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发展格局的空间路径*
——基于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研究

2022-04-15 07:29李梁栋
新疆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一带一路

刘 璇 李梁栋

内容提要: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社会现象都必须落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而宏观的国家经济战略也应当具有明确的空间指向。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用全新的空间视角去理解和把握,更要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联系。文章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逻辑为起点,对新发展格局空间角度的全新内涵和政治经济学学理基础进行充分思考与阐释。在此基础上力图阐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弭和四大经济区域协调一体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立足的两个基本点,而国际大循环则需要通过“一带一路”为主体的对外空间战略擘画,再配合推进新发展格局战略的若干举措,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为“十四五”规划提供方向性引领,重塑国内经济空间布局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的是一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态势。其中,“国际大循环”体现为国民经济参与国际分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在推进创新导向的开放发展;(1)洪银兴、杨玉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研究》,《经济学家》2021年第3期。“国内大循环”是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力图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堵点”。内外循环有主有辅、相互依存,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历史逻辑

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战略,首先需要我们回顾其形成的历史逻辑。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经济发展格局历经多次调整。建国初期,通过国家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体制,农业输血工业并服务于国有重工业体系,我国独立自主快速完成了早期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2)吕景春、李梁栋:《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演进与高质量发展——一个社会积累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政治经济学报》2020年第2期。这一阶段的增长主要是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国内经济循环中完成的。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开放的经济体制,国际大循环战略逐渐占主导地位。(3)改革初期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要求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出口创汇,为重工业发展取得所需的资金与技术,再用重工业发展起来后所积累的资金支援农业,沟通农业与重工业的循环关系。参见王建:《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及其要求》,《农垦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使我国经济取得飞跃式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大循环战略的绝对受益者。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市场空间迅速拓展,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快速增加,逐渐从全球价值链、国际规则体系、世界金融市场等多个层面,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制造业的“世界工厂”。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国际大循环中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开始显露,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压制的低附加值的产业链难以维持。2011年前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结构性减速态势,一个以经济“新常态”为表征的中长期历史阶段开启。(4)经济新常态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第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第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参见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新华社北京2014年11月9日电。经济从“旧常态”进入“新常态”,市场机制运行受阻、资本边际产出下降、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产品供需不相匹配,我国开始推进“三去一降一补”(5)具体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此同时,五大新发展理念形成,开始助力破解发展难题。(6)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破解发展难题”。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开放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2018年下半年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客观上需要扩大内需以抵御外部风险;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促使中央明确提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强大国内市场”的政策转向从需求侧改革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补充;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则兼顾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既深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提升了我国以往的发展战略。(7)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第6版。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不确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受到影响,甚至处在被动地位,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拓国外市场有余,建设国内市场不足。因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思路开始具有国内、国际的空间区分和重心区别,在空间上拓展到“双循环”,在时间上拓展到中长期。(8)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金融论坛》2020年第9期。

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23日,他又强调,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中央领导人在多个场合重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想。实际上,围绕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扩大消费、物流降本、出口转内销、新业态引领消费以及对外贸易的政策。2020年10月29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最终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指导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对经济环境冷静分析和理性判断做出的审慎抉择。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9)2018年6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短期内世界经济难以复苏,靠增加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持续;要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通过畅通国内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进而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来应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这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主动选择。除了必要性,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10)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第6版。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业配套体系,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紧密经济合作关系,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相当的实践基础与可行性。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空间视角和学理基础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全新内涵与空间视角

区分国内国际两个空间并进行发展战略分析并不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首创。王建较早明确提出国际经济大循环发展战略的构想,促成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诞生。(11)王建:《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及其要求》,《农垦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胡导认为,国民经济循环要在运动中实现农村经济、城市经济、外向型经济三元对接和一体化发展。(12)胡导:《论国民经济的三元结构与三元经济大循环战略》,《银行与企业》1992年第11期。曾剑秋、任淼构建了一种具有协调互补机制的内外经济循环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国内和国际循环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13)曾剑秋、任淼:《内外经济循环理论及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贾根良较系统地研究了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弊端,并对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必要性展开分析,指出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被高估,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才是应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危机的根本性措施。(14)贾根良:《化危为机:中国外向型经济需作战略转型》,《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

但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思路不仅在国内外两个空间上区分开来,而且具有重心上的区别,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所赋予的全新内涵:我们既不是只要国内大循环,也不是均力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更不是只要国际大循环。事实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准确而全面的表述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不再重视国际经济循环、经济开始内卷化,(15)黄群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形成建议》,《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强调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协调和兼顾。(16)蔡昉:《双循环是开拓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思路》,《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31日第1版。国内大循环是国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大循环离不开国内大循环;同时,没有国际大循环,也就没有中国目前倡导推进的国内大循环。(17)刘世锦:《更高水平开放的重点和特点》,《人民日报》2020年9月28日第13版。只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片面强调内循环而忽略双循环,很可能走向自我封闭;只讲“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片面强调双循环而忽略以内循环为主体,经济发展将受制于人。(18)高培勇:《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日报》2021年1月18日第1版。总之,只有不断加强更深层次的开放,才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本文尝试从空间政策的角度,为新发展格局战略的理论实践提供思路。基于新发展格局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内容和重心上的区分,国内大循环的空间路径主要是指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国际大循环的空间路径主要是指“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具体而言,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包括四大区域之间和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一体化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不断提高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之间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有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期渐次消弭城乡二元结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为主导的国际大循环旨在提升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并服务于国内大循环,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提升综合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城乡到区域再到走出国门,在空间经济中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有主有辅、相互作用,终将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新发展格局空间路径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从更深层次的学理角度进行阐释,我们会发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非但有着丰富的历史和实践逻辑,而且还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学学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国化应用的最新成果。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产业资本循环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空间理论和消费理论揭示了区域城乡之间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这是资本运动的必然结果。其次,空间、分工和世界市场理论是区域经济共同体发展、贸易自由化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大循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理论依据,这同样符合资本扩张的本性。具体而言:

第一,通过研究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分析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宏观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社会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到整体变迁的必然性。在马克思经典著述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一种空间形式的土地,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同时,地理空间对资本的流通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也具有关键作用。在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空间诉求,空间化服从于资本的逻辑。就民族国家体系内部而言,“城乡对立”或说是“城乡迁转的空间构建”构成了现代社会空间模式转换的核心内容。(19)胡潇:《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现代性的产生及拓展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和激烈冲突,在空间并存关系中,便成了城市与乡村、文明与野蛮,发达与落后、贫穷与富裕的空间分割与从属关系。因此,解决这种空间分割与从属就必然要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元化发展势在必行。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理解经济循环。微观上看,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职能形态与三个循环阶段的统一,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宏观上看,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物质部类或三大价值形态。在市场的运行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通过流通过程进入消费领域,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上都得到补偿或替换。我们要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单个资本循环和社会再生产的实现理论联系起来认识。一方面,新发展格局继承了马克思循环、流通、周转和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把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钉在国民经济的顺畅运行、持续发展上;另一方面,在继承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发展创新了对循环、流通的理解。(20)逄锦聚:《深化理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学动态》2020年第10期。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大循环,不仅是单个市场主体企业的循环,更是国民经济的总循环,即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循环,是微观经济循环和宏观经济循环的统一。更为关键的是,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是在市场上完成的,这要求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实现,要求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第三,从马克思再生产四环节的辩证关系角度来理解。(21)关于再生产四环节的论述,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88—699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并从生产端发展到生产、分配、消费、流通的各个方面。首先,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同一性。畅通国内大循环就是要解决国民经济循环中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问题,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同时,消费需要是目的又是动力,生产是供给又是关键,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抓住“国内大循环”复杂现象中的这两个重要环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端),注重需求侧改革(消费端)。其次,分配不仅表现为产品的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同时也是生产资料、劳动力的分配(分配决定生产)。就产品分配而言,商品和服务诸要素在各个区域之间的自由循环流动,都有利于加速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在生产资料、劳动力方面的分配,即所有制、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新发展格局要求坚持公有制,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审慎监管金融创新,畅通循环之路。最后,交换和流通就其本身来说,或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由生产所决定,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流通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在国内国际大循环中,生产要素、产品和服务要在流通交换中获得实现,区域、省际、城乡、行业之间的壁垒越少,流通交换越顺畅,作为供给侧的生产和需求侧的消费就越能得到实现。

第四,扩大需求从而提升消费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区域城乡一体化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从劳动力再生产的角度看,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会不断扩大其边界,生活资料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其水平。根据法国调节学派(Regulation School)的理论,社会再生产中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是在消费的不断增长中产生关联的,消费被视为资本积累的原动力,两部门大致并行的增长被视为战后资本主义黄金年代积累体制的根本特征。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言,无论是劳动力再生产还是积累体制的作用,要牢牢扭住扩大内需(也就是消费)这个基本点,而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只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奉行简单的需求侧的消费主义,因为“消费社会不能兑现它的通过物质舒适而达到满足的诺言”(22)〔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第五,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和世界市场理论还是国内国际区域大循环的重要理论依据,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空间战略布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分工有三个层面,即微观层面的企业分工、宏观层面的社会分工和国际层面的分工。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融入世界市场循环;同时,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展又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需求、交换、国际分工带来的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机器大工业带来的生产力的飞升,再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资本输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分工和世界市场理论的新发展、新运用。如果说马克思强调大工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革促进国内市场向外扩张、走向世界市场的必然性,那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分工实现区域、省际、城乡、产业等方面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循环,同时更好地利用外贸和国际市场,让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空间路径

(一)国内大循环的空间路径之一: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即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其内涵是,在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关联互动可持续,且经济差距趋于缩小,最终达到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跨区域重新调整,包括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区域间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二是有利于破除地区和部门间的封锁和垄断,清除生产要素流动的行政性障碍;三是有利于强化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区域间分工协作观念,使横向经济联合得以推动,尤其是可以避开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局势冲击,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平稳安全运行。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基于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多重因素的考量,我国实施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基于效率优先的考虑,我国开始实施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优先发展区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23)1988年,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深受“两个大局”思想的影响。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9—280页。沿海经济战略的实施导致地区结构、城乡、产业部门间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调失衡,经济增长的潜力与质量受限。因此,在新世纪初,我国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3)、中部崛起战略(2006),加之原有的东部沿海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四大板块基本形成。然而,将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后,区域的分割与发展的不平衡逐渐形成,竞争成为区域间关系的常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区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问题区域”仍然存在:中、西部地区尚属“落后区域”,东北变为“萧条区域”,东部地区的“城市病”加剧,成为“膨胀区域”。(24)谢宝剑、江洲:《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新视野》2019年第5期。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还面临政策碎片化、生态环境承载力薄弱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区域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全方位的协调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系统复杂庞大,省、市、县(区)间在资金状况、人力资本、技术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互补空间。良好的国内循环体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充分发挥经济体的优势,使其在国际经济循环中占据有利地位。要变革和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就需改变以行政区划为边界的行政区经济、以政策倾斜为主的区域政策导向和以竞争为主的区域间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地区之间自然和区位因素差异巨大,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均衡。如果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能够自由流动,这是国内大循环畅通运行的必要前提,既可以获得由集聚效应产生的生产效率,又能够在区域之间实现人均收入的平衡发展,进而实现经济上的“空间均衡”。(25)陆铭、李鹏飞、钟辉勇:《发展与平衡的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管理世界》2019年第10期。中国的区域发展还不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空间均衡,现有体制导致地方政府追求地区的投资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经济规模化,造成地区间严重的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损害全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阻碍国内市场循环畅通。现有区域发展政策往往导致空间错配,要反思政府干预对国内市场整合的负面影响,发挥中央政府对促进市场整合的积极作用。

本质上讲,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涉及的是区际间的经济关系,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间要加强经济联系。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把自身部分中低端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进行迁移是常见的现象。由于四大区域之间要素禀赋、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具有产业级差,区域间经济存在互补,雁阵式产业转移和经济大循环完全可以发生在区域之间。另一方面,要在领导机制、分工体系、市场体系和投融资体制等多方面,创新四大区域间合作机制,充分挖掘各个区域之间的优势,畅通各个区域之间产业循环,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一体化发展而不是分散或割裂地发展。例如,由中央政府统筹、地方政府实施,降低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成本;推动大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中等城市的空间集聚效应,推动制造业向中小城镇转移;对资本市场、人力资源、网络信息等要素的流动进行有效配置与整合,推动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体系;畅通区域间资本流通渠道,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投融资机制,等等。

(二)国内大循环的空间路径之二:城乡融合发展

上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户籍分割使农村和城市成为封闭的单元,生产要素流动受到严格限制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26)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虽然在计划经济的国有重工业体系下,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长期来看这仍然是不合理的存在,需要逐步消解,最终达到融合发展的目标。从改革开放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国际大循环)战略来看,进口以城市工业的不断高度化和城市消费的不断高档化为导向,而出口则以大量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来支撑,这实际上是通过减少农村的基本消费品来换取城市的高消费,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固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制度,甚至带来空间、历史差距、二元部门和社会地位的四重锁定效应,(27)白永秀:《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上世纪90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蓬勃发展,中国经济部门从二元结构变为三元结构;90年代后,超大规模的非正规就业(个体私营经济、农民工等)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部门从三元结构变为四元结构。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转型方向是从四元结构到一体化与均等化,具体而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8)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按照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部门首先呈现多元化发展,这当然也是被经济实践所证明了的。无论经济下一步发展情况如何,经济部门越多元化,经济部门间的互补关系就越紧密,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终结局就越确实。

当前,中国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远比农村经济发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大。(29)贺雪峰:《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基于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新型城镇化战略应时而生。首先,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住房保障制度、财税金融体制、行政区划设置等全方位的制度改革;其次,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此外,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促进城乡产业结构协调和劳动力的自由转移。

由图2可以看到,无论是四大经济板块、四大工业基地还是三大经济带,立足点都是区域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循环是以城镇化为立足点的,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30)1960—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6.2%上升至17.9%,年均增长0.1个百分点;1978—2018,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7.9%上升至59.2%,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参见罗楚亮、董永良:《城乡融合与城市化的水平与结构》,《经济学动态》2020年第11期。这个过程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在现有人口规模条件下,新型城镇化是挖掘内需潜力、弥合城乡二元差距、促进社会经济大循环最有效的途径,因而也成为“两新一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内需导向型经济,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要以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适度城市化为基本方向,建设以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主体、广大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群。例如,在中西部地区,积极构建武汉城市圈,大力发展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等;在东北地区,着力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大连经济区等;在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城市的作用。当然,要注意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积极疏导城市压力。

除了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改善收入不平等、减轻就业压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速新型城镇化发展,还对投资消费从而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32)李兰冰、高雪莲、黄玖立:《“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展望》,《管理世界》2020年第11期。首先,面对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人口空间转移和就业结构转换共同激发消费需求规模潜力。(33)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为2.2倍,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蕴含着巨大消费潜力,其实现的基本前提就是城市就业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其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差距,将为供给端优化调整提供强劲动力。再次,城市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远大于农村居民的,城镇化率每提高1%就会带动1400万左右的人口进入城市,这无疑将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产生可观需求进而带动投资。最后,新型城镇化发展将促进更多优质要素向城市集中进而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与投资优化将形成有机互动关系。

(三)国际大循环的空间路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我们要坚持深化对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中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而言,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国家先是对广东、福建两省实施特殊政策,之后建立经济特区、设立沿海开放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实施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对外开放格局。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展开陆海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国际国内不断实现地缘空间上的突破。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国际大循环的空间路径,在空间走向上与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和中国西向远洋航线基本重合,从东向西,基本贯穿了沿途几乎所有的重要战略枢纽区,把西欧和东亚两大经济板块紧密联系起来,为21世纪中国全球大战略指明了地理方向,(34)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地理研究》2015年第6期。这是关乎中国国运、世界经济、人类历史的千年大计。“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分三路重点畅通中国、中亚、俄罗斯和欧洲,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和地中海;中国、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一路”即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两路重点畅通从中国、印度洋和欧洲,中国和南太平洋。“一带一路”建设以陆海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互济的两翼为支撑,优化自身经济空间格局,与世界良性互动,打造“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架构的多条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围绕“中国-中亚-西亚”、“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与“中巴”等六大经济走廊进行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我国又先后与相关国家达成构建中尼印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等共识,以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路的“六路”形式,并以沿线主要国家和重要港口为依托,逐渐形成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联动发展基础上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些从内陆到沿海的国际大循环通道将沿线国家的节点城市、重要港口、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产业集群连接起来,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国际大循环空间布局。此外,还包括我国与世界全方位联通的三条蓝色经济通道。至此,“一带一路”建设贯通并环绕亚欧大陆,辐射大洋洲、非洲及北美洲,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从而影响全世界。自东向西、由南至北,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为主攻方向的国际大循环,将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转移国内过剩产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国际分工地位提升、逐步扭转区域外资不平衡问题、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

在目前以美国为中心国家、美元为中心货币的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一带一路”所辐射国家主要有四种类型: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型国家”,以中东产油国为代表的输出石油的“能源型国家”,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代表的出口农矿产品的“商品型国家”,以英国、德国、法国为代表的金融“投资型国家”。(35)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10期。因此,我国推进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为主攻方向的国际大循环要立足贸易的互补性,推进与东亚国家的区域合作;立足能源矿产领域,推进与中亚、阿拉伯世界的区域合作;扩大经贸投资,推进中国与南亚、大洋洲之间的区域合作;立足金融创新技术合作,提升中欧合作水平。“一带一路”反映当前中国对外战略利益的空间分布,但是从经济合作的角度看,与中国关系紧密的地区主要是“一带”的中亚、西亚中东地区和“一路”的东南亚地区,中国需重点突破的方向和对象是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俄罗斯。近年来的“中国-东盟”合作、RCEP协定都是新时期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一带一路”国际大循环的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是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最新实践,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是“一带一路”多边合作倡议促进国际大循环的理论基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用全球(空间)视角协调发展,畅通国际大循环,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选择。当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要与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亚投行(AIIB)、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步进行,提供关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国际公共产品。同时要注意,中国要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国内各区域各部门也要协同发展,避免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四、多措并举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还需要扩大内需和消费,加强供给和投资,完善收入和分配,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力求实现国家工业化,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物流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注重金融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继续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一)继续发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

习近平在论述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36)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求是》2020年第21期。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加快培育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国家要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在经济内循环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在优化供给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要依法平等保护产权,为企业家创新发展提供良好投资环境。

积极发挥投资与消费的作用,前提是完善收入和分配制度。初次分配侧重效率,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侧重于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第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第二,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调节精准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同时,坚持积极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

继续积极对外开放。要重视外需对于内需的保护及关联作用,充分发挥外贸稳定增长的基础作用和外资企业“外引内联”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以规则、体制、制度改革为中心,提升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水平,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完善基础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工业现代化

首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要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着力化解产业链风险,提升产业链修复能力,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促进供应链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条件推动产业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价值链整合,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全产业链。

其次,保障顺畅的物流体系。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补齐城乡物流短板,打通流通的痛点堵点;突出国家在现代流通业发展中的控制力、主导性,稳步推进物流降本;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升级流通体系,加快智慧物流的基础建设,提高流通服务功能。

再次,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攻关影响到经济内循环的咽喉项目,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

复次,调整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体系与供需体系的适配性,构建更加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充分肯定财政赤字、财政主权和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的改革在国内经济循环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支持消费金融,发挥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作用,防范金融风险。

最后,工业是高质量经济活动的基本载体、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国要保护高端产业并寻求独立自主搞发展,如果通过廉价劳动力和大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加入到国际大循环之中,特别是在美元霸权的支配下,就很难摆脱在国际分工中受剥削和受掠夺的被动地位。要借鉴英美工业化经验,逐渐实现从“国际大循环”主导向“国内大循环”主导的战略转型。

(三)正确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必须坚持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壮大国有经济力量,充分发挥公有资本的“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市场在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具有资源配置的作用,要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营造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国内的高度统一,逐步把国内市场变成全球市场。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一带一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