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实验教学探讨

2022-04-20 14:42吴方道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实验设计高中生实验教学

吴方道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成为了重要话题。以往应试教育大趋势下,地理一线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地理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其中,地理实验教学就是落实现今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需要地理教师从单一关注地理理论知识教学,转向关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本文将结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谈谈如何优化地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验;实验教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科学核心素养,要增强课堂的教学实践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地理作为兼顾“人文属性”与“自然科学属性”的学科,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我们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转变高中地理教学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课堂,借助地理实验课,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观测、调查与收集地理数据等多种技能,让高中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人地关系问题,进而激发地理实践力。

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内涵

1.培养学生地理实践素养

在教学高中地理实验时,教师需要以实验为平台,来模拟或者演示地理现象或者演化过程,以此为学生揭示地理规律,学生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动手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从高中地理的授课内容来看,地理实验既有人文内容的实验,又有自然科学内容的实验,需要教师循序渐进、深入挖掘,在地理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如“水土流失”的实验教学,可设计实验让学生了解地表植被覆盖状况、降水强度与时间、土质状况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实验设计思路:

(1)实验题材:斜坡装置(用组合式支架与矿泉水瓶制作)、6个大小一样矿泉水瓶子(瓶盖上戳小孔,其中4个装满水、2个装一半水,)、有草和无草的泥土、6个水杯。

(2)实验步骤:

①实验过程一:装置两侧分别放有草和无草的泥土,使用2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喷射等量的水,模拟植被覆盖率大小与土地类型影响水土流失。

②实验过程二:装置两侧放同样的泥土,使用2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喷射水,装置右侧喷射较多的水,左侧喷射的水较少,模拟降水量大小影响水土流失。

③实验过程三:加大右侧斜坡装置的坡度,两侧放置同样泥土,两侧喷射的水量一致,结果右侧的水土流失明显多于左侧,模拟地势起伏大小影响水土流失。

2.构建学生综合思维素养

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地理事物在哪里?”、“它有什么样的特征”、“它在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高中地理教学重视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需要学生把握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以及空间分布。学生在认识某个区域时,必然要考虑到区域背景,进而研究该地的地貌特征、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等,再深入该区域的人口数量、工业发展水平等人文特征。学生在研究地理实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构建综合思维能力。

3.树立学生人地协调观

一直以来,人地关系都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内容。整个高中地理教学都围绕着环境、资源以及人口,利用地理实验,可以激发高中生保护生态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的实践应用,引导其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做出正确判断,以求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引导高中生树立人地协调观。

三、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高中地理教学都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因此要重视地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进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

1.遵循规范的原则设计地理实验

规范的地理实验设计原则主要包括:(1)科学性,实验设计需符合基本的地理科学知识,要有相应的学科知识与科学原理支撑,各类模拟实验必须符合正确的地理原理与规律;(2)可行性,实验过程不能繁琐,操作步骤紧凑清晰,实验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建议连续操作时间不超过1个课时)[2];(3)教育性,实验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能力,能够促进他们的地理思维发展;(4)预设性,根据实验原理和假设制定实验设计,教师要关注实验操作的关键环节,预先操作模拟,对实验结果有一个预先的判断[2]。高中地理教材是开发实验课程的重要参考,教师需要主动创新教材,借助相关材料,为高中生提供具体的实验方案。比如“河流中下游河谷地形”的实验设计:

(1)实验目标:直观学习流水侵蚀作用概念;验证水运动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2)实验器材:肥皂、小刀、软管、水龙头、直尺、玻璃容器。

(3)实验步骤:

Ⅰ.用小刀将肥皂一边切成平面,将其树立在玻璃容器中,模拟山地。

Ⅱ.用小刀在肥皂底部两个侧面各划三道横线,模拟岩石裂缝。

Ⅲ.用连接水龙头的软管在玻璃容器边上缓慢放水,模拟河流侵蚀作用。

Ⅳ.观察六道横线的变化,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4)实验分析:肥皂底部六道横线逐渐变模糊直至消失,并且有少量肥皂碎屑被水冲走,说明流水对肥皂具有侵蚀作用。

(5)实验应用:解析桂林象鼻山的底部形态、海岸线的后退、海蚀柱等成因。

2.加强高中生实践考察能力

在地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组织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景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教学活动,提供学生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发展其区域认知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多带领学生参与实践考察,用贴近生活的地理实验,激发学生的乡土意识,进而提升其区域认知能力。在高中地理课本里,有很多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师应当拓展相关的乡土素材,让学生参与乡土考察。比如,在教学“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后,地理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校外考察家乡的某条河流,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环境治理问题,进而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过程

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以“填鸭”教育为主,学生在学习设计上被动接受知识,没能凸显主体地位。而地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应变的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探索身边的事件与人。比如,在谈到“区域开发”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如“政府小组”、“开发商小组”、“居民小组”......等,让学生辩证性地看待问题,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地理问题,进而感受区域活动的复杂状况,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

4.注重实验教学的评价过程

实验教学的评价过程应采取表现性评价、实验报告和纸笔测验三种评价方式[1]。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设计、过程与结果的文字性描述,是一种间接评价方式,难以反映真实的实验过程和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所以实验报告一般只能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一部分[1]。相较而言,纸笔测验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程度,能直接反映课堂教学质量高低;表现性评价关注实验操作的过程,是最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作为高中生科学地理观的引导者,应当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对学生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课内的实验教学引导与课外的实践探究,激发学生对地理实验的兴趣,最后让其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走出教室、展开实地调查或课外调研活动,借助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活动,不断培养高中生地理观测、地理实践、综合分析的能力,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以便将来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王海燕.地理实验设计与教学评价[J].地理教学,2018(09).

[2]范江龙.高中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06).

猜你喜欢
实验设计高中生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实验设计 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动物激素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实验设计
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