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周围性头晕患者头部不适与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2-04-21 12:50张旭东郇颖静杨彦军
武警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神经递质前庭头晕

李 楠,张旭东,郇颖静,杨彦军

头晕的本质是空间错觉。2015年,国际Barany学会将前庭功能障碍按照症状与体征分为三种:急性前庭综合征、阵发性前庭综合征和慢性前庭综合征。其中慢性前庭综合征表现为慢性头晕,常伴有主观失衡感及精神症状。慢性前庭综合征部分是由周围性眩晕疾病急性发作后迁延转变而来, 其原因是精神因素介入形成的病态心理代偿妨碍正常代偿机制的形成,在后期转变为慢性头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发现,慢性周围性头晕患者最主要的痛苦是各种头部不适及平衡障碍。我们对275例慢性周围性头晕患者的头部不适同焦虑抑郁程度进行研究,并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的变化,探讨焦虑抑郁和慢性头晕患者头部不适之间的相关性及治疗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 2017-01至2021-06就诊于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耳鼻喉门诊患者275例。年龄12~89岁,平均(56.0±6.1)岁,其中男84例,平均年龄(54.4±7.9)岁;女191 例,平均年龄(56.3±4.8)岁 。以头部不适反复发作和慢性持续性发作为主诉,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8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65例,前庭神经炎(VN)52例,梅尼埃病(MD)64例,前庭性偏头痛(VM)76例。病程为0.5~14年,平均病程(2.17±0.18)年 。 由刘媛媛等报道的健康人群SCL-90评分作为健康对照组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病例收集 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头部不适诱因、起病形式、头部症状(晕、昏、沉、懵、胀、紧、响和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缓解方式、既往诊断、合并的相关疾病和家族史。让患者仔细体会和辨别头部的晕、昏、沉、懵、胀、紧、响和痛等八种症状及复合症状如昏沉、紧痛、沉痛、胀紧等 。

1.2.2 眩晕相关检查 眼位、眼球震颤,甩头试验(HTT),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头颅CT和MRI。视频眼震图检查进行自发眼震试验、凝视试验、扫视跟踪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0 KN)、温度试验检查,运用SRM-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进行变位试验检查。

1.2.3 心理学量表及计分方法 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 90,SCL-90)筛查。该量表采取5级评分标准,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共有9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制;选用了焦虑、精神病性、强迫症状、其他(睡眠、饮食)、偏执、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敌对共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因子分为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除以组成该因子的项目数。总均分(general symptomatic index,GSI)为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除以90。总均分或因子分<1.5分判定为无症状,1.5~2.0分为亚健康,2.1~3.0分为轻度,3.1~4.0分为中度,≥4.0分为重度。 记录头部不适每一项主观症状出现的例数,及分别在焦虑、抑郁、寝食状态三个因子项目中出现的比例。

1.2.4 治疗方法 以焦虑状态为主的(210例)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荷兰灵北制药)10.5 mg,1次/d,根据病情需要2周时增加至每次10.5 mg,口服,2次/d;以抑郁状态为主的病例(65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晨服,1次/d,2周时增加至每天40 mg,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2周、4周后再次行SCL-90量表筛查,并同治疗前对比。

2 结 果

2.1 SCL-90评分 275例患者的SCL-90总均分平均为2.016±0.16,符合轻度心理健康损害;其中亚健康42例(15.5%),有轻度损害者196例(71.3%),中度损害者31例(11.2%),重度损害者6例(2.0%)。慢性周围性头晕患者的焦虑、抑郁、寝食状态、强迫症状、躯体化共5项因子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 患者头部症状 结果显示寝食状态与头部不适的关系最密切,头晕与焦虑抑郁均相关,焦虑时头痛、头胀、头响、头紧症状发生率高(<0.05),抑郁患者头懵、头沉、头昏的表现更突出(<0.05,表2)。

2.3 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 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躯体化和焦虑症状有统计学差异,强迫症、抑郁、寝食状态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除强迫症外,余4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0.05,表3)。

3 讨 论

急性活动性或器质性前庭疾病通常会较快启动代偿机制,一般3个月内趋于稳定,如果不能形成有效代偿将会发展为慢性前庭综合征。慢性前庭综合征以慢性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持续数月至数年,通常具有进行性发展和恶化的病程特点。 研究发现,慢性头晕患者中30%~50%有精神心理障碍,最多见的是焦虑和抑郁。吴子明和孙新宇认为,头晕疾病中约20%与精神因素相关,慢性头晕患者中躯体形式障碍、抑郁症及焦虑症是综合医院精神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因此临床工作中对慢性头晕患者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本研究引入SCL-90量表,其包括了诸如意识、情感、饮食、睡眠、感觉、生活习惯在内的90个项目,针对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分布特点,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可全面反映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对照组采用刘媛媛等报道的2018年健康人群SCL-90评分作为对照组,而没有采用1986年的常模数据,是因为30年的发展我国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1986年版的标准不能作为30年后的中国健康人群的SCL-90评分的客观反映。本研究把275例慢性周围性头晕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慢性头晕患者的SCL-90总均分高于对照组,属于轻度心理健康损害,84.5%的患者存在轻度和轻度以上的心理损害,其中焦虑、抑郁、躯体化、寝食状态(睡眠、饮食)、强迫症状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这5项中多数侧重于一般性心理问题,较易产生轻度心理障碍,而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更侧重于严重性心理问题,较易产生中重度心理障碍。

综合医院慢性头晕患者临床问诊过程中,一般焦虑抑郁情绪不是患者主要就诊原因,而是多以躯体化症状为主诉,其中主要表现为头部症状,症状多样而杂乱,不易准确描述。临床医师应重视患者头部症状,仔细询问,辨别该症状是否与心理障碍有关。本研究显示慢性头晕患者的头部不适中,以头晕、头痛、头胀、头紧、头响、头昏、头沉、头懵八种不适最多见,与闫芳和党雷的研究一致,多表现为多种症状并存。头晕与寝食障碍、焦虑抑郁均有关,其中头痛、头胀、头紧、头响在以焦虑为主要情绪的患者中多见,考虑与焦虑患者的大脑中枢敏感化和内脏敏感性增高有关,是局部激惹所表现的功能失调。头昏、头沉、头懵多反映患者的抑郁情绪,可能与此类患者始动力差、多系统功能下降有关,是身体器官功能受抑制的表现。

周围性头晕与精神因素的交互影响有解剖学和生理学相关基础。发生头晕的前庭神经核团与许多情绪相关核团存在神经纤维联系,如蓝斑核、中缝背核、海马、大脑额叶、齿状回等,参与的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变对头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上述通路发挥作用。焦虑抑郁患者大脑中 5-HT和NA等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外周前庭系统的破坏也会引起相关递质含量的改变。抗焦虑抑郁药就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对上述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使得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浓度增加而发挥作用。黛力新是一种复合制剂,含有小剂量的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两种成分协同作用,可增加突触间隙内多巴胺的含量,并抑制神经突触前膜对NA及5-HT的再摄取,从而产生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其特点是起效快,对轻中度焦虑效果显著。帕罗西汀能抑制神经元从突触间隙中摄取5-HT,增加间隙中可供实际利用的5-HT,对NA、DA再摄取影响极小。在前期观察中,我们发现黛力新缓解焦虑引起的症状起效快,效果明显,如头痛头胀头鸣头紧,而帕罗西汀对与抑郁更密切的头部不适症状如头懵头昏头沉的治疗则更有效。因此,在该研究中,我们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给予黛力新和帕罗西丁治疗,结果均很满意,其原因可能在于以不同症状主诉的焦虑抑郁人群的神经递质紊乱可能各有特点,也可能与这两种药物对焦虑抑郁患者颅内神经递质的具体影响不同有关,这同常铉和倪道灿的研究基本一致,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近年来,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即使是诊断明确的周围性眩晕,由于可能存在心理因素干扰,也会严重影响周围性头晕的治疗。笔者建议,临床中把精神性因素筛查作为眩晕头晕患者评估的常规部分,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早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情绪,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

猜你喜欢
神经递质前庭头晕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忽视的“前庭觉”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乐乐缘何总摔倒
前庭神经炎 不可忽视的眩晕病
阿萨伊对虚热证大鼠神经递质、三长轴激素及环核苷酸的影响
安神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递质镇静催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老头晕
老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