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路径探析

2022-04-14 22:03姜杨
公关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和不断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新媒体视域下,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表现以及网络道德问题成因。主要通过增强大学生自身网络道德自律性,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整体实效性,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约束力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念,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四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此来找寻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规范自身网络行为。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也在一次次的传播技术变革中不断演化。大学生作为了解和使用新媒体比较广泛的重要群体,能够通过传播平台获取海量信息和资讯,但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尤其会面临网络道德上的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并规范其网络行为。

一、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表现

1.网络道德责任感缺失

互联网为我们的工作生活、交流沟通提供着极大便利条件,但与此同时它本身存在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极易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身处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一定程度上没有了来自现实世界中外在的道德压力和约束,易使自身的道德责任感缺失。当大学生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时,会隐藏个人真实身份信息,个体之间相对独立陌生。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人就会降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和标准,随心所欲地输出甚至宣泄自己的不当观点言论,难以用现实道德严格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在网络上形成不良风气,并逐渐使他们的网络道德责任感淡漠缺失。

2.网络道德意志不坚定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以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主要表现形式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多对多”的传播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所有人之间信息的交互,也就是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然而,网络空间多种信息内容夹杂相错,充斥着各种具有娱乐性、碎片化的文化产品,夹杂着诸多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与此同时,大学生本身存在着鉴别分辨能力相对欠缺、社会经验相对贫乏的问题。在开放自由的网络信息中,当大学生网络道德意志不坚定时,会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而不是学会辨析和深入思考。很难去抵御不良信息以及腐朽思想的侵扰,自身的思想和心理都会受到一定的腐蚀和危害。

3.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

网络道德行为是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外化,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高低最直接的体现。而网络道德失范则是其网络行为失当失序的状态。随着新媒体视频、社交等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道德自主性的逐步显现,也引发了许多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使用不文明的网络语言以及对他人的人身攻击上,而有时现实中的矛盾也会引申到网络当中,如通过网络匿名的方式在留言评论里肆意辱骂、侵犯个人隐私以及恶意传播各种谣言等网络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个人的名誉及相关权益,同时也损害了网络的正常秩序与清朗空间。

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

1.大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也处于即将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学生思想活跃、敢于尝试,具有一定的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有限,社会经验相对贫乏,无法理性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容易受到外界网络信息和观念的干扰,很难对道德问题得到有效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力。大学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自身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以及网络道德水平。

2.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仍有不足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原住民”,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不可控因素增加。新媒体平台出现以及被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逐渐与实际情况出现部分脱节。大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主动获取相关信息,但存在缺乏正确引导的问题,容易被某些自媒体账号影响。许多高校在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还未形成一定系统,教师在授课时也未能很好地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很难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所需,而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和思想输出。

3.网络及新媒体监管能力欠缺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通过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就容易导致部分不良信息的肆意传播,影响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也会降低大学生对真实、准确信息的可信度和认可度。而某些新媒体社交平台管理者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管和处理投诉信息,互联网监管部门也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很难保证互联网及新媒体用户的合理权益。也会导致大学生系列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影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路径

1.增强大学生自身网络道德自律性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最首要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性。这就需要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能够让大学生在通过外部环境的熏陶作用下,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内在作用,认识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必要性。使得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补足思想精神之钙。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网络上都能形成道德上的高度自觉,这也是由外在约束到自觉自主、由他律到自律的重要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2.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整体实效性

高校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稳定的三观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首先要加快网络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在新媒体当中的正向引导和教育作用。高校教师通过把新媒体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当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也要形成系统化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其次还要开展网络道德相关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举办线下校园社团、宣讲和知识讲座等活动,以及线上公众号、论坛等新媒体平台的互动,让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当中。而通过在大学生同辈群体中培育德行兼备的网络“意见领袖”,创建符合大学生实际需要的自媒体平台,维护网络清朗环境,促进校园内思想引领作用。

3.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约束力

加强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以及网络道德规范,是新媒体视域下网络道德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已颁布了多部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有效地打击了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此外,2019年10月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丰富网上道德实践和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上都做出了明确要求。而随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和防控,充分发挥其威慑力和约束力作用。

4.传播主流价值观念,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主流媒体需要加快媒体融合,创建新型媒体,创新传播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时,要积极占领舆论主阵地,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并且要时刻警惕网络上存在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社会思潮,加大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并发挥其影响力。为引导大学生吸收主流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以此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PR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良榮主编.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赵惜群,黄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路径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129-132.

[4]王宇航,王西.新媒体时代青年道德培育之法[J].人民论坛,2019(21):100-101.

(作者简介:姜杨,硕士在读,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新媒体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