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

2022-04-16 19:35王丽君李国锋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王丽君 李国锋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仍是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形成了意蕴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人类发展演进史上崇拜敬畏自然、征服统治自然、尊重顺应自然的三个不同阶段展现了其认识逻辑;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展现了其理论逻辑;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演进的现实路径展现了其实践逻辑;这三者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走向,成为世界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同关注的问题。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肆虐,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这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生命共同体”的高度,明确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的中国答案。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疫情发展最新进展,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意蕴,有助于更加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为开辟我国生态文明新境界和破解全球生态危机提供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认识逻辑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现存的物质世界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人与自然作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推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迁。梳理人类社会演进历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不难发现其遵循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发展过程,表现为崇拜敬畏自然、征服统治自然、尊重顺应自然三个历史阶段。

(一)崇拜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原始共生”阶段

在工业文明以前,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低级,只有依赖自然界的天然馈赠才能维持自身基本生存。不管是原始文明时期靠打猎、畜牧为生,还是农业文明时期利用气候、土地、生物等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畜牧业等产品的生产,其基本活动都被自然界限制和主宰。由于人对自然的过度崇拜和敬畏,因而形成了“听天由命”的观念。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2]206这一阶段,自然主宰着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着“原始共生”状态,即原始平衡和相对和谐。在这种低级共生的状态下,人还未能把自然当作对象性存在物加以认识、实践和改造,极大地掩盖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换句话说,人类把自身当作隶属于自然界的奴隶,没有把自身与自然界当作对象性关系完全区分开来。在他们眼里,自然是具有无限威力和强大生命力的存在,而人类仅是自然的构成因素。工业文明以前,这种自然观上的整体有机论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着这种“原始共生”状态。

(二)征服统治自然:人与自然异化对立阶段

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科学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起来,对自然的态度逐渐演变为无视、傲慢、自大。以科学技术为工具和手段的工业生产成为剥削自然的武器,人与自然站在了对立面。人与自然关系逐渐异化,从最初的被动服从地位逐渐解脱出来进行对象性活动,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奴役自然的主人,形成了“人定胜天”的观念。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征服统治自然,家庭作坊式手工业被大机器生产所代替,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盛行。与此同时,大量机械、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农业生产领域同样具有了工业化性质。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得社会物质财富猛增,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眼前的繁荣使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情绪,膨胀了内心的欲望和野心,进而更加不惜生态代价,肆意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当人类陶醉于“胜利”之时,接踵而至的是自然界的种种“报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开始出现在人类面前,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结构被人类所打破。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由此进入到了异化对立阶段。

(三)尊重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阶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述了杀虫剂、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使用对生物、农业、社会以及人类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灾难,在世界范围内敲醒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钟,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如何与地球上其它生命体共处,由此拉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态运动的序幕。七十年代初,以人类所面临的现在以及未来困境为探讨主题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指出如果不及时改变发达工业社会现存的生产状况和生产模式,世界经济以及人类文明将无法控制地全面崩溃,掀起了全球生态环境研究和绿色生态运动的浪潮。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绿色社会运动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应运而成,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结合。由此人类意识到,如果继续按照发达工业社会传统发展道路走下去,人类向自然的索取持续超出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再生能力,那么,最终毁灭的将是人类。基于此,八十年代伊始,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即在不危机后代人的前提下,寻找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模式。放眼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对生态危机的认识逐步提高,各国纷纷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日本颁布的《自然环境保全法》等等。人类已经明显地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并且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为逻辑起点和主线,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致力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理论框架来看,其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展开,在自然观问题上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突出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双向互动辩证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蕴含了浓郁的人本主义精神和生态主义品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源泉。

首先,人是自然化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本体问题上坚持物质本体论,而物质存在于自然界,自然界作为物质在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物,与物质具有同一性。因而,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5]56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物质本体论的立场上揭示出,人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靠于自然界。

其次,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在于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了自然对人的决定性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表明旧唯物主义对于对象、现实、感性活动,“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6]161这种“直观唯物主义”只看到自然的存在意义,看不到人的存在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7]75

再者,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具有同一性,二者通过劳动实践实现统一。马克思认为,感性活动是认识自然的前提,要从工业和商业的感性活动出发把握自然科学。自然是人类劳动实践的物质基础,而自然本身又可以理解为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劳动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通过劳动实践建立人与自然之间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以改变自然界的优先性,使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升。“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8]558这表明,人类从动物提升的程度越高,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以及对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就越深刻。

(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对“天”和“人”关系的认识上。孔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后由儒、释、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其基本内涵都将人与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认为人与自然“天然”地融为一体,给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启迪与思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基因。

首先,“天人合一”是儒家的基本主张。其中,“天”有自然的天和德行的天两重内涵。就字面意思理解,“天”是自然的天。儒家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天地是万物和人类存在的前提,万物和人类作为天地的派生物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二者成为同生同荣的有机体。“天”又是德行的天。

其次,“道法自然”是道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释。道家致力于打破压制人心的现实约束,主张“道生万物”,促使自然万物返归本真,解放人性,达到“万物与我惟一”的自由精神境界。其中,“道”是指自然万物固有的内在属性,是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自然之“道”,强调的是宇宙万物要以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规律为基本遵循。“道生万物”即天地万物由“道”化而成,人类和自然是平等的,人类没有优等权利,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再者,“众生平等”是佛教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佛教思想主张万物有因果,每一个果都有必然的因,不存在没有因的果,所以对待万物的因终有一天会在自己身上产生果,因而人类应该善待并尊重自然万物。“众生平等”所体现的自然万物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表明了佛教主张人与自然共生的核心理念。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和环境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之一。在其现实道路上虽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缺陷,但其中部分观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吸收价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合理借鉴。

首先,生态危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制度危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人们在享受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威胁。以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和马尔库塞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直面社会现实,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资本逻辑和科学技术。他们把生态问题摆在社会制度框架下研究,认为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指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科技异化和消费异化,因而解决的路径一方面要摒弃把科学技术当作资本逐利的工具和手段,赋予科学技术人道主义情怀。另一方面要克服消费异化,摆脱虚假幸福的泡沫,在正确消费观的指引下寻求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其次,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佳选择。伴随着科技理性的工具化发展以及人类理性思维和理性能力的觉醒,人们不自觉地陷入到自身利益与自然利益二者的博弈之中。一方面要提高科技水平以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科技异化威胁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在两难较量与抉择中,人类认知逐渐滑向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种极端。生态马克思主义突破了两种极端价值观的对立,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是绿色社会,绿色社会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社会主义制度,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9]111本·阿格尔主张通过“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实现稳态经济的社会主义。安德烈·高兹指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10]38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实践逻辑

思想理论的生成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积累,成熟的理论更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孕育而生。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脉络,主要蕴含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团结带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演进的现实路径之中。

(一)毛泽东生态建设的实践探索

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拼搏,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首先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特殊重要性,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首开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实践之先河,基于此开展了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和节育人口等行动,进行了生态建设的初步尝试和探索。

1.兴修水利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多次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威胁,由此开启了兴修水利、治水安邦的举措。1950年夏季,毛泽东要求江苏、安徽和河南同时动工修建淮北水利工程,拉开了根治淮河水患的序幕。1951年3月,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正式开工,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黄河下游引水灌溉,力争变黄河下游害河为利河,开创了根治黄河水患的新纪元。1951年10月,毛泽东倡导修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此后,毛泽东又主持修建了三峡水库、葛洲坝水利枢纽等84000多座水利工程,不仅有效抵御了洪涝灾害、推动了工农业的生产发展,更重要的是保障了长远的生态利益,使得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植树造林

由于常年战乱和滥砍乱伐现象普遍存在,新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峻。据统计,我国最初的森林植被覆盖率仅有8.6%。为改变现状,毛泽东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当作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细分为“绿化祖国”“实施大地园林化”“美化全中国”三个逐层递进的阶段。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美化祖国”的目标任务,呼吁各级党委集中力量抓林业,“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1]5091958年,毛泽东主张在绿化的基础上施行园林化,指出“农村、城市统统要园林化,好像一个个花园一样”。[12]51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提出“美化全中国”的构想,要用18亿亩耕地中的“三分之一种树造林”,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整个中国森林覆盖率得到了提升,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观。

3.节育人口

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进程中,毛泽东领导建立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方针,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1957年,毛泽东开始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充分调动政府和群众双方的力量,从推行试点到覆盖普及,波浪式推进节育人口的有效落实。1971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报告》,其中明确提出了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的目标。在国家严格把关、层层控制下,成功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合理增长范围内,有效缓解了人口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富起来的新征程上,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灾难。对此,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深刻反思这一阶段的社会生态问题,在构建持续科学发展模式、提升生态科技水平、建设生态法制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实践推进。

1.构建持续科学发展模式

构建持续科学的发展模式是富起来阶段经济社会得以健康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首先要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因而他继续实施节育人口的政策,鼓励晚婚晚育,主张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保持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性,以此推动社会的持续科学发展。江泽民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五大上将可持续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他指出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13]532胡锦涛在继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了升华和创新,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义的科学发展观,推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革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提升生态科技水平

提升生态科技水平是富起来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强大支撑。邓小平指出:“提高农作物单产……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14]882基于此,农业工业生产实践活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下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轨道,有效减少和规避了生产经营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现象。江泽民敏锐捕捉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以其远见卓识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他指出环境保护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以及提高人们素质来解决,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文化素质提升的轨道上来,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实力。胡锦涛紧握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的接力棒,通过发展绿色科学技术来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向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靠拢,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前进,从源头上阻断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3.建设生态法制体系

建设生态法制制度体系是富起来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1979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全国人大十一次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首部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的先河。1982年,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被写入宪法。在此基础上又制定颁布了《森林法》《草原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江泽民同样重视环境保护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他要求在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坚持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他的倡导下,保护森林、海洋、大气、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完善。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此外,他还通过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和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等措施强化政府对生态环境的监管职能,成功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依法治国的轨道上。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强起来作为历史底色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刻思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创造性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美丽中国”等命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国家在改善自然环境质量、恢复生态系统稳定以及提高国际生态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伟大的实践创新。

1.改善自然环境质量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一,聚焦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环境质量保卫战。首先,我国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致力于打造蓝天白云优美天空。在党和国家的努力下,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7%。[15]其次,我国推进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和建制村环境整治工作。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目标70%),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到0.6%(目标5%)。[16]再者,我国推动打响净土保卫战,严格按照《土壤防治行动计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顺利完成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恢复生态系统稳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生态挑战日益严峻,针对森林资源下降、湿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首先,我国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扩大人工林种植面积。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75亿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森林资源大幅下降的压力。其次,我国推进建立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已达170多万平方公里。再者,我国加强水土流失治理,致力于减少荒漠化和沙化的土地面积。自2004年以来已经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3.提高国际生态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致力于中国生态问题的解决,而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以其博大的胸怀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中国方案。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积极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力争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环境公约,积极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国际场合,极大推动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我国在世界生态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跃身成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制度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世界历史性贡献。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