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42例

2022-04-21 07:20唐浩然喻伟胡威况小波天门市中医医院湖北天门431700
江西中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补阳汤加减血瘀

★ 唐浩然 喻伟 胡威 况小波(天门市中医医院 湖北 天门 431700)

脑梗死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以肢体麻木、偏瘫及言语障碍等突发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致残、致死率较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威胁较大。现代医学主要以西药对症治疗为主,虽然能够于一定程度上缓解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但西药长期使用会出现耐药性,且不良反应多[1]。补阳还五汤具有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功效,已在脑梗死治疗中广泛应用[2]。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4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19±3.52)岁;病程30~125 d,平均病程(62.82±4.19)d。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0.24±3.56)岁;病程30~127 d,平均病程(62.90±4.25)d。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3]中相关标准;(3)中医诊断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症见言语謇涩、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气短乏力、自汗出、面色白、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舌质暗淡、脉沉细;(4)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1.3 排除标准

(1)存在药物过敏史;(2)存在出血倾向;(3)合并吞咽功能障碍;(4)合并脑肿瘤;(5)严重肝、肾功能损伤。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3),0.1 g,口服,每日1次;硝苯地平(漯河汇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213),30 mg,口服,每日1次;甘露醇注射液(济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600)125 mL,静脉滴注,每8~12 h滴注1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补阳还五汤方药组成:赤芍6 g,川芎3 g,红花3 g,黄芪40 g,当归尾6 g,地龙3 g,桃仁3 g。肢体肿胀者加用茯苓、防己、泽泻;肢体麻木者加胆南星、伸筋草、木瓜、陈皮;气虚者加党参、太子参;阳虚者加附片、肉桂;血虚者加鸡血藤;阴虚者加生地、沙参;腰膝酸软者加杜仲、桑寄生、续断,取水煎煮取汁200 mL,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两组均连续服用3周。

1.5 评价指标

(1)神经功能:治疗前、治疗3周后依据NIHSS量表评估,从意识水平、感觉、视野、最佳凝视、面部活动、构音、语言、肢体共济失调、上肢和下肢活动等方面评估,评分范围0~42分,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与评分间呈正相关。(2)血液流变学: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HBV、LBV通过血液流变分析仪(YDA-Ⅳ型,北京宏润达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测定。(3)肢体功能恢复:治疗前、治疗3周后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BBS评估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Fugl-Meyer总分34分,BBS总分56分,评分越高则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越好。(4)不良反应:嗜睡、恶心、腹泻。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Fugl-Meyer及BB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B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B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Fugl-Meyer及BBS评分比较(±s,n=42) 分

表1 两组NIHSS、Fugl-Meyer及BBS评分比较(±s,n=42)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期 NIHSS Fugl-Meyer BBS观察组治疗前 16.25±2.21 19.64±1.77 25.27±3.73治疗后 7.04±1.39*# 27.25±2.56*# 38.07±3.54*#对照组治疗前 16.38±2.14 19.57±1.80 25.19±3.86治疗后 10.25±1.62* 23.18±2.30* 35.96±4.07*

2.2 两组HBV及LBV比较

治疗前两组HBV、LBV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LBV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HBV及LBV对比(±s,n=42) mPa·s

表2 两组HBV及LBV对比(±s,n=42) mPa·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期 HBV LBV观察组治疗前 6.57±0.59 14.92±1.31治疗后 4.52±0.40*# 9.32±0.85*#对照组治疗前 6.51±0.63 14.87±1.36治疗后 5.23±0.46* 11.28±1.19*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42) 例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肢体偏瘫,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脑梗死主要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控制颅内压及血压等,虽然能够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但整体治疗效果一般,且长期采用西药治疗极易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

从中医角度出发,脑梗死归属于“中风病”范畴,气滞血瘀为其主要病机,临床当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主[6]。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方中当归豁痰开窍、养血祛瘀;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地龙息风止痉、通络除痹;红花、桃仁、赤芍等养血敛阴,益气活血,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具有通络益气、补气化瘀之功[7]。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符合中医治疗特色,随症加减、辨证施治,利于提升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血液流变学为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患者血液黏度增高时,会导致血流减慢,减少微血管内血流量,加重组织缺氧、缺血程度,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HBV、LBV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BS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够相互促进,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利于患者病情转归,降低致残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升脑梗死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补阳汤加减血瘀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