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4-15 06:36申能
智慧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尿路腹膜腹腔

申能

(泰安市中医二院,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肾癌的发病率较高,严重损害了老年男性的生命安全[1]。而传统手术方式主要以开放性切除术为主,主要将病变组织切除,但此方式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而且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较为严重[2]。腹腔镜手术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医学应用中较为广泛,当前,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首要方式则为腹腔镜手术。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流程由易到难,将肾囊肿去顶后,再展开上尿路手术,通过熟练掌握此项操作后,可接着做其他手术[3-4]。后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优势主要在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面积较小、手术用时较短、安全性较高的功能特点,应用较为广泛[5]。本次探究主要就上尿路疾病患者实施后腹腔镜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探讨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泌尿外科中接受诊治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并结合影像学资料,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49~81岁,平均(56.3±1.8)岁;观察组,男41例,女14例,年龄50~80岁,平均(57.2±1.9)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条件下自愿签署同意书;试验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肾癌手术治疗方式为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性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做好术前准备,留置尿管,指导患者取侧卧体位,垫高腰部,行全麻措施。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后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式包括:指导患者取左侧上肢的侧卧体位,并实施全身麻醉。自肋骨边缘腋后线处行3cm切口,并将水囊扩张剂置入后,选取450mL左右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将超声刀放置切口位置,二氧化碳压力参数设为14mmHg。由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将脱离动静脉,采用手术超声刀将肾脱离至肾门处,将肾动脉夹断。依照肾上腺肿瘤位置决策是否有切除肾上腺的必要。在关闭输尿管以及周围血管后将肾下极采用特制金属架子阻断动脉血流。而肾上腺肿瘤患者首先需行切口侧锥筋膜,将肾脏脱离至肾门,分离肾脏上极与肾上腺之间,并清理肾上腺的包膜和肿瘤病变组织,在夹断肾上腺动脉后采用手术超声刀将肿瘤切除干净。

1.3 观测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在手术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术中输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麻醉时间以及引流管去除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依据判定标准将本次治疗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征稳定。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体征基于稳定。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趋于好转迹象,体征轻微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比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书中输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引流管取出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的情况对比均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63%与对照组14.54%相比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实施后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其治愈例数占28例,总有效率占96.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治愈17例,总有效率占78.2%,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在我国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其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中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开放性切除术属于传统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为了手术视野更清晰,需要将病灶周围的相关组织做相关处理,进而才能切除病灶,但此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术中输血量较多,住院时间长等劣势[6-8]。而后腹腔镜技术施行以来,备受医学者青睐和重视,被广泛应用到治疗上,由于很难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另外还会受到胸膜的干扰因素等,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推广和完善,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其优势在于创伤面积较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轻,并发症明显较少[9]。泌尿外科上尿路腹腔镜手术的入路方式主要包含经腹腔路径和后腹腔路径两种,其中经腹腔路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用时少、安全性高、手术视野清晰、层次明确分明、解剖入路明确等,但唯一的缺陷则是会干扰到腹腔,术后容易发生腹膜粘连,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产生很大影响[10]。而后腹腔路径则可很好地避免以上不良现象,不会对腹腔造成太大干扰,同时也不会造成脏器的损伤,患者术后缩短恢复使劲按,属于可借鉴的开放手术。同时,后腹腔路径路程短,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解剖,同时为手术医生提供更广阔的手术视野和解剖结构,和经腹腔入路相比而言,腹腔镜上尿路手术经腹膜入路的优势较高,如:①建立后腹腔技术更加熟练;②经后腹腔途径直接性更好;③不会对腹腔器官造成太大影响;④经腹膜后入路可治疗所有上尿路手术,但在操作过程中动作害死要轻柔,若解剖出现问题其术后会造成胸膜损伤、腹膜损伤、肠管损伤、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尤其对于初学者要更加谨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此则需要注意:根据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严格执行,并选择合适的手术病例,操作者还熟练应用腔内器械的使用,并熟练了解泌尿系解剖结构,开放手术能力要强,可在经验丰富的医师指导下展开手术,不管是经腹腔路径还是后腹腔路径其操作视野均在直视下进行,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中转开腹[11]。

后腹腔镜手术在分段解剖时,可分段解剖腰肌前无血管区、肾筋膜前叶及融合筋膜之间无血管区、肾上腺下部脂肪囊和肾上腺实质表面相对无血管区、肾筋膜的锥尖部,解剖时需立即找到解剖标志较为重要的几个组织,如腰大肌、腹膜外脂肪层、腹膜返折处、膈肌脚、肾上腺、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和骼血管[12]。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手术视野清晰,且能良好地游离肾门,此外,还可利用放大仪器观察病灶有无出现转移等情况。熟悉的手术操作能显著提升对上尿路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降低很多。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输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引流管取出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的情况对比均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63%与对照组14.54%相比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后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其治愈例数占28例,总有效率占96.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治愈17例,总有效率占78.2%,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后腹腔镜技术在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在行切除手术的治疗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痛苦。

综上所述,对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中输血量少、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尿路腹膜腹腔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钙黏素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术中术后如何防止腹腔粘连
中医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尿路结石与菠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