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2022-04-19 05:15李兴辉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6期

文\李兴辉

1937 年10 月,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了一本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书,书名叫《红星照耀中国》。仅仅一个月后,这本书就发行到了第五版,后又多次被多家出版社重印和翻印,从中国走向世界,拥有了亿万读者,成为当时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通俗读物。

埃德加·斯诺是一名美国记者。1930 年,他以纽约《太阳报》和伦敦《密勒氏评论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在6年的时间里,斯诺遍访了大半个中国,目睹了中国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1936 年,在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斯诺带着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无数问题,冲破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严密的新闻封锁,于6 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在中国的这个“西北角”,斯诺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良知,用自己的眼睛认真观察和理解这个被西方和国民党媒体妖魔化了的共产党。他与党的领导人促膝长谈,自由地在这块土地上广泛接触红军战士、苏区农民、少年先锋队员,与他们交流,寻找中国革命的红色密码。4个多月后,斯诺回到北平,为英美报刊撰写了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后来,这些通讯报道汇编成了一本书,便是这本流传至今的《红星照耀中国》。

90 年过去,沧海桑田,世界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并逐渐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也一路赶考从延安来到西柏坡,来到北京,成长为今天拥有9500多万党员、48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红星曾经照耀中国,红星也曾照耀了世界;红星曾经照耀革命年代,红星也应该照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重读这本经典,让我们在红星闪耀中找到自己的初心,也能让我们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将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永葆理想与信念。斯诺曾经采访过蒋介石,也见过若干国民党的大员。这次他来到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见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这些人并不是清一色的“土八路”,他们有的是地主的子弟,有的是放弃了高官厚禄从国民党军队跑来的长官,有的是从欧洲、从美国、从苏联留学回来的青年才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中国不同阶层的人们,跑到这里来“受苦”,是为着同样的目的。他们想让这个国家走出苦难,想让千千万万受苦的同胞活下去,想让全中国人民过上人应该过的日子。他们相信一个叫马克思的大胡子外国人,他们相信苏联的成功同样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实现,他们为此而奋斗。他们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曲无穷无尽”。书里有很多人的照片,单人的、合影的,男的、女的,朴素的衣服没有掩去他们青春的风采,单薄的身材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在他们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幸福的模样。是的,那是充满希望的,那是热情,那是青春的光芒。延安是我们党青春的记忆,无数人来到这里,为了民族的希望,他们站在正确的一边,他们在这里绽放着青春。这种青春感动了斯诺,以至他回北平时,“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这种信仰、信念和信心也激励着今天的我们,让我们在党百年华诞时依然风华正茂,让我们坚定地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在这个“中国的西北角”,斯诺见到了共产党很多的“大官”。他先见到了周恩来,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他见到了毛泽东,南京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银洋。可这些人平时经常不带警卫员,这些人所在的机关连个像样的围墙都没有,可这些人就这样生龙活虎地活着,在老百姓组成的人堆里挺自在地活着,“不但毫发无损,而且仍旧在指挥着新的军队同国民党对抗”。是的,这些被重金悬赏、通缉的人们最大的安全就是和这些老百姓在一起,他们是为着老百姓而奋斗的,老百姓也在和他们一起活着。他们就像鱼和水,就像大海和浪花,“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斯诺不一定太理解“军民鱼水情”,但作为西方人,他应该熟悉安泰。安泰是大地女神该亚的儿子,不管他面对的敌人如何强大,不管他在战斗中没了力气还是受了伤,只要他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就能重新获得无穷的力量,满血复活赢得胜利,而他若是离开了大地,便会失去力量的源泉,最终被敌人一击而毙。在红色中国,如果共产党是安泰,那千千万万老百姓就是地母该亚。我们把它郑重地写在党章里,“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也郑重宣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便是我们共产党力量之所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永远在路上。斯诺是带着许多问题来到保安的,他想知道,“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共产党人的头顶上随时笼罩着死刑的威胁”,但“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士兵参加了红军,同南京政府的独裁进行武装斗争。这是为什么?”其实,在保安的人们也在思考着很多的问题,他们要找到一条路,要搬掉压在劳苦大众头上的“三座大山”,他们想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想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他们找到了这条路,这条路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用自己的鲜血和奋斗去闯出来。斯诺在有生之年看到了我们闯出的这条新路,虽然不是我们成功的全部。2021 年,我们隆重庆祝了党的百岁华诞,2022年,我们还将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生逢盛世的我们要多一些清醒和警惕,多一些努力和担当,像当年在窑洞里的前辈一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唯此,方可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在实现伟大梦想的路上,征程永远不会平坦。作为9500 多万党员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应该始终闪耀着这样一颗红星,它因理想而闪耀,它因奋斗而闪耀,它将始终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