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策略探析

2022-04-12 23:23亓文睿
科学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治理新媒体时代策略

摘要: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尚待改进,其中,地方政府对于社会舆情的先机掌握不及时,对社会舆情导向没有做到及时把控等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提出了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策略,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属地管控与分级责任制,明确社会舆情属地承担的主要治理责任等,加强舆情治理。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策略

引言

国家会议多次指出“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主权与政权的直接体现和重要保障”。随着互联网的媒介属性逐渐凸显出来,加上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覆盖范围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等特点的,以“双微一抖”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我国网络舆论与官方舆论并存、对垒的格局正在形成。且当社会热点事件在网络中发酵,一些非官方媒体或个人为吸引公众眼球,会发布、传播负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在新媒体时代的大浪潮中,社会舆情治理已然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范围。对此,就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情况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的不足

(一)政府舆情治理预判不足

在新媒体平台中,社会舆情治理成效与政府把握网络舆情先机存在紧密联系。政府对社会舆情的预判能力的强弱,对化解舆情矛盾存在重要影响。但是在当前阶段,地方政府對于社会舆情的预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对于社会舆情的先机掌握不及时,对社会舆情导向没有做到及时把控。以“合肥女教师高铁扒门”事件为例,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做到及时、精准的处理与把控。该事件爆发被各媒体大规模转载报道中间间隔了五天,地方政府部门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应对社会舆情。但是由于有关部门及舆情治理机构没有对此形成高度认识,未能及时采取积极措施遏制社会舆情的苗头与涨势,对事件的舆情发展方向判断不佳,以至于错过了社会舆情治理的最佳时机。

(二)治理模式仍处于“被动回应”阶段

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推动下,政府关于社会舆情治理的逐渐完善各项机制与措施,整体的社会舆情治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仍有地方政府就处理社会舆情事件没有做到及时把控和主动回应,还处于“被动回应”阶段。一些争议较大或者容易引发公众理解偏差的网络热议事件,部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公众情绪已经高涨,甚至出现不满、失控等现象时,有关部门还没有及时做到对争议事件进行全面彻查与舆情信息公布。导致政府在有的时候处于被动地位,不仅要承受媒体与公众的共同压力,还要在短时间内对事件彻查与公开处理。

(三)政府舆情治理公开信息不够透明

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舆情治理必须紧紧抓牢信息公开与宣传的阀口。当社会舆情事件在网络环境中发酵升级,而有关部门却没有及时公开社会舆情信息与应对处理措施等,这不但容易引发公众愤怒等消极情绪,还会造成公众的误解,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形象造成一定的损伤。例如,在2021年12月6日晚的“交警查酒驾”事件中,由于一男子两次现场酒精测试结果数值变化较大,引发网友热议,而在关键时刻直播交警不仅没有做出回应,还直接关闭了直播现场,造成公众对此的严重不满。当地政府于三天后才对此发布情况通报,对涉事人员作出停职调查处理,公众这才平复情绪。

二、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策略

(一)明确属地管控和分级负责

政府部门加强对社会舆情治理和先机把控,可以通过属地管控与分级责任实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单位内部人员实行分级主体责任制,明确社会舆情属地承担的主要治理责任,并且要将各项责任管理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位管理人员、不同性质事件分级等等,对于社会舆情治理不及时、不到位、有欺瞒、不负责、相互推诿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政府有关部门在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时,各级单位及个人必须严格遵守“由谁主管就由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同时,对于失责失职的行为和人员,政府要对其作出严肃处理,警醒其他工作人员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政府还可以将社会舆情治理的工作目标及其责任制度纳入考核范围,培养单位内关于社会舆情治理的新风气,促进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并贯彻下去。

(二)加强提前反应与有序应对

对于社会舆情苗头,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关注“微博热搜榜单”,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观察和掌握公众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点和舆论导向。同时,政府部门要科学处置网络舆情苗头,并设立社会舆情风险预警机制和不同性质事件的应急治理措施,预防公众产生负面情绪和社会舆情影响的进一步扩散。有关部门可以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治理策略,线上主要解决基本问题并安排专业人员对网友的提问进行酌情解答,线下需要有关部门针对事件源头进行处理。并且有关部门要将社会舆情治理与新闻应急发布同步进行,通过妥善处置社会舆论矛盾问题消除公众的疑惑,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针对社会事件可能带来的社会舆情影响进行等级划分,并对此提出有序应对措施及步骤,逐步提升地方政府的社会舆情治理效果。

(三)遵循信息公开黄金24小时原则

新媒体时代公众对政府工作关注度上升到了新的阶段,对一些治理过程的信息公开透明度也更加重视。政府部门在开展社会舆情治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新闻媒体报道的作用与公众影响力,借助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公众号的优势,遵循“黄金24小时”原则争取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布官方消息。有关部门要及公舆情信息和政府针对此次事件的治理应对措施,面对公众的质疑和争论,有关部门可以设立官方公众号的咨询服务组,由内部人员通过新媒体平台等对公众作出解答,及时消除因社会舆情信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需要得到政府的进一步重视。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以清晰负责的态度进行社会舆情治理,加强对社会舆情苗头的发掘与应对把控能力,并且需要争取第一时间将舆情信息进行权威发布。如此,有望消除舆情事件的不良影响,提高社会舆情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阁,孙志新.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情治理策略——《新媒体与社会舆情》[J]. 中国科技论文,2021,16(11):1278.

[2]陈楠. 政务新媒体:开展社会舆情治理的重要载体[J]. 传媒,2021,(12):53-55.

作者简介:亓文睿(1979年4月),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南市人,学历:本科,职称: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治理新媒体时代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