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2022-04-13 05:16李彩芬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美术老师课堂

李彩芬

构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美术课堂合作学习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且能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平等参与、主动探究、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形成“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胜心、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责任意识、合作意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鉴赏能力、合作创作能力。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着手美术课堂实际进行探究摸索。

一、循序渐进,培养合作意识

(一)低起步,教师点拨引导

在低年级学生课堂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合作”训练。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接触美术,知识经验缺乏,小组合作学习认识比较片面,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培养。首先,老师要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大脑中慢慢形成“合作”意识。美术课堂的优秀作品点评环节比较适合训练,老师先点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针对某一幅优秀作品进行评价,其他学生表达认同或不同的看法,如果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进行补充。接着,请同桌学生间模仿刚才学生的点评方式进行相互点评,还可以进行讨论,使学生逐步了解什么是“合作”,应该如何“合作”,最后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由于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的合作才具有导向性,合作有方法,交流才有效。

(二)小范围学生互助学习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合作能力差异比较大。为此,尝试建立二人学习小组,采取互帮互助的方式,让他们尝到合作的甜蜜。如我在教一年级《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时,教完怎样让颜色涂得更均匀、更好看这个环节后,学生开始进行涂色练习。颜色涂好后,利用二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互查。同桌互为小老师检查对方涂色情况,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且还有利于掌控低年级学生的纪律问题。我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涂色都比较均匀、鲜艳。个别涂得不均匀的,小老师立马进行纠正,并指导其修改。由于互助得当,进校还没多久的一年级学生的第一次合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科学分组,共同进步

可以将合作学习看作是一项技能,需要师生间、生生间的不断训练、磨合。在低年级学生学会二人合作后,老师要开始训练学生进行多人合作模式。在进行多人合作前,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依照目前学校分配的六边形课桌来看,老师将6位学生设置成一个组最为适合。老师按照学生的绘画技能、认知水平、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个性品质等进行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中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安排座位时,老师会安排2位优秀学生、2位中等学生、2位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一组。指定一位优秀学生担任小组长,帮助老师管理小组成员的学习。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科学分组可以使学生间优差互补,确保每位学生在以后的团队合作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团队共同进步。

二、各司其职,提高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搭建了平等参与、主动探究、各展所长的平台。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合作团队,并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呢?

(一)各尽所能,组建合作小组,提高责任感

全班几十个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兴趣、能力等不同,美术基础也不尽相同。以往的课堂,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往往觉得老师的讲解与自己无关,一堂课下来一无所获,而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后,每组只有数人,无形中给每位学生注入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促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当老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会各尽所能,积极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又要融入小组的总任务,支持他人,协同完成。面对同一个目标,同心协力,责任感满满。

例如在执教五年级《学画抽象画》一课。绘画作业布置:老师放一段激情高亢的音乐,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节奏和音乐所带来的情绪进行联想,用抽象的语言进行表现,并结合自己的画面讲讲设计思路、意图、方法和感受。每个小组选出一幅抽象作品进行展示,选派讲得最好的学生当讲解员。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抽象作品最棒,讲解得最到位?一个小组中,有画的好但不擅长表达的,有说的好但不擅长绘画的,要想团队获胜,每个人的优势都将凝聚成小组的力量,挑画得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选最会表达的组员来解说。其他的学生当听众,协助一起找不足,提建议。

(二)良性竞争,构建优秀团队,激发好胜心

为了在学生间创建优秀团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競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感受竞争活动的乐趣,更好地发挥合作团队的团结意识,提高学习的效益,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如在执教《提线纸偶》一课时,考虑到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表演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小组合作就可以使作品更丰富、更有趣、更具挑战性。因此决定以六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确定主题,再分工制作,最后进行团队比赛。为了获奖,各小组集思广益,在制作过程中,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学生负责制作纸造型,有的学生负责舞台背景,有的学生负责勾牌、提线。每组作品的舞台效果都出人意料地吸引眼球:有的组以《乌鸦和狐狸》为主题进行设计制作,有的组设计了《龟兔赛跑》的主题、有的组表演《小红帽》的故事……通过小组比赛,最后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舞台奖”……

(三)有效激励,推动合作发展,增强荣誉感

美术课堂不似其他课堂,每堂课需要准备的美术材料、用具都不同,而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加上年龄小、好忘等特性,给美术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在团队合作中引用激励机制,能有效改善这些教学弊端,推动合作发展,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E97FC540-75AA-47BF-BF17-112B7A6E6ADB

我在小学美术课堂设立了激励机制,每个月给班级的各个团队进行分数汇总,总分排列第一、第二的团队进行“小礼物”激励表彰,“小礼物”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精美小礼品。每月的分数不累计,下月开始又重新计算,这样团队之间的竞争意识才会经久不衰。学生的课前材料准备情况、平常的课堂表现、作业展示、鉴赏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团队的成绩。每班的美术课代表是老师的分数记录员,他会对学生的上课表现加扣分等情况进行随时记录,主要是在老师的示意下进行记录。如美术材料工具带齐的学生加1分,没带全的加0.5分,没带的不加分,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且有很好见解的学生随时给予加分,画画得到优秀的学生加1分,课堂捣蛋的扣1分,团队集体表现优异的加2分……这样的激励机制慢慢在班级中得到辐射,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他是团队的一分子,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团队取得胜利,每个学生都会努力表现最好的自己,大家你追我赶,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強了集体荣誉感。

三、变换形式,创新合作方法

在美术课堂上,我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合作。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型、活动情境的差异,变换合作形式,选择正确方法。

(一)绘画课培养学生交流式合作能力

有好多教师都会认为小组成员团坐在一起共同创作才算是合作,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美术教材中有好多的绘画课都适合单独绘画,如线描写生课,主题式想象创作课,色彩绘画等,通过展示学生的个人作品,老师才能看到学生的绘画水平。那是不是绘画类课型就不适合合作呢?答案是“否”,针对这种课型,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引用“情境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范围内交流、讨论、学习,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探究分析,发表看法,逐步掌握对知识、技能的理解。

如在执教三年级《会动的线条》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我让学生在绘画之前跟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创作想法,旨在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展评作品这一环节,让小组成员的作品贴在一起,先在小组内评出你认为最优秀的,而且要说出理由,小组内的这种交流合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评述能力。最后将各小组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可以使对问题的认识成为系统的认识,绘画方法的单一性成为多元化的绘画方法,狭隘的思想变得丰富多彩,为美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手工课培养学生合作创作能力

新课程教材中手工制作课内容大幅增加,对教学设备、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学生所需要准备的学具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因此上课带不齐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不能完成任务。还有一个问题,就算学生们都带齐了所需的材料工具,要想在一堂课独自完成一个完整、精致的手工作品也是难上加难。学生为了完成一份手工作业,有时会将材料、工具来回拿好几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手工制作课上进行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在收集材料工具时变得简单许多,每人只需准备1、2样就可以了。在创作时通过集体的智慧,可以让复杂的制作过程变得快速又轻松,又可以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完成任务。因此在手工制作课上让学生进行合作非常受欢迎。

合作一般分成两种形式,一是小组合作创作完成一件作品或一幅画;二是班集体的团队创作。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合作形式一定要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而定。

《台历、挂历的设计》一课,制作环节比较复杂,我让学生组成6人合作小组,进行集体创作,可以事半功倍。在创作前小组先集体讨论,确定设计制作方案及每个人的分工任务,由两位同学设计台历或者挂历的外形,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一位同学设计日期;两位同学设计图案、花边等,还有一位同学负责剪贴等。作品制作完成后派代表将自己小组的台历、挂历的制作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还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执教《谁画的鱼最大》一课,老师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前设计制作了一幅“海底世界”的浮雕背景:有蔚蓝的海水、艳丽的珊瑚、五彩的贝壳、海龟、海星、水母……老师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最大最美的鱼贴到背景图中,成为“海底世界”的一员。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鱼的外形进行勾勒、装饰、剪贴,一条条美丽而庞大的“鱼”游入了美丽的海洋中。这节课通过集体创作,充分发挥出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

(三)欣赏课培养学生合作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课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是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鉴赏和对美丑的分辨过程。过去的美术欣赏课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言堂”呢?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等资料理解不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评述能力差,在谈论欣赏感悟时,学生的回答很片面、浅显,往往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所以老师认为唯一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是“一言堂”。其实,要想上好美术欣赏课并不难,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合作鉴赏能力。教师可以事先将欣赏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分别让不同的小组进行收集,由于每个小组接到的任务量不大,小组成员在收集艺术作品时会尽心尽职,对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思路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及作品蕴意的内涵都会深入剖析。在课堂上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反馈,学生们对所有的欣赏作品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拓宽了学生在审美领域的思路。

例如在执教《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欣赏课时,课前我将班级学生分成三组,让三组学生分别查阅资料了解:1.齐白石的生平故事;2.齐白石的作品题材以及喜爱这些题材的原因;3.齐白石的艺术修养。这三方面的收集都可以体现齐白石是人民的艺术家,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当小组长领到相应的任务时,他积极组织组员进行分析调查,给自己的组员分配好组内小任务。因为收集资料的任务分步都得到落实,因此在上课时,通过分组合作交流,学生们获得的知识非常全面,同时,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了锻炼。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并行之有效。要让“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深远,还要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E97FC540-75AA-47BF-BF17-112B7A6E6ADB

猜你喜欢
美术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美术篇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六·一放假么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