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开国气象

2022-04-21 09:24杨九俊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

摘要:《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充溢着朝气蓬勃、雄浑阔大的开国气象。一是强烈的主体意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是中国人民的时代性格;“我们”身份的确认和不断强调,尽显主体意识。二是恢宏的壮丽图景。共襄盛会自成气象;时空一体的壮丽,气象万千。三是饱满的语词表达。生活化,不事雕琢;抒情性,雄健有力——语词表达成为开国气象的重要表征。

关键词:统编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国气象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一次开国盛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所致的开幕词,后来被命名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将其编入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这份重要文献,通篇洋溢着朝气蓬勃、雄浑阔大的开国气象。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体意识

林庚先生在论述盛唐气象时说:“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是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①笔者认为,林庚先生深刻地揭示了一种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毛泽东所致开幕词的开国气象,恰恰体现了新中国的时代性格,体现了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主体意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这篇开幕词的灵魂,也是新中国的时代性格,以至于后来在编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以这句话作为全文标题。这句话已与“1949”“解放”“开国”等词语的内涵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站起来”与“富起来”“强起来”贯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一根红线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它是形象的,从“不能站起来”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往前走,如在眼前;在于它是本质的,中国人民从被奴役、被压迫、被剥削,到终于可以当家做主人,挺直腰杆,扬眉吐气。一句话,尽显当家做主的骄傲、自豪和欢喜,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而且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

“我们”身份的确认和不断强调,也是本文主体意识的重要表现。很难看到在一篇文章中有这么多的“我们”。大多数段落中都有“我们”,其中,5个段落以“我们”开头,有的段落甚至每句话都有“我们”。作者首先确认“我们”所指: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接着,讲这次会议的基础、任务和对今后的筹划。读这篇讲话时,作为读者,我总是联想到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的“天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然,词的下阕已做回答——“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而这里更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回答:“我们!”笔者曾经在听课时看学生给这篇开幕词的朗读写提示语,一个男生将“我们”都加上重音标志,并旁注:“使命感,自豪感,激情澎湃,一往无前!”可见,这位学生与伟人形成了对话,开国文献中体现的当家做主、澎湃激越的时代豪情,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二、恢宏的壮丽图景

时代的蓬勃气象,不只是盛况。林庚先生讨论盛唐气象时,列出的第一首诗就是王绩的《野望》。林庚先生认为,其中的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就是一种对时代的礼赞。“树树”“山山”创造的阔大境界,想必是林庚先生看重的原因。②由是推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磅礴天下的开国气象也正是恢宏的历史图景赋就的。

这幅图景首先是会议的召开。参加盛会,恰如叶圣陶日记所写“涓泉归海”,恰如柳亚子赋诗“前途真喜向光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著名民主党派领导人李济深、张澜、黄炎培、马叙伦,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爱国华侨陈嘉庚、司徒美堂……群贤毕至,每一个名字都自带“流量”。③正是这些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代表,形成“我们”,汇聚一堂,共商国是,揭开中国民主政治的崭新一页,这本身就具有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的不凡气象。课文的第1、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概括了这方面的内容。

这幅图景包含了会议的“基础”。这是课文第3、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内容。第3、第4自然段,以“三年多”为时间范畴,分别写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战斗的胜利和伴随旧政协会议结果被破坏后人民的觉悟,可以看作政协会议召开的军事和政治的“基础”。第6自然段,则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放在人类历史的高度去认识,既有时间的,“从来”“近代”“一百多年以来”;又有空间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列入“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这一段主要讲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但宽阔的时空视野则使“新的基礎”更为厚实,其展现的时代风云更为波澜壮阔。

这幅图景同时指新中国“站起来”往前走的雄健身姿。课文第6—11自然段讲述的主要是这方面的内容。在阐说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伟大意义后,毛泽东就着当前形势的发展,顺理成章地先谈“革命工作”,再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逐一阐说新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宏图大略,周详缜密。“雄鸡一唱天下白”,“天翻地覆慨而慷”。光明的前途,灿烂的未来,如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让人激情澎湃,信心百倍!

三、饱满的语词表达

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一书中写道:“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可见,生命力饱满的语言,也是盛唐气象的重要成因。林庚先生将唐诗语言的饱满生动概括为生活化和诗化。①这对我们研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语言特色不无启迪。

生活化,不事雕琢。这一方面在于语词带来的现场感。仅一个“三年多”的时间词组,就反复出现,如同“新闻直播”,展现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不断胜利和广大人民不断觉悟的伟大进程。第7自然段,“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后,“还”反复出现,也凸显了现场感,有了必须优先处置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干净利索,言意一体,或者说,就是把大白话用得很精准,细细品来又无可替代,正反映了生活本身的醇厚。比如,第5自然段,“制定”“选举”“决定”等词明确会议的任务,庄重精准,无可替代。又如,第6自然段,“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从来就是”“只是”“完全是”,都是日常生活用语,组合成句造成的语势,形成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表达出勇往直前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抒情性,雄健有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言志也是抒情,在语词运用上可以称得上不朽的创造。第6自然段结尾“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第12自然段开头“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都是融散文于议论文,新鲜形象。开篇第1自然段的“渴望”,以及文中诸多修饰语,都浸润着饱满的情感。“绝不”“必然”“从不”“只要”等虚词,也都充满情感的力量。反复形成的句式,在情感抒发方面推波助澜。比如,第8自然段的三个“只要”,坚信不疑;最后分别独立成段的三个“庆贺”,更是将全文的情感抒发推向高潮。

生活化、抒情性的语词应用,无疑成为开国气象的重要表征。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特级教师,研究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著有《语文教学艺术论》《幸福教育的样子》《花开的声音》《蓬勃生长欢乐颂》《行板如歌向未来》等。)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
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基于文体学理论与策略视野下的《孔乙己》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回归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