梁。

项目采用城市微更新理念,通过低成本、低技术、可持续的方式打造全系统的生态景观。通过20余场绿色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挖掘社区治理的内生力,在培育社区居民文明健康、绿色生态生活方式的同时,以点带面修复社区的生态系统。

在新基建与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下,借助移动设备和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任务与线下自然环境的交互,带领参与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感受真实的自然环境,让参与者与环境实景互动、参与者之间基于环境问题产生交流,让环境教育、自然体验能够以更加有趣的方式惠及更多的人群。

实践活动得到了多名国际专家的献智献策,并将作为社区儿童与青少年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优秀案例,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进行展示。

(海淀区文明办)

猜你喜欢
常青藤环境友好街道
热闹的街道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风之谷之战
热闹的街道
风之谷之战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
街道等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