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使用与时代变迁关系论略
——兼议汉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2022-04-14 04:57余依凡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耕汉字词汇

余依凡,遇 旻

(1.吴忠市红寺堡区职业技术学校,宁夏 吴忠 751999;2.银川市实验小学,宁夏 银川 750001)

文字是人类为实现交流需要而创造的记录语言的符号,其产生与发展是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文字也是人类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和基本媒介,对文学的选择使用也必然与特定的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相联系。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表意体系的文字系统,其充满着中华精神与中国智慧。“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一观点“是世纪初西方学者立足于汉字与字母文字所具有的不同特征首先提出来的”。[1]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汉字不仅忠实记录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与不断创造辉煌的历史进程,而且也深刻折射出背后所蕴含着的时代变化、社会进步、文化继承、观念更新等诸多因素。在世界众多国家与民族的文字中,汉字因其强大的表意功能与音意兼备的突出特征,既可充分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也直观反映出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此,本文将从农耕畜牧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对汉字使用与时代社会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一阐释,并简要论述这一关系对汉字教学的意义价值。

一、农业文明时代的社会发展特征与汉字使用分析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人口持续增长,主要通过采集、狩猎而获取生活资料的原始方式已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生活需求。于是,人类逐步开始了种植和饲养,农业与牧业兴起,人类社会进入到农业文明时代。作为记录汉民族历史文化的汉字,就具体而充分地反映出这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发展痕迹。

在农业文明时代,古人逐步摆脱了“刀耕火种”落后生产力的限制,发明制造出一些先进的农耕工具。这些表示新农耕工具的汉字,自然就在汉字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据学者考证,最初我国古人使用的农耕工具主要是天然的蜃、蚌。而“农”的繁体字为“農”,形体中就含有“辰”字。“辰”是上古最原始的农具,是“蜃”的本字。由此看来,“农”的本义就是以蜃蛤的壳为农具来进行耕种。[2]但由于“蜃”在农耕时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后来古人就开始制造与使用木制农具。由此看来,《说文解字·木部》中所收录的“槈、枱、楎、櫌”等字都表示的是农具,这成为当时人类使用木制农具的真实历史写照。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古人便对农具进行了“升级”改良,随之就有了表示“耒”这一工具的汉字。故此,《汉语大词典》中对“耒”解释道:“可以脚踏的木制翻土农具”。在农耕时代,人们在造表示农具汉字特别是表示木制或装有木把的农具汉字时,都是以“耒”来作为必要构字部件的。例如耓、耕、耘、耙、耛、耜、耡、耤、耦、耧、耖、耥、耪、耨等汉字,都是以“耒”为部件的,反映出农耕时代特有的以木制为主的生产工具。直到金属材料出现及被人们使用,具有“耒”形特征的农具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表示这些农具的汉字也就逐步让位于含有“钅”字旁的汉字。自然,而这也就成为精细农业的历史标志。概括看,农业工具从“辰”到“木”,再到“耒”,最后到 “钅”,“汉字忠实地记录了古代农耕工具的演变轨迹”[3],同时也清晰地显示出当时的生产力状况、生活水平及社会文化。

在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植物种类和农作物种类与饮食种类逐步丰富起来。譬如以“饣(飠、食)”为部首的众多汉字,就确切地反映出农耕时代人们对于饮食要求的提高以及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丰富。其中饭、馍、馒、饼、馕、馃、饺、馅、馓、餻等汉字都表示食物的类型,清晰反映出古人食物种类的丰富多样和精细精美;而饥、饿、饱、馋、馊等汉字都描述了人们对于食物的不同感知,清晰反映出古人对食物的具体感受与精确描述;饪、饲、饮、馏、餐、馔、馈、饯、饬、馆、饰等汉字大多与食物加工制作的行为有关,清晰反映出古人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追求。

在农业文明时代,古人在形成定居与耕种习惯的同时,也逐步开始了畜牧,这在汉字中也有着具体体现。例如“畜”字作为多音字,在作名词读“chù”,专指禽兽特别是多指家养的禽兽。于是,古人常用的“畜牲”一词,就主要指牛、马、羊、鸡、狗、猪等人工饲养驯化的六畜。在“畜”作为动词读“xù”,又主要是指饲养或养育,并由其还衍生出了“蓄”字,表示积聚、储存的意思。显然,古人对“畜”“蓄”字的使用,就充分体现了在农耕畜牧时代畜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据此看来,古人常用的“牧牛”一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牛从原始崇拜转变为日常生活依赖的朴素文化心理特征。从字源学来看,殷墟出土的甲骨就可证明商朝晚期用牛来祭祀祭奠的历史存在。因此,张之杰研究发现,殷墟田猎卜辞中很少见到“牛”字,在有关卜祭的538条中有“牛”字者仅占69条,证明商朝时牛已经作为家畜了。[4]以上历史事实说明,牛在未驯服之前是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但在人们长期猎牛过程中逐渐驯服了牛,完成了从猎牛向养牛的转变并将其用于农耕之中,成为人们从事生产的有力助手。正因如此,在使用机械进行耕作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还把拖拉机称为“铁牛”,足见牛在农耕畜牧时代的影响力。自然,由于农耕时代牛的重要性,就使得古人在描述或界定牛的颜色、外形特征、性别、年龄以及与牛有关的事物或动作时就创造了众多的汉字,成为我们认识汉字与时代特征的重要视角。例如专门描述牛的颜色和外形特征的汉字就有牷(纯色的牛)、犉(黄毛黑唇的牛)、犈(黑脚牛)、犐(无角牛)、牻(黑白杂色的牛)等;而表示牛的性别的汉字又有牝与牸(母牛)、牡与牤(公牛)等;描述牛的年龄的汉字则有犊(小牛)、犝(无角的小牛)、牬(两岁的牛)、犙(三岁的牛)、牭(四岁的牛)、犕(八岁的牛)等;叙述与牛有关的事物或动作的汉字又有牶(牛鼻木)、牿(缚在牛角上使牛不能触人的横木)、旄(古代在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牼(牛胫骨)、牧(表示以手执鞭驱牛)、哞(牛叫声)、犨(牛喘息声)等。但在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自动化时代后,牛已经不再是人类生产劳动的重要助手,犉、犝、犙等古人常用的汉字,就成为了今天的生僻字。

在农业文明时代,古人大量与频繁地使用“草”、“木”、“竹”、“禾”字与以其作为偏旁部首的汉字、“木”与“耒”字与以其为偏旁部首的汉字、“牛”字与以其为偏旁部首的汉字等历史存在,都颇为清晰地显示出汉字与汉字的使用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反映出中华民族具有无穷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力。

二、工业时代的社会变化特征与汉字使用分析

工业时代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以机械为主要动力的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就大为减少,即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农耕时代主要依靠动物等进行的手工劳动。在这一时代中,除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汉字外,大量已有常用汉字就作为语素出现在词汇之中。这些作为语素而存在的汉字既沿袭了原有的形体与某些意义,又在新的词汇使用中具有新的涵义,反映出汉字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能顺应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变革而发展变化。

在工业时代,由于生产、生活对金属材料有着大量需求,这就促使表示金属物质的汉字较多出现并被人们频繁使用。具体说就是,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使得蒸汽动力广泛地应用于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火车、轮船等众多行业中,而蒸汽机的使用又需要大量的化石燃料,这又刺激了煤炭开采与金属冶炼的快速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人们通过合成、提炼等多种方式先后创造出一些新的金属物质。就需要相应的汉字来记录,并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例如就钢、铁、铝、铜、铅、铂、银、锈、镀等汉字来看,虽然铁、铜、银等汉字早在农耕畜牧时代就已出现,但在工业时代却得到了更加频繁与广泛的使用。譬如“铁”字在工业时代就频繁地出现在铁路、铁道部、铁轨、铁塔、铁链、铁索、铁丝、铁板等众多词语之中。除此之外,从“铁”字的引申义、比喻义出发,人们在一些新词语中还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如铁腕、铁血、铁人、铁汉、铁娘子等,这些词汇中的“铁”主要表示手段的强硬,并使得汉字“铁”在新的时代社会继续发挥着表意形象、结构简洁等积极功能。

在工业时代,大量化学元素被人们发现和应用,并反映在汉字与汉语词汇中。简言之,化学发展使得诸如锂、钠、钾、铷、铯、钫、铍、镁、钙、锶、钡、镭等众多汉字出现于汉字体系之中。要看到,由于这些汉字都是以“钅字旁”作为部首的,就极为清晰地表明它们都是金属元素。要注意的是,在表示化学元素时,汉字中的硼、碳、硅、磷、硫、砷、硒、碲、碘等字,由于他们都是以“石字旁”作为部首的,就极为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汉字都为非金属元素。同样,在氦、氖、氩、氪、氙、氡等汉字中,由于以“气”作为部首,就极为形象表明这是化学元素中的气体元素。表示化学元素的这些汉字通过“钅”“石”与“气”字旁,就轻松做到了区分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气体元素的目的。很显然,汉字具有的表意性特征与优势,在化学元素的记录与表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更具体说就是,基于“金”“石”“气”为部首的汉字事实上就反映出各自所具有的特性:金作为金属元素易传热和导电,自然成为铯、钫、铍等元素的基本特征;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导电,自然就成为硒、碲、碘等元素的基本特征;气的扩散性、可变性,自然是氧、氢、氮等元素的基本特征。这些表示化学元素的汉字被人们大量使用,体现了工业时代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

在工业时代,电力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使得“电”这一古老汉字也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农耕时代,由于人们对“电”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对自然界中的电,于是这一汉字就经常使用在闪电、静电、雷电等词汇之中。后来,人们最终证实了“地上的电”和“天上的雷电”是完全相同的,进而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有了“电流”这一专业术语。在此时代背景下,就出现了与“电”相关的众多词汇。如作为电的辅助设备或材料的词有电机、电表、电线、电池等,电焊通电后才能使用的电子设备又有电器、电灯、电梯、电扇等,还有依靠无线电的来实现的表示电子产品的电报、电话、电影等。在这些数量极为众多的汉语词汇中,虽然各自的内涵所指复杂多样,但它们都是以电为动力的。显然,正是有了古老汉字“电”作为一词素,就灵活而自如地构成了数量颇为庞大的与“电”相关的词汇。

在工业时代,随着新事物与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一些常用汉字被赋予新的意义内涵而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以“车”为便,在农耕时代主要是依靠动物或人力作为动力来保持前进的,于是就有了车与由其组成的马车、车辙、车辕、车夫、人力车等不同词汇。但到了工业时代,随着简单机械逐渐发展成复杂机械以及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人类的交通工具就被不断升级优化了。人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已不再是由动物或人力牵拉的“车”了,而是有了由链条驱动的自行车、三轮车等,以及由蒸汽或电力驱动的火车、电车、汽车等。随着社会实际需要,随后还出现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特殊车辆。就是说,农业文明时代以“车”来主要指代马车的情况在工业时代有了彻底改变——“车”主要是指机动车辆。再如“桥”字,通过其“木字旁”就可得知我国最初的桥主要是用木头搭建而成的。但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出现,再加之木制桥易燃、使用寿命短等不足,工业时代修建的桥更多的是使用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这就有了现在人们频繁使用的铁索桥、立交桥、高架桥、跨海大桥等词语。还如“波”字,通过其部首“三点水”可以得知最初的“波”字是指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于是汉语中就有了波浪、波纹、波涛汹涌等常用词汇。但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以及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于是就出现了电波、光波、电磁波、超声波等常用的新词汇。以上所述表明,许多常用汉字能够适应时代变化而被灵活运用到新的词汇之中,并形象贴切地表达出新的意义或意义类属。

概括看,由于金属材料的广泛运用、化学元素的不断发现与电力使用的普及,表示这些新物质、新材料、新元素的汉字就随之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为适应词汇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许多已有常用汉字如“车”“桥”“波”等被灵活运用到多个汉语词汇之中,使得汉字的直观表意性等优势继续得以充分显现。

三、后工业时代的社会变革特征与汉字使用分析

后工业时代是信息与知识时代,因而也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中,核裂变的发现促使了核科学的出现与核能的广泛运用:“核能不仅仅成为了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反应堆所产生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及释放的中子,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核能的使用,也带动了军事、科技、能源等领域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之同时,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也使得众多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新产物、新技术应运而生,既出现了博客、新浪微博、QQ、微信、淘宝、外卖等新事物,也出现了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同在工业时代一样,汉字也以“它独特的结构与特有的优势,在当今信息时代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6]

在后工业时代,新科技与新产品的出现,必然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进而改变人们对汉字的使用。对此,有学者曾提出“语言与社会处于‘共变’之中,语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7]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一些常用字随之就有了新的含义或指称特定的事物。例如“微”字,最初的意思是“细小、轻微”等,但在后工业时代,人们却赋予了“微”字一些新含义,就是把一切“细小”的物质、行为、言论等都用“微”字来表达。譬如微博、微信、微课、微电影等。再如在最近流行的“微德”一词中,“微”字就特指在使用微信时显示出的品德。这表明,本来具体可感的“微”字,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就赋予了既与其本义相联系又有强烈科技信息的新含义。

在后工业时代,一些汉字被人们赋予了新含义后,组成众多新的词汇,这使得汉字特有的表意功能得到突显与强化。譬如“车”字,从农耕畜牧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后工业时代,车的种类和牵引动力都是日益变化发展的。特别是在后工业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更新换代,“车”字在网约车、共享单车、电动汽车、磁悬浮列车等词语中,都赋予了其科技的含量。再如“灯”字,本来惯用于煤油灯、电灯等词汇中。但到了后工业时代,随着发光二极管这种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的发明和使用,照明工具又有了更省电、不易损坏的“LED灯”,丰富了“灯”字的含义。再如“核”字,最初的“核”字主要表示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这就有了果核、内核、细胞核等词汇。但到了后工业时代,“核”字常作为原子核的简称,于是就有了核弹、核武器等词语。还如“网”字,最初“网”字本指由蜘蛛吐丝所编成的网状物。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的快速发展,“网”字主要就用来指由若干元器件或设备等连接成的网状的系统(“网络”)。例如现在我们常用的网页、网址、互联网、网络化等词语。

在后工业时代,一些常用汉字通过新的组合而形成新的词汇。概括来看,这种用“旧字”来组成“新词”的办法是用多种方法特别是通过谐音来实现的。例如“围脖”,本指围住脖子用来阻止寒风从脖子钻进去的保暖物,但因其与“微博”谐音,于是随之就有了“博领儿”这一表示微博中的“领袖级人物”——那些关注率、点击率高并且粉丝众多的人。再如“红包”本指压岁钱或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与喜庆时馈赠的礼金,但如今更多地被人们用来指微信上的红包功能。还比如“打酱油”一词,已不再指过去那种去商店购买酱油的行为,表示当别人在谈论某些话题时,由于对话题不熟悉或是不关心而不予评论,即相当于“路过”“飘过”。同时,“打酱油”一词作为生活用语,有时也用来形容那些能力不足、存在感较低的人,或指那些碌碌无为、混日子的现象。再如“智”与“能”最早表示智慧与才能,但在后工业时代这一词语多作为科技用语,诸如人工智能、智能手机、智能家居。

在后工业时代,由于新技术、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人们便寻找一些生僻汉字来表达它们。于是,少量生僻汉字得到了“复兴”,究其原因,自然是与汉字的形象性和表意性等特征有密切关系。例如“靐(bìng)”字,在《康熙字典》中是表示雷声的拟声词。但在今天的网络用语中,由于“雷”字被人们当做“被震惊”的意思。于是,古字“靐”就被众多网友当做“雷”字的“升级版”经常性地使用,表示十分震惊、难以理解的意思。与之类似的字,还有囧、烎、恏、槑、氼、忈等。譬如“囧”字原本指明亮、光明的意思,但在今天的社会中,“囧”字由于其字形特征,成为了人们网络聊天中频繁使用的一种表情符号,网络社群赋予了“囧”字“郁闷、无奈、尴尬”等多种含义。而上述情况也证明了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以上分析表明,在后工业时代,汉字的使用也具有鲜明时代性。其一,如“微”等汉字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被人们大量使用。同时,这些汉字原有的表意特征,使得人们能够通俗形象地理解由这些汉字构成的新词语。其二,如“车”“灯”“核”“网”等汉字与现代科技、信息手段等实现了完美结合,反映出汉字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特质。其三,“靐”“囧”等少量生僻字得到了“复兴”,作为网络用语、生活用语被人们使用。

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的汉字使用情况表明,汉字与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不同时代,人们使用的常用汉字有所不同。例如在农耕时代,人们多使用与农耕、畜牧密切相关的汉字以及以“草”“木”“竹”“禾”作为偏旁部首的汉字。而在工业时代,人们较多地使用“金”等字以及以“钅”作为部首的汉字。第二,随着时代的变迁,同一汉字的含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譬如常用汉字“车”“灯”“核”“网”等,在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的含义与在农耕时代的含义就有着明显区别。第三,汉字的形象性与表意性特征,使得由其构成的词语也具有通俗易懂、表意准确等特征。就如微博、微信、微课、微电影等,人们也能通过“微”字的含义通俗形象地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在汉字教学中,教师正确认识汉字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改进汉字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等都有着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提高汉字教学效率。在汉字教学实践中,只有既要重视“发展学生正确认读、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也要不断提高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正确认知与深刻理解,从而使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8],才能促进学生对汉字特别是汉字文化的认识与把握。第二,有助于学生认识与感受汉字蕴含着的悠久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既要通过汉字来传承文化,也要通过文化来掌握汉字。第三,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化自信。引导与指导学生认识汉字使用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相同步,就可使他们感受到汉字具有的科学性、灵活性、变化性等内在特质,从而坚定对民族文化、汉字文化的自信。

猜你喜欢
农耕汉字词汇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