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写作改革趋势与应对策略

2022-04-12 09:13徐燕飞
科学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辨性作文情境

徐燕飞

摘要:以浙江省高職考写作测试题为例,归纳其发展走向,探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中等职业学校思辨性写作的可行之路。学生通过有限课堂学习和无限课外涉猎为抓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断发展思辨能力,促成其思维的深度发展和有力提升。

关键词:思辨性写作单招单考;中职语文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落地,浙江省单招单考思辨性写作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有必要通过梳理其发展历程,估测其未来走向,在日常教学和高考复习中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切实满足中职育人和高职校选拔人才的需求。

一、浙江省单招单考卷写作测试历程概述

本文选择的测试样本,为2017年——2021年浙江省单招单考卷(高职考)。之所

以从2017年开始,是因为2017年之前的历年高职考写作测试题类型相同,基本接轨省内中考,文体介于议论文和记叙文之间,多有夹叙夹议,从2017年开始,变化较大,基本是一年一个样。

浙江省2017年高职考试题材料

连日来,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网络上持续刷屏,阅读点击量轻松越过10万。该文作者范雨素是北京的一名普通外来务工者,来自湖南农村,今年44岁。初中毕业的她,在《我是范雨素》这篇自传体散文中,用平静温和却有力量的文字,记录了十几年里自己和家人的故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一个被范雨素打动的人,都在她的生活流中看到了自己。” 在采访中,范雨素表示她并没想过靠文字改变生活,写作只是为了想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过“有事做、有希望、能爱人”的生活。

范雨素提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点爱好和追求,给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使平凡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2018年高职考试题材料

某工匠学校基于培养一流工匠的目标,拟定了《匠人须知30条》,对学员在进入作业场所前预先要做到的事做了规定,比如:

1.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2.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3.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4.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5.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

……

有人认为,这些规定都很实在,对于培养一流工匠很有价值。

有人认为,这些规定太琐碎。培养一流工匠,最要紧的是培养一流技能。

2019年高职考试题材料

材料一:一位科研人员投身于国家科研项目历时22年,默默无闻坚守在科研第一线,与团队一起迈过重重难关,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让中国拥有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望远镜。

赫材料二:一名90后女孩曾到20余所山区小学支教,她还走访了30多个偏远土家苗寨,组织、参与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她热心于公益事业,向社会传递了温暖。

材料三:一个小伙子靠着勤奋和韧劲,历时13年,练成了“一刀准”砌砖技艺,最多一天能砌4000多块砖。30岁,他就成为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总冠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20年高职考考题材料

最近,某公司CEO(首席执行官)参加了一个学习班,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要做自我介绍,每个人一分钟。

这么短的时间能说啥?大部分学员介绍的无非是姓名、职业、特长之类的。

但是有一位学员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

他说,我研究了你们每一个人,谁,那年你在那个城市的时候,我也在那个城市;谁,你在干什么的时候,我就在你隔壁那个楼;谁,我们共同认识谁…

最后说到该CEO时,这位学员说,不认识你,但我是你公司××App的重度用户,我还把它推荐给了很多人。

这么一轮介绍下来,一分钟,底下掌声雷动,成为当天最好的自我介绍。

假设你参加了共青团市委主办的一个优秀青年训练营,在一项以“面向未来的社交突破”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中,你将做现场发言,请写一份发言稿。

2021年高职考试题材料

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版)》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保护规定”第二章第十二条以“休息权利”一词命名,规定了学校应当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休息、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时间,这些规定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材料二: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校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通过体育锻炼、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

材料三: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各学段学生的睡眠时间、学习时间、课外辅导和游戏时间都作了详细规定,概括来说就是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这则被称为教育部“睡眠令”的通知,同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

假设你所在的职业学校为了更好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特举办以“青春·生命·成长”为主题的辩论赛。其中第一场的辩题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当务之急是增加运动还是增加休息”。双方观点:

正方:青少年健康成长,当务之急是增加运动

反方:青少年健康成长,当务之急是增加休息

请你任选一方,以“正方一辩陈词”或“反方一辩陈词”为题,为该方写一篇一辩陈词。

从近五年的高考作文真题来看,浙江省单招单考作文测试实现了从新材料作文到交际语境写作的过渡。但同样是新材料作文,2017年——2019年还是有差别的。比如2017年,以范雨素的人生经历为材料,文体不限,大部分考生抓住“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点爱好和追求,给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这一点,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行文,所以主流类的文体是记叙文,其次才是议论文,当然,这个时候的记叙文也已经呈现了思辨性的要求了,在记叙、描写中要有适当的议论,体现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有别于一般的记叙文。2018年作文与2017年的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行文要求中出现了明显的提示(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重在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思辨性阅读后,思考审题,提炼观点,表明态度,趋向于写成议论文,也就是我们在这里说的思辨性写作。2017年的材料也是可以写成评论性文章的,不过,相对来说,观点比较集中,思辨性不高。而2018年的材料则以某工匠学校的《匠人须知30条》为材料来引发议论,属于有争议的事件材料,需要站队,需要表明立场,但又不能偏激失去了理智,这个时候全面立意就变得非常重要。2019年是组合型材料作文,由三则材料组成,思考“人生为何,人生何为”的命题。三则材料各有侧重点,但也有重合的部分,这个时候对材料的综合分析就很关键了,集中性地检验了考生的思辨力。

2020年的作文命題改动较大,之前的思辨性写作,无论是单一材料的,还是复合材料的,无论是有争议的还是无争议的,其行文大多可以按照观点+材料的形式安排,教师也好,学生也好,把高考作文复习的重点放在了论据的准备上,比如关键词之下的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的收集整理,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套作”潜滋暗长的土壤。2020年的作文以某个学习班的自我介绍案例为材料,请考生以“面向未来的社交突破”为主题作现场发言,一改之前出题套路,变新材料写作为任务驱动型写作,基本杜绝了“套作”可能性。2021年在2020年的基本上做了一个缓和,还是交际语境写作,只不过2020年是发言稿,这次是辩论稿,但在话题选择上,明显更普适了一点,学生也更有话好讲。下面用表格来表示这五年的作文出题变化

通过对近五年高职考作文试题的梳理不难发现,目前中职读写测评有两个明显的走向,一是愈发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性思辨能力,比如从2017、2018年的单一材料到2019年的组合材料的改变;二是大大增加了测评的情境性。比如从2020年开始,浙江省高职考作文就成为了语境交际写作的天下,这两年的模考也基本沿袭了这一走向。

二、浙江省单招单考卷写作测试改革趋势

荣维东在《交际语境写作》中明确指出,写作命题发展历程所出现的突破、变革,主要源于三种动力:一是既有试题类型日益固化或问题突出而需要改变;二是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助推了新题型的产生,如“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的出现;三是基于对写作规律和国际写作教学动态的研究,写作教学理论有所发展,由此也对写作命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譬如“交际语境写作”的提出和发展。

出于适应知识经济、终身学习、信息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批评性思维、开放性视野和创新能力”已然被认可为21世纪最需要的高阶思维能力。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条件,未来高职考写作测试势必会放大以下要点:

1.思辨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这四个方面,其中,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都是建立在思维素养的基础之上。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拓展模块三分之一的比重纳入到课程内容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学习的每一步都贯穿了思辨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也尤其需要我们的学生学会冷静思考,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分析分析,选择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前文分析的那样,在思辨性写作之前首先是对材料进行思辨性阅读。全面分析材料,辩证看待问题,理性包容。从2018年的高职高考作文题的单一材料上升到2019年的组合型材料,阅读材料本身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的发言稿到2021年的辩论稿,思辨要求进一步提高,尤其考查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时代的多变,生活的芜杂都需要每一个社会人具备理智的大脑、清晰的思路,懂得分辨,甄别,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层面的选拔,未来高职考写作测试中思辨性仍会继续加大。

2.情境性

2016年9月,万众期待下,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紧接着,2017

年,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一时之间,核心素养成为焦点,2020年,中职学科课程标准落地,至此,课程改革的全面对应了各个学业阶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各种现实复杂环境的能力,与此同时,就必须创设合理而真实的任务情境,进行测评。情境性就这样被时代裹挟而来。

由“情境”衍生的另一个词汇是“任务”。作为测评的主要形式,是要学生完成某一个任务,比如2020年以“优秀青年训练营营员的身份”完成以“面向未来的社交突破”为主题的发言稿,2021年则要求完成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陈词稿,是为典型的任务驱动型写作。何谓任务驱动型写作?一般来说,有明确而具体的任务驱使考生按照任务要求完成的作文,我们即称之为任务驱动型写作。

2020年和2021年的高职考作文测试题不仅是任务驱动型写作,还是交际语境写作,是高职考作文情境性走向的一大力证。与前几年相比较而言,情境更具体、更复杂和更完整,任务也更明确,确实实现了从新材料写作到任务驱动型写作的过渡。

浙江省高职考写作测试在情境性上的改革趋向也影响到了其他场合的写作测试,比如我们来看另外一个写作题目案例。

以下是2021年浙江省人人大赛的真题,虽然是微写作,但同属于思辨性写作范畴,完全可以拿来一议。

周日下午,爱喝咖啡的张小萌兴冲冲地来到家边上新开的咖啡馆,准备喝喝咖啡,听听音乐,看书,发发呆,享受周末好时光。可是刚坐下,她就发现这家小小的咖啡馆里有不少网红在拍照、拍视频,她根本无法安静下来。于是,她向咖啡店老板提出了“抗议”。

(1)请你想象当时咖啡馆的场景,写一段描述性文字,要求:想象合理,描写生动,题目自拟。

(2)假如你是咖啡店老板,你会选择安抚张小萌还是和网红沟通?请选择一个对象写一段文字。要求:符合人物身份,观点鲜明,有理有据,题目自拟。

无论是题目(1)还是题目(2),都是一个任务。题目(1),要求完成一段描述性文字,题目(2)要求完成劝说词,任务明确,写作角度相对开放,多角度考察了学生的有效写作能力。我们还可以来看一下题目⑵的评分细则,不难发现,在情境中有效完成任务(具有现实可行性),才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

3、综合性

我们一再强调的是,育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由于未来社会人们遇到的难题会更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需要我们的学生运用综合能力予以解决。

我们在这里说的高职考写作测试的综合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高考着眼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与写作本就有综合性的特点,语文素养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高考命题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也决定了必然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其次,高考命题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属于综合性测试,题目本身带有很大的综合性,拿2021年高职考写作题而言,须在全面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辨别,提炼,整合,然后选择观点,确定方阵,按格式要求陈述观点。从这个综合性出发,未来也极有可能出现将大小作文统一在同一材料命题下的操作。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文学

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明确了高职考思辨性写作的发展趋向后,直面高职考写作测试变革,寻求有效应对之道。

一篇好的思辨性文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皮子,二是里子。从形式上讲,文章体裁要

符合要求,格式要正确;从内容上说,有态度,有观点,有阐述,内容要实在。从近几年的高职高考作文题来看,交际语境写作是一大热点,但许多考生仍不能准确把握其格式要点。演讲稿和发言稿、辩论稿,倡议书和劝导词、书信,看上去差不多,其实不一样。如何在尊重情境的基础上写出符合要求,具有实际可行性的文章来,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引起关注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借小作文练大作文,皮子里子一把抓

我们在这里说的小作文,指的是微写作。微写作具有内容多元、形式多变、字数有限等特点。近年来,微写作也着重于考查学生基于情境的微写作能力。在通常情况下,微写作要求能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借小作文练大作文,具体练什么呢?

首先练形式。微写作按主体表达方式大体可以分成描述类微写作、评论类微写作、记叙类微写作和抒情类微写作等;从文体形式来分,可以分成应用类的和非应用类的。在进行微写作的专项复习时,有意识地拓展类别,将多种微写作的格式进行归纳、梳理,尤其关注交际语境背景下的微写作,比如书信、发言稿、演讲稿、辩论稿、劝导词,甚至倡议书等等。

其次练思维。在品种繁多的微写作中,评论类微写作一直地位稳固,且有一路看涨之势。在有限篇幅内要亮明观点,阐述理据,极大的考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层次,比如下面的两则微写作:

微写作(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支援抗疫。3月5日,在浙江杭州萧山务工的河南信阳男子杨术强向瓜沥镇政府捐赠自己全部存款13万元。瓜沥镇政府了解到其家庭情况并不富裕后,向其退回12万元。

该不该退回捐款,引发了社会热议。对此,你怎么看?写一段话论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字数150左右。

微写作(二)近日,教育部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引发热议。对此,某班将以“学校要不要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为辩题,举办一次班级辩论赛,请你以“正方(要)”或“反方(不要)”的身份拟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辩论稿。

同为评论类微写作,微写作(二)是微写作(一)的升级版,因为微写作(二)除了要做到有态度(有观点)有腔调(有理据)外,还需符合辩论稿的基本格式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写作(二)就是一篇小体量的思辨性议论文(交际语境写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最后练主体意识。在我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提及“写作时应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这里的“对象”指的是“读者”。我们习惯于将作者对读者的考虑,称为“读者意识”。国外写作教学中,无论是课程标准层面,还是日常写作教学层面,均十分重视读者意识,可以说“读者意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实,现在的写作测评非常注重现实可行性,比如写一篇劝导词,是不是真的能有效劝导成了我们衡量的关键点。所以我们不仅要有“读者意识”,也要有“作者意识”,我们把这两个意识称之为写作的“主体意识”。完成任务型写作,尤其是交际语境写作,一定要学会“入戏”,比如2020年的浙江省高职考写作题,要求以优秀青年训练营的营员的身份发言,那你就成了那个优秀青年训练营中的一员了,你的语气口吻,你的场面感就必须契合。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微写作,不同的情境,适应不同的身份,随时入戏,合情合境。

2.借小课堂练大思维,文章里子更实在。课堂是写作教学的主战场,但课堂带有极大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何有效利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深思的问题。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一材多用”进阶式训练还是带有很大的可行性的。所谓的“一材多用”是指用同一份写作材料(题目)分别进行作文分步教学,比如第一步審题立意,拟定题目,第二步撰写文章提纲(画思维导图亦可),第三步破题,撰写文章开头(撰写文章释题段)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进阶式完成一篇作文的审题立意撰写的全过程。为了让孩子们真实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开展群体作文修改,分小组全班共同完成对某一位同学的作文修改,真正突破思辨性写作的难点,化解痛点,引导学生学会形成观点,分层次阐述观点,多角度地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中,笔者发现辩论赛是很好地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简或繁地开展。多次叠加的思维训练后,孩子们的思辨力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3.向真生活要知识,有效成文接地气。语文学习,向来“功夫在诗外”。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写作测评走向越来越情境化,越来越生活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度越来越高了,均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以真实、多样、具体、复杂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人物为内容,以有效解决问题为衡量标准,一言以蔽之,现在的写作测评不再是虚幻之上的空中楼阁,我们的教学就不能只有仙气,没有得气,我们的孩子也须走出象牙塔,与现实生活做更广更深地接触。

具体地来说,就是一贯课外阅读要知识;二向社会要知识;三向网络要知识。充分利用多屏时代背景下资源共享的优点,借助于网络,多平台学习,看新闻,明热点,关注国家大事、百姓小事,习惯指点江山,学会激扬文字,拓宽眼界,打开格局,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赋予文章更敏锐的视角,更独到的观点、更开放的姿态和更具条理性更平和的阐述。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也明确指出,“教师要打破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当然,在这一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大局观和全局观,具备“大语文”意识,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高职考写作测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应对其不断加大的思辨性、情境性和综合性,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从实培养学生的思辨力,以促进学生更全面更专业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荣维东. 交际语境写作[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2]叶丽新. 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徐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 [J] 学周刊,2020(36)

猜你喜欢
思辨性作文情境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