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践

2022-04-20 14:53王秀芝
中国教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立德树人

王秀芝

【摘 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围绕高中历史课堂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系统地阐述了历史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 立德树人 历史课堂实践

家国情怀,一般来说指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表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笔者认为,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国、人类社会的深切认同。培养怀有家国情怀的人才是我们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加强高中历史课堂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

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当下,一些青少年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加之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上崇洋媚外,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师的责任,也是历史教师的担当。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家国情怀的人才是实现中国梦必备的人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从神农尝百草到大禹治水,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汉武帝叱咤风云,从贞观之治到康乾盛世,直至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的奋斗拼搏、努力创新,无不激励着我们把这种充满家国情怀的奋斗拼搏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培养有灵魂的人才、实现中国梦的人才。

3. 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尤其对于当今世界而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然是全人类无法攻克的难题。如何在肆虐的传染病面前维护全人类的利益呢?那就要求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全人类观念。高中历史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们树立这种家国情怀,实现由小家到大家,到民族,到世界,甚至到全人类的升华。

二、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堂的途径

1. 利用历史人物,培养家国情怀

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发掘正面的历史人物,充分运用他们的光辉形象,让学生受到感染、受到鼓舞。例如,学习“百家争鸣”时,笔者通过描绘讲解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诸子鲜活的人物形象、传世的经典语录,阐述百家争鸣的思想,引发学生追思诸位夫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再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在学习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部分,笔者重点介绍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林觉民的绝笔《与妻书》。这篇绝筆之作展现了革命党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以及“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精神,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刻苦读书的高远志向。又如,学习“现代中国科技成就史”时,袁隆平、屠呦呦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更是活教材,讲活他们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致力于科技兴国的感情。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多注重历史人物的经典活动、言论的积累,以便教学时巧妙地融入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 利用历史事件,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情串联起来,构成了整个历史的大体结构。那么,如何运用历史事件进行家国情怀的引导和渲染呢?笔者认为,要抓住事件的一个关键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一方面,因为上课时间有限,受教学任务的限制;另一方面,抓重点可以增强效果。例如,“西安事变”中共产党高瞻远瞩,作出巨大让步,力促和平解决事件,最终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引导学生结合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让步及其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等,让学生认识到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自然而然地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再如,殖民主义是世界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内容,它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90年代,贯穿400年的历史。笔者通过分阶段概括其方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理解殖民主义是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反对的目标,从而产生对全人类的认同。

3. 历史知识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选择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素材,弘扬家国情怀,理解家国情怀,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讲解“唐朝的民族关系”时,恰逢2021年“新疆棉”事件,笔者以此为契机,安排学生收集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信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况。用这些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材料和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介绍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历史发展变化,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的祖国休戚相关。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有效。再如,学习“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个知识点时,阐释概念是本课的要点。因此,笔者以本地学生都熟知的位于沧州开发区的中韩合资企业—北京现代为例,详细解释经济全球化中资本的全球化、技术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等一系列概念。利用生活化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透析重点概念,从而让学生理解全球化,世界性的经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没有任何一国可在低迷的经济形势中独善其身。如何让全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待世界经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世界观。

4. 革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从教育学的规律出发,单单进行家国情怀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体会、多实践。“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掌握了。”情境化教学的教育冲击力更大,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接受家国情怀的感染。例如,学习“理学”一课时,学生们除了学习程朱理学,还需要学习陆王心学,二者的区别也是教师的重点授课内容。针对这一点,笔者做出如下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代表陆九渊与朱熹,开展一场陆九渊和朱熹之间的鹅湖大辩论。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当时当刻,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懂得中国文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再如,“罗马人的法律”一课是穿越课堂的典型,教师可设计一个外邦人分别穿越到了罗马的城邦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感受、认识罗马法律的情境。在不同的时代体验中,认识罗马人在世界法制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是现代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更好地展现影视资料、图片、文献资料等,通过各种感性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理性思维,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和认知的共鸣。例如,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时,笔者适时播放了一段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致辞,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爱国情感油然而生。再如,学习“抗美援朝”时,笔者选取了电影《长津湖》当中关于冰雕连的片段—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献出他们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为一具具冰雕。当这一幕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不少学生潸然泪下,对革命烈士肃然起敬。家国情怀的教育效果可见一斑。又如,必修三当中有一课介绍中国古代艺术形式—昆曲。昆曲是中国百戏之源,尽管现在国家大力扶持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学生们对它还是知之甚少。因此,笔者选取了一分钟昆剧《西厢记》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昆曲的魅力以及各种地方戏剧与它的联系,感受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家国情怀的教育。

家国情怀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价值,是值得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毕生研究的必修课。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教育立德树人
浅论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探析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