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学生阅读品质”的教师文本深度解读技巧探究

2022-04-11 00:38陈超
科学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解读文本自主深度

陈超

摘要:笔者结合自己解读文本经验,对如何自主深度解读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分“深度解读文本特色与地位”、“深度解读文本细节与空白”、“深度解读文本文化内涵”三步,从文字到言语形式再到文化层面,不断深入探寻自主深度解读文本曲折小径,寻找花团锦簇深处的“禅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

关键词:自主;深度; 解读文本

教师深入文本解读的核心是明确文本解读要“读”什么。依据语文教育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任务。语言元素是文本深度解读的“命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1]所以,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解读文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密码。

一、深度解读文本特色与地位

每位作者有自己的写作特色,每篇文章有特定的意义与特色。因此,教材中每篇文章的教学应该有其他入选文章不可替代的意义与地位。每篇课文无非是例子,但也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只有把握文本特色与其在教材中的独特地位,才能深度解读。

1、把握文本特色,为课堂保鲜

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其作者所赋予的文本意义是既定的。对具有不同文化底色的读者来说,所能够认知和理解的意义却是参差不齐,形态万千的,也就是说读到什么算什么,这可以称作原生态阅读,是完全自主,没有任何强加元素的阅读,是读者进行自我认知和精神建构的一种需求。

教师必须在原生态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每篇文章的特色并作为教学内容,才能体现这篇文章在教材中的价值与地位。教师还要不断寻找文本解读的新角度,这样每节课才有新鲜感,学生才不会产生审美疲劳。以《大雁归来》为例分析如何解读文本的特色。

从文体入手。《大雁归来》是科学文艺作品,文章的特色是怎样用文学手段说明科学知识。

从课后题入手。课后练习一“说说作者对于大雁坐了哪些描写?”课后练习二“仔细体会下面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两道题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是细腻描写大雁,语句中饱含作者深情。

从文本内容侧重点入手,典型的科学文艺作品应该以介绍知识为重,《大雁归来》却用大量篇幅描写大雁,语句中饱含作者深情,明显轻知识重情感。

从文本线索入手。文章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作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鳞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鸣叫由衷喜爱,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深情。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课堂上师生应解读本文作者怎样让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的语言密码。有的文章还可以从作家经历、作品的风格入手解读文本特色。

2、把握编者意图,为评价护航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选入教材时,编者会依据教学的目标和意义的来确定文本出现的顺序和呈现方式,编者赋予文本自己的主观意义。教师在备课中,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再结合编者赋予文本教学意义,思考如何利用这一文本让学生获得什么。教师可以借助单元导读与课后题读出编者的意图,还原作者所赋予的文本意义,以达到深度解读的目的。《大雁归来》编者的意图何在?作者在单元导读中指出:“本单元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可见,解读环保意识的表达形式是编者的意图,教学这单元要突出不同文章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同时,树立环保意识。”编者单元目标除了透露文本特色之外,还是每节课三维目标的制定的依据。课后练习一“说说作者对于大雁做了哪些描写,作者在大雁的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通常编者在练习一引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此题也不例外。我认为编者在这题突出本文知识性,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课后练习二“仔细体会下面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出文本的抒情性。可见,教学要突出本文的知识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至于文体知识,本文文体特点不是很突出,可以点到为止,只要学生明白本文是科学文艺作品,知识性与文艺性相结合的特点即可。如果很好的解决课后题,这点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深度解读文本细节与空白

当原有的文学阅读之美,被越来越粗率和浮浅的阅读风气所破坏,所遮盖,古老而纯正的文学阅读传统,甚至有可能“失传”的时候,教师用文本深读来做着擦拭、修复、重建和呼唤的努力很有必要性。帮助学生养成深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是当代教师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文学专业的眼光去面对不同的文本,做到细致入微、精准地感受、领悟、理解和欣赏细节,想象空白,让文字鲜活起来。

1、揣摩文字温度,印证特色

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赞成文本细读应从“咬文嚼字”开始。 从最基本和最琐碎的修辞、断句、词义、名物、语境、语感、韵致和叙述式等细微处入手,印证文章的特色。

如《安塞腰鼓》的写作特色是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教师可选用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重点段落印证雄奇的诗意美。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用词: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等词言简义丰,给人想象的空间,具有诗意美。作者选用这些雄奇的意象营造雄奇的画面,抒发强烈赞美之情。

句式:大量运用短句,长短句交错,稍作改变,犹如一首诗。同时大量的短句与急促鼓点相吻合,抒发强烈赞美之情。

修辞:运用排比、比喻、反复,写出鼓點变化多样,气势磅礴,抒发强烈赞美之情,突出雄奇的诗意美。

标点:用“分号”而不用“句号”突出短时间里急促、鼓点变化,有利于突出雄奇美。全文用大量叹号抒发强烈赞美之情突出雄奇的诗意美。

教师应逐段如此细读,品读、悟读,把文学文本“放到显微镜之下”。面对学生的阅读时才会运筹帷幄,有效引领。朱熹所说的“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 教师深度研究思考文本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养成沉浸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揣摩文字的温度与深度的阅读习惯。

2、于无疑处质疑,读出个性

深度解读需要教师具有智慧和敏锐的目光。于细微处甚至是无疑处发现文本中隐含的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对我们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文本具有窥斑而知豹的作用。才能品读出文本的深意,解读出他人所忽略的意味来。文本所有的创作空白即作者“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都可成为我们深度解读的抓手。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开头写道:“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作者写作时已是清初,为何回忆“崇祯”年间的事?作者仅是为了点明时间吗?有人从“崇祯”二字读出作者的深层的“痴”——故国之思。有人认为只是点明时间。孰是孰非难有定论,这正是文学永恒的魅力所在。

作者在为人物或事件选择时间或空间元素时,常常匠心独运。这些元素不仅对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作品主题的表达还有一定的暗示意义,可谓意蕴丰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批判性阅读、反思性阅读的理念,正是因为教师有了深度解读的意识,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反思性阅读、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学生。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确实,我们在解读文本时,需要有质疑意识,哪怕前人对某个问题早有定论。也许,就在我们有意无意地咂摸中,就能咂出一番新意和深意来。深度的解读,不可忽视这种在无疑处质疑、在咂摸中品味的个性化解读。

3、合理联想想象,再现情境

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形象与情感,因其思维的深刻性与灵动性给学生阅读带来了困难。要突破这一难点,可以从细节人手,借助联想与想象,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中把握形象与情感。

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这样的句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字”是这样注释的:“雁字”,指鸿雁飞行的队形,有时像“一”字,有时像“人”字。

如果我们抓住“雁字”这一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就会发现,这个看似无疑之处,其中却蕴含着许多值得玩味的东西。女词人为什么写的是“雁字”,而不是“雁子”呢?从字面上讲,“雁子”指的就是大雁,而“雁字”,不仅有大雁的意思,而且告诉我们大雁飞行时的姿态(“一”字形或“人”字形),其意义要比“雁子”更加丰富。在李清照的这首词中,“雁字”到底是“一”字形还是“人”字形呢?联系大雁飞行时的状态以及词人所要表达的心情看,这里的“雁字”应该以“人”字为宜。“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以这样解释:“月光洒满小楼,大雁飞回来了,可是亲爱的你——我的‘归人,现在何处呢?”一种深切的相思和孤寂便深藏在这“雁字”之中。如果我们不能对“雁字”这个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进行深层解读,便难以读出女词人对丈夫的热切思念以及思而不见、欢会无期的悲叹和哀怨!

文字是生硬的,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触摸文字的温度,让生硬的文字变成画面,再现情境。教师破解阅读难点时,可以采取还原语境的方式,充分利用上下文探查作者写作或故事演绎的时间、场合、心态等。将文字背后的东西充分地挖掘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字背后的形象与情感,以生成“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王先霈在《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耐人寻味地说:“高明的作家善于用词句激发读者多样的联想,高明的读者善于用自己的联想补充,丰富文本的意蕴。”[2]

三、深度解读文本文化内涵

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如是说:“所谓阅读经典,就是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3]如何在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情操呢?

1、捕捉敏感词汇,直入文本心脏

高明的教师善于细读捕捉“敏感”词汇,打通深度解读文本文化内涵之路。柳宗元究竟想以《小石潭记》表露自己的何种心志呢?这是简单的“乐”与“忧”吗?这能以柳宗元被贬谪的际遇来模糊地阐释他的这种复杂的心绪吗?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一文中解不开的心结是什么?柳宗元为什么与山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離呢?柳宗元在历史上何以有如此之高的称誉呢?

细读文本,柳宗元无意或是有意地在文中触及了小石潭环境的特点——“清”。 清幽的小石潭,对于赏玩山水的文人来说是一方绝佳的去处,可柳宗元竟然认为“过清”。 于是,文本解读的“还原”理论提醒我们,这是一处文本教学的突破口。所谓文本“还原”,即“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深层分析的层次。”

环境的“清”,原是清幽、清冷之意,可是柳宗元身处如此清幽的环境竟然认为“过清”了,这是被常人忽视的矛盾所在。显然“清”字架起景与情的桥梁,是直入文本心脏的最快捷的通道。“清”字更是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奥秘的文本核心字眼。文言文的教学必须遵循“由言到文”的原则,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当披文入情,挖掘语言背后丰富的人文思想。

2、联系作家作品,贴心贴肺交流

要突破文本解读中的难点,善于从知人论世人手,联系作者身世背景和文本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柳宗元内心究竟快乐还是不快乐?文本细读的原理要求教师阐释教材时“在上下文的关联中,在文本的情景语境中,在文本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去追寻合理的解释。”其实,我们只须把《小石潭记》置于“永州八记”的整体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关照,就会自然地发现柳宗元在“永州八记”的大部分散文中都有意地提及永州山水之“幽”,很明显这既指永州自然山水之幽,也是柳宗元内心之孤寂的外显。这种理解是比较深刻的。有材料为证: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唐祚难振兴,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

可见,“快乐”是暂时的表象的,他的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凄凉、忧伤、孤独。“清”字,既指潭水的清澈,环境的清幽,更是作者内心的凄清!

深度解读一定要和作者这个活生生的“人”进行贴心贴肺的交流,联系特定的写作心境,再现真实的思想感情。仕宦出处、师友渊源、个性特征、审美旨趣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本的意义指向。因此深度解读绝非仅仅依据作者身世经历,作简单的概念化的贴标签式的知人论世。

四、结语

深度解读似乎是主观的,但这个主观是有限的主观,深度而不过度,是我们解读文本务必遵循的原则。清代词学家谭献在《复堂词录》中曾提出“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心何必不然”。这种比较开放的阐释思路赋予了读者理解作品时可以超越作者意义的权利,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但一千个哈姆莱特还是哈姆莱特,他不能是麦克白、李尔王。这就要求我们深度解读文本时,尊重作者的同时尊重文本客观。尊重作者原意而不囿于作者束缚,重构文本意义而不背离文本客观,从文字到言语形式再到文化层面,不断深入探寻自主深度解读文本曲折小径,寻找花团锦簇深处的“禅房”。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

[3]钱理群:《中学语文》[J].湖北大学,2007.10

[4]余秋雨:《文化苦旅》[M].知识出版社,1992(4)

猜你喜欢
解读文本自主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切入感知,学生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解读文本“五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