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2022-04-21 00:43严中邦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渗透策略核心素养

严中邦

摘要:随着以德树人的深入发展,加强学生德育培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生德育培养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素质,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融入创新的方法,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学习的动力。主要就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问题以及核心素养渗透的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培养的学科,其核心素养可以归结为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观念、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社会和谐、人生价值八个方面。其中,在初中教育阶段,各学段所渗透的核心素养有所不同,如在七年级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为以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观念这三个方面为重点。在八年级阶段,心理健康、法制观念、社会和谐为渗透重点。核心素养作为学生核心发展的重点内容,也是塑造学生良好品质的关键导向,加强学科素养的渗透与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发展品质和精神层次,还使学生在认知成长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意识,这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问题

结合对部分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沿用传统思路,缺乏灵活转变、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效率难以提升。第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在方法的运用和开发上存在问题,无法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第三,素养渗透不足。学科素养是教育实施的一个关键要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思路,形成健康的认知体系。但在当前的教学实施中,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渗透手段,过于注重对课本教材的硬性讲授,忽视其根本性的教育本质,导致学生的主体发展受到限制。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措施

(一)小组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其中,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间的协作,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动力,就具体的课程教学问题展开讨论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在合作当中学习知识内容。课前让学生分组预习学习内容,围绕课程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在实践探究中发挥小组成员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素质。

例如,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述“友谊的天空”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通过分组预习教材当中的内容,把小组成员负责的内容加以整合,形成最终的学习效果,学生间相互协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小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对学生合理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实践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互动,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学习探究状态,使学生灵活学习课程知识,理解深层的课程内涵。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置互动活动,突出课程知识的主题,让学生在明确学习方向的基础上展开探究,通过对话交流以及讨论,提高学生课程知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课堂教学中讲述“生命的思考”时,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生活当中你看到过珍惜生命的情景吗?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要点,师生之间在课堂中进行互动交流,打开学生探究的思路,让学生在互动中明确思考的方向,这对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三)用好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课堂不仅是教师讲授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切实地用好课堂,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时发挥评价作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

1.导入场景

著名的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说过,解读场景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场景是影响个体心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導入场景,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而心智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基于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笔者会立足教学需要,应用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以“遵守规则”一节为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小猪佩奇”这一动画形象创设了教学情境。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猪佩奇一天的经历,可以感受到规则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遵守规则,否则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带来不便;通过小猪佩奇和妈妈的争执,可以感受到在遵守规则时,不仅要实现他律,还要做到自律。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和谐。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情境中,无须教师过多指导,学生便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透过场景中的现象感知到“规则”,自主地树立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

2.开展活动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也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双边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理解所学,锻炼能力,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透彻地了解教学需要,以教学需要为指导,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活动、角色扮演活动、辩论赛活动等,使学生在一个个活动的吸引下,自主地走进课堂,展开思索和探究[4]。

以“走进法治天地”一节为例,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笔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活动一:想一想。在此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笔者联系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法律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呢?法律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呢?活动二:理一理。在组织这个活动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了某一中学生辍学后在社会上为非作歹,最终被警察逮捕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笔者提问:为什么这个未成年人会被警察逮捕呢?被逮捕之后,他将受到怎样的惩罚呢?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什么还要制约未成年人呢?活动三:辩一辩。在开展这个活动时,笔者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持“一般违法不会发展为犯罪行为”这一观点,另一个小组持“一般违法会发展为犯罪行为”这一观点,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进行辩论。如此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营造了积极的教学氛围,切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成为探究知识的主体,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侯雅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探究与分享活动的研究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21-122.

[2]令调芳.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J].家长,2021,(27):56-57.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渗透策略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