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营造幼儿劳动教育优质氛围

2022-04-12 10:50李文萍吕小芳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园本劳动特色

李文萍 吕小芳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快速提升的阶段,具有好奇性强、可塑性高的特点,也是接受劳动教育的黄金时期。在传统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们往往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不注重营造教育氛围,造成幼儿劳动热情的逐渐消退和劳动意识的停滞。所以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必须注重优质氛围的打造,在潜移默化、益趣结合的环境中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创造的意识,引导幼儿通过劳动和创造,体会播种希望、收获果实的快乐。

劳动氛围的营造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活力之基础、动力之来源。幼儿园只有立足地域、立足园本,整合各种资源,将劳动教育活动与系统的、持久的、长效的劳动文化氛围相结合,才能真正构建起具有地域特色,符合育人理念,有利于幼儿受到启示的劳动文化环境。

传统的劳动教育往往因受幼儿园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的制约,课程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劳动特色课程开发和建设受到影响,未能有效发挥优势资源的教育价值,特别是幼儿园独有的地域资源优势。

幼儿园在开展劳动特色课程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关注课程资源的生活化,挖掘幼儿园周边有教育价值的劳动文化。例如:围绕“农耕文化”开发园本课程,将农耕文化和实践体验融入教学。同时,聘请当地种植和养殖能手作为“讲师”,依托区域资源,合理安排实践活动,采取班级轮流、地块到组等形式,让幼儿体验动植物的养殖管理。另一方面,注重将劳动教育与美育、体育、智育、德育相结合,引导幼儿在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把劳动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劳动教育形式的创新发展。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围绕劳动活动进行创意绘画,不仅丰富了美术创作的内容,而且使幼兒对劳动内涵的体验也越来越有“厚度”。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区域活动相结合开展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感受劳动、鉴赏劳动、表达劳动、创造劳动的能力,也使幼儿获得了更加具体深刻的劳动体验。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组织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育人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环。劳动教育作为侧重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其有效开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中,特别需要注重发挥好特色劳动教育活动的载体功能,让幼儿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手脑并用的探索中切实实现“知与行”的合二为一,防止劳动教育演变成远离实践的“纸上谈兵”。

例如,结合幼儿园的环保教育,我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净美我的家”主题教育活动,教师积极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来到日常生活的民居、街道中共同参与环境卫生大治理活动,带领幼儿沿着居民点、小区内部道路拾捡垃圾、清除杂物,美化公共场所环境。与此同时,教师还鼓励幼儿主动承担家务,既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让幼儿体会到清洁工的辛苦劳动,树立了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具有劳动特色的幼儿园环境,能够使幼儿时刻感受到浓厚的劳动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教育。一方面,我园围绕劳动教育积极开展硬件资源建设,建立独具特色的林果园、蔬菜种植体验基地和独立开放的劳动体验区、职业体验区等,为开展劳动体验活动提供场所,大力营造“劳动在身边”的幼儿园环境;另一方面,我园积极发动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各种劳动工具,并为每个工具配上说明和使用方法,将其作为幼儿园劳动教育环境的无声教材,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通过这些特定的劳动工具感受劳动氛围的熏陶,激发幼儿爱生活、爱劳动的兴趣。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不应局限于教会幼儿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而要更加注重树立幼儿的劳动品质。我园立足园本实际,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深入挖掘地域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劳动教育资源,借助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让幼儿在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中感受劳动文化、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为实现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郭凯云)

猜你喜欢
园本劳动特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