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探究

2022-04-20 12:02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协作中职英语

王 欢

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

一、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大众的观念中,中职学生只需要学会一门未来赖以生存的技能。然而,当下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知识型、发展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学压力日渐加大,大部分中职学生呈现出的英语学习现状并不让人乐观,主要表现有: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效率偏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习惯性被动,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不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不足,专注度、持久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容易“知难而退”;等等。

中职英语教师的主要表现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成就感低。由于中职学生对非母语学习的明显排斥,在课堂互动、课后落实、学习成效等方面给英语教师带来较大的挫败感。长此以往,英语教师容易在教学中形成惯性的不积极,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心态低落。

如何改善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其坚持学习,引导其主动学习,同时增加一线教师的教学成就感,是本文关注并讨论的主要问题。

二、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制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构成,其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学习方案,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言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就学生对于构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300名中职学生中,有115名学生认为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最重要,约占总人数的38.3%。另有71%的学生认为是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导致自身英语学习的落后。问卷结果表明,自主学习能力正是中职学生最缺失、最急需培养的素养之一。

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需要从情感上认同学生,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元化、持续不断地就这一课题目标进行实践探究。

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和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在一线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形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三、 指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转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学环境和授课方式的转变带动了一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普遍提高。各类网络平台、直播软件、通信软件和录课软件都成了信息化在线教学的必备支撑。其间,笔者在完成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普遍的观点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适用于学习基础较好、学习比较自律、主动性强的重点高中学生。疫情期间,笔者通过有效探索,发现配合有效的教师课堂检测和监督评价机制,翻转课堂对增强中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能起到较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例如,笔者将语法讲解制作成教学视频,把要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教学视频中,事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送给学生自学,并布置课前作业,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教学视频。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流程如表1所示。

表1 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流程

教学模式转变后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语法视频教学更为精练高质。制作使用短小精练的语法视频,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的口误和不必要的重复,呈现更具逻辑性和严密性,大幅度提高了教师输出的质量,同时也提供给学生反复学习、记录要点的机会。

二是平台监测系统加大监测力度。学习平台自带的后台数据统计系统可以监控并反馈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反刍比(视频观看总时长/视频时长)、完成时间等数据(图1)。教师再配合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评价,可以加大督促学习的力度,避免学生轻易产生自我放弃等不良情绪。

图1 课前视频自学情况数据统计

三是教学评价贯穿全程,促进习惯养成。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准确的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台远程学习综合成绩评价系统(图2)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实时关注,学生将压力逐渐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养成良好的课前学习习惯。

图2 平台远程学习综合成绩评价

四是远程教学跨越空间障碍,延伸教学时长。远程教学限制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却符合21世纪浸润在互联网中的中职生的学习习惯。烦琐的定语从句、庞大的非谓语系统,以及名词性从句间细小的差异等都可以通过碎片式的视频教学,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渗透到学生的课前学习中。这样既避免了大段的语法教学带来的枯燥,又节约了课时,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成为检测的场所,学生日常松散的课堂状态亦可得到改善。

四、 指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中职英语教学方法转变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年龄特性使得他们对于社会信息的了解有所局限,也增加了他们理解相关领域英语文本的难度,这让他们原本就不浓厚的学习兴趣变得更为淡薄。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次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支架式教学中的“进入情境”环节,通过问题情境和视频情境的构建,丰富和扩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快速进入语言学习和教学素材内容的相关情境,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文本的内容,加深学习记忆,从而增强其学习自信,逐渐转变,实现自主学习。

(一)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案例一

1. 问题描述

华师大版《中高职贯通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 英语(第二册)》Lesson 10 “Christopher Columbus”中,教材提供的语篇、听力、教学活动等涉及哥伦布生平相关事件和他的四次航海探索,但教学文本没有深入讲述哥伦布探索新航海路线的原因和航线的地理概念,也没有讲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和向西航行探索新航线的关联。学生在初中历史课上虽然学过哥伦布探索新大陆的航线,但是由于学习基础不牢固,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其实是模糊不清的,阅读英语文本时则是云里雾里,更说不上理解和赏析。

2. 解决过程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布置了这样的课前作业:Why Columbus wanted to sail west instead of east? Please surf the Internet to find out the reason.(为什么哥伦布要向西而不是向东航行?请上网查查原因。)

课堂上,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例如,

Because he thought the route to west would be shorter.(因为他觉得向西走的路线会短一些。)/Because he wanted to find the riches from the land in the west.(因为他想从西部的土地上找到财富。)/ Because he liked to be different from others.(因为他喜欢与众不同。)

学生的答案简单直接,虽然并不全面,但各不相同。这一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上的资料了解到一些哥伦布的相关事迹。

3. 获得成效

完成课前作业后,学生在比较熟悉的情境下再去学习英语语篇,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再展示清晰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线图,学生就更加明确地了解了哥伦布航海的初衷及四次航海路线,对英语文本的学习也更有兴趣,印象更加深刻。

(二)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案例二

1. 问题描述

中职学生在学习华师大版《中高职贯通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 英语(第三册)》Lesson 7“3D Printer”时,遇到长篇幅、偏枯燥的科普类文章,畏难情绪显而易见。

2. 解决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笔者在授课之前,布置了以下课前作业:

请上网搜索找出3D打印机的相关信息,并回答问题。

(1) Have you heard about “3D Printer”?(你听说过“3D打印机”吗?)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3D Printer”? (你对“3D打印机”了解多少?)

(3) Have you heard about “Maker Movemen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 (你听说过“创客运动”吗?你对它了解多少?)

由于问题的答案专业性较强,涉及生词较多,为了鼓励学生自主检索相关知识,笔者同意他们用中文回答问题。

学生课前了解了3D打印机的打印模式和应用范围,教师课中再辅以影片《十二生肖》中利用3D打印技术建模、复刻十二生肖兽首的情节介绍,直观地将3D打印的魅力和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

3. 获得成效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前作业和课堂上直观的视频呈现,学生了解了3D物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之后再去学习这篇科普类英语文章,就不会觉得这节课的英语学习困难重重了。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复述3D打印过程时,脑海中留有的深刻影像会帮助其完成英语复述,并刺激大脑的记忆区域,将英语知识点长久留存在记忆中。

同样,在教授“The Wall Street Crash”一课时,教师先提供华尔街的相关英语资料介绍给学生;教授“Writing Emails Properly”一课时,教师提供电子邮件的错误示例,让学生纠错;教授“How to Make Life Simpler”时,教师给学生观看有关简单生活观点的英语演讲视频等,这些都是将学生引入情境的重要节点。

五、 指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中职英语学习方式转变

支架式教学的第四个环节协作学习,是提高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良好形式。

课堂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都是协作学习的上佳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协作、讨论的能力。学生将原本可能相互矛盾的多种意见进行统一,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获得对当前所学英语知识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在知识上和时间上“留白”,组织学生探讨协作,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现以华师大版《中高职贯通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 英语(第一册)》Lesson14 “How to Be a Good Worker”为例,将传统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作如下对比,如表2、表3所示。

表2 传统学习形式教学设计

表3 协作学习形式教学设计

(续表)

该课内容主要涉及对常见职业及职场人职业素养的描述。

传统学习和协作学习成效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传统学习形式中,学生以听讲和记录为主,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长时间的单一学习模式容易使学生出现思想不集中的现象,学习效率偏低。

二是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意“留白”,提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小范围内的交流更有利于成员较自信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

三是协作学习交流时,学生使用本节课新学词汇、句型来组织语言,或使用初中常用的语言表达,这种交流是小组成员间互相带动、互相促进的过程,每名学生都是一定意义上的“小老师”。这种多面性主动学习的成效远远超过一名教师面向整个班级单向教学的成效,长期实施对减少班级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有正向的作用。

四是在协作学习中展示集体思维成果时,小组成员可以明确自身在协作学习中所做的贡献,因而协作学习能正向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五是协作学习形式能帮助学生理解团队核心价值,形成团队意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组合、教师的密切观察和恰当引导、有趣有效的协作学习任务和及时正确的评价鼓励缺一不可。

六、 指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中职英语教学评价模式转变

翻转课堂、情境教学和协作学习都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评价和监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是一名教师所有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的最终关键之所在。没有有效的评价体系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学活动目标性的达成将大打折扣。单一的教学评价已经不能满足转变后的教学模式需要,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准备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其中应包含五大要素,即多元、适度、及时、多样和持久(图3)。

图3 教学评价思维导图

第一,多元是指教学评价要涵盖教学的各个方面,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前预习、学习活动、学习成效、内在努力等。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是立体的呈现。教师需要多方位地观察学生,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中职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得到来自外界的肯定评价,也需要能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恰当、全面、不偏颇的教学评价无疑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极大助力。

第二,适度指要掌握课堂上口头表扬的分寸,要言之有物,不任意夸大也不笼统抽象。例如,可使用“Good remembering!(好记性!)”“Good thinking!(好主意!)”“Keep up the good work!(继续努力!)”“You used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hat we have just learned today.(你用了我们今天刚学的句子结构。)”“You are really improving!(你进步很大!)” 等。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找到贴切的点,有针对性地去表扬学生,而不是盲目地随口表扬。

第三,及时是要求教师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课后落实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及时反馈。课堂及时评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课后活动的及时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调整和修正自身学习行为,感受自身进步,并从中获得愉悦感,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敢于参与。

第四,多样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有口头评价、文字评价和分值评价。可以由教师担当评价主体,也可以采用小组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方式。

口头评价和文字评价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除此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分值评价的使用。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用分值来衡量学生的差异表现,还将其纳入平时成绩的汇总中,通过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注重日常的过程性学习。中职学生学习恒心不足,容易自我放弃。过程性评价是把每个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就其某些侧面进行比较,注重个体自身的进步与否,而不是给学生下定论,让基础偏差的学生感觉学习无望。过程性评价不仅可以及时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和总结,还可以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就像风筝线那样,将偏离轨道的风筝及时拉回到正轨上来。

此外,评价主体不宜单一,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年龄特性和群体特征,新鲜的刺激和形式丰富的变化才能更长期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在学习上。

第五,持久指教师对待一个班级集体的教学评价要完整、系统并有结论,不能随意随性、虎头蛇尾,让学生毫无规律可循。笔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教学活动表现加分”的过程性评价手段,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予以加分,最终计入平时成绩。这样的教学评价形成一种规律和习惯之后,逐渐会有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将自己从学习的旁观者变成学习的参与者。不过,这种“加分”的评价模式不能时有时无,全凭教师心情,否则学生被加分激发的动力就逐渐减弱了。

七、 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探究的成效及反思

经过不断探索和有意识培养,一个学年后,笔者在授课班级进行了访谈调研和问卷调研。调研结果表明,80%以上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主要表现在英语学习责任意识提升、兴趣提高、自信心增强,课前预习和完成课前作业成了基本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自觉完成资料搜索。在严格的评价模式下,学优生更加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在班级中起到正面的带动作用;后进生自由散漫的学习风气逐渐得到纠正,形成了较好的学习规范。

然而,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依然存在很多障碍。例如: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兼顾;学生家庭的影响经常会大于学校教育的影响,正反作用力对抗之后对于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明显;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薄弱,而教学时间和教师工作精力有限,导致经常达不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等等。

八、 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系统与庞大的工程。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通过翻转课堂、情境教学、协作学习和有效评价等手段,如果每名中职教师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长期不懈地、全方位地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目标进行探索和尝试,就一定会在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取得成效。

猜你喜欢
协作中职英语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读英语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酷酷英语林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